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脓毒症休克患者PiCCO监测下的液体复苏中的其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与中心静脉压(CVP)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脓毒症休克患者严格按照2008年脓毒症救治指南进行液体复苏,测定记录的ITBVI与其对应的CVP值,观察不同CVP范围值的容量反应准确性。结果:脓毒症休克患者容量监测全过程中,CVP与ITBVI无相关性(r=-0.016,P>0.05),CVP在0-8mmHg或>12mmHg时,aCVP及cCVP与ITBVI无相关性(r分别为-0.201、-0.009,P>0.05),当达到脓毒症指南复苏目标时(CVP在8-12 mmHg),bCVP与ITBVI呈正相关(r=0.542,P<0.01)。结论:在脓毒症休克患者中,因其患者病理生理的特殊性,且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胸腔内压,腹腔内压等因素,CVP不适合单独作为液体复苏容量指标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和呼吸指数(RI)动态变化情况,探讨其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意义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55例入ICU治疗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患者临床结局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比较两组相关数据,评价各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55例患者中存活组35例,死亡组20例。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天的一般情况、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EVLWI和R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死亡组第3天的RI、EVLWI值明显高于存活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入ICU第1天、前3 d的液体平衡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00),液体负平衡患者病死率相对较低。两组患者EVLWI与RI呈明显正相关(r=0.642,P〈0.01),而与氧合指数无明显相关性(r=-0.135,P=0.325)。EVLWI3与预后的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下面积为(0.777±0.061),当EVLWI3〉8.8 ml/kg时,评价预后的敏感性为81.8%,特异性为72.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EVLWI动态变化可预测患者的预后,并且EVLWI与RI有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监测早期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北京世纪坛医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47例,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和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早期液体复苏前、复苏后6h的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LWI)、肺毛细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等血流动力学参数。根据患者7d的存活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对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 (1)7d内死亡21例,病死率为44.7%。两组早期液体复苏前除每搏量变异(SVV)外,其余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液体复苏后6h每搏量指数(SVI)、平均动脉压(MAP)、全心射血分数(GEF)、ELWI、PVPI和心功能指数(CF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血流动力学各指标预测预后的ROC曲线图显示,早期液体复苏后6h的ELWI预测患者预后结局的AUC最大为0.898,切点值为9.5ml/kg,在此截点值下灵敏度为76.2%,特异度为92.3%。早期液体复苏后6h的PVPI预测患者预后结局的AUC为0.842,切点值为1.75,在此截点值下灵敏度为66.7%,特异度为96.2%。(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早期液体复苏后6h的ELWI水平对预后判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ICCO监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PVPI、ELWI、MAP与脓毒性休克患者的预后相关,早期液体复苏后6h的ELWI水平是评估脓毒性休克患者短期预后的早期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压(CVP)联合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VIVC)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92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治疗后28 d不同结局分为存活组(n=70)和死亡组(n=22);依据患者CVP高低分为高CVP组(>8 mmHg,n=44)和低CVP组(<8 mmHg,n=48);依据VIVC高低分为高VIVC组(>19.25%,n=21)和低VIVC组(<19.25%,n=71).比较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CVP、VIVC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评分),ROC曲线分析CVP联合VIVC对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复苏6、12、24 h后,脓毒性休克患者MAP、CVP、VIVC相较复苏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患者复苏24 h后CVP相较死亡组升高(P<0.05),VIVC、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相较死亡组降低(P<0.05).