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儿术后镇痛需要准确的疼痛评估、严密的观察和及时有效的处理,本文介绍国内外对不同年龄小儿疼痛评估方法。小儿术后用区域神经阻滞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故对预防性神经阻滞镇痛、硬膜外注射吗啡止痛、骶管阻滞镇痛及小儿PCEA术后镇痛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苏涛  何亮  伍湘伊 《新疆医学》2009,39(10):61-62
小儿对疼痛表达困难,难以对低龄小儿疼痛的程度及镇痛效果进行准确的评估。而医务人员往往对小儿术后疼痛估计不足^[1],再加上对镇痛药物的副反应加阿片类药物的呼吸抑制作用、局部麻醉药的毒性反应等的惧怕,小儿术后镇痛技术的发展进程差强人意。目前小儿术后镇痛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吗啡用于低龄小儿术后持续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的观察如下。  相似文献   

3.
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的一种反应。过去由于对小儿疼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对应用镇痛药物的顾虑,致使在临床上小儿术后疼痛经常得不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安全有效的小儿术后镇痛不仅有赖于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更需要准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轻患儿术后痛苦和家长的担忧,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节约医疗费用,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本文就小儿术后镇痛的现状、术后疼痛的评估,常用药物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随着对小儿疼痛机制的研究深入和对疼痛危害性认识的提高,小儿术后疼痛已日益受到麻醉医师的重视。同时,疼痛评估系统的不断完善,新型镇痛药物的开发应用,疼痛治疗理念的革新,镇痛方法的改进,使小儿术后镇痛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仍不能达到最理想水平。多个阶段、多种途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的多模式镇痛将是小儿术后镇痛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小儿围术期疼痛危害性较大,应结合小儿疼痛特点,综合疼痛评估,给予恰当的镇痛治疗,以此减轻患儿痛苦,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达到促进患儿早日康复的目的。本文将从分析小儿围术期疼痛特点入手,综合小儿疼痛评估,分析不同的镇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疼痛会对患者的呼吸、循环、内分泌及免疫应答等各器官的功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术后疼痛不仅针对成人,小儿也会有同样的反应。本文对小儿术后疼痛的评估及近年镇痛措施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术后疼痛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术后镇痛方法、药物亦有很大进步,神经外科术后疼痛也是应该可以治疗的。但对神经外科疼痛的认识不足及应用强效的阿片类药物,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的顾虑导致术后疼痛的治疗不足,可塞风(通用名称氯诺昔康)作为非甾体类药物,被逐步用于术中、术后镇痛,我们观察它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发现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赵玲 《医学综述》2013,19(10):1856-1858
帕瑞昔布钠是临床上唯一可静脉注射的高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其术后镇痛已在口腔科、妇科、骨科等多个临床科室应用,临床镇痛疗效均已得到了证实。但在神经外科疗效方面的研究还存在争议。该文就帕瑞昔布钠镇痛机制,其对血小板、胃肠道、心血管系统、肾功能的安全性评价,神经外科术后疼痛评估以及在开颅及经蝶入路术后镇痛临床应用效果,及减少颅脑手术术后并发症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小儿术后镇痛的现状、评估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一闽  王忱 《广东医学》2008,29(2):338-340
疼痛是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后的一种反应。过去由于对小儿疼痛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以及对应用镇痛药物的顾虑,致使在临床上小儿术后疼痛经常得不到充分重视和及时有效的治疗。安全有效的小儿术后镇痛不仅有赖于应用先进的技术和药物,更需要准确的疼痛评估方法。安全有效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术后疼痛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术后镇痛方法、药物亦有很大进步,神经外科术后疼痛也是应该可以治疗的。但对神经外科疼痛的认识不足及应用强效的阿片类药物,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的顾虑导致术后疼痛的治疗不足,可塞风(通用名称氯诺昔康)作为非甾体类药物,被逐步用于术中、术后镇痛,我们观察它在神经外科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发现有很好的推广价值。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行择期手术的30例神经外科病人,神经胶质瘤15例,胶膜瘤6例,脑血管畸形4例,颅骨缺损修补5例,年龄20岁 ̄60岁。随机分两组,组间病人的年龄、体重无显著差异,亦无心血管病史及…  相似文献   

11.
