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比较。方法 选取47例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螺旋CT、能谱CT和MRI诊断,比较不同扫描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47例患者经三种扫描方法检查,发现能谱CT诊断的真阳性患者36例(76.59%),常规CT为30例(63.83%),MRI为34例(72.34%),三种方法诊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8例胆管细胞癌患者中,MRI诊断7例,能谱CT和螺旋CT检查均为4例;能谱CT扫描和MRI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92.3%和89.2%,均优于常规CT(76.6%,P<0.05),能谱CT诊断的准确率为72.5%,MRI为69.7%,常规CT为50.0%(P<0.05);此外,能谱CT扫描曲线下面积(AUC)大于常规CT或MRI(t=7.69,t=9.03,P<0.05);在小于1 cm的肝癌中,常规CT、能谱CT和MRI扫描的灵敏度分别为53.13%,90.63%和90.63%, MRI扫描和能谱CT均高于常规CT扫描(P<0.05)。结论 能谱CT扫描和MRI在诊断原发性肝癌方面,其灵敏度和准确率均优于螺旋CT扫描,在诊断小肝癌方面也具有明显的优势, MRI在诊断胆管细胞癌方面优于能谱CT或螺旋CT扫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联合高频超声(HFUS)对甲状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前螺旋CT和HFUS的影像学检查资料,对比分析单项检查及联合检查和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结果螺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78.18%,HFUS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80.00%,螺旋CT+HFUS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2.73%。螺旋CT检查和HFUS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HFUS检查的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螺旋CT检查和HFUS检查(P0.05)。结论应用螺旋CT联合HFUS对甲状腺肿瘤患者进行检查,可显著提高诊断的准确性,降低漏诊、误诊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 CT 在胸部疾病诊断中近年来的某些进展,其中着重叙述了薄层 CT 的诊断价值和 CT 对间质性肺部疾病的诊断概况,并简要地介绍了 CT 引导下针吸活检的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肝脏微小血管瘤超声与CT诊断结果的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200例肝脏微小血管瘤患者,均经超声诊断确实,对其应用CT平扫、CT增强三期扫描检查,分析CT诊断结果是否和超声诊断保持一致性。结果超声诊断肝200例血管瘤患者中,经CT平扫呈现阴性者72例,经CT增强三期检查显示为阴性患者36例。结论与超声检查比较,肝脏微小血管瘤应用CT检查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CT扫描前应让患者了解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前CT检查是诊断肺结核最准确的影像学方法。本文综述了CT在肺结核各个临床分型中的诊断应用,并附加阐述了肺结核CT检查中的鉴别及CT在肺结核诊断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应用16排CT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6例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对其进行16排螺旋CT检查,并以MRI检查为诊断标准,分析16排CT的诊断符合率。结果本组76例患者经16排CT诊断为突出型27例,Schmorl结节15例,膨隆型20例,脱垂游离型8例。16排CT诊断结果与MRI诊断结果对比,有70例诊断相符,符合率达到了92.11%。结论应用16排CT对腰椎间盘突出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能够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指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2017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就诊的冠心病病人200例,全部病人均分别行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对其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冠状动脉成像共诊断出狭窄血管350支,冠状动脉造影共诊断出狭窄血管352支,两种方法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无意义(P0.05)。结论 CT冠状动脉成像和冠状动脉造影方法诊断冠心病其临床诊断效果相当,但行CT冠状动脉成像方法诊断更方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CT与MRI联合用于子宫内膜癌分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比较不同诊断方式的准确率。结果 CT诊断的准确率为65.38%,MRI诊断的准确率为73.08%,CT与MRI联合诊断的准确率为92.31%,联合诊断的准确率显著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分期应用CT与MRI联合诊断,能够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宝石能谱CT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00例胃癌患者,患者术前先经螺旋CT扫描,间隔1个小时后,经宝石能谱CT扫描。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宝石能谱CT诊断结果及螺旋CT诊断结果 ,宝石能谱CT上淋巴结长径和淋巴结强化程度不同的诊断结果 ,评价宝石能谱CT诊断胃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宝石能谱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91.2%(73/80),特异度为90.0%(18/20),诊断符合率91.0%(91/100),螺旋CT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76.3%(61/80),特异度为55.0%(11/20),诊断符合率72.0%(72/100),当转移性淋巴结长径≥8mm时,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κ值0.842)。当强化程度差值≥80 Hu时,与病理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κ值0.856)。结论宝石能谱CT对胃癌转移性淋巴结具有较高的诊断率,特异性和敏感度较高,以淋巴结长径≥8 mm及淋巴结强化密度差值≥80 Hu为诊断淋巴结转移阳性的标准,能提高判断淋巴结是否转移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CT检查在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4年5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88例作为分析对象,对所有患者进行CT检查,并将CT检查的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探究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患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结果 CT检查诊断的准确率为99.15%,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为98.97%;经CT图像分分发现,下叶基底、上叶前段、中叶以及舌叶等部位是肺结核的多发部位,且其CT表现较为多样,常并发有空洞性或者干酪性的肺炎。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诊断的过程中,CT检查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以及检出率,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病的有效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的 CT特征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方法 选择确诊为主动脉夹层患者 4 6例 ,以 CT、MRI及综合超声两项或两项以上诊断为主动脉夹层或有手术对照者为确诊病例。