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颧骨复合体骨折处理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致伤原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选择。方法:通过病案记录研究7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位质量及面部外观评价依据临床观察及影像学检查。随访3-12个月。结果:79例患者中87.3%为男性,主要是20-40岁的青壮年,占73.5%。交通伤为主要致伤原因,占58.2%,其次为暴力伤(15.2%)。颧面畸形、眼球内陷、复视、张口受限、咬合错乱发生率分别为83.5%、24.1%、19.0%、60.8%、35.4%。神经损伤以眶下神经为主,占41.8%,其次为面神经,占13.9%。最常用的手术进路为冠状切口+前庭沟切口(30.4%),其次为单纯冠状切口(22.8%)。40.5%的患者应用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20.3%的患者将小型钛板固定技术与钢丝结扎结合使用。74例患者获得了满意的颧面部外形。3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度复视及眼球内陷。所有咬合错乱的患者均获得功能性咬合。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有多种治疗方法,可根据情况选择使用。应用冠状切口或辅加其它切口进路及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颧骨复合体骨折三点固定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的有效方法。方法:对28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通过冠状切口及上颌前庭切口,暴露眶下缘、眶外侧壁、颧弓以及颧牙槽嵴骨折端,复位后对后3处骨折端行钛接骨板坚固内固定,术后随访3~12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其面形、咬合功能及局部感觉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冠状切口联合上颌前庭切口能充分显露颧骨复合体骨折部位,三点固定能有效恢复面部三维结构,减少睑下附加切口的手术操作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移位的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治疗者15例,术前摄头颅定位CT,利用相关CT软件(e-film)对颧骨复合体在3个方向上的移位情况进行测量分析。CT数据由PACS系统刻出光盘后.利用efilm软件在个人电脑上完成测量。测量以对侧健康颧骨和其他正常骨骼为参照.计算两侧颧骨与其他骨骼标志点之间的距离差值为骨折位移数据,根据数据指导手术。术后复查CT并测量,与术前数据进行对比,评价疗效及测量效果。结果:15例单侧颧骨复合体患者的CT测量结果显示,术前位移以向后移为主(平均5.48mm).多伴有内移(平均1.40mm),向内或向外转位,个别病例可有向外移位或下移。术后位移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mm。对向后和向内位移进行手术前后配对t检验,差异显著P〈0.01。15例患者术后均达到三维对称和基本对称,骨折一期愈合,功能活动好,手术效果满意。结论:CT测量可以实现对颧骨复合体空间移位的定量测量,准确性高,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有指导意义,本研究建立的测量方法操作方便,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4.
颧骨骨折复位径路与固定部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探讨颧骨骨折复位的径路与钛板固定部位。方法 总结 6 5例 (6 5 / 70 )颧骨或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复位固定患者的软组织切口、钛板固定部位、钛板数目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按三级标准评价手术效果 ,其中包括面形和功能的恢复 ,手术切口愈合情况 ;观察术后X线片 ,统计钛板的固定部位、数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手术软组织切口均一期愈合 ;面形恢复满意、两侧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 18例 (2 5 7% ) ;面形恢复两侧基本对称 ,开闭口功能正常 4 6例 (6 5 8% ) ;面形恢复两侧不对称 ,开闭口功能基本恢复为 6例 (8 5 % ) ;头皮下血肿 5例 ,钛板外露 1例 ,头皮有不规则瘢痕且宽度 >0 5cm 6例 ,额部和头皮感觉异常 8例。结论 应用冠状切口 (包括口内联合切口 )对 5 1例(5 1/ 6 5 )进行颧骨和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固定 ,具有术野显露广泛、在明视下解剖复位、精确固定的优点。 6 5例共用钛板 179块 ,坚固内固定具有精确固位、外形稳定的优点。单纯颧骨骨折下端内陷或外翘移位可做一点固定 ,其他骨折尤其是复杂或陈旧性骨折均应做二点或多点固定  相似文献   

5.
