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孕妇牙周状况与早产及低体质量儿的关系.方法 收集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妇,选择其中出现早产或低体质量新生儿的孕妇50例为早产组,以同期来医院足月待产的孕妇50例为足月产组.所有产妇分娩前均进行全口牙周检查,记录菌斑指数(PLI)、牙石指数(CI)、牙龈出血指数(BI)、牙周探诊深度(PD)及临床附着丧失(CAL).检测2组孕妇外周血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前列腺素E2、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将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牙周状况和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分别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足月产组比较,早产组孕妇的牙周状况较差,PLI,BI,CI及牙周炎患病率均显著升高(P<0.05);孕妇的PLI,BI,CI及牙周炎患病率与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呈负相关.早产组外周血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足月产组;孕妇外周血中细胞因子水平与PLI,BI,CI和牙周炎患病率呈正相关,与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呈负相关.结论 孕妇牙周状况与早产低体质量新生儿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牙周状况对早产及低体质量儿的影响可能与外周血中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先兆早产(TPL)孕妇与健康孕妇的牙周状况,对牙周病变程度、血清肿瘤坏死因子a (TNF-a )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与早产间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方法收集TPL孕妇40例(TPL组),同期做定期产检的健康孕妇40名(对照组).检查记录菌斑指数、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出血指数,并计算牙周炎位点率.ELISA法检测血清TNF-a及IL-8水平. 结果 TPL组的PLI (0.96±0.05)、牙周炎位点率(1.93%)和血清TNF-a水平[(17.810±23.924)pg/L],血清IL-8水平[(520.946±342.026)pg/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LI(0.48±0.02), 牙周炎位点率0.63%和血清TNF-a水平(3.091±0.859)pg/L 及血清IL-8水平(12.428±0.063)pg/L,P<0.001. 结论 牙周炎可能是早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患牙周炎孕妇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为预防早产和低体重儿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孕妇牙周状况分为牙周健康组和牙周炎组。牙周健康孕妇仅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患牙周炎孕妇在知情同意下接受牙周基础治疗。记录初诊和每次复诊牙周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同时检测血清CRP浓度。结果牙周健康孕妇牙周组织始终处于良好状态,CRP浓度亦维持在(1.17±1.03)mg/L左右;患牙周炎孕妇经过牙周基础治疗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都明显改善,CRP水平也由(4.16±1.45)mg/L降低到(1.90±1.13)mg/L,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改善患牙周炎孕妇牙周组织炎症的同时显著降低其血清CRP浓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病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牙周基础组、牙周基础-正畸组,每组各40例。牙周基础组单纯接受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基础-正畸组实施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平均附着丧失(AL)、龈沟出血指数(SBI)、菌斑指数(PLI)、咀嚼效能百分比,评价牙周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牙周基础-正畸组牙周病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咀嚼效能百分比明显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接近,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牙周基础-正畸组患者牙周探诊深度、平均附着丧失、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的改善均明显优于牙周基础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牙周病症状,提高牙齿稳定性和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5.
王璐 《西部医学》2013,(11):1636-1637
目的 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3月~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50例,22例局限型,28例广泛型,对所有患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治疗前后检测患者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临床附着丧失和牙周探诊深度等指标.结果 治疗前患者出血指数(2.79±0.93),菌斑指数(1.96±0.98),临床附着丧失(3.24±1.86),牙周探诊深度(3.49±1.93),治疗后患者出血指数(0.81±0.53),菌斑指数(0.82±0.53),临床附着丧失(1.99±0.73),牙周探诊深度(2.26±1.06),治疗前后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炎症控制比较好.  相似文献   

6.
