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血管神经二步吻合移植修复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带血管神经移植修复脊髓损伤的基础上,研究了二步吻合技术对鼠带血管神经修复脊髓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采用该技术后,第二神经。脊髓连接处疤痕减少,较多神经纤维跨过连接处进入脊髓组织。计量分析表明实验组再生有髓神经轴突的数目及占据面积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二步切除第二神经。脊髓连接处疤痕组织和神经瘤后再吻合,清除了神经再生的障碍和阻力,有利于神经再生。本研究对脊髓损伤的修复增加了新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人神经生长因子(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轴突切断后的保护作用。方法 向双侧海马伞切断所致的痴呆大鼠脑室内注入 H N G F, 采用穿梭箱训练, 检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状况, 对脑内隔斜带复合体( S D B) 中隔区( M S) 胆碱能神经元采用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 H A T) 免疫组化法观察其存活状态。结果  H N G F 组大鼠术后两周内穿梭箱回避次数高于对照组( P< 001) , 回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 P< 001) 。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显示, 其胆碱能神经元存活状态优于对照组。结论  H N G F 对大鼠中枢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具有短期保护作用; 减缓轴突切断引起的退行性变, 对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NO) 在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神经损害中的作用。方法 用比色分析、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及免疫组化法检测1甲基4苯基四氢吡啶(MPTP)和7硝基吲唑(7NI)对C57BL小鼠纹状体一氧化氮合酶(NOS) 活性,多巴胺(DA)、二羟基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 水平和酪氨酸羟化酶(TH) 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的影响。结果 注射MPTP后C57BL小鼠纹状体NOS活性增加,7NI能明显抑制MPTP引起的NOS活性的升高( 分别为0 .93 ±0.24 和0.54 ±0.16,nmol·min-1·g-1 组织,P<0.01) 。7NI能明显减轻MPTP引起的C57BL小鼠纹状体DA( 分别为0 .8 ±0 .2 和6.8±0.5,μg/g 组织,P<0.01) 、DPOAC( 分别为0.3 ±0.1 和0 .9 ±0 .3 ,μg/g 组织,P< 0 .01)、HVA(分别为0.4±0.2 和0.9 ±0 .2,μg/g 湿组织,P< 0.01) 的降低及TH 阳性神经纤维损害。结论神经元来源的NO 参与了MPTP的毒性机制,神经元型NOS抑制剂可能有益于PD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一氧化氮(NO)具有神经介质或调质的功能,广泛参与体内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具有扩张血管和神经毒性作用。体内NO系通过一氧化氮合成酶(NOS)催化形成,并通过Ca2+/钙调素机理生成NO,因此NOS是NO合成的关健因素。为研究脑缺血与脑组织NOS的关系及丹参的影响,采用线栓法制成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用地高辛精标记的NOS探针进行原位杂交。结果示缺血对照组栓塞侧皮层和尾壳核N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图像分析灰阶值为:缺血侧皮层116.2±1.0,非缺血侧134.5±0.7(P<0.01);缺血侧尾核壳核122.0±0.7,非缺血侧137.5±0.8(P<0.01)。阳性细胞数:缺血侧皮层326.7±8.2,非缺血侧107.5±9.9(P<0.01);缺血侧尾壳核262.2±3.5,非缺血侧72.2±9.8(P<0.01)。虽然丹参组缺血侧皮层和尾壳核NOS基因表达亦显著高于非缺血侧(P<0.01),但显著低于缺血对照组(P均<0.01),而两组非缺血侧比较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脑缺血后脑组织NOS基因表达显著增多,丹参能部分下调缺血所致的NOS基因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3例精神发育迟滞(MR)患者及12例对照者脑脊液(CSF)和血清中单胺类物质,结果显示:精神发育迟滞患者CSF中高香草酸(C-HVA)和5-羟吲哚乙酸(C-5-HIAA)高于对照组(P<0.05);先天愚型组C-HVA明显高于其它三组(P<0.01),C-5-HIAA高于对照组和脆性X综合征组(P<0.01),而先天愚型组血清中5-羟色胺低于其它三组(P<0.01);脆性X综合征组的游离色氨酸高于其它三组(P<0.05)。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和放免法,对偏头痛发作期26例、间歇期23例,其他头痛患者27例及正常人20例颈静脉(EJV)和肘静脉(CF)血中NO和CGRP进行了测定。结果偏头痛发作组EJV和CF血中NO含量均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均<0.01);偏头痛发作组EJV血中CGRP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CF血中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NO和CGRP在偏头痛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性痴呆局部脑血流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的脑循环变化。方法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PECT),99m-ECD标记,定量测定血管性痴呆(VD)、多发性脑梗塞(MI)及正常老年人各10例的局部脑血流量。结果VD组各脑叶及基底节区平均脑血流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VD组比MI组额颞叶皮质血流量明显减少(P<0.01,P<0.05);VD额叶皮质脑血流量改变与神经心理测试MMSE呈正相关(r=0.692,P<0.05)。结论VD存在全脑广泛的脑血流灌注降低。额叶皮质血流灌注降低与痴呆的发生及痴呆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SPECT局部脑血流定量测定对于VD的预测及早期发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不同时期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测定30例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不同时期血清中NO、SOD、MDA的含量。另选28例性别、年龄组成相似的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结果表明,脑血栓形成期,NO、SOD含量显著降低(P<0.05),MDA含量显著增高(P<0.01);脑水肿期,NO含量较前显著增高(P<0.01)达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MDA含量进一步增高(P<0.05);进入稳定期后,NO较前稍降低(P>0.05)仍在正常水平(P>0.05),SOD含量增高(P<0.01)仍低于正常(P<0.05),MDA含量较前下降(P<0.001)仍高于正常(P<0.01)。提示:急性脑血栓形成早期NO含量降低与脑缺血损伤有关,脑水肿期NO参与脑损伤。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单细胞外记录神经元单位放电的方法,在Wistar大鼠上观察到网状巨细胞核。一区伤害性神经元57个,其中伤害兴奋性神经元(NEN)42个,伤害抑制性神经元(NIN)15个。电刺激黑质对NEN(29)和NIN(8的放电呈抑制作用,其反应百分率分别由刺激黑质第1分钟时的1.0±2.1%和-20.4±6.2%,降到第5分钟时的-83.6±12.3%和-65.4±10.7%(P<0.01)。刺激黑质对少数NEN(13)和NIN(7)的放电有兴奋作用,其值分别由第]分钟时的20.5±7.3%和1.0±3.4%,升高到第5分钟时的74.5±10.7%和21,5±8.6%(P<0.05)。氟哌啶醇注入PAG腹外侧部可阻断刺激黑质的效应,这提示从黑质到网状巨细胞核α-区存在着一条痛调制通路,而且这种通路的递质是多巴胺能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脑血管性痴呆( V D) 与帕金森病( P D) 在神经心理学测验及脑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S P E C T) 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对30 例 V D、31 例 P D 和30 名正常老年人( N A) 进行神经心理学测验和 S P E C T 检查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 神经心理学各项总分 V D 组最低[ 除积木测验( B D) 外] , P D 组次之, N A 组最高;3 组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 F= 1867 ~6395 , P<001) 。在 S P E C T的检查中, V D 除额叶、左丘脑和右枕叶外余各脑区血流灌注均低于 N A 组( P<005) , P D 则为顶叶、颞叶、基底节和丘脑血流灌注低于 N A 组( P< 005) 。结论  V D 和 P D 的神经心理学测验和脑 S P E C T各有其特点,这两项检查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 V D 和 P D 的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