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潜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4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71例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69例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及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比较两组术中、术后2 h的出血量。结果:研究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潜在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剖宫产术中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可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尤其越早应用,效果越好,并具有快速、安全的特点,方法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具有剖宫产指征且有宫缩乏力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妇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58例,对照组65例。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肌肉注射缩宫素20u,术中舌下含服、术后肛塞米索前列醇各200μg,比较两组术中、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并观察不良发应。结果欣母沛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用于防治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具有安全、高效、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曹建平  薛桂香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26):4403-4404
目的:观察宫体注射欣母沛对预防和减少产妇因宫缩乏力而引发产后出血的疗效,同时对比在不同时点注射欣母沛对术中和术后出血量的影响,以确定应用欣母沛的最佳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1月~ 2012年9月在该院以剖宫产方式分娩,且存在较高产后出血风险的67例产妇,根据使用欣母沛的时机将其分为3组.早期组24例:胎儿娩出后就立即在使用缩宫素20 U(静滴)的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中期组24例:胎儿娩出后先给予缩宫素20 U,当出血量大于300 ml时,给予欣母沛250 μg宫体注射;晚期组19例:胎儿娩出后先给予缩宫素20 U,当出血量大于600 ml时,对其双侧子宫动脉上行支进行结扎,在出血量大于800 ml时,给予欣母沛250 μg宫体注射.记录各组产妇术中及术后24 h出血量,统计产后出血发生情况.结果:早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期组与晚期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早期组术后24 h出血量亦明显低于中期组和晚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期组术后出血量与晚期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83%,显著低于中期组(33.33%)和晚期组(36.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母沛宫体注射对预防和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疗效显著,且于胎儿娩出后早期使用效果最好,可明显减少术中术后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预防性使用欣母沛对于前置胎盘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前置胎盘行剖宫产术的产妇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对照组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缩宫素20u,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2h、产后24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使用欣母沛能有效减少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产后出血量,降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李丽  薛娟 《中国卫生产业》2013,(32):111-112
目的 通过探讨欣母沛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加强对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预防,有效降低子痫前期患者的死亡率.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120例有宫缩乏力性子痫前期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催产素20 U;实验组产妇在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催产素20 U,同时宫体注射欣母沛250 μg.结果 采取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分别对两组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平均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相比较,其术中、术后2h及术后24 h出血量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欣母沛可有效预防子痫前期患者产后出血,而单纯应用缩宫素疗效欠佳.欣母沛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欣母沛预防高危妊娠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观察欣母沛用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有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实验组:在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催产素20 I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 IU。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减少,第三产程时间缩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实验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欣母沛能比催产素更有效地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并且具有方便、安全、快速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妇产医院分娩的有产后出血倾向的剖宫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为在胎儿娩出后给予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对照组为胎儿娩出后常规给与缩宫素静滴和子宫肌层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4 h内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产后24 h的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欣母沛对有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可减少剖宫产的出血量,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不同使用时机对高危因素产妇剖宫产后出血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产妇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即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 U;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行缩宫素10 U宫体注射,同时行缩宫素10 U静脉滴注。若两组产妇子宫收缩缩乏力致出血量明显增多,则再行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体注射。观察比较两组胎儿娩出后30 min、2 h、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比例、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住院时间、治疗有效率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观察组胎儿娩出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1.30%(42/46),对照组为76.09%(35/46),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的产后出血持续时间、宫腔填塞比例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立即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有效减少高危剖宫产产妇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9.
孙鸿波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7):1013-1014
目的:探讨防治第三产程产后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前瞻性观察住院分娩的产妇1 800例,其中阴道分娩1 200例,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400例,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推注生理盐水20 ml加缩宫素20 U;B组(欣母沛组)400例,于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250μg;C组(欣母沛加手法按摩组)400例。剖宫产分娩者600例,同样随机分为3组;A组(对照组)200例,B组(欣母沛组)200例,C组(欣母沛加手法组)200例。准确测量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记录第三产程时间。结果:阴道分娩各组中,C组的第三产程时间最短,产后2 h内出血量最少,C、B、A组依次减少;剖宫产各组中,C组的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与A、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组产后出血量与阴道分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儿娩出后及时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并采取主动手法辅助娩出胎盘,可减少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0.
