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调查分析0~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婴儿健康状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2年7月住院的婴儿400例,月龄0~6个月。参考国内外有关研究报道,自行设计适合本地情况的调查问卷,由医院护士对400例婴儿的母亲进行回顾式调查。结果 400名婴儿中,0、1、2、3、4、5、6月龄母乳喂养率分别是96.0%、79.0%、68.5%、62.5%、52.5%、2.5%、0.5%,呈明显下降趋势(χ2=1 186.459,P0.05),其中4~5月龄时,呈直线下降趋势。而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则随着婴儿月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母乳量不足、添加辅食、乳头异常、母亲患病、家人支持断奶的婴儿被终止母乳喂养的比例远高于母乳量充足、未添加辅食、乳头健康、母亲健康和家人反对断奶的婴儿。营养合理、无体质疲劳感婴儿母亲奶量充足,分别占98.4%、96.0%,明显高于营养不当、疲劳体质者(26.8%、35.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8.82、176.76,P0.05)。结论 1~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较低,加强1~6月龄婴儿的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和技术指导工作,提高产妇自我健康维护意识,帮助产妇及其家庭建立母乳喂养的信心和观念,有利于提高0~6月龄婴儿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南京市玄武区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天然食品,为了支持爱婴工作,保证母乳喂养的实施,2002年7月对南京市玄武区0~6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2002年资料为本次调查所得,1998年、2000年及南京市资料为本所档案资料。1.2 调查方法 按照本地区年出生婴儿数的20%随机整群抽取两个街道中所有6个月以内的婴儿对其进行24小时母乳喂养跟踪调查。调查方式为入户 相似文献
3.
定期对儿童进行健康查体是保证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通过查体了解小儿体格、智力、心理发育状况,对有身体缺陷和疾病及亚健康状态的儿童能早发现、早治疗,同时对家长的养育方式给予指导。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道1989年6~9月对通辽市城乡1176名0~6个月婴儿的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婴儿母乳喂养率农村明显高于城市(x~2=95.74,p<0.001)。统计分析结果反映出有15个因素可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目前北京市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及缺铁性贫血患病状况以及各项指标的分布特征.方法 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医院(东城区结核病防治所)进行卡介苗接种的全部签署知情同意的854名3~6个月婴儿为调查对象,进行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微量元素铁、锌原卟啉检测,同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东城区3~6个月婴儿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分别为12.06%、7.38%和2.11%,其中3~4个月婴儿患病率最高.男婴和女婴贫血、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0.3704、1.6261、2.1899,均P>0.05).血红蛋白诊断标准的切点位于百分位分布的10%,全血铁元素位于15%~20%;锌原卟啉则位于25%~50%.结论 应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并且开展纵向研究,以确定3~6个月婴儿的血红蛋白、铁元素、锌原卟啉参考范围.应在婴儿4个月左右开始血红蛋白检查的体检项目,以便早期发现婴儿的铁营养缺乏. 相似文献
6.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14)
目的观察总结输尿管支架相关尿路感染患者肾脏形态与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准确评价输尿管支架相关尿路感染病情提供可靠信息。方法选取医院泌尿外科2013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输尿管支架留置术后并发尿路感染的患者61例作为感染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输尿管支架留置后无感染的63名患者作为未感染组,在泌尿外科手术前后分别进行肾静态显像检查和尿红细胞形态分析,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肾脏形态、尿红细胞形态的变化特点。结果手术前两组尿红细胞形态均以均一型为主,且未见肾脏炎性病变,组间尿红细胞形态异常率、肾炎病变率无显著性差异;手术后,感染组红细胞形态异常率(80.3%)、肾脏阳性改变率(57.4%)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输尿管支架相关尿路感染患者多存在尿红细胞形态异常、尿白细胞增多、肾实质炎性病变等病理性改变,输尿管支架管并发尿路感染患者应积极进行尿红细胞分析和肾静态显像检查,尽早准确评估肾实质受累情况。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秦淮区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为了解6个月内婴儿的母乳喂养状况,准确掌握母乳喂养率,于1998年、2000年、2002年3次抽样调查了南京市秦淮区6个街道532例6个月内婴儿母乳喂养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周晓恒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13(6):556-556
患儿女,49 d,因发热、咳嗽、拒奶3 d,头颈胸腹及背部皮疹半天入院。患儿母亲因患麻疹并支气管肺炎住院3 d。其母在儿童期曾接种过麻疹疫苗。患儿系第1胎,足月顺产,生后一般情况良好,母乳喂养。体检:体温39.5℃,呼吸52次/min,心率142次/min,发育营养一般,嗜睡状。头颈胸腹及背部皮肤散在红色斑丘疹,部分融合成片,压之褪色。双眼结膜充血,水肿,畏光。口腔粘膜有典型Koplik氏斑,咽部充血。颈软,双肺可闻及细湿口罗音,心脏无杂音。腹软,肝右肋缘下2.5 cm,质软,脾未及。余无异常。辅助检查:白细胞7.9×109/L,粒细胞0.48,淋巴细胞0.46,血清麻疹特… 相似文献
9.
90例0~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分析如东县妇幼保健所(如东226400)李宗英,晓颖为了巩固我县爱婴医院成果,促进母乳喂养。了解母乳喂养情况及存在问题,我所在1997年6月下旬按地理位置随机抽取2个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对90例4个月内婴儿的家长进行了问卷调... 相似文献
10.
