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鱼精蛋白的严重不良反应—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血管手术中 ,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常会遇到轻重不等的鱼精蛋白反应 ,作者在阜外医院学习期间遇到 2例鱼精蛋白致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 ,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 1 :病人为 6 0岁男性 ,体重 80kg。因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术。手术及体外循环过程顺利。停机后 30min病人突然发生肺水肿 ,大量淡黄色液体从气管内涌出 ,总量约 35 0 0ml,查其胶体渗透压为 1 3mmHg。在排除心源性肺水肿后立即进行抗过敏治疗 ,但病人血压进行性下降 ,降至30mmHg ,紧急重建体外循环并补充血容量 ,MAP维持在 5 0mmHg左右。体…  相似文献   

2.
王福昌  韩忠 《现代医学》2001,29(4):278-279
鱼精蛋白是目前实施体外循环手术中中和肝素最常用的药物.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快速给药型、过敏反应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主要预防措施为(1)对可疑的鱼精蛋白过敏者做好预防及抗过敏的准备.(2)经左心缓慢给药.(3)可同时给予钙剂或H1、H2受体阻滞剂.(4)鱼精蛋白倾向于小剂量,防止过量.(5)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替代物、肝素清除装置等.  相似文献   

3.
体外循环中应用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及其预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福昌  韩忠 《铁道医学》2001,29(4):278-279
鱼精蛋白是目前实施体外循环手术中中和肝素最常用的药物。体外循环中鱼精蛋白的不良反应可分为三种类型:快速给药型、过敏反应型、严重肺血管收缩型。主要预防措施为:(1)对可疑的鱼精蛋白过敏者做好预防及抗过敏的准备。(2)经左心缓慢给药。(3)可同时给予钙剂或H1、H2受体阻滞剂。(4)鱼精蛋白倾向于小剂量,防止过量。(5)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鱼精蛋白替代物、肝素清除装置等。  相似文献   

4.
再次瓣膜置换术的病人 ,术中因分离粘连心包出血多、创伤大、心脏功能差、增加手术风险。我院从 1994~ 1999年再次瓣膜置换术 2 1例。住院期间死亡 3例。良好的体外循环技术和心肌保护技术对保证手术成功 ,降低死亡率起到重要作用。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2 1例 ,年龄 2 0~ 57岁 ,平均年龄 4 1岁。体重 71~ 4 8kg。术前心功能Ⅲ级 15例。Ⅳ级 6例。生物瓣毁损 8例 ,其他心脏直视手术后再次手术瓣膜置换 13例。其中二尖瓣置换 12例 ,主动脉瓣置换 5例 ,双瓣膜置换 4例。1.2 体外循环方法本组病人均静脉复合麻醉 ,肝素化后…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呼吸循环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梅  范少兰  杨康  杨军民 《重庆医学》2002,31(5):438-439
我科 1999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共收治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 (CHD)患者 2 80例 ,其中 3岁以下患儿 5 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 5 4例 ,男 2 8例 ,女 2 6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 9例 ,室间隔缺损 36例 ,法洛四联症 7例 ,肺动脉狭窄 1例 ,二尖瓣上膈膜 1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者 18例 ,年龄 5月~ 3岁 ,平均年龄 2 .1岁 ,体重 4 .5~ 14kg ,平均体重 11.8kg。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 ,正中开胸心内直视下进行手术 ,平均主动脉阻断时间为 (35± 5 )min ,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为 (6 0± 5 )min。2 结  果术后并发症 4例 (占 7.4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发展很快 ,我院于2 0 0 0年 6~ 10月行此手术 17例。现将术中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15例 ,女 2例 ;年龄 5 6~ 75岁 ,平均 6 6 .2± 3.4岁 ;体重 4 5~ 85kg ,平均 6 1.6kg。临床表现不稳定型心绞痛 9例 ,稳定型心绞痛 5例 ,混合型 3例。合并糖尿病 4例 ,高血压病 6例。冠脉造影显示 2支病变 3例 ,3支病变 10例 ,4支病变 2例。1.2 方法 手术均在全麻常温下进行 ,正中切口进胸 ,常规取左胸廓内动脉及大隐静脉 ,有 5例取桡动脉备用。小剂量肝素化 (1mg/…  相似文献   