颧骨复合体骨折临床治疗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临床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66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手术入路经验缘下和口内前庭沟切口,直视下解剖复位、固定,眶底缺损用人工骨重建,陈旧性骨折正颌手术治疗,通过临床和X线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63例患者术后功能和面形明显改善。结论 睑缘下和口内联合切口能充分暴露骨折区,利于解剖复位,额上颌合体骨折应早期手术,应用微型钛板固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97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选择2005年~2010年间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97例,对其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 交通事故是导致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主要原因;B型骨折最为多见(60.8%);坚强内固定是首选方案.术后3个月回访,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论 颧骨复合体骨折主要根据骨折类型以及面部畸形情况等决定手术方法.微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技术效果确切,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坚强内固定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32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实施坚强内固定术,术后随访1-3年,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咬合关系恢复良好、塌陷的颧骨颧弓完全复位,双侧面部基本对称,开闭口功能正常,无复视。术后复查X线片骨折对位对线良好。32例中3例出现头皮麻木,1例出现局部少量秃发,未出现面神经损伤病例。结论:坚固内固定治疗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颧骨复合体骨折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中,A型骨折15例(25.42%),B型骨折25例(42.37%),C型骨折19例(32.20%)。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颞部切口3例(5.08%),前庭沟切口1例(1.69%),单纯冠状切口22例(37.29),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14例(23.73%),冠状切口+结膜囊切口6例(10.17%),冠状切口+前庭沟切口4例(6.78%),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前庭沟切口9例(15.25%)。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59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开口度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颜面部外形恢复满意,两侧基本对称;复视消失;神经症状中的感觉异常恢复好。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应根据受伤时间、骨折类型、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应该有利于充分暴露术区、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恢复颧弓前后向距离及外侧凸度是纠正颧突点位置、重建面部高度和面容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对眶下径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65例颧骨得合体骨折作临床分析,经眶下径路作开放整复加微型钛板坚强固定手术。结果:(1)眶下径路术野暴露充分;(2)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快,对位精确;(3)微型钛板固定坚固;(4)无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5)疗效优良率达96.9%。结论:眶下径路适宜于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冠状切口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和固定术中应用冠状切口入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的措施。方法84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应用单纯冠状切口为36.9%、冠状切口 下睑缘切口为32.1%、冠状切口 下睑缘切口 前庭沟切口为16.7%和冠状切口 前庭沟切口为14.3%。术中患者均使用微型钛板或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对于眶底骨折出现眼球内陷的患者以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进行眶底重建。结果84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后切口感染,术后随访3个月到2年,无面神经永久性损伤,术后所有咬合关系紊乱的患者均达到功能性咬合。通过训练后张口度得到满意恢复。8例患者术后患侧颧弓处仍稍显膨隆。术后眼球内陷只有1例仍大于3mm,其余均恢复满意。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使用头皮冠状切口时,熟练掌握颞部的解剖层次是至关重要的,仔细保护神经及血管结构可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术的手术路径和效果。方法:对2005-11—2011-05在我院颌面外科救治的资料完整的76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病例的手术路径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在76例患者中,有4例颞部切口,有2例前庭沟切口,有26例单纯采用头皮冠状切口,有18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有9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结膜囊切口,有5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沟切口,有12例采取头皮冠状切口+口腔前庭切口+下睑缘切口。术后随访平均3年(6~48个月)。结果:76例患者中随访3年的有61例(80.2%),治疗效果Ⅰ级22例(占36.0%);Ⅱ级35例(占57.3%);Ⅲ级4例(占6.3%)。55例(55/61,90.1%)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冠状切口(必要时附加小切口)和单纯局部小切口在不同适应证中均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眶下进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颧骨复合体骨折手术治疗减小面部遗留瘢痕的方法。方法:对51例患者采用改良式眶下进路治疗颧骨复合体骨折,对以往眶下缘切口从睑缘改为骨性眶下缘位置即在患者下睑缘下1cm处,相当于眼轮匝肌下方眼袋的位置作同眼轮匝肌方向一致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推眼轮匝肌向上后直达眶下缘,切开骨膜,暴露眶下缘骨折处,其它小切口未做改变。