随着对小儿疼痛的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小儿术后急性疼痛的治疗。本文就小儿急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药物学与方法学的某些进展做一简介,为临床术后疼痛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麻醉学正向围术期医学转变。培养小儿麻醉医师向围术期医师转变的理念,需要在了解儿童病理生理特点的前提下,重点培训小儿麻醉术前访视、术中麻醉相关技能、术后访视、围术期疼痛相关管理及心理创伤的预防与治疗。让患儿安全舒适地度过围术期、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改善远期预后,是每位小儿围术期医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2~12岁儿童扁桃体切除术(伴或不伴腺样体切除术)后立即使用冰水镇痛的疗效。方法以接受扁桃体切除术(伴或不伴腺样体切除术)的88例儿童病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接受冰水镇痛)和对照组(术后不接受冰水镇痛),分别在全麻清醒后15min、30min、60min和4 h按照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标准进行双盲疼痛评分。结果 88例病人中42例接受术后冰水镇痛,40例未接受术后冰水镇痛,6例病人统计资料不全。2组病人的数量、年龄、性别和诊断具有可比性。接受术后冰水镇痛组与对照组相比,各个时间点的疼痛评分均降低,术后30min(P=0.000)和60 min(P=0.001)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扁桃体切除术后用冰水镇痛是一种廉价、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骨科围手术期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3~2013-12骨科围手术期患者96例实施镇痛(术前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疗法局部镇痛、术后镇痛)的临床资料、术后疼痛评分情况、进行功能锻炼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评估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结果96例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最高4分,最低0分,平均0.76分,术后最长住院天数9d,最短1d,平均4.3d;所有患者术后第2天即可进行不同程度的肢体功能锻炼,且围手术期少有疼痛感,睡眠等生活质量佳。结论骨科围手术期镇痛,可使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进行功能锻炼时间早,术后恢复较快,缩短了术后住院天数,提高了患者围手术期生活质量,减轻了医护工作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振华  徐晓燕  张成 《四川医学》2011,32(6):844-847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与保留自主呼吸两种不同麻醉方法用于小儿支气管镜取异物术的效果。方法 40例急诊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A组为保留自主呼吸组,B组为控制呼吸组。观察并记录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置镜容易程度、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指标。结果 B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且置镜更容易,术中及麻醉恢复期气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结论使用肌松剂控制呼吸用于小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能维持稳定的麻醉深度,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在儿童日间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小儿外科自2019年6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儿资料,患儿均采用日间模式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ERAS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和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饥饿评分、疼痛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 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体重、术前白细胞(leukocyte,white blood cell,WBC)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儿的饥饿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及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优化传统围手术期流程,将ERAS理念应用于儿童日间急性单纯性阑尾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ERAS路径在围手术期的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饥饿评分、疼痛评分、并发症及满意度方面更优,安全可行,效果确切且保障了儿童日间急性单纯性阑尾术安全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如何看待预先镇痛和预防性镇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预先镇痛(preemptive analgesia,或称超前镇痛)是指在切皮前给予镇痛药物或神经阻滞等方法以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其机制是防止中枢和周围敏化所产生的痛觉过敏。但预先镇痛措施不能只在切皮前而应贯穿于术中和术后初期,并且要采用多模式镇痛以期达到围术期的完全镇痛。这种概念的更新称之为预防性镇痛(preventive analgesia)。本文对于此种镇痛方法的临床应用及其结论的不一致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引导下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在小儿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进行疝修补术的患儿术后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的优点。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患儿80例,分为INB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INB组是腹腔镜下进行疝修补术的患儿术后在腔镜引导下进行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对照组未行任何术后镇痛。记录两组手术时间、苏醒时间。术后由PACU护士对患儿进行监护,并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FLACC)疼痛评分评价镇痛效果(〈4分为有效)。记录患儿在PACU留观时间。术后2、4h再按FLACC法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同时对家长行满意度调查,并记录阻滞侧下肢的运动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身高、手术种类、手术时间、苏醒时间、PACU留观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NB组在PACU、术后2、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INB组术后2、4h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INB组无1例患儿出现短暂的股神经麻痹现象。结论:腹腔镜引导下的髂腹股沟神经阻滞应该是安全的,同时也为疝修补术提供了良好的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