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洋地黄具有表中所示的药理作用,广泛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作者常用口服地高辛及静脉用西地兰。这些洋地黄制剂常常引起中毒,特别是低血钾及肾功能低下在临床上常常成为洋地黄中毒的诱因。随着临床药理学的发展及洋地黄血中浓度测定的普及,药物相互作用而引起的洋地黄中毒逐渐被认识,以下主要讨论洋地黄与心血管系统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二)──洋地黄与利尿剂佐藤友英已知心力衰竭从临床症状出现的急缓被分为急性心衰与慢性心衰。本文仅就慢性心衰洋地黄与利尿剂治疗的最近进展进行叙述。一、洋地黄的新作用机制临床上使用洋地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即使目前心力衰竭特...  相似文献   

3.
近20年对于充血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已面目一新。随着洋地黄作用机制、药效学、有关药物代谢动力学知识的积累,以及作用强的口服利尿药的出现和血管扩张药的导入等,使治疗日趋多样和合理化,改变了以往那种洋地黄一边倒的疗法。最近,也在研究其它强心药,如果有可能就可取代洋地黄。下面以这类药物研究的最近动向为中心论述。  相似文献   

4.
已知在肝、肾功能障碍时,药物在体内的动态有很大的变化,而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即使没有肝、肾功能障碍,也应想到由于循环血流量的降低,药物在体内的动态也会发生改变。作者等曾报告:速尿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其在体内的半衰期比正常显著延长,肾脏清除率也降低,这种变化表明与肾血流量降低有关,为了明确这一点,本次试验使用在体内代谢较少且主要从肾脏排泄的氨苄青霉素。试验对象为住院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并使用洋地黄治疗。男性4名,女性1名,年龄在23~38  相似文献   

5.
高谦 《日本医学介绍》1994,15(5):227-229
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选择一、心力衰竭治疗药物的应用原则已知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血液动力学的基本出发点是;①减少心脏负荷;②改善心脏功能.为此,对于销水潴留,应选用利尿剂;对于末梢血管收缩,应选用血管扩张药;对于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应选用强心药等.各种心力衰...  相似文献   

6.
作者最近曾遇到因服用阿斯匹林而引起对髓袢利尿药无反应导致严重少尿的心力衰竭病例。此患者是重度低排性心力衰竭和浮肿,相继给予洋地黄制剂、髓袢利尿药及安体舒通,由于患者有时患有两下肢血栓性静脉炎,而加用了阿斯匹林0.5g。结果导致尿量逐渐减少,全身浮肿加重和出现腹水。阿斯匹林(乙酰水杨酸)可以引起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抑制利尿,特别是肾脏疾病患者,可使血清肌酐酸、尿素氮升高。阿斯匹林还可影响利尿药的效果,尤其是阻断肾的醛固酮受体与安体舒通结合,可抑制安体舒通的抗醛固酮作用。但因其为一过性,故对无肾功衰竭者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的进展专辑(一) 心肌收缩与心力衰竭的分子机构永并良三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是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不全。心肌细胞内钙处理及细肌丝的钙敏感性异常与临床表现的形成有关。从分子水平解释心衰,可对心衰病人使用洋地黄,儿茶酚胺等强心剂与血管紧张素转...  相似文献   

8.
难治性心力衰竭(refractory heart failure)从词义上解释,即“对任何治疗手段均无明显效果的心力衰竭”。本文系指“用足量的洋地黄和利尿剂后,不见改善的心力衰竭”。现对近年应用的血管扩张疗法的理论根据,各种药物的特点和使用方法加以概述。一、血管扩张疗法的理论描记每次心搏的左心室压力—容积曲线,可知舒张压力—容积呈正比关系,收缩末期点(用驱出末期  相似文献   

9.
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的临床应用近况及评价天津市大港医院刘连友,周湘忠洋地黄类药自1785年Withering临床应用治疗心力衰竭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迄至目前仍是临床医生所惯用的心血管药物之一,由于它用药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在某些心脏病心力衰竭患...  相似文献   