陈晖  杨梓冬  郭泽举 《中外医疗》2009,32(10):137-138
目的通过对妊娠期妇女牙周健康状况检查,跟踪产后婴儿出生状况,探讨孕扫牙周状况与早产低体重儿发生的内在关系。方法按世界卫生组织制定标准,由口腔科医师对孕妇牙周情况检查记录,产科医师相应对产后婴儿出生状况进行跟踪。根据婴儿出生状况分为早产低体重儿组和健康组,通过对2组母亲产前牙周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4020例健康组产妇牙周病患病率为70%,207例早产低体重儿组产妇牙周病患病率为85%。早产低体重儿组产妇牙周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健康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牙龈炎患病率高,且存在诱发PLBW危险,应加强对妊娠期及育龄妇女牙周健康的重视,尽量减少母体炎症感染因素,减少妊娠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讨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运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作用。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选取16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参与研究试验,对上述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同时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牙周病情改善情况,具体包括菌斑指数、出血指数、附着丧失情况及探诊深度等几项指标。结果治疗后1、3与6个月,患者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探诊深度等各项指标相比治疗前均显著降低,数据满足(P0.05),统计学成立。结论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实施系统、全面的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缓解牙周的病变情况,值得加强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妊娠期牙龈炎与早产低体质量儿的关系。方法:收集泰州市妇幼保健所建档立卡的376例患有妊娠期牙龈炎(牙周炎除外),孕周〈20周的孕妇,按是否愿意接受牙周治疗进行分组,愿意接受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294例),不愿意接受任何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82例)。结果:实验组的牙龈状况经治疗和规律的维护后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的分娩孕周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现的早产儿和低体质量儿所占比例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牙龈炎是导致早产和低体质量儿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0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将治疗前作为对照组,治疗后作为观察组,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改善状况。结果观察组出血指数、菌斑指数、附着丧失、牙周探诊深度及牙齿松动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周基础治疗方式应用于侵袭性牙周炎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有效率,改善牙齿松动状况,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金银花含漱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牙周科纳入70例患有重度牙周炎的患者,治疗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金银花含漱液治疗,对照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浓度3%双氧水治疗,均为每天饭后含漱3次。并于2、4周后对患者牙周临床指标,如患者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等相关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并对龈沟液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进行测量。结果:重度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金银花含漱液治疗4周后,龈沟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IL-6的含量降低。结论:金银花含漱液联合牙周基础治疗能改善患者的临床自觉症状,对治疗重度牙周病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体重变化对于自身与围产儿的影响。方法:12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依据孕妇的体重指数( BMI )把上述孕妇分为正常孕妇(对照组)80例与超重孕妇(观察组)40例,都积极进行饮食干预,观察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抑郁与焦虑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孕妇的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巨大儿和低血糖发病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孕期体重增长过多可使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不良围产结局的危险性显著增高,为此孕期保健应关注孕妇的心理健康和营养摄入情况。  相似文献   

12.
宁旦  宁丰 《河北医学》2014,(8):1273-1276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筛查和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GDM孕妇208例(GDM组)和健康孕妇192例(对照组),对两组孕妇一般情况、妊娠结局及围产儿结局进行比较。结果:GDM组孕妇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孕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两组孕妇在体重、孕次、产次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结局比较,GDM组早产、剖宫产、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胎膜早破、羊水过多、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巨大儿、低体重儿、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体血糖、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GDM筛查,及早诊断,通过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等系统化治疗及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减少妊娠合并症及改善围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12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针对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研究。结果:(1)在空腹血糖水平和新生儿出生体重两方面,妊娠糖尿病组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巨大儿发生率方面,妊娠糖尿病组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妊娠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孕妇血糖水平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呈现出正相关的关系,因此针对孕妇血糖水平进行监测,对于预防巨大儿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早期喂养方法和喂养不耐受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的早期喂养方法在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的临床应用以及与喂养不耐受性(FI)的相关性,寻找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的最合适喂养方法。方法对本院2007年5月-2009年12月期间在新生儿病房住院的早产低出生体重儿150例(VLBW112例)随机进行分组,分别给予早期经口微量喂养、饲管内直接人工推注间断喂养、微量输液泵间断喂养(IBG)、微量输液泵持续喂养(CNG)等四种喂养方法,同时进行部分静脉营养,观察不同组患儿喂养不耐受性及达到完全胃肠道喂养时间(FEF)。结果不同喂养方法中FI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经口微量喂养FI发生率27.8%(VLBW为28%),管饲持续喂养FI发生率24.3%(VLBW为28.1%),均较间断喂养低(P〈0.05);VLBW中,不同喂养方法达到FEF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NG(15.6±2.1)d较IBG(19.8±2.2)d、(18.8±2.0)d达到FEF早(P〈0.01)。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增加喂养耐受性,经口微量喂养发生喂养不耐受低;管饲法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更耐受CNG喂养,且达到FEF早。  相似文献   

15.