复苏6 h后,高CVP组患者VIVC、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死亡率相较低CVP组降低(P<0.05);CVP相较低VIVC组降低(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死亡率相较低VIVC患者升高(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CVP联合VIVC预测脓毒性休克液体复苏容量反应性的曲线下面积为0.877,约登指数为1.637,敏感性为81.24%,特异性为82.52%.结论:CVP联合VIVC可用于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容量反应性,对于指导临床液体复苏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管外肺水(ELWI)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价值,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液体管理提供临床策略.方法 2010年10月-2013年4月,选择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63例,应用脉搏指示下连续心输出量技术监测患者胸腔内血容积指数(ITBI)和ELWI,比较ELWI与氧合指数、ITBI与ELWI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LWI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741,P<0.01).进一步以ELWI=14 ml/kg进行分层分析,当ELWI< 14 ml/kg时,两者仍呈负相关(r=-0.524,P=0.08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ELWI≥14 ml/kg时,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952,P<0.01).ELWI与ITBI无明显相关性(r=0.477,P=0.072).进一步以ITBI=1 000 ml/m^2做分层分析,当ITBI<1 000 ml/m^2时,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 =0.332,P=0.117),ITBI≥1 000 ml/m^2时,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 =0.677,P<0.01).结论 过多的血管外肺水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患者并发呼吸衰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赵滋苗  陆军  王飞  丁月平  叶肖琳  马丹女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8):167-168,F0003
目的研究不同水平的呼气末正压(PEEP)对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对象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筛选其中符合脓毒性休克诊断标准,并需要机械通气辅助呼吸的患者,排除年龄〈18岁或〉80岁、妊娠、心律失常(不包括窦性心律失常)、存在股动脉置管的禁忌证、急性心功能不全、严重瓣膜病变疾病的患者,最终符合条件的患者共26例纳入研究。持续药物镇静,维持镇静-躁动评分(SAS)在3-4分。对26例行机械通气的脓毒性休克患者先后给PEEP 0、5、10、15 cm H2O(1 cm H2O=0.098 kPa),通气30 min后,记录四种不同数值的PEEP时对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指数(CI)、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及氧合指数(PaO2/FiO2)等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的影响。结果 CVP及SVRI随着PEEP的增加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且具有差异(r=0.710,P=0.001;r=0.295,P=0.002);CI随着PEEP的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具有差异(r=-0.301,P=0.002);随着PEEP的升高,GEDVI略有降低,无明显相关性,无差异(r=-0.106,P=0.282)。PaO2/FiO2与呼气末正压呈现显著正相关,PEEP不同组间其PaO2/FiO2有差异(r=0.733,P=0.001)。结论脓毒性休克患者随PEEP增加,CI逐渐减少,CVP随着PEEP的增加而提升,而GEDVI未随着PEEP的升高而有明显变化,能在临床上有效评估心脏前负荷情况。在氧代谢方面,随着PEEP的增加,PaO2/FiO2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57名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脓毒症组(30例)和脓毒性休克组(27例);根据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48例)和死亡组(9例)。记录患者入ICU时的SII、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score,APACHE Ⅱ)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比较脓毒症组、脓毒性休克组间SII、血PCT、APACHE Ⅱ及SOFA的差异。Spearman法分析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SII、PCT、APACHE Ⅱ及SOFA对脓毒症患者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结果:脓毒症组患者SII为[391.62(343.18,492.00)]×109/L,低于脓毒性休克组[1 454.17(689.96,2 467.52)]×109/L(P<0.05)。脓毒症组患者血PCT为[10.03(1.02,51.47)] ng/mL,脓毒性休克组[12.56(2.00,53.57)] ng/mL,两者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死亡组患者SⅡ、APACHE Ⅱ及SOFA均高于生存组(P<0.05);而血PCT水平在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分别分析SII与APACH Ⅱ、SOFA的相关性,SII与APACH Ⅱ进行相关性分析(r=0.628,P=0.001);脓毒症患者SII与SOFA进行相关性分析(r=0.638,P=0.001)。根据ROC曲线分析,SII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0.914(P<0.05),PCT的AUC为0.519(P>0.05),APACHE Ⅱ与SOFA的AUC均为0.868(P<0.05)。SII其截断值0.743。结论:SII有助于早期对脓毒症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的判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性休克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取正常人血清、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