术后均随访2~3个月,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切口隐蔽性好,而且可以充分暴露眶下缘、眶外侧壁、颧弓以及颧牙槽嵴骨折端,所有患者术后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颧骨左右对称性、咬合功能及局部感觉均获得满意效果,除1例由于是疤痕体质面部小切口疤痕比较明显外,其余病例面部疤痕均不明显。结论:该方法创伤小,显露好,路径短,顺皮纹方向,只留下线样切口愈合,疤痕小不影响面部的整体美观。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双端固定桥修复前后基牙所能承受最大牙合力是否发生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方法:对33名第一磨牙缺失的患者以第二前磨牙和第二磨牙为基牙行常规双端固定桥修复,采用T-ScanⅡ咬合分析系统分别记录修复前、修复完成时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于牙尖交错位最大牙合力时的咬合情况并分析。结果:患者经固定桥修复完成时的咬合情况分别与修复前及修复后2个月、4个月、6个月的咬合情况存在差异。结论:双端固定桥修复后基牙所能承受的最大牙合力将增加,其增加量在修复完成后2个月内明显,而修复完成2个月后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头颅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技术在颧骨复合体骨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从2002-2004年,收集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三维螺旋CT检查,将数据文件通过MIMICS软件转换成快速成型设备读取文件的通用格式,在快速成型机上制做头颅模型。在模型上补充诊断,模拟截骨复位固定,并预制钛板及制作中间模板等,以此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模型指导和预测。根据模型外科,在全麻下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利用中间模板协助复位固定。术后复查CT,并利用相关软件测量与术前对比分析,评定疗效。结果:所有9例行头颅模型外科患者术前和术中诊断完全符合,手术复位效果良好,手术后面型恢复满意。术后检查并行测量发现颧骨复位完全,两侧达到三维对称,张口度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应用CAD/CAM技术得到的实体模型在术前明确了诊断,并可在模型上进行手术预测,为手术入路和复位方向及距离提供精确数据。但此方法术前周期长,费用高,限制了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建立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 :收集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并需要手术的患者17例,术前做上颌骨、颧骨三维CT扫描,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改变,并在CT工作站上应用相关软件,以双侧上颌窦的标志点为基准对颧骨高点的内外、前后及上下距离测量,根据差值算出颧骨高点在各向的移位程度并指导手术复位。术后复查CT观察上颌窦形态的恢复并用同样方法测量,对比双侧数据的差值,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7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患者术前均存在上颌窦后外侧壁和前壁的骨折并移位,其中有2例合并存在上颌窦内侧壁的骨折。CT测量结果显示:手术前患侧颧骨高点以向后移位为主(平均4.40 mm),多伴有向外移位(平均4.08 mm),向下移位(平均2.03 mm),仅个别患者向内移位。术后所有患者上颌窦形态基本恢复,在三个方向上的移位基本消失或减少至2 mm,对三个方向上的移位进行手术前后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面部外形及张口功能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三维CT测量可以观察颧骨复合体骨折上颌窦形态的改变,以上颌窦为基准的三维CT测量可以实现颧骨高点在三维空间上的移位的定量测量,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手术复位和疗效的评判具有指导意义,术中及术后上颌窦形态的恢复可以作为复位成功的标准。  相似文献   

17.
IntroductionMaxillofacial reg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plicated arrangements of bony and soft tissues in human body, superiorly bounded by cranial bones and inferiorly by the mandible with interposed dentition. This is one of the reasons which make injuries to this region difficult to manage and often controversial. The severity and patterns of these injuries have changed considerably due to the increasing reliance on fast road transportation facilities and interpersonal violence.Materials and methods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is to analyze retrospectively the changing patterns of mid-face fractures in a sample of patients reporting to Depar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in AIIMS Bhubaneswar, India, from April 2017 to April 2018. A performa was prepared which included age, sex, etiology of injury, alcohol influence, and treatment given during hospital stay.ResultsRoad traffic accidents contributed 68.11% of zygomaticomaxillary complex (ZMC) fractures, followed by assault (18.11%) and fall from height (13.76%). RTA was the major cause of atypical ZMC fractures as compared to conventional ZMC fractures (P < 0.001).DiscussionDue to modern lifestyle and changes in fast transportation, recent fracture patterns do not follow the tell-tale signs or patterns and often need unique and patient-specific treatment plan, making the skills of maxillofacial surgeons the pivotal factor in better prognosis.  相似文献   

18.
(牙合)力在牙硬组织非龋性损伤病因学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硬组织非龋性损伤在临床上大致可归纳为磨损、楔形缺损、隐裂和牙折。其病因复杂多样,其中[牙合]力被认为是共同的致病因素之一,但在不同的疾病中又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