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擅用汗、吐、下3法著称的张从正,位列"金元四大家"之一,因其主张"攻邪已柄",而被誉为"攻邪派"。从临床实践、地域及时代、学宗师承3个方面探讨张从正祛邪学说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论张从正之寒凉攻邪论的补益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 ,其学术思想上承《内经》、《难经》和《伤寒杂病论》等经典著作 ,私塾金元寒凉派代表刘河间 ;临床上擅用汗、吐、下三法 ,并将之扩充和发挥而作为攻邪治病的主要手段 ,成为金元攻邪派代表。张氏的邪为百病之源和以三法概括攻邪百法的治疗思想 ,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 ,张从正强调攻邪治病 ,如同刘河间倡导寒凉大法 ,皆针对当时滥用温补之弊 ,为纠其偏而设 ,并非以寒盖温 ,以攻统补。而且 ,寒凉攻邪论是以辨证论治之基本原则为前提的 ,是基于邪正交争之病机观而立论的 ,其中尚包含着丰富的补益思想 ,具有重要价…  相似文献   

3.
通下法,即下法是中医治法八法中一重要法则,是通过荡涤肠胃,泻出肠中积滞或积水、血,使停留于肠胃的宿食、燥屎、冷积、瘀血、结痰、停水等从下窍而出,以祛邪除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1 下法的渊源 早在2000年前的<内经>就有关于下法治病的记载,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中满者泻之于内",就是指病邪积留于内致中满腑实者,宜用攻逐泻下法治疗.  相似文献   

4.
中医虽没有心律失常的病名,但是医家普遍认为此病属于中医"心悸"、"怔忡"之范畴.回顾历代中医积累的经验,是治疗此病的宝贵财富. <内经> <内经>虽无心悸、怔忡这些病名,但是对此病的病因病机已有类似记载.心虽为五脏之一属阴,但心在五行中属火,主宣发阳气,同夏天的热气相像.如果心阳不足或心脉闭阻则不能正常宣发阳气则引起心悸、怔忡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病惊骇,皆属于火."为后世"寒凉派"医家刘完素"心火甚易惊"的观点奠定了理论基础.<素问·痹论>:"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与今天心肌炎诱发心律失常的发病机制极其相似."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治疗上当以扶正祛邪为主.  相似文献   

5.
金元四大家之一张从正是攻邪派的代表医家,擅长以汗吐下三法攻邪治病,疗效显著。其所倡导的攻邪论要点有三:认为邪气是致病的主要因素;主张治病当以攻邪为首务,当邪气存在之时,切勿补正,以防助纣为虐;邪气祛,则病愈,正气自复。张氏此论,寓意深远,发人深省。奈何后世医家未能深究,不明所以,而诋毁者多。致使戴人攻邪疗疾之法渐渐湮没,良可叹也。张氏以攻为补,体现了精辟的辩证法思想。其云“下中自有补”、“陈祛而肠胃洁,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其治李德卿妻产后病泄年余,羸弱不堪,四肢瘦乏,无力以动,卧不能起,诸医皆以为…  相似文献   

6.
有感于近年否定<伤寒杂病论>与<内经>学术渊源关系的言论,本文通过考证<伤寒论>、<金匮要略>对<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的引用和发挥情况,认为张仲景系在继承和发扬<内经>、<难经>学术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融会了当时经方学派的方药学成就而确立了伤寒六经辨证和杂病脏腑辨证体系.张仲景对于中医学术的伟大贡献,在于其超越了当时的医经和经方的学派框架,并将其学术理论熔于一炉.而从<内经>到<伤寒杂病论>,既是中医学术的成功传承,亦是重大的发扬和创新,充分地体现了<内经>在中医学术史上的原典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从正总结了公元十一世纪以前中医攻邪疗法之成就,自称攻邪学派,在病因学方面,充分肯定了外邪是导致热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在病机学方面强调“气血壅滞”,“肠胃不洁”是热病发生的内在关键;逊方面,系统总结了汗,吐,下三法的运用规律,强调中医病始终应该注意给邪以出路的治疗思想,张从正的攻邪学说对治疗危重急症和疑难杂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后世医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张从正,字子和,是金元时期力倡攻邪论的代表医家。他集毕生之精力致力于攻邪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研究且颇有建树,对丰富和促进祖国医学“治则”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纵观《儒门事亲》一书所载的“出血疗法”,除汗吐下三法外也是不容忽视的攻邪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生于金元时期,著有《儒门事亲》一书,力主汗、吐、下三法攻邪,为“攻邪派”代表。其攻邪之法为后人称赞并刻意仿效,然而,他在论述攻邪的同时,精辟地论述并奇妙地运用了心理疗法,但这一类疗法却缺乏系统总结。为了深入掌握他的心理疗法,全面理解其人,进一步整理、发掘中医心理疗法的理论和方法,创立有中医特色的心理疗法,使之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本文对张从正的心理疗法作了系统整理,不足之处,敬请同道指教。张从正心理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许多体现中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吸取《黄帝内经》的祛邪思路及当时的医疗经验,采用汗、吐、下法使邪从上窍、下窍、汗孔而出,并用清法治无可汗可下之证,攻邪时注意顾护正气和津液,过用或误用攻邪则及时救弊。《伤寒论》使祛邪理论渐趋完善,并将其贯穿于外感病辨证论治的全过程,对临床合理使用祛邪方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从正是我国历代医家中杰出的攻下派代表。他的“百病皆邪论”“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其下法“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以及“中病即止”,补法乃祛邪的辅助,并强调饮食调养,“养生当论食补”,养生防病的理论,在近代防治胆道疾病的临床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头痛既可单独为病,也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一个症状,其病因多端、涉及范围广泛,笔者在对其辩证论治,整体治疗的同时,参照攻邪派宗师张从正"攻邪应就近祛之"的原则,以痛为腧,根据头痛所属经络,所在部位,选择刺络的穴位,因势利导,就近治之,常可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经期延长是指行经时间超过7天以上,甚至淋沥半月方净,而月经周期基本正常的病证,又称"月水不断"、"经事延长"等.<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称经期延长为"月水不断",病机是"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约制经血".<校注妇人良方·调经门>对本病的认识是"妇人月水不断,淋沥腹痛,或因劳损气血而伤冲任,或因经行而合阴阳,以致外邪客于胞内,滞于血海故也.但调养元气而病邪自愈,若攻其邪则元气反伤矣".  相似文献   