不同喂养方式对0~6个月婴儿睡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0~6个月婴儿喂养方式对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 资料来自2004~2005年全国12省、市5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流行病学调查,采用问卷对受试儿童家长进行现场调查,双录入所有调查数据,应用SAS统计软件对3 016名0~6个月婴儿进行喂养与睡眠的相关分析.结果 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在白天和夜间睡眠时间上存在差异,其中母乳、人工、混合喂养3组平均每日白天睡眠时间分别为5.26、5.23、5.36小时,夜间睡眠时间分别为9.05、8.93、8.83小时;在睡眠习惯方面,母乳喂养婴儿同床睡眠及睡前含奶头等习惯发生率较高,且平均每日睡眠次数较多,而人工喂养婴儿则表现为睡前多需拍抱;此外,不同喂养方式婴儿在打鼾发生率上也存在一定差异.结论 作为婴儿首选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是婴儿充足睡眠时间的有力保障,同时也伴随有同床睡眠、睡眠安慰等不良行为.因此,家长在实行母乳喂养的过程中,需注意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以便为婴儿创造更好的睡眠条件. 相似文献
11.
张永明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4):378-380
【目的】 了解婴儿气质特征,指导家长科学养育,培养婴儿良好的情绪、情感反应。 【方法】 采用《Carey 5~11月婴儿气质问卷》,对西城区社区保健科206名5~11月婴儿进行调查分析。 【结果】 婴儿的主要气质类型分别为:易养型(36.2%)、中间偏易养型(41.4%)、困难型(8.6%)、启动缓慢型(7.1%)、中间偏难养型(6.7%)。剖宫产婴儿与自然分娩婴儿气质特点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91,P=0.034);不同性别婴儿气质维度中,男童与女童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不同气质类型分布之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002,P=0.287)。 【结论】 开展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工作,应重视早期儿童的气质特点。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6个月体育报炼对7岁女学生形态发育的影响,以38人为实验组,140人为对照组,观察指标有身高、体重等14项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有计划的训练对大部分指标的生长有促进作用,并有促使皮褶厚度减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朱圣陶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5,32(3):187-191
本文介绍了世界卫生组织健康与发展营养部和儿童青少年健康与发展部2002年发表的专题报告,报告了全球母亲膳食容易缺乏的营养素,包括能量、蛋白质、钙、铁、锌和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B6,评估了0—6个月婴儿完全母乳喂养的适宜性,以及在评估婴儿营养需要量中还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金坛市6个月婴儿贫血患病及体内微量元素情况.方法:使用BC-3000plus血液分析仪测血红蛋白,BH51001us型原子吸收光谱仪测末梢血中微量元素.结果:共查儿童286例,贫血率为33.57%,贫血与缺铁有关(P<0.01).微量元素缺乏检出率最高的是锌,其次是铁和钙,铜、镁营养水平良好.结论:金坛市婴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石河子市婴儿6个月内的喂养现状。方法对2007~2010年在石河子市人民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石河子妇幼保健院分娩的605例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并逐月进行电话随访至6个月,了解其婴儿的喂养情况。结果一周内水(糖水)的添加比例为37.5%;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为72.9%,纯母乳喂养率为1.0%;6月龄时添加过至少一种辅食的比例为99.0%,辅食添加的时间多集中在4~6个月之间。结论石河子市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低,6个月前添加辅食现象普遍。婴儿喂养方式不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方式,需要进一步对该地区医护人员和婴儿父母进行提高纯母乳喂养率和辅食添加的培训。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6~12个月婴儿缺铁性贫血(IDA)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济宁市某医院母婴中心2007~2008年注册1078位母婴体检资料及个体因素进行调查,对符合纳入条件527对符合两条件母婴的孕妇、乳母IDA、新生儿体质量、添加辅食时间、家长受教育程度、婴儿患腹泻病情况与婴儿IDA发病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妇、乳母IDA、添加辅食不及时、婴幼儿患腹泻是IDA发病危险因素,新生儿低体质量、家长受教育程度低、性别与婴儿IDA发病无相关。结论0~1岁为IDA预防重点阶段,针对危险因素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了解丽水市区6月龄以下婴儿喂养情况及相关因素,为提高母乳喂养率提供参考。方法 自制调查问卷,对儿保科门诊6个月以下婴儿进行调查,就婴儿喂养、母亲情况及影响母乳喂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调查675名婴儿,纯母乳喂养率为40.89%,部分母乳喂养率为39.11%,配方奶喂养占20.00%;不同月龄婴儿的喂养方式存在不同;单因素分析显示喂养方式与母亲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母亲有无产科并发症、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出生胎龄等因素有关(P均<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月收入、分娩方式、新生儿是否入住新生儿监护室、是否早开奶、母亲是否接受健康教育5个因素有关。配方奶喂养比母乳喂养肥胖发生率更高。结论 加强健康教育、早开奶、降低剖宫产率、良好的环境及家庭氛围、在新生儿因疾病住院期间保持泌乳是提高母乳喂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四个月婴儿母乳喂养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302名婴儿产后四个月母乳喂养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发现产假不足四个月,产后母乳不足及痢及未接受母乳健康教育为影响纯母乳喂养的主要因素,根据存在问题,作者提出了本地区提高产后4~6个月纯母乳喂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