廖文君 《海南医学》2014,(19):2845-2848
目的探讨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宫外发育迟缓(EUGR)发生率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26例胎龄≤32周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记录胎龄(超声或出生时成熟度分析数据)、出生时体重、身长、头围、性别、是否低于胎龄儿、是否存在呼吸窘迫综合征、最大生理性体重减少率、恢复出生体重的天数、起始肠内喂养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每天奶量〉100 ml/kg·d),37~42周时测定早产儿体重、身长、头围,以体重、身长和头围计,分析EUGR发生率、其危险因素以及适于胎龄儿(AGA)和低于胎龄儿(SGA)EUGR发生率。结果 EUGR组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均低于非EUGR组(均P〈0.01),而体重下降率(%)、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起始肠内喂养时间以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大于非EUGR组(均P〈0.01),SGA比例明显大于非EUGR组(均P〈0.05)。以体重、身长、头围计,所有新生儿EUGR发生率分别为47.6%、39.7%和4.8%。总体上SGA宫外发育迟缓率明显高于AGA(均P〈0.01)。胎龄、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完全肠内喂养时间与EUGR发生密切相关。结论胎龄、宫内发育迟缓、营养摄入差及呼吸窘迫综合症仍是胎龄≤32周早产儿EUGR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陈洁芬 《中外医疗》2014,(13):24-25,27
目的探讨孕期保健操对孕妇及胎儿体重、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分娩方式等的影响。方法将2011年10月—2012年10在该院建卡定期产检并决定选择在该院分娩,要求阴道试产的240例初产妇按自愿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知识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孕期保健操锻炼。观察两组分娩方式、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孕期体重增长、新生儿平均体重及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等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剖宫产率、自然分娩平均产程时间、新生儿平均体重、孕期体重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胎膜早破及早产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保健操能控制孕妇及胎儿体重,降低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且不增加胎膜早破及早产的风险,但对能否预防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还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背景 低出生体重儿多存在慢性宫内缺氧现象,其围生期病死率高,且远期体格发育落后、神经发育异常风险高。目前我国缺乏针对该方向的多中心大样本的调查研究。目的 分析河北省低出生体重儿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河北省妇幼监测信息管理系统2013-2017年在河北省7个省市级医院和15个县级医院,共22个监测点住院分娩的37周及以上孕周的孕产妇资料,调查指标包括孕产妇年龄、出生年份、出生季节、出生医院城乡及等级分布、产检次数、孕次、产次、胎儿性别、孕产妇合并症(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合并心脏病、合并肾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过期妊娠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因素。结果 250 304例足月新生儿中,低出生体重儿3 482例,发生率为1.39%;不同年龄孕产妇、不同出生年份、不同出生季节、不同出生地区、不同生产医院城乡及等级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生育年龄≥40岁孕产妇的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65%),30~34岁最低(1.29%);2015年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56%),2017年最低(1.29%);春季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47%),秋季最低(1.29%);沧州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82%),邢台最低(0.82%);省市级医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1.71%)高于乡镇级医院(1.13%);三级医院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最高(1.94%),一级医院最低(0.98%)。低出生体重儿组孕产妇年龄分布、产检次数、孕次、产次、胎儿性别、妊娠期高血压比例、合并心脏病比例、合并肾病比例、胎盘早剥比例、前置胎盘比例、过期妊娠比例与非低出生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文化程度、妊娠期糖尿病比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产妇文化程度低、产检次数少、胎儿为女性、省市级医院生产、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合并心脏病、胎盘早剥、前置胎盘是低出生体重儿的危险因素(P<0.05),多孕次、妊娠期糖尿病、过期妊娠是低出生体重儿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有明显的时间、地区、人群差异,对不同地区及人群采取个性化预防措施,适时孕育、规范产检,尽早发现潜在的高危因素,及时预防和治疗,减少低出生体重儿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后继续妊娠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61例早期流产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无早期流产症状妊娠妇女340例为对照组,对围生儿结局进行对照分析。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孕酮水平;妊娠并发症对比;记录分娩方式、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Apgar评分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清孕酮水平明显升高(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早产、前置胎盘、胎膜早破、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活产儿、新生儿身长、新生儿体重、1min Apgar评分≤7分所占比例及巨大儿、足月低体重儿、胎儿窘迫及围生儿畸形发生率相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体酮治疗早期流产安全有效,科学合理用药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汉族与维吾尔族妇女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作者医院内分泌科及产科2011-05/2013—05月诊治的GDM患者105例,其中汉族组57例(GDM汉族组),维吾尔族组48例(GDM维吾尔族组),对照组为妊娠期糖代谢正常孕妇121例。对比这3组妊娠结局的差异。结果GDM汉族组的年龄、孕前体质量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GDM维吾尔族组的年龄、孕前体质量、分娩体质量、早产率及巨大儿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M维吾尔族组的早产率和巨大儿发生率均显著高于GDM汉族组(P〈0.05)。结论GDM患者,孕妇和新生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在GDM患者中,维吾尔族孕妇较汉族孕妇更易发生妊娠相关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