清、脓毒性休克血液滤过联合乌司他丁治疗(CVVH-ULI)患者血清刺激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FITC标记的白蛋白检测血管内
皮细胞通透性,用罗丹明-鬼笔环肽染色检测聚合丝状肌动蛋白(F-actin)形态改变,并检测p38 的磷酸化。用p38 抑制剂和
DMSO预处理内皮细胞,再用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刺激内皮细胞,观察其对内皮细胞通透性及F-actin形态的影响。结
果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处理内皮细胞可使其通透性增高,F-actin 重排以及p38 磷酸化增加,上述变化可被
CVVH-ULI所抑制。p38抑制剂可以抑制脓毒性休克常规治疗患者血清所诱导的内皮细胞通透性增高和F-actin重排。结论
CVVH-ULI可通过抑制p38活化,进而抑制F-actin重排来降低脓毒性休克所诱发的血管内皮细胞高通透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重型血友病A患者临床表现异质性特点,分析早期预测指标。方法收集223例重型血友病A患者(FⅧ:
C≤2%)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出血频率、关节畸形数目、体质量指数(BMI)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重型血友病患
者首次出血年龄中位数1 岁(0~35 岁);首次出血<1 岁、≥2 岁和≥6 岁者分别为94/212(44.3%)、73/212(34.4%)和23/212
(10.8%);首次关节出血年龄中位数2.25岁,首次关节出血年龄≤1岁、≥2岁和≥6岁者分别为24/94(25.5%)、54/94(57.4%)和
17/94(18.1%),出生至今未发生过关节出血的7例,占7.4%;年出血频率中位数24次/年(1~120次/年),年出血频率≤6次/年的
例数为27例(12.9%);但我国目前无关节畸形的重型患者仅24.7%.分析显示,临床表现较轻者(年出血≤6次/年)和临床表现较
重者(年出血>6 次/年)的首次出血年龄中位数分别为2 岁和1 岁(P=0.002),首次关节出血年龄中位数分别为3 岁和2 岁(P=
0.014),BMI分别为(16.63±2.67)kg/m2和(18.82±4.21)kg/m2(P=0.001)。结论首次出血年龄、首次关节出血年龄和BMI可能是
中国人重型血友病A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 -6)水平与中枢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同时无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22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血清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并根据IL-6的水平分为低中高3
个浓度组,比较3个浓度组NSE水平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APACHEII)评分的差异,分析血清IL-6与NSE及APACHEII的
相关性。结果IL-6低中高3个浓度组NSE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浓度分别为(10.29±4.05)、(16.06±5.84)、(23.97±
3.28)μg/L。IL-6三个浓度组的APACHEII评分同样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9),分值分别为14.17±4.67、16.40±4.84和24.00±
6.26。相关性分析显示IL-6与NSE和APACHEII评分均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788(P<0.001)和0.733(P<
0.001)。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IL-6的浓度同患者危重程度和中枢神经损伤均有显著地相关性,可以作为动态监测脓毒性脑损
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左室流出道血流速率时间积分(VTI)联合被动抬腿试验(PLR)对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容量反应性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保留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液体复苏和PLR试验,同时采用外周动脉压心排量(APCO)对扩容及PLR前后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进行监测记录,根据患者液体复苏前后心排血指数(CI)分为反应组(增加率≥15%,n=76)和无反应组(CI增加率<15%,n=44)。比较不同时间点2组患者VTI、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输出量(CO)及每搏变异度(SVV)变化。采用Pearson法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I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LR及VTI对保留自主呼吸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容量反应性的预测价值。结果反应组患者PLR后和液体复苏后VTI、CVP指标明显升高,SVV明显降低(t/P=9.610/<0.001、6.152/<0.001、9.386/<0.001、7.729/<0.001、6.259/<0.001、12.762/<0.001)。对液体复苏前及PLR前VTI、CVP、SVV与△CI进行相关性分析显示,VTI与△CI呈负相关(r/P=-0.593/<0.001、-0.573/<0.001),SVV与△CI呈正相关(r/P=0.565/0.001、0.459/0.005)。