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勐 《医学信息》2018,(19):145-147
目的 研究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禁忌证以及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的临床用药对策。方法 抽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75例,回顾性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性别、年龄情况、给药途径、给药方式、不同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以及恢复时间、不良反应累及器官以及组织。结果 男性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女性患者,31~40岁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率高于其他年龄段患者,静脉注射为主要给药途径,所占比率高于其他给药方式,单独用药比率高于联合用药,18~30岁、31~40岁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长于其他年龄段患者,恢复时间短于其他年龄段患者,皮肤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系统以及器官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30周岁年龄段患者与31~40岁年龄段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时间、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药物适应证以及禁忌证并确定最佳给药途径和方式,尽量抑制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以提升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甄慰菽 《医学信息》2003,16(9):535-535
加强药品不良反应 (ADR)监测是各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卫生部门的保证人民用药安全 ,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职责 ,也是体现一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水平和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标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世界每年死亡病例约 5 %是药品不良反应所致。统计资料显示 :我国不合理用药者占用药者的 11% - 2 6 %。在我国每年住院的 5 0 0 0万人次中 ,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的可达 2 5 0万 ,而死于药品不良反应的每年约有2 0万人。我国于 1989年组建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998.0 3月正式加入 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 ,开始履行成员国定期向中心报送 …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合理用药的意识,促进临床用药向安全、合理、高效、经济的目标发展。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用药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过用药现状分析,证明不合理用药现象广泛存在。结论:合理用药应引起高度重视,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发挥药物的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统计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0年9月收集到的159例ADR报告,按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报告人职业及科室分布、药品种类分布、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ADR转归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41岁的中老年人发生ADR的例数较多,有106例(66.66%);静脉给药发生ADR的例数最多,有142例(89.31%);医师上报的ADR最多,有123例(77.36%);所涉及的药品以抗感染药居多,有102例(64.15%);所累及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有97例(61.01%)。结论:ADR的发生原因各异,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年龄等多种因素相关,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合理用药是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节约医疗卫生资源、减轻患者及社会负担的重要举措.影响合理用药的因素很多,关键因素在于落实国家药物政策、规范医疗行为、加强药学服务等.由于我国医疗机构是药品使用的主要场所,合理用药涉及患者就医的各个环节.只有在医、药、护、患的共同努力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6.
医院合理用药与PASS监测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锋  张晓燕 《医学信息》2005,18(11):1440-1440
目的探讨医院应用PASS软件监测临床用药间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方法PASS嵌入医生工作站、临床药学工作站等子系统中,构建了合理用药计算机网络系统,对住院病人的处方、医嘱是即时性监测、药物信息查询和病人用药教育。结果极大地方便了医生查询药物信息,指导临床用药。结论为临床药师开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PASS仍存在一些缺陷,应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7.
8.
魏琴 《医学信息》2019,(22):137-138
目的 分析临床药学在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常规临床用药的患者50例设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月~12月我院采用临床药学指导临床用药后的患者5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合理用药率、平均住院时间、药品费用。结果 观察组临床合理用药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11±1.23)d、药品费用为(1210.00±120.00)元,均低于对照组的(9.12±1.01)d、(1409.10±230.20)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药学指导在临床合理用药应用中可提高临床合理用药率,缩短住院时间,进一步降低住院药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且可减少临床用药不良反应,对全面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我院儿科用药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并研究其合理用药的方法。方法系统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300例儿科病例,统计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探讨儿科用药中的常见问题以及合理用药注意事项。结果儿科用药确实存在较多问题,导致其不良反应较多包括消化系统疾病、肝功能异常、泌尿功能损伤、急性肾衰等。结论小儿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特点导致其用药具备特殊性及复杂性,且不良反应更容易发生,所以规范并且完善儿科合理用药的制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对儿童健康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我院2013年200例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收集的200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在200例药物不良反应中,女性患者较多,占59%;年龄40~50岁为最多,占到32%;剂型方面,注射剂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达到80%;药物种类方面,抗微生物药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达到60%;在临床表现上,皮肤及附件损害比较突出,占到30%;200例药物不良反正中,1例为新的严重不良反应,20例为新的一般不良反应,5例为严重不良反应,174例为一般不良反应,经过治疗后28例治愈,172例好转。结论临床医生用药时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药物知识采取合理的措施,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孙艳  刘元 《医学信息》2009,22(10):2215-2216
合理用药是指以当代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使用药物。WHO认为全球有1/3患者死于不合理用药,有临床药师指导的用药才是合理用药,使患者承受最小的治疗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在合理用药过程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沈孟杰 《医学信息》2018,(15):135-136
目的 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以及用药原则。方法 选取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出现不良反应的70例患者,分析所有患者使用的药品种类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所有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药物为环丙沙星,占41.18%;其次为加替沙星,占29.41%;而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中,胃肠系统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50.94%;其次为皮肤,占45.59%。结论 在使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药物的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以此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上林县乔贤中心卫生院实行基本药物和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德雄  杜红 《医学信息》2007,20(9):1711-1712
197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提出基本药物的概念:基本药物是能够满足大部分人口卫生保健需要的药物。1985年WHO会议指出,基本药物政策应与临床合理用药结合进行阁。合理用药是用现代的、系统的、综合性的医学、药学和管理学知识指导用药,使药物治疗符合安全、有效、经济这3个目标。抗生素和激素的使用是合理用药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析,规避和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我院2012~2013年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140例药品不良反应病例中,新的不良反应共计54例,占上报数的38.6%;严重不良反应43例,占上报数的30.71%,其中新的严重的15例,占严重不良反应的34.9%。结论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对机体引起的损害,加强用药监护,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促进临床用药合理性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住院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治疗,观察组实施药剂科参与管理抗菌药用药,比较两组临床抗菌药合理使用率、合理用药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以及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抗菌药合理使用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8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用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低于对照组的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剂科参与抗菌药用药管理可促进临床用药合理化,提高抗菌用药合理率,有效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和用药费用,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功能实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孙一民  胡建全 《医学信息》2002,15(11):631-632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软件系统挂接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上,在功能上主要实现了对医院处方(或医嘱)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相互作用、重复用药、病人曾有不良反应药物史、注射液体外配伍禁忌、药物对病人疾病的适应证、禁忌证)进行的监测审查,并提供详尽的结果信息,以供医务人员咨询参考。  相似文献   

17.
赵敏 《医学信息》2010,23(15):2929-2929
目的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查阅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处方1302张,对其中的604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形式有无指征性用药、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结论应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避免和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为安全用药管理提供参考。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1月——2009年2月发生中药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分析发生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果:本组700份资料中,发生不良反应32例,主要原因是超量使用、个体差异、剂型因素、人为因素、药物自身因素。结论:分析中药的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并针对性的加强用药管理,提高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方法 查阅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门诊与住院处方1302张,对其中的604例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形式有无指征性用药、选药不合理、联合应用不合理、剂量不合理、用法不合理.结论 应通过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管理,避免和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并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发生时的情况与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我院2013年100例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0例抗菌药物ADR报告中,主要给药途径为静脉滴注,其中以41~60岁患者居多,占(31%);涉及药物以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最多,分别占总比例的(38%)、(29%)、(24%),其多数累及损害皮肤及其附件,占(23%)。结论加强对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减少抗菌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以确保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