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鸿宾  孙梅 《家庭中医药》2007,14(11):44-45
人体头面颈项部穴位最多。共有76穴,占全身361穴的1/5。头盖脑髓,髓为肾精所化,为肾所主。脑是神经中枢,是管理全身运动、感觉、语言和内脏活动的最高司令部。面部内应脏腑,为经脉之所会,气化之所通。人体十四正经,有手三阳经、足三阳经和任督二脉8条经脉循行起或止于头面,故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脑为精明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诸阳之气,[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谢俞 《气功》1994,(12)
头面部和手的放松在练功中的重要性广西桂林市一中谢俞头面部为诸阳所会,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交汇于头面部。眼、耳、鼻、口、舌及其周围都分布有多条经脉。如分布于眼及其周围的经脉有: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分布于耳及其周围...  相似文献   

3.
<正>百会穴又名三阳五会、岭上、天满、颠上等,其名最早见于《针灸甲乙经》谓:"百会,一名三阳五会,在前顶后一寸五分。"百会属督脉,位于头部,头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经、厥阴肝经又皆与督脉会于百会穴,为百脉百骸朝会之所。百会者,既言其经脉交会之最,又言其治病范围之广。故《资生经》谓:  相似文献   

4.
历代医家及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将"六微"注释为"六腑"不符合张伸景命名"六微"本义.提出"六微"的本义就是"六经微病"."六微"系微邪导致六经气血失调而出现的六经轻微之病.其病因为"非其时"之风、寒、湿、雾、馨饪、热6种微邪及"我克"行传来的病理产物之微邪.病位在六经之手、足三阳经.基本病理变化为六经之手三阳经、足三阳经气血失调.临床症状为六经之手、足三阳经的证候.治疗原则当以调理六经之手、足三阳经气血.  相似文献   

5.
孙祥虎 《养生月刊》2010,31(6):564-565
当你满身疲倦时,是否希望能有一个按摩器为你解除一身疲劳?其实,与其花大价钱买一个按摩器,不妨留意一下你身边的东西,它们很多都是天然的按摩器. 木梳--头部按摩器 头是手三阳经和足三阳经汇聚的部位,同时也是人体其他经脉、几十个穴位和十余个特定刺激区集合的地方.有"诸阳之会"的美称.  相似文献   

6.
任永新  李宏斌 《陕西中医》2003,24(3):288-288
“人面独能受寒者 ,何也 ?然人头者诸阳之会也 ,诸阴经皆至颈胸中而还 ,独诸阳经皆上至头耳 ,故令面耐寒也”。语出于《难经 .第四十七难》主要论述面能耐寒的机理 ,文中提及诸阳脉指手足三阳经 ,诸阴经乃手足三阴经。人的面部独能受寒是因为人的头部是手足三阳经聚会的地方 ,而手足三阴经循行至颈、胸而还 ,不上行头面 ,如手阳明大肠经“……贯颊 ,入下齿中……”。足阳明胃经……起于鼻 ,交安页中……。手太阳小肠经“……循颈上颊……。”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 ,上额交巅……。”手少阳三焦经“……下额出出页……”。足少阳胆经“起…  相似文献   

7.
一、填空:(20分,每空0.5分) 1.《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宛陈则除之,邪盛则虚之”。 2.中脘上下左右各二寸,分别是:巨阙,下脘,梁门,梁门。 3.颧髎是手太阳小肠经穴,禾髎是手阳明大肠经穴。巨髎是足阳明胃经穴,和髎是手少阳三焦经穴。 4.外踝上七寸平线上是足少阳胆经的阳交,外丘;是太阳膀胱经的飞扬,足阳明胃经的下巨虚。 5.太洲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端,是手太阴肺经的输穴,肺的原穴,八会穴中的脉会。 6.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7.关于经脉的气血多少,《素问·血气形志  相似文献   

8.
根据手指头的疼痛、麻木与否,可以预测疾病的有无。中医经络学说有云,手三阴经(太阴肺经、厥阴心包经、少阴心经)从胸走头,手三阳经(阳明大肠经、少阳三焦经、太阳小肠经)从手走头,并连接相应的脏腑。人们手指头上有很多经穴,分别与相应的经络、脏腑联系。如果某个指头尖有疼痛、麻木等不适的感觉,表明相关经脉、脏腑可能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9.
沈雪勇 《中国针灸》1998,18(8):511-512
十二经合穴中,手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的合穴临床上经常用来治疗相应的脏腑病症,而手三阳经的合穴却很少用于或不用于相应腑病的治疗。有人对手三阳经合穴的这一主治特点感到不可理解,也有人认为这不符合《内经》“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其实,《灵枢·邪气藏府病形》中所说的“合治内腑”中的“合”,并非指各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是指六腑下合穴。《灵枢·邪气藏府病形》在提出“合治内腑”后所举“合”穴皆为下合穴的事实就证明了这一点。那么足三阳经所属内腑均合于足三阳经五输穴中的合穴,而手三阳经所属内腑为何不合于手三阳经的合穴,而要…  相似文献   

