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赖惠芳  任伟伟  莫翠英 《中国现代医生》2013,(35):50-51,54,F0003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对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价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临床确诊的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为观察组,另选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检查两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横径和肺动脉主干内径,并计算右心室Tei指数.比较分析两组检查结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右心室前后径、右心房横径、肺动脉主干内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m、Em和Am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右心室Tei指数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超声心动图评价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在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心功能评价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66例肺动脉高压老年患者设为超声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右心室,指标包括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右心室前壁厚度及右室射血分数;对照组为健康志愿者,采用同样方法检测相应指标,对比结果。结果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容积、右室前壁厚度显著高于健康者;右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健康者(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判断老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方面敏感性较高,能显示患者舒张与收缩功能、容量变化,在诊断右心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右心功能评估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该院96例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危害程度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 d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肺栓塞低危组患者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低于治疗前(P<0.05),肺栓塞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治疗后右心房横径、右心室横径和肺动脉收缩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肺栓塞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治疗后Tei指数均低于治疗前(P<0.05).肺栓塞低危组患者治疗前后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收缩末期容积(RVESV)、舒张末期容积(RVED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危组和高危组患者治疗后RVEF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RVESV和RVEDV均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能够客观反映肺栓塞患者治疗前后右心功能的变化情况,可以作为肺栓塞治疗效果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肺动脉高压是指肺动脉压力升高超过一定界值并导致右心功能衰竭的综合征,右心功能决定了肺动脉高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生存状况及预后。右心形态结构、容量变化及功能在心血管及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中起重要作用,它能为肺动脉高压等多种心肺系统疾病的诊疗提供重要信息,所以早期发现肺动脉高压在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虽然导管测压是金标准,但是超声是无创的评估肺动脉高压的重要手段,尤其是随着超声新技术的发展,如实时三维超声技术和应变,能直观地显示右心的解剖结构及功能,可以很好地定性和定量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的右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者右心功能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7年3月该院首次确诊为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的患者43例,应用肺血管CT造影(CTPA)与肺动脉造影评价其肺动脉受累程度,应用超声心动图对其右心功能进行评价。另选取同时期该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43例患者中,有23例出现右房右室增大,占53.49%,15例出现右室肥厚,占34.88%,29例出现肺动脉高压,占67.44%。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右房长径(RAL)、右房短径(RAS)、右室基底径(RVD)、右室壁厚度(RVT)、肺动脉收缩压(SPAP)和右室做功指数(RIMP)升高,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4例患者发生一侧肺动脉主干完全闭塞,其中8例发生右心功能不同程度降低,SPAP升高,平均(89.23±24.32)mm Hg;另有6例患者右心功能正常,SPAP未见升高,平均(23.03±5.43)mm Hg。结论大动脉炎肺动脉受累会导致患者右心功能不全,但仍有个别患者在肺血管严重病变的前提下保持右心功能正常,其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评价PAH患者左右心功能的应用价值,进一步观察PAH患者心功能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PAH患者(PAH组)及门诊健康体检者各6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左心室及右心室相关指标。结果:PAH组心肌做功指数(Tei指数)、右心室收缩末期面积(RVESA)、右心室舒张末期面积(RVED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右心室面积变化率(RVF—CA)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H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收缩期峰值运动速度(Sin)、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流速(A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指数(LVEF)、左心室输出量(CO),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H患者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左右心功能能进行有效评价,患者心功能表现为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心肌收缩功能受损、右心舒张及收缩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9.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右心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右心功能改变及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47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右心功能进行了研究,并与50例正常受试者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0.
邓宏 《吉林医学》2011,(9):1679-1680
目的:观察急慢性肺栓塞的心脏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选择收治的急慢性肺栓塞住院患者36例,分析其超声心动图表现,包括右房、右室大小,左房、左室大小,肺动脉压力,肺动脉主干及分叉处有无血栓回声等指标。结果:急慢性肺栓塞患者均表现不同程度的肺动脉压力升高,慢性肺栓塞组右房、右室增大比急性肺栓塞组更为明显(P<0.05),检出率更高(P<0.01)。结论:急慢性肺栓塞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不同,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急性肺栓塞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诊断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玲君 《医学综述》2013,19(13):2371-2373
急性肺栓塞(APE)是世界上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研究指出,对于APE的早期发现、危险分层、制订对应治疗决策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近年来研究发现,APE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可用于危险分层的评估。目前用于检查APE患者右心室功能不全的方法及指标较多,在影像学、实验室检查等研究领域都取得了不少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探讨血压正常伴右心功能不全(RVD)的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APE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确诊的130例血压正常的APE住院患者临床资料。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伴RVD患者41例(RVD组),不伴RVD患者89例(非RVD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RVD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中,晕厥(34.1%比7.8%)、心动过速(41.4%比21.3%)、P2亢进(46.3%比25.8%)、颈静脉充盈(12.1%比1.1%)、发绀(26.8%比8.9%)的发生率均高于非RVD组患者(P〈0.05)。螺旋CT肺血管造影(CTPA)提示RVD组患者血栓栓塞累及近端肺动脉发生率(58.3%比8.3%)和肺叶肺动脉发生率(77.8%比51.2%)均高于非RVD组患者(P〈0.001,P〈0.05)。RVD组患者中13例给予溶栓加序贯抗凝治疗,28例给予单纯抗凝治疗。溶栓或抗凝治疗后组内临床指标[心率、PaC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肺动脉收缩压(PASP)、三尖瓣反流压差(TRPG)]均有明显改善(P〈0.001)。但溶栓治疗患者治疗费用、小出血发生率均大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治疗后AaDO2、PASP、TRPG均小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结论对于CTPA提示中央型肺动脉栓塞和/或出现晕厥、心动过速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APE患者,需要及时明确有无RVD。对无恶化风险血压正常伴RVD的APE患者,采取抗凝治疗可以获得较高的疗效费用效益比。  相似文献   