14.
《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论述急性传染性疾病的专著,体现了吴有性在疫病辨证及论治方面的诸多独到见解,即在病因上明确提出"异气"致病,创造性地以膜原为主要病位,提出"治疫以逐邪为第一要义",倡导治疗以攻邪为主兼顾扶正,重视"汗法""下法"的使用,运用灵活多变的药物配伍创达原饮、三消饮等名方,奠定了疫病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5.
张从正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论病重邪”,强调治病必须攻邪,邪去则正安,是历史上攻邪学派的创始人。他的理论渊源于《内经》、《难》、《伤寒》,又受刘河间火邪致病之影响,成为医学史上的一代宗师。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属于中医学"胸痹"、"真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古代文献中对本病症状的描述、病因病机论述也有记载."胸痹"之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心痛"病名最早见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心病先心痛之说",<灵枢·五邪>篇也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相似文献   

17.
张从正乃金元四大医家之一 ,以攻泻而著称。其攻邪不仅表现在用药方面 ,还特别赏用刺络泻血针法 ,纵观其《儒门事亲》一书的针灸医案 ,大多采用泻血疗法。张氏的泻血疗法是承《内经》而来 ,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提高 ,为后世刺络泻血针法的应用树立了典范。笔者不揣浅陋 ,对张氏刺络泻血学术思想加以论述 ,以期共同提高。1 经脉气血多少泻血论张氏以十二经脉气血的多少来指导临床刺络泻血。他认为 :血多之经刺之 ,能祛邪而不伤血 ;血少之经刺之 ,则使血受损而正不足 ,有助于邪气之虞。张氏据《内经》太阳、阳明多血之经 ,少阳为少血之经 ,…  相似文献   

18.
根据吴又可<温疫论>"主客交"论,探讨其具体含义,"主"指人体血脉,"客"指外感疫邪,"主客交"即疫邪混处血脉之中,故治疗当乘其大肉未消,真元未败,急用三甲散.将该理论应用于临床,应用三甲散、仿三甲散等加减治疗某些难治性疾病的心得,列举病案加以例证.  相似文献   

19.
论黄疸不必分阴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学对黄疸的认识可谓源远流长.<内经>对其症状、病因、病机等已有许多论述,见于<素问·玉机真脏论>、<灵枢·论疾诊尺篇>、<灵枢·经脉篇>等篇中.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论述了黄疸的理法方药,时至今日仍然指导临床.宋、元、明、清历代医家各有发挥,渐成系统并不断完善.从宋开始中医把黄疸分为阴黄和阳黄,至今根深蒂固,影响深远.笔者认为这一理论目前看来已显得并不实用.有些理论就应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这样中医学术才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儒门事亲》学术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邪去正安、一分为三、因势利导、以通为用、三因制宜。张从正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入所致,只有祛除邪气,疾病才可以痊愈,治病以祛邪为首务。他将邪气分为天邪、地邪和人邪,天邪多侵犯人体上部,地邪多侵犯人体下部,人邪多侵犯人体中部。治疗应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根据三类邪气致病部位,提出了汗、吐、下三法。张从正认为疾病发生机制是邪气侵犯机体,致气血郁滞不畅,治疗关键是祛除邪气,畅通气血。临证要因时、因地、因人施治,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