10.
人体的结构是左右平衡而对称的,如果失去平衡和对称,人体的功能即会产生紊乱,各种╥痛随即发生。颈、肩、背╥痛与十二经筋有密切的相关性,由于手三阳与手三阴经筋是左右对称的,左右如失去平衡,就能引起两边肌肉的张力不对称,痉挛与松弛即是表现。这些痉挛的肌肉如长时间不排除,就会影响结构上的平衡,使肌肉劳损加重而影响正常的机体功能。因手三阳及手三阴经筋是由手指末端往上经腕关节、肘关节及肩关节而延伸到颈部。颈、肩、背╥痛可从手三阳及手三阴经筋左右的对比就知道是否平衡。例如:晚上睡觉时因姿势不正,或白天工作过于…  相似文献   

11.
晓倪 《家庭中医药》2000,7(3):19-19
1 在经络系统中,沟通机体内外上下的主要是手三阴、足三阴及手三阳、足三阳共十二条经脉。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和手少阴心经合称手三阴。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脾胃,下络大肠,  相似文献   

12.
李开武 《吉林中医药》2007,27(10):26-26
近几年来,在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指导下,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对于手掌气色形态的研究,不乏其人,并各自有其独到见解,为诊病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手掌是末稍神经的集中区,根据解剖发现,手指的神经直接连着大脑。手部是经络穴位的集中区,十二经脉中,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相似文献   

13.
将十二经脉分为12个实验组,采用同一的6×6拉丁方实验设计,把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的井穴、荥穴、输穴、经穴、合穴与内关穴分别作为一个整体,在同等条件下分析比较了电针对正常人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效应差异。结果发现,在正常人和不同性别正常人的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经五输穴和内关穴之间,各穴位组对左心功能的电针效应均无相对特异性。  相似文献   

14.
小词典     
[十二经脉] 也叫十二正经,分手足三阴三阳,配合六脏六腑,分别予以命名.手三阴有: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手三阳有: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阴有: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三阳有: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合称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是十二经以外的一个经络系统,包括任、督、冲、带、阴蹻、阳蹻、阴维、阳维等八条,它们不直接和内脏相联系,其中除任、督两脉有专穴外,其他六脉的穴位,都寄附于十二正经上.[十二经别] 是从十二正经分出后别行的一部份,它的循行路线与部位较络脉为深长,故与络脉不同,它的名称与十二正经相同,所以称为"别行的正经",简称"经别".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一、郄穴的作用 王居易教授根据郄穴的理论和前人的实践,结合自己30多年应用郄穴治疗的丰富经验,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郄穴的作用.他认为郄穴有降逆、疏利、行气、止痛的作用.手足三阴三阳经郄穴作用主治有别:手三阴经郄穴具有降逆止血作用,主治共性为衄血、呕血、咯血等症.手三阳经具有行气的作用,主治共性为:气逆、喘咳、呃逆等病证.足三阳经具有止痛的作用,主治共性为胸闷、腹胀、挛急作痛.足三阴经具有疏利作用,主治共性为:小便不利、淋痛、本脏痛.  相似文献   

16.
百会穴,一名三阳五会,头为诸阳之会,该穴为足太阳,手、足少阳,督脉,足厥阴交会之处,百病皆治,故名百会。据有关文献记载:足太阳之脉交巅,手少阳之正别于巅,足少阳之脉交巅上,督脉入脑交巅,足厥阴与督脉会于巅,可见百会穴是足太阳与手、足少阳与足厥阴、督脉...  相似文献   

17.
手是人体最灵巧的部位,在日常生活中,手无意识地早已担任起重要职责,诸如我们洗脸、穿衣、吃饭等等处处离不开手的协作。 按中医的经络理论来讲,手指是手三阴经、手三阳经的起止点,手的三阴三阳经在手指衔接,如手太阴肺经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手少阴心经在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手厥阴心包经在无名指与手少阳三焦经交接,可见,手部贯穿着阴阳六经经脉。而经脉“内属于脏腑,外  相似文献   

18.
郄穴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地芬 《北京中医》2000,19(3):45-45
一、郄穴的作用 王居易教授根据郄穴的理论和前人的实践,结合自己30多年应用郄穴治疗的丰富经验,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郄穴的作用.他认为郄穴有降逆、疏利、行气、止痛的作用.手足三阴三阳经郄穴作用主治有别:手三阴经郄穴具有降逆止血作用,主治共性为衄血、呕血、咯血等症.手三阳经具有行气的作用,主治共性为:气逆、喘咳、呃逆等病证.足三阳经具有止痛的作用,主治共性为胸闷、腹胀、挛急作痛.足三阴经具有疏利作用,主治共性为:小便不利、淋痛、本脏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手三阳经穴治疗中风后手指拘挛的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手指拘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手三阳经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后手肌力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手肌力评分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临床手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一、概况:十二经脉,隶属于十二脏腑,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路,即肺手太阴经、心包手厥阴经、心手少阴经,合称“手三阴经”;大肠手阳明经、三焦手少阳经、小肠手太阳经,合称“手三阳经”;脾足太阴经、肝足厥阴经、肾足少阴经,合称“足三阴经”;胃足阳明经、胆足少阳经、膀胱足太阳经,合称“足三阳经”。它们的命名原则是,首先按经脉分布的部位,凡在上肢的称手经,在下肢的称足经;再根据内阴外阳,前阴后阳的原则来比较阴阳的大小,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