所有病例均作 CT平扫 ,其中 4 1例并作了 CT增强扫描。分析 CT特征与临床表现。结果  CT对主动脉夹层诊断正确率为 93.4 % ,并可区别典型与不典型主动脉夹层 ,且相对迅速。结论  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治疗对策宜因本病不同类型而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16层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急腹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CT组和X线组,各45例,CT组采用16层CT进行检查,X线组采用X线进行检查,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误诊率,CT组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符合率。结果 CT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T组的误诊率低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CT组的诊断结果和临床符合率显著高于X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6层CT检查对急腹症患者进行检查,诊断准确率较高,误诊率较低,临床符合率高,临床指导意义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一、肝细胞癌的螺旋CT诊断 (一)CT诊断要点1. 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的CT特征肝细胞癌在CT平扫和常规增强扫描上,多呈结节状或肿块状的低密度灶。以下的CT特征在肝细胞癌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50例早期肺癌的CT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岩  陈杰 《临床肺科杂志》2009,14(11):1544-1545
目的探索早期肺癌的CT征象,评价肺癌的CT诊断准确性。方法收集经CT检查并病理证实的50例肺癌,其中周围性肺癌28例,中央型肺癌22例,弥漫性肺癌2例,原发性肺癌14例,原发灶不明者5例。CT诊断结果与病理作对照,并对周围型肺癌的各种征象进行分析。结果42例诊断正确,准确率为84%;6例经复查动态观察而诊断占12%,2例诊断错误,误诊率为4%。结论CT征象的综合诊断可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CT心脏双期扫描在诊断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疑似左房血栓80例心脏疾病患者。分别进行经食管超声扫描法诊断和CT双期扫描诊断,比较其诊断效果,并记录CT双期扫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经食管超声扫描法诊断以及64层螺旋CT双期扫描法在诊断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心脏双期扫描诊断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达到90%以上。结论 CT心脏双期扫描诊断左房血栓及血栓前状态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达到90%以上,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钡餐造影及CT在诊断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的优缺点以及它们在外生型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和CT表现,手术前均行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和CT增强检查,分为钡餐组与CT组,对其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 20例研究对象中CT定位诊断正确13例(65%),定性诊断正确18例(90%);消化道钡餐定位诊断20例,正确率100%,定性诊断正确12例(60%),用SPSS 17.0统计软件分析,两种方法定位诊断准确率差异显著(P0.05);两种方法定性诊断准确率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CT结合钡餐造影诊断的准确率为95%。结论 CT扫描检查可以清楚的显示外生型胃肠道间质瘤特点,定性诊断准确率高但定位准确率低;全消化道钡餐造影可确定病灶与肠管的关系,定位诊断准确率高。钡餐造影和CT扫描检查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其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7.
胰腺炎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其对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提高,在腹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病情的评估和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疗效的评价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CT尤其是螺旋CT(Spiral CT,SCT)及多 层螺旋CT(Multislices Spiral CT,MSCT)因其扫描速度快,不受胃肠道气体影响,可避免呼吸运动伪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肝内外胆管结石螺旋CT表现及诊断价值。对66例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螺旋CT征象进行分析。螺 旋CT诊断肝内外胆管结石的准确率达98.5%;因结石的密度不同可分为3类,即高密度、低密度和混杂密度结石; 肝内胆管扩张包括柱状和囊状扩张,肝外胆道呈圆形扩张;螺旋CT可准确显示结石和诊断其并发症。螺旋CT是 肝内外胆管结石及合并症有效的诊断手段,其中薄层CT及MPR分析对结石更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腹部闭合性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的术前CT检查影像学表现与临床手术进行对比,探讨CT检查在腹部外伤肠及肠系膜损伤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优势,从而提高CT影像在肠及肠系膜损伤中的诊断符合率。 方法选取2008至2020年40例中山市东升医院收治疑似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均实施CT检查,将患者的CT检查结果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总结CT影像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不同肠系膜损伤患者的CT影像学特征。 结果CT诊断符合率、漏诊率分别为97.5%、2.5%,与确诊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有腹腔游离气体、腹腔以及肠间隙积血与积液、肠壁增厚水肿及肠壁血肿及肠系膜水肿。 结论CT检查在肠系膜急性闭合性损伤患者诊断中效果理想,其影像学特征显著,可鉴别不同类型肠系膜损伤,且诊断符合率高。  相似文献   

20.
李仁战  洪杰  金际宋 《胃肠病学》2010,15(2):106-108
背景:胃间质瘤(GST)的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和影像学检查。为提高GST的术前诊断水平,有必要对其CT诊断和术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研究。目的:明确CT对GST的诊断价值。方法:24例于2002年1月~2008年6月在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确诊的GST患者纳入研究,对其CT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GST均为单发,直径1.3~12.5 cm,5 cm者13例,≥5 cm者11例。4例肿瘤位于胃腔内,14例完全位于胃腔外,6例骑跨胃腔内外。CT平扫肿块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16例(其中4例肿块内出现气体影)。CT诊断恶性9例,可疑恶性倾向6例,良性9例;病理诊断恶性10例,交界性5例,良性9例。仅1例患者CT诊断与病理诊断不符。结论:GST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CT扫描对GST的术前诊断和良恶性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