10.
作者对10例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的预后进行了5~10年的长期追踪观察。这些病例使用的药物有:类固醇、蛋白同化激素、男性激素、6MP,硫唑嘌呤、环磷酰胺、凝血酸、合成ACTH、长春新硷等。长春新硷可使血小板增加,但为一过性,不能持久。合成ACTH可使血小板增加,有的女性病例有治愈的趋势,有的病例经数年可治愈。故作者认为,本病不一定需急诊摘脾治疗。  相似文献   

11.
静注儿茶酚胺有很强的正性肌力作用,常用于并用洋地黄、利尿剂和扩血管药仍得不到改善的重症心力衰竭者。而笔者认为,静注儿茶酚胺对重症心衰疗效并不那么高,有的即使当时挽救了生命,但停药却极其困难,其原因在于重症心衰时β受体功能降低,并导致对儿茶酚胺的反应下降。因此,了解心衰时β受体功能是阐明原因及选择、开发新疗法所必须的。本文根据①不同程度心衰患者的淋巴细胞β受体功能;②不同程度心衰患者对通过β受体产生效应的多巴酚丁胺(DOB);和不通过β受体而直接通过细胞膜,基本上与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升高有同等作用的双丁酰环磷腺苷(DBcAMP)的反应性,来推测充血性心衰时β受体功能。对象和方法以临床上存在呼吸困难、心脏扩大、肺部罗音、颈静脉压升高和肺循环高压,诊断为充血性心衰(NY  相似文献   

12.
对79例服用地高辛酏剂维持量的小儿进行了地高辛血浓度测定,并探讨有关地高辛酏酏剂合适的服用剂量。血浓度在0.8~2.0ng/ml 为最适浓度。据此认为,下面结果为地高辛配剂适宜的维持剂量。足月新生儿0.008mg/kg/日,4个月以内婴儿0.01mg/kg/日,4个月以上婴儿(未满2岁,体重在10kg 以下)0.015mg/kg/日,幼儿0.015mg/kg/日,学龄儿童0.01mg/kg/日。另外,并用速尿比单独服用地高辛酏剂的病例血浓度有增高的倾向,建议此时地高辛酏剂用量比上述剂量要小。因为地高辛起效较快,排泄速度快,所以常用于治疗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根据年龄决定大致的用药量,因为洋地黄个体反应差别大,所以对每一例都应  相似文献   

13.
膜性肾病在成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引起肾病综合症中约占25~30%,约有1/3~1/4发展为肾功衰竭,而以肾小球肾炎为原因的肾衰约占10%。其病因为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提示免疫功能增强,这已经病理学证实。但有关抗原种类及免疫反应的详细过程尚未明确。根据上述病理表现,对肾病综合征多用类固醇治疗。根据免疫抑制机制,Ponticelli等报道,对膜性肾病所致的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在应用类固醇的同时,并用氮芥。1992年8月27日,他又报道了单纯用类固醇治疗和类固醇与氮芥合用治疗两法的比较。观察了92例病人,根据年龄、性别、肾功能、蛋白尿程度、高血压程度、确诊时间、肾小管损害程度、活检组织沉积物位置等。观察分为2组,单剂治疗组只用甲基强的松龙治疗6个月,复合治疗组用甲基强的松龙与  相似文献   

14.
洋地黄类药物自Withering临床应用治疗心功能不全以来已200余年,尽管近几年来有许多新的正性肌力作用的药物相继问世,但在治疗心脏病心衰及某些心律失常方面,洋地黄类药仍是临床医生最为常用的有效药物。自1975年Cluff等提出药物相互作用信息数高达6000以来,关于药物合用及相互作用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一、洋地黄类与抗心律失常药1.地高辛与奎尼丁:自1978年Hooymans报告对使用地高辛患者合用奎尼丁而使血清地高辛浓度增高以来,对两药的相互作用引起关注。Leahey等认为,奎尼丁可使9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对于霰粒肿的治疗,过去主要是切开搔爬或全囊摘除,但儿童手术困难较多,且有术后出血等缺点。非手术疗法有红外线照射等,但效果均不满意。1964年Leinfelder 及最近Pizzarllo 有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的报告,著者对57例霰粒肿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效果满意。病人男20名、女31名,共51名(57眼)。年龄1~81岁。肿物直径4~20mm。发生部位:  相似文献   