13.
超声心动图评价右心室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右心室功能是心脏疾病的一项重要指标。右心室由于其复杂的解剖结构,常规的超声无法准确地评价右心室功能变化。各种测定右心功能的新方法,包括组织多普勒超声、应变率成像、实时三维超声和斑点追踪成像等,弥补了常规超声的不足,有助于评价右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右心漂浮导管法测定了14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负荷试验前、后的右心收缩时间间期(RSTIs),分析其与肺血流动力学及右心功能的关系。结果:右心室后负荷指标肺动脉平均压(PAPm)与右室射血前期、右室射血时间和二者之比等项与RSTIs指标均有极显著相关性(P均<0.01),而右心功能指标与RSTIs指标无显著相关。提示RSTIs是反映COPD患者肺动脉压的良好指标,但用于观察右心功能的改变意义较小。  相似文献   

15.
胡高频  李旭楠 《医学综述》2014,20(19):3585-3587
肺动脉高压(PAH)的发展导致患者右心室功能减退,右心功能失代偿和衰竭是PAH患者最常见死因。与右心室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结构、功能参数已被证实对于PAH患者的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心脏磁共振成像具有可重复性、准确、易于操作、无创性、无放射线的特点,能敏感、准确地定量反映PAH患者的右心室功能,可能成为临床无创评估PAH患者右心室功能及判断预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彭乃拾 《广西医学》2009,31(7):940-942
目的探讨应用脉冲波组织多普勒显像技术(PW-TDI)测量Tei指数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测量3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者的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同时记录三尖瓣环的PW-TDI频谱图,测量相关时间间期,并计算出Tei指数。结果(1)3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中,16例(A组)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20例(B组)患者虽有轻度肺动脉高压,却无右心扩大征象。但A、B两组患者的Tei值均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肺动脉高压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用右室三尖瓣环的PW-TDI法获得的Tei指数可以较敏感地反映肺动脉高压患者右室功能的变化,是评价其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Tei指数联合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评价伴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患者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根据肺动脉压力的程度将80例肺栓塞患者分为3组:A组,肺动脉压力(SPAP)为30~40mm-Hg;B组,SPAP为41~70mmHg;C组,SPAP为70mmHg者。另设60例无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者为对照组。对入选患者均进行血浆NT-proBNP的检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30d内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及临床转归等情况。结果肺栓塞患者中45例血清NT-proBN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该类患者具有较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及右心扩大征象,其右室Tei指数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大(P0.01);另35例患者尽管未出现明显右心扩大,但患者的Tei指数已经出现明显异常(P0.05);伴有重度肺动脉高压的肺栓塞患者Tei指数与血浆NT-proBNP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且Tei指数不受心率的影响;随着肺动脉压力的升高、右心室的扩大、心功能的恶化,患者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亦大大增加。结论右心室Tei指数结合血浆NT-proBNP水平能较好地评价伴有肺动脉高压肺栓塞患者的右室功能。  相似文献   

18.
邓燕  郭盛兰  马国添  梁梅馨 《广西医学》2009,31(11):1571-1573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评估肺动脉高压(PH)患者右心室心肌机械运动不同步的价值。方法应用SRI定量检测36例PH患者(PH组)及35例健康受检者(对照组),观察右心室6节段及右心室整体心肌非同步相关参数,包括:QRS波至右心室6节段及右心室整体心肌收缩期达峰时间(Ts)、右心室机械不同步指数(RV—DI),并对所获参数进行心率校正;测量右心室功能相关参数: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右心室MPI指数(RVMPI)、右心室游离壁三尖辩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心宣整体应变率(RV Strain)及右心室整体收缩期峰值应变(RV Sas)。结果PH组RV—DI、右心室整体Ts大于对照组(P〈0.05),右心室游离壁基底段殁中间段Ts长于室间隔相应节段TB及对照组相应节段Ts(P〈0.05);PH组右心室功能相关参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RV-DI与RVFAC及RVEF呈负相关(r=-0.81,P〈0.05;r=-0.85,P〈0.01)。结论PH患者存在右心室机械运动不同步,SRI可作为临床判断右心室机械不同步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冯定云 《医学综述》2011,17(5):726-72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是一种常见的危重病,其与肺栓塞的相关性研究是近年来的热点。现就近几年关于肺栓塞相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着重介绍其定义及诊治。目前各种研究多有自身的优点和局限性,临床需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更规范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提供治疗依据。方法依据用药的不同将确诊的60例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患者分为四组,尿激酶组(Ⅰ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Ⅱ组)、尿激酶与西地那非合用组(Ⅲ组)、rt-PA与西地那非合用组(Ⅳ组),每组各15例。疗程为1周,观察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以下指标:平均肺动脉压力(mPAP)、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RVD)、三尖瓣反流压差(PGTI)、D-二聚体(D-D)、动脉血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结果四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均明显缓解,mPAP、RVD、PGTI、D-D、PO2、PCO2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mPAP、RVD、PGT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D、PO2、P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Ⅳ组mPAP、RVD、PGTI下降最明显。结论溶栓、抗凝治疗是肺栓塞致右心功能不全的根本治疗方案,溶栓联合降肺动脉高压治疗疗效显著,rt-PA联合西地那非治疗疗效尤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