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将3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18例)给予普瑞巴林组口服150~600mg/d,分2-3次;对照组(18例)给予加巴喷丁口服900~2400 mg/d,分3次口服。观察时间6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4、7、14、21、28、35、42d,分别采用VAS进行疼痛评估,中国版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同时观察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相比疼痛明显减轻,镇痛效果和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P〈0.01)。结论普瑞巴林可迅速降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有较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普瑞巴林与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依据纳入顺序按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普瑞巴林组(A组)和加巴喷丁组(B组),各52例。B组给予加巴喷丁胶囊治疗,A组给予普瑞巴林胶囊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睡眠、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0.05);在睡眠和生活质量评定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嗜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加巴喷丁和普瑞巴林对PHN的治疗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但普瑞巴林减轻疼痛的效果更为显著,同时在改善睡眠方面也优于加巴喷丁。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采用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进行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进行治疗的45例急性带状疱疹性疼痛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患者,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22)与观察组(n=23),对照组实施单一皮内注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普瑞巴林与皮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在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普瑞巴林治疗的患者30例,采用消炎痛治疗的患者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持续睡眠时间、疼痛问卷简表分值的改变、不良反应等。结果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均有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疼痛评分下降更明显(P〈0.01)。两组治疗前后持续睡眠情况均显著好转,但普瑞巴林组好转更明显(P〈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有显著改善,治疗4周后各维度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普瑞巴林组治疗前后SF—MPQ分值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后与消炎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消炎痛组眩晕、腹痛、恶心呕吐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普瑞巴林组(P〈0.05或〈0.01)。结论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副作用少。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48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给予普瑞巴林75 ~ 150 mg,2次/d口服,对照组予吲哚美辛25 mg,2~4次/d口服,观察时间为4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治疗前及治疗后疼痛程度,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过4周的治疗,2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较对照组VAS评分降低更显著(P=0.03);治疗组有效率为68%,对组照有效率为35%,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2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结论 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研究利多卡因乳膏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12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6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02例)与研究组(n=104例)。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利多卡因乳膏,持续治疗8周。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IL-6水平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头晕、腹泻、皮肤反应、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多卡因乳膏与普瑞巴林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痛觉,减轻炎症水平,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观察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和单纯神经阻滞两种方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选择肋间神经阻滞,治疗组在神经阻滞基础上加用普瑞巴林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QS评分、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第1、2、3、4周VAS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VAS和QS评分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3.3%,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区别。结论普瑞巴林联合肋间神经阻滞治疗PHN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起效快,疼痛缓解率高,改善睡眠质量,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弥可保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3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前者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及弥可保肌内注射,对照组给予更昔洛韦静脉滴注及维生素B12肌内注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率(62.5%),P〈0.05,且治疗组镇痛效果迅速而持久。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弥可保能迅速持久的缓解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症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组,采用中药外敷法和天灸法进行了治疗并观察对照。[结果]两组均获较高的近期疗效,但天灸组多数患者一次治愈而不复发,治疗一次后的疼痛缓解率非常高,治疗前后疼痛分值降低非常明显,与药敷组比较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天灸法将药物与灸疗巧妙结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明显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比较二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入组时两组患者 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入组后第1周、第2周和第4周 VAS 评分较本组入组时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普瑞巴林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带状疱疹神经痛相关危险因素对老年患者的影响,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本院2009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带状疱疹245例进行分析研究,分析年龄、性别、前驱性疼痛、内科性疾病等与带状疱疹神经疼痛的关系。结果:≥75岁者PHN发生率为80.2%,显著高于〈75岁的26.8%(P〈0.01);合并糖尿病者PHN发生率为97.5%,显著高于未合并糖尿病的40.7%(P〈0.05);首先发生神经痛者PHN发生率75.8%,高于未发生前驱痛的24.0%(P〈0.05);存在焦虑、抑郁者的PHN发生率为88.0%,显著高于无焦虑抑郁患者的52.8%(P〈0.05)。结论:年龄、糖尿病、前驱性疼痛、心理抑郁同带状疱疹神经痛的发生具有关联,了解其相互关系可以更好地对患者进行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上治疗效果欠佳,用<小儿药证直诀>败毒散加减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例,有效率85%,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干预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80例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口服万乃洛韦、布洛芬胶囊,外涂三黄洗剂.治疗组另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及疼痛程度.结果 两组共75例患者完成疗程,治疗组38例,对照组37例.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皮损+疼痛的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痊愈12例,显效14例,有效10例,无效2例;对照组临床痊愈8例,显效9例,有效12例,无效8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P=0.04).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视觉模拟尺度评分(VAS)为(4.0±1.3)分,对照组为(4.8±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P<0.05).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能改善中老年带状疱疹患者神经痛,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任珊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9,24(1)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3例患者痛点局部施行刺络拔罐方法,隔日治疗一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治疗前后自身对照.结果:痊愈23例(53.596),显效12例(27.9%),有效5例(11.6%),无效3例(6.9%),总有效率93.0%,治疗前后VAS比较,P<0.01.结论: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简便、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刺络拔罐联合氦氖激光早期干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影响观察。方法:将具有典型症状的带状疱疹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伐昔洛韦胶囊、维生素B1、甲钴胺。治疗组除服用上述药外于病变处照氦氖激光并联合刺络拔罐。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估及治疗结束后进行3个月随访观察后遗神经痛现象。结果:治疗结束时,对照组有效率为95.7%,治疗组有效率为97.1%。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两者后遗神经痛率分别为21.4%、8.2%,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刺络拔罐联合氦氖激光早期干预可明显减轻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及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抛掷硬币的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观察记录皮损愈合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价疼痛、焦虑自评量表( SAS)及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价负性情绪。结果:观察组在止疱时间、皮损开始结痂时间及皮损消退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护理前两组VAS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周及2周,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3.39±0.82)d,早于对照组的(5.12±1.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促进带状疱疹患者皮疹愈合,快速缓解疼痛,减轻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