SVV和VT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87和0.879,当SVV的cut-off值为13.5时,预测液体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89.65%,特异度为84.63%,约登指数为0.743;当VTI的cut-off值为18.6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敏感度为83.34%,特异度为98.69%,约登指数为0.820。结论SVV和VTI的变化可有效地反映保留自主呼吸机械通气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容量反应性,指导患者临床液体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高山  张永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581-585
  目的  比较下腔静脉超声指标、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  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 R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27例,于液体复苏前以床旁超声测定下腔静脉直径(diameter of inferior vena cava,d-IVC)及计算其呼吸变异度(variation with respiration,v-IVC)、测定中心静脉压(CVP)、测定动脉血乳酸水平(lactate), 采用PiCCO监测复苏前后心脏指数(cardiac index,CI)。液体复苏方法:20 min内输入乳酸钠林格液注射液7 mL/kg(理想体重),复苏后监测ΔCI≥15%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阳性为有反应组(R组),阴性为无反应组(NR组)。根据复苏前所测指标绘制ROC曲线评价其预测容量反应性的准确性。  结果  与容量反应阴性组比较, 容量反应阳性组复苏前v-IVC明显增大,IVCmin、IVCmax明显减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复苏前动脉血乳酸水平、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应用ROC曲线分析v-IVC取17.65%为截断值,预测脓毒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阳性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87.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95% CI: 0.781~1.000)。  结论  下腔静脉超声计算指标v-IVC可以作为脓毒性休克患者补液前预测容量反应性的指标,当v-IVC>17.65%时预测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益气活血方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P〗 方法 将2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均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益气活血中药汤剂胃管鼻饲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及治疗1周后的心指数(cardiac index,CI)、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LW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end diastolic volume index,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和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的变化。 结果 治疗1周后,两组CI、SVRI、GEDI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ELWI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1周后,治疗组CI、SVRI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ELW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同时点CVP、MAP、GE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中药可改善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状况,其效应随治疗时间延长而增加。  相似文献   

14.
王小智  邢柏 《海南医学》2016,(19):3097-3101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能否作为一项反映心脏前负荷并预测液体反应性的指标,以指导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容量复苏。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重症医学科78例脓毒性休克患者,纳入研究后立即给予容量复苏,容量复苏的方法为6%羟乙基淀粉300~500 mL/30 min静脉滴注,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850 mL/m2为复苏终点,其他干预措施相同。采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监测患者容量复苏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容量复苏后心排血量(CO)增加值(△CO)≥15%定义为容量反应阳性(扩容有效组),△CO<15%定义为容量反应阴性(扩容无效组)。评价两组患者容量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BNP及其变化值的差异,分析其与△CO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血流动力学参数、BN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价值。