7.
例1,女性,28岁,体重42kg,既往无过敏史。因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闭、重度肺高压,在深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动脉导管缝闭术。手术顺利。术毕静脉注射鱼精蛋白175mg中和肝素,在推注至总剂量的1/3时,突然出现心率减慢,右心室膨胀,心缩乏力,血压降到4.29/2.6kPa(33/20mmHg)。立即给予心脏按压,静注地塞米松20mg、肾上腺素1mg,效果不佳。当即注射肝素,重新建立体外循环,心跳节律及收缩力渐恢复,转流38min,顺利脱机,再次缓慢推注鱼精蛋白160mg未出现过敏反应。术后病人恢复良好。例2,女性,52岁,体重50kg,既往无过敏史。行二…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需要体外循环支持 ,体外循环本身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 ,因此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术 (OP CAB)作为微创手术成为一种新趋势。自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科已行OPCAB 4 5例 ,无手术死亡 ,术后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全组 4 5例 ,男 2 7例 ,女 18例 ;年龄 4 3~ 81岁 ,平均 (69.6± 9.7)岁 ;体重 39~ 87kg ,平均 (75 .4±9.3)kg。临床表现 :稳定型心绞痛 2 4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15例 ,混合型 6例 ,有陈旧性心梗 12例 ,冠状动脉造影后急诊手术…  相似文献   

9.
198 8年至 2 0 0 1年 8月 ,我们采用鼓泡式氧合器西京 87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30 0例 ,现将使用效果及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全组 30 0例中 ,男 12 0例 ,女 180例。年龄 3岁~ 4 3岁 ,体重 10kg~ 70kg。手术包括二尖瓣置换 2 1例 ,法乐氏四联症根  相似文献   

10.
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自八十年代初运用于临床以来 ,目前已运用于几乎所有类型心内直视手术[1] 。本科自 2 0 0 0年 8月至 2 0 0 1年 7月对 2 6例先心病患者采用了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临床治疗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例 ,男 10例 ,女 16例。年龄 6个月~ 38岁 ,平均年龄 (14.13± 8.5 7)岁 ;体重 7~ 5 4kg ,平均体重 (30 .15± 12 .71)kg。 2 6例不停跳体外循环手术中 ,先心病房缺 2 3例 ,先心病室缺 1例 ,先心病法乐氏三联症 1例 ,先心病房缺合并左上腔 1例。转流中最低鼻咽温 31.…  相似文献   

11.
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及其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精蛋白自1939年首次应用以来,已被广泛用于心脏外科手术,是目前体外循环手术中惟一有效拮抗肝素的药物,但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科自1997年以来发现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共7例,其中2例为严重毒性反应,经抢救,1例存活,1例死亡,其余5例均为过敏性反应。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例1,男性,20岁,在体外循环下行三尖瓣乳头肌重建、三尖瓣成形术,术中顺利。停机后经主动脉缓慢注射鱼精蛋白时,突然出现心跳缓慢,心脏膨胀、收缩无力,血压下降至1.2kPa。即刻停止注射,给予心内按压、静推肾上腺素1mg无效。再次肝素化,右房插管转…  相似文献   

12.
鱼精蛋白是目前体外循环手术中唯一能有效拮抗肝素的药物,对其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应有足够的重视。我科1997年以来发生鱼精蛋白不良反应7例。其中2例为严重毒性反应,经抢救1例存活,1例死亡;其余5例为过敏性反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血液肝素化时肝素的合适剂量和准确的鱼精蛋白中和,一直是体外循环技术的一个基本问题。病人对肝素的敏感度个体间可相差3倍,而肝素在血内消失的速度则有4倍之差。为此,我院从1983年10月以来在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的测定,以指导体外循环中肝素和鱼精蛋白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心脏手术中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结束后常规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 ,使血液恢复到正常凝血状态。注射鱼精蛋白可引起变态反应或毒性反应 ,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和心搏骤停 ,甚至死亡。本文报告 3例严重鱼精蛋白过敏性休克救治成功资料。1 病例介绍例 1 女 ,40岁 ,行二尖瓣置换术。经静脉缓慢滴注鱼精蛋白即将完毕时 ,突然血压骤降心脏膨胀 ,心跳微弱呈蠕动状 ,即刻停止滴注。再次肝素化建立体外循环 ,辅助循环后心跳恢复 ,同时静脉推注地塞米松 ,补足血容量。血压肾上腺素 0 .1 5 μg.kg-1/min,多巴酚丁胺 1 3μg.kg-1/ min,硝酸甘油 0 .4μg.kg-1/ min维…  相似文献   