毛琼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6):3207-3208
目的 探讨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妇产科近期收治的高危剖宫产孕妇100例,随机将这10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缩宫素20U子宫肌肉注射和卡前列甲酯栓1mg肛塞;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20U缩宫素静脉滴注、250μg欣母沛于子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两组在术中和产后2h、24h的出血量以及尿量,记录后将两组进行对比分析,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h、24h的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少,但是尿量较对照组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较对照组的20%明显偏低,两组三种指标比较统计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母沛防治高危剖宫产孕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欣母沛用于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欣母沛(氨丁卡前列素)预防和治疗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有剖宫产指征并存在产后出血倾向的139例孕产妇,随机分为欣母沛组和催产素组,前者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宫体注射欣母沛,后者注射催产素,比较两组产后2h及产后24h的出血情况。结果:欣母沛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少于催产素组,产后2h、24h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结论:欣母沛可用于预防和治疗剖宫产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欣母沛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产妇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合并有羊水过多、双胎妊娠、巨大胎儿、宫缩乏力、前置胎盘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孕产妇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只常规静滴催产素)、肌注欣母沛组(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同时三角肌内注射欣母沛)、宫体注射欣母沛组(胎儿娩出后常规静滴催产素的基础上,同时子宫肌层内注射欣母沛)各30例。比较各组术中、产后2 h及产后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以及副反应。结果:肌注欣母沛组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组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6.7%(P<0.01),两组术中、产后2 h和产后24 h平均出血量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肌注欣母沛组和宫体注射欣母沛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6.7%(P<0.01),肌注欣母沛组的副反应总发生率高于宫体注射欣母沛组(P<0.05)。发生副反应的孕产妇均可自行恢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合并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剖宫产孕产妇术中预防性使用欣母沛,明显减少了术中和产后出血量,降低了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两种使用方法均疗效确凿、安全性好,值得各级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卡贝缩宫素(巧特欣)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欣母沛)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妇90例,随机分为2组:巧特欣组45例于胎儿娩出后即给予巧特欣100μg子宫体肌肉注射;欣母沛组45例于胎儿娩出后即给予欣母沛250μg子宫体肌肉注射。观察产后2 h内出血量、2 h~24 h内出血量、第3产程时间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巧特欣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欣母沛组(x2=4.3956,P<0.05)。结论卡贝缩宫素预防阴道分娩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与欣母沛相当,但不良反应更少,费用更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欣母沛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 300例有宫缩乏力性高危因素的预防性用药组产妇,随机分为欣母沛组(观察组)和缩宫素配伍米索前列醇塞肛组(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在胎儿前肩娩出后常规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20 u、米索前列醇400 ug塞肛。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在胎儿娩出断脐后立即深部肌肉注射欣母沛250μg。比较两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产后2 h及产后24 h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结论欣母沛用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并具有安全、方便、快速起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吴波  杨艳 《中国妇幼保健》2014,(22):3681-3683
目的:探讨欣母沛治疗产后出血的最佳时机。方法:收集存在较高产后出血倾向的产妇180例,按使用欣母沛的时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75例。两组娩出胎儿后均立即给予宫缩素20 U静脉滴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直接给予欣母沛宫体注射,对照组按摩子宫无效或当出血量>300 ml时,给予欣母沛宫体注射。比较两组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7.45、9.20,P<0.05)。观察组欣母沛使用剂量为(289.50±65.20)μg,对照组为(376.50±83.50)μ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2,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95%(22/105),对照组为38.67%(2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2,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7/105),对照组为5.33%(4/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3,P>0.05)。结论:欣母沛安全性高,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在产后应立即使用,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高危产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台州市立医院产科剖宫产分娩的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94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两组在胎儿娩出后均予缩宫素20 U持续静脉滴注,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在产后出血达到200 ml时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比较两组产妇术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4 h出血量(667.4±148.6)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834.4±183.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合并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立即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较发现出血倾向后使用可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经阴道及剖宫产分娩,因宫缩乏力,在胎儿娩出至产后2h失血量≥400mL的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胎儿娩出后常规应用缩宫素20U子宫体肌内注射,无效时对照组改用缩宫素20U静脉滴注,总量≤40U。观察组应用卡前列素250μg子宫体肌内注射,必要时间隔15min重复使用,总量≤500μg。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P〈0.01)。结论卡前列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高效、迅速、使用方便等优点,及时应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治疗前置胎盘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前置胎盘剖宫产患者共9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对照组(缩宫素治疗),实验组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胎盘娩出后即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必要时术后重复给药(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肌注);对照组产妇术中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20U,必要时宫体注射缩宫素针20U,术后20U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出血量(术中、术后2h、术后24h)、手术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治疗前置胎盘出血中有效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等。  相似文献   

19.
陈燕  石中华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174-4177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中使用缩宫素并联合不同时间舌下含服卡孕栓(卡前列甲酯栓)对于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以270例计划性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胎儿娩出前、后宫缩剂的不同使用方法随机分为四组: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单纯缩宫素组,60例);胎儿娩出前2 min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甲组,76例);胎儿娩出后即刻予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孕栓乙组,69例);胎儿娩出后缩宫素20 U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剖宫产术毕卡孕栓1 mg舌下含服(卡孕栓丙组,65例)。比较四组术后2 h、24 h出血量及药物副反应。结果:1四组患者术后2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四组患者产后24 h出血量比较:单纯缩宫素组与其他三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P<0.05);卡孕栓甲组分别与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卡孕栓乙、卡孕栓丙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单纯缩宫素组副反应发生5例(8.33%),卡孕栓组副反应发生22例(10.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副反应在5 min之内均自行消退。结论:剖宫产术中使用卡孕栓可有效降低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且胎儿娩出前2 min舌下含服卡孕栓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商品名欣母沛)在双胎妊娠及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48例双胎妊娠及前置胎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4例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常规予缩宫素20u静脉滴注+生物缩宫素20u宫体下段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宫肌注射;对照组74例静脉滴注缩宫素20u+生物缩宫素20u宫体下段注射。观察两组产后出血量(24h)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后24h出血量分别为(356±150)mL、(468±160)mL,产后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4.8%、4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以上产后出血高危妊娠中常规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降低了这部分高危妊娠的产后出血率,其效果好,用药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