结果容量复苏前,扩容有效组和无效组间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心排血量(CO)、每搏输出量指数(SVI)、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容有效组每搏变异度(SVV)明显高于扩容无效组[(13.05±4.75)%vs (9.71±4.38)%,P=0.034], BNP、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明显低于扩容无效组[BNP:(158.6±65.8) pg/mL vs (277.4±105.3) pg/mL,P=0.021;GEDVI:(653.4±86.3) mL/m2 vs (760.6±102.4) mL/m2,P=0.027]。容量复苏后,扩容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间HR、MAP、CVP、SVV、ITBVI、GEDVI、EVLWI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容有效组CO、SVI明显高于扩容无效组[CO:(6.12±1.63) L/min vs (4.89±1.35) L/min,P=0.018;SVI:(56.3±10.4) mL/m2 vs (44.6±11.3) mL/m2,P=0.022],而BNP明显低于扩容无效组[(204.7±70.3) pg/mL vs (415.2±124.7) pg/mL,P=0.005]。扩容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间△HR、△MAP、△CVP、△ITBVI、△EVLW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扩容有效组△SVI、△SVV、△CO、△GEDVI、△BNP均明显高于扩容无效组[△SVI:(19.5±5.7) mL/m2 vs (8.9±4.5) mL/m2,P=0.000;△SVV:(2.48±0.82)%vs (0.94±0.25)%,P=0.001;△CO:(2.16±0.78) L/min vs (1.28±0.54) L/min,P=0.001;△GEDV:(86.7±32.4) vs (18.4±8.1) mL/m2, P=0.000],而△BNP明显低于扩容无效组[(55.4±20.6) pg/mL vs (180.7±50.1) pg/mL,P=0.000]。容量复苏前HR、MAP、CVP、SVI、ITBVI、EVLWI与△CO无相关性;而SVV、GEDVI、BNP与△CO呈直线相关(r=0.239,P=0.028;r=-0.846,P=0.021;r=-0.678,P=0.034)。BNP预测容量反应性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2,最佳临界值为318.4 pg/mL时敏感度为86.5%,特异度为75.2%;SVV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726,最佳临界值为11.5%时,敏感度为78.5%,特异度为72.8%;ITB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759,最佳临界值为724.6 mL/m2时,敏感度为83.7%,特异度为73.4%;GED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为0.827,最佳临界值为675.4 mL/m2时,敏感度为89.2%,特异度为76.5%;BNP、SVV、ITBVI及GEDVI预测容量反应性的AUC、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明显高于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结论 BNP可作为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容量反应性的无创、简便的指标,可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及动脉血乳酸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将入选的感染性休克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和实验组28例,对照组采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及中心静脉压力监测指导补液;实验组采用感染性休克常规治疗,中心静脉压力监测和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动脉血乳酸测定指导补液治疗。于6 h内评价其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每小时尿量、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和乳酸达标情况,对是否发生MODS进行判断。结果入选的56例患者中有26例发生MODS(46.43%),死亡23例(41.07%)。实验组MODS发生比例和死亡率分别为39.29%和32.14%,低于对照组的53.57%和5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及乳酸测定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可以降低MODS发病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发菌血症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发生脓毒性休克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调查接受实体器官移植后并发菌血症的98 名患者的临床资料。菌血症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of Disease Control, CDC) 的标准, 对发生脓毒性休克的6 种可能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stic 回归分析。结果:98 名病人共发生133 次菌血症, 其中39 人发生脓毒性休克(39/98)。在39 名脓毒性休克的患者中, 31 例患者(79%) 死亡, 复数菌菌血症占43.5%, 革兰阴性菌菌血症占38.5%, 革兰阳性菌菌血症占15.4% 以及真菌菌血症占2.6%。肺部是菌血症病原体最常见的来源(41.8%), 其次是腹腔/ 胆道(24.5%)。单因素分析显示:脓毒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有发生于术后第2 周至第8 周的菌血症(P=0.014), 复数菌菌血症(P=0.001), 腹腔/ 胆道部位来源(P=0.011) 和肝移植(P=0.002)。多因素分析中, 只有发生于术后第2 周至第8 周的菌血症和复数菌菌血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发生菌血症的实体器官移植患者中脓毒性休克发生的危险因素是早发型菌血症( 术后第2 周至第8 周) 和复数菌菌血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 163例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成充分液体复苏(常规)组(84例)、限制性液体复苏(限制)组(79例)。