15.
连续 10 0例体外循环手术围术期采用静滴抑肽酶 ,术中血液稀释 ,术后机器血回输等方法以减少血液损失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自 1997年 6月~ 1998年 7月连续施行体外循环手术10 0例。其中男性 6 5例 ,女性 35例 ,年龄 1.5~ 76岁。先天性心脏病 37例 ,风湿性瓣膜病 39例 ,冠心病 2 4例。二、方法病人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 ,部分病人术前给予抑肽酶30 0万U静脉滴注 ,切皮后即给予肝素 3mg/kg静脉推注 ,2min后测促凝血时间 (ACT) ,ACT >2 0 0s后连接右心吸引 ,尽量将血液引回机器 ,减少…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由于发育欠佳 ,尤其是体重低于 1 0kg公斤患儿 ,对体外循环有特别要求 ,转流中应尽量维持其生理状态。资料及方法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4例 ,男 1例 ,女 3例 ,年龄 2岁~ 3岁 1 1个月 ,体重 9kg~1 0kg,心功能Ⅰ~Ⅱ级 ,心胸比例 0 .5 4~ 0 .63 ,患儿均发育不良。其中室间隔缺损 2例 ,动脉导管未闭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 1例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1例。2 体外循环方法 一例采用深低温 (2 1℃)低流量体外循环 ,3例采用中低温 (2 6℃~ 3 0℃)高流量体外循环。体外循环机为Gambro心肺机。西京90型小号…  相似文献   

17.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后,由于在转流过程中血液稀释并与大量非生物材料的接触,以及术中应用肝素、鱼精蛋白等药物,常有不同程度的凝血功能变化和异常,导致术后创口渗血过多或出血。资料表明,将有5~25%患者因术后出血而危及生命,3%因此而接受再次手术止血〔1〕。我院自1996~1999年共行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21例,通过应用抑肽酶组和对照组的观察,抑肽酶止血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9例,女12例。年龄4~33岁。连续21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病人(其中室间隔缺损10例,房间隔缺损9例,法乐氏四联症2例),分为对照组(A…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结束后鱼精蛋白半量负荷剂量加半量微泵输注法中和肝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二尖瓣置换术患者68例,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Ⅰ组与Ⅱ组,每组34例。Ⅰ组:半量负荷剂量+半量微量泵维持,鱼精蛋白总量为6 mg/kg(即1∶1. 5),首次负荷量鱼精蛋白为3 mg/kg,微泵速度250 m L/h (10 mg/m L)泵入;剩余半量鱼精蛋白以20 m L/h(10 mg/m L)持续泵入至手术结束;Ⅱ组:首次鱼精蛋白拮抗肝素1∶1. 3一次性给予,必要时,根据激活凝血时间(ACT)追加鱼精蛋白。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体外循环及关胸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基础ACT,肝素化后5分钟ACT,中和后5分钟、30分钟、术毕及术后1小时的ACT值;记录首次鱼精蛋白用量、鱼精蛋白拮抗肝素比例;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术后6小时、24小时胸腔引流量及ICU使用红细胞悬液(PRBC)例数、鱼精蛋白拮抗后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术毕、术后1小时Ⅱ组患者ACT较Ⅰ组延长(F组间=10. 105,P=0. 034);Ⅰ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少于Ⅱ组(t=-3. 565,P=0. 012; t=-3. 162,P=0. 016),术后6小时和24小时胸腔引流量少于Ⅱ组(t=-3. 875,P=0. 005; t=-2. 365,P=0. 036),ICU输注PRBC例数少于Ⅱ组(χ2=4. 221,P=0. 040);拮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Ⅱ组(χ2=7. 556,P=0. 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鱼精蛋白以半量负荷剂量加半量微泵持续输注法拮抗肝素,可减少CPB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弱化鱼精蛋白不良反应强度。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2月各种心内直视手术 30 9例中 ,共发生 7例鱼精蛋白毒性反应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结果本组病例中 ,男 4例 ,女 3例 ,其中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 4例 ,年龄 7岁~ 15岁 ,平均 11.3岁 ,瓣膜置换术 3例 ,年龄 5 6岁~ 75岁 ,平均 6 3.5岁。CPB术后经静脉缓慢推注鱼精蛋将尽时 ,5例血压明显降低至 5 0mmHg~ 6 0mmHg/ 0mmHg~30mmHg ,既停止推注 ,补足血容量 ,用肾上腺素、多巴胺 ,维持血压至 90mmHg~ 110mmHg/ 70mmHg~80mmHg。2例血压骤降为零 ,心脏膨胀 ,心脏停跳 ,既停止推注 ,再次肝素化建体…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 1998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对 5 0例婴幼儿腹部手术行静脉麻醉并硬膜外阻滞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5 0例 ,共中男 32例 ,女 18例 ;年龄15天~ 3岁 ;体重 3~ 16kg ,平均 9.5 3± 1.6 5kg。疾病种类 :肠套叠 16例 ,畸胎瘤 9例 ,化脓性阑尾炎 8例 ,嵌顿疝并肠坏死 6例 ,先天性幽门肥厚 4例 ,其它腹部手术 7例。术前常规禁食 ,并留置胃管。1 2 术前用药 东莨菪碱 0 .0 6mg/kg,氟哌啶 0 .1~ 0 .2ng/kg或鲁米那 2~ 3mg/kg ,肌肉注射。1 3 麻醉方法 入手术室 ,先行氯胺酮基础麻醉 ,首次量 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