16.
甘草是从公元前就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的祛痰、解毒、镇痛之剂及沙漠旅行的止渴剂,也是在中医处方中经常配伍的重要生药。最近有的报告指出,由于甘草含有6~14%的甘草甜素(GL),大量应用时可发生假性醛固酮增多症、血压上升、低血钾症、肌病等症,故其剂量应加以注意(含甘草1g或甘草酸40mg以上/日时)。作者经多年对甘草、GL、GL制剂的临床、药理等研究,并综合各家报告,关于GL的作用机制、对慢性肝炎等的疗效及其血压上升、血钾下降等副作用的对策,从临床角度进行了探讨。1.GL的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甘草自1947年用于胃溃疡获得良好疗效以来,于1950年应用其去氧皮质酮作用而用于Addison病,另经采用类固醇激素,与GL并用治疗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亦收到了使类固醇作用增强的效果。但当  相似文献   

17.
大分医大生化教研室的桑野信彦教授等人为了加强抗癌药的作用,与鲨鱼肝油的一种成分角鲨烯(健康食品)并用,经动物实验治疗白血病等二种癌取得了显著效果。除鲨鱼肝油外,橄榄油和米糠油、酵母等也含有少量角鲨烯,它是胆固醇及类固醇含成的中间产物,最近作为健康、美容食品为人们所知。抗癌药与维生素A并用的效果早已明确,但与角鲨烯并用的效果却是初次报告。抗癌药有杀伤癌细胞的一面,但也有侵犯正常细胞的副作用。如长期使用,癌细胞可产生抗药性以致降低药效。桑野教授等从角鲨烯结构与维生素A相似及副作用少等着眼,明确了它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力的性质。用小白鼠做实验,鲨鱼肝油与抗癌药ACNU并用治疗白血病,以及鲨鱼肝油分别与争光霉素、阿霉素等并用治疗癌性腹水,比单独应用以上抗癌药有明显  相似文献   

18.
心力衰竭     
近年的大规模临床试验已经证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β受体阻断剂、抗醛固酮药及血管紧张素Ⅱ拮抗剂(ARB),对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预后有效。但是这些试验证明的另一个事实是,其对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很低。因此,当前寻求新的心力衰竭治疗方法的原因就在于此。治疗效率并不是由于药物的特性引起的,而是由心力衰竭病情的多样性决定的。各个患者的病情不同,药物的治疗效果也有差异。但是现实是心力衰竭被作为一种综合征,治疗方法也被极端统一。为了保持心力衰竭治疗的安全性,并提高其效果,了解每个患者的病情,并依此制定治疗方案很重要。心力衰竭治疗中,在了解个别病情上,①大规模临床试验的结果要适用于各个患者;②开发对个别病情的特异性治疗手段,这两个方面将成为今后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新的非类固醇消炎镇痛外用药─SuprofenSuprofen是日本商事株式会社最新上市的非类固醇消炎镇痛外用药。主要用于湿疹、皮炎,特别对搔痒效果极佳。对高龄患者易患的度脂减少性湿疹及带状疱疹的疼痛,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日文名:英文名:Suprofe...  相似文献   

20.
樊晓红 《日本医学介绍》2002,23(12):563-563
自古以来 ,熊去氧胆酸 (UDCA)的主要成分是民间医疗中所用的熊胆 ,其作为胆石溶解疗法的治疗药 ,已是一般的大众健胃药、强肝药 ,而被广泛应用。特别是最近发现UDCA具有肝细胞保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在治疗肝疾病中广泛应用 ,并且治疗的疾病也是多种多样 (表 1 )。本文就各种肝脏疾病的UDCA疗法的效果和现状进行简述。表 1 UDCA的作用机制和效果①肝细胞保护作用 (利胆作用 ,胆汁酸组分置换作用 )②免疫调节作用③糖皮质激素作用④谷胱甘肽 /硫氧环蛋白的抗氧化作用⑤抗肿瘤效果   1 UDCA临床治疗有效的肝脏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