常规组在止血前早期、快速、足量补液,维持收缩压≥90mmHg(1mmHg=0.133kPa),中心静脉压(CVP)≥5cmH2O(1cmH2O=0.098kPa);限制组在止血前限制液体输入,维持收缩压在80~90mmHg,平均动脉压(MAP)在50~60mmHg,CVP在2~5cmH2O。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输液量、病死率及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平均输液量常规组为(2650±525)ml,限制组为(1780±310)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组死亡20例(23.81%),限制组死亡9例(11.39%),常规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限制组(P〈0.05)。且常规组存活患者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总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均高于限制组(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能降低肺挫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死率,并降低存活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何松彬  辛凯  邓莺  彭军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10):1678+1680
目的:探讨全心舒张末期容量指数(GEDVI)在脓毒症休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21例脓毒症休克的病人在感染性休克确认后立即留置动脉轮廓法(PICCO)导管,进行PICCO监测,每6个小时通过注冰盐水测全心舒张未容积(GEDV)及GEDVI,每博量(SV)及指数(SI),并同时通过中心静脉导管进行了中心静脉压(CVP)的监测,记录每次监测的数据。结果:经过线性回归分析,GEDVI的值与SI的值有较好的相关性,r=0.735,CVP与SI的相关性较差,r=0.546;△GEDVI与△SI的相关性为r=0.779;△CVP与△SI的相关性为r=0.258。结论:GEDVI更能反映病人的前负荷,容量的指标比压力的指标更能反映病人的前负荷,以GEDVI指导早期液体复苏治疗(EGDT)的更有效。  相似文献   

19.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通常合并右心功能不全,合并感染性休克时应用中心静脉压(CVP)指导液体治疗的价值甚微。随着超声在重症医学科的广泛应用,床边获取患者左心室流出道速度时间积分(VTI)已成为可能,VTI近似于心脏每搏量,用这一参数反映患者的容量反应性较中心静脉压具有明显优势。目的 探讨VTI指导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CVP组、全心舒张末期容积指数(GEDVI)组和VTI组。CVP组根据CVP进行液体治疗,使CVP达到15 mm Hg为终点;GEDVI组根据GEDVI进行液体治疗,使GEDVI达到800 ml/m2;VTI组根据液体治疗后VTI增加幅度指导液体治疗,直至VTI增加<15%。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入ICU时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平均动脉压、CVP、血乳酸水平、氧合指数以及合并肺动脉高压情况〕及液体治疗前后相关数据(患者6 h液体复苏量,6 h、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24 h液体复苏量,24 h血乳酸水平,24 h血乳酸清除率,72 h APACHE Ⅱ评分、72 h SOFA评分,肾脏替代治疗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并比较。结果 3组患者6 h液体复苏量、6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24 h血乳酸水平、24 h血乳酸清除率、72 h APACHE Ⅱ评分、72 h SOFA评分、肾脏替代治疗率、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EDVI组、VTI组24 h液体复苏量多于CVP组(P<0.05)。VTI组24 h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少于CVP组及GEDVI组(P<0.05)。结论 以VTI指导的COPD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液体治疗,能准确评估患者所需液体治疗量,明显降低患者去甲肾上腺素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多项综合治疗是否可以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前后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共有33名患者入组。其中有15例患者实施多项综合治疗,另18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前者为研究组,后者为对照组。根据拯救全身性感染战役(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SSC)指南,观察早期多项综合治疗(早期目标治疗、早期经验性应用高效广谱抗生素、控制血糖、静脉应用小剂量激素)记录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感染性休克时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治疗后CVP、治疗前后血液乳酸含量、患者早期的输液量、血糖、ICU住院天数、28d病死率、ICU病死率、出院病死率。结果2组患者入选时的病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在休克后6h内输液量多于对照组,〔(2816.67±1469.41)mLvs(1882.22±1024.63)mL,P=0.040〕。研究组治疗6h后的CVP高于对照组〔(11.2±4.74)mmHgvs(7.35±3.95)mmHg,P=0.018〕。24h后研究组CVP仍高于对照组〔(10.53±2.67)mmHgvs(5.76±1.60)mmHg,P=0.000〕。研究组28d病死率低于对照组(33.7%vs72.2%,P=0.038)。研究组有40%患者应用小剂量激素,对照组未应用激素。2组患者前3d血糖、ICU病死率、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多项综合治疗可以更好的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