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自制加压包扎气囊式背心应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对老年患者并发症和护理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的老年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沙袋联合弹力绷带压迫法,观察组采用自制加压包扎气囊式背心。比较2组术后干预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囊袋血肿、皮下瘀血、术肢肿胀以及压迫袋移位发生率,术后24 h电极移位、皮肤水泡或感染发生率,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便秘、腰背部疼痛和舒适度量表评分。结果 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囊袋血肿、皮下瘀血、术肢肿胀以及压迫袋移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水泡或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缩短,便秘和腰背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舒适度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囊式背心相较于沙袋联合弹力绷带压迫法可减轻老年患者起搏器植入术后疼痛,减少多种并发症,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提高护理舒适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 将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术后患者2种压迫止血方法 做对比,观察其止血效果(卧床时间)及不良反应(腰背部酸痛、尿潴留、穿刺处皮下渗血、血肿等并发症).方法 将125例DSA术后患者分为动脉压迫止血器60例为观察组,使用传统绷带或自粘弹力绷带法65例为对照组,分为不同时间不同制动方式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后卧床时间6~8 h,解除压迫后患者主诉腰背部酸痛0例、尿潴留0例、穿刺处皮下渗血2例、血肿0例,对照组术后卧床时间12~24 h,解除压迫患者主诉腰背部酸痛48例、尿潴留16例、穿刺处皮下渗血10例、血肿5例,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脉压迫止血器在DSA术后使用效果良好,深受患者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在起搏器囊袋切口压迫止血中的效果,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利于患者康复.方法 将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2组,对照组为沙袋压迫止血,观察组为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压迫止血,观察2组术后切口渗血、盐袋移位、囊袋积血等情况.结果 自制盐袋简易固定装置术后切口渗血、盐袋移位、囊袋积血等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自制盐袋固定装置,可将盐袋固定于切口需压迫处,不影响患者床上活动,并可更换沙袋大小调节压力,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弹力粘贴绷带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效果的观察。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介入科行起搏器植入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固定压迫伤口,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伤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舒适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出血、囊袋血肿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在肩背疼痛、排便困难、尿潴留、排尿困难、入睡困难等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粘贴绷带加压包扎压迫取代沙袋,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自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压迫袋固定装置并探讨其应用效果。 方法 将88例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自制压迫袋固定装置压迫切口,对照组直接放置压迫袋压迫切口,比较两组电极移位、囊袋血肿、皮下瘀血、术肢肿胀、切口坠涨感的发生率和压迫袋移位次数。 结果 两组术后均未发生电极移位,两组囊袋血肿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皮下瘀血、术肢肿胀、切口坠涨感的发生率及术后压迫袋移位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使用自制压迫袋固定装置能降低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的肩背式沙袋对术后常见并发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8年12月-2019年5月间60例植入永久起搏器手术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沙袋压迫囊袋切口处,观察组采用肩背式沙袋压迫囊袋切口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切口出血/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动脉止血器在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 将92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实验组采用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对照组采用传统压迫止血法,比较2组患者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皮下青紫、水疱、尿潴留、深静脉血栓、假性动脉瘤、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焦虑、睡眠障碍情况.结果 实验组出现穿刺部位皮下青紫、水疱、尿潴留、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焦虑、睡眠障碍情况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出血、血肿情况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组均无深静脉血栓发生;对照组有1例假性动脉瘤发生,实验组无假性动脉瘤发生,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动脉止血器应用于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压迫止血可降低穿刺部位皮下青紫、水疱、尿潴留、腰酸背痛、肢体麻木、焦虑、睡眠障碍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舒适度,达到安全有效的止血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后采取单纯仰卧位与使用沙袋局部压迫对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肾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术后采取单纯仰卧位。对照组术后使用沙袋局部压迫。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腰背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肉眼血尿、肾周血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腰背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肾穿刺术后采取单纯仰卧位较局部沙袋压迫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且不增加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两种压迫止血法在肝癌介入治疗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6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分为绷带压迫止血组和动脉压迫止血组,并对2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舒适度进行比较。结果动脉压迫止血器组腰背酸痛、术肢疼痛、腹胀、排尿困难、烦躁的发生率明显少于绷带压迫止血组(P<0.05),而术后止血效果及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TAE术后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自制“加压固定带”的制作方法及其在起搏器植入术后囊袋切口止血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起搏器术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2组均按常规起搏器植入术后护理。对照组术后将砂袋直接置于起搏器囊袋切口上;观察组术后将自制加压固定带将砂袋固定于切口压迫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切口渗血、砂袋移位、囊袋积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对观察组固定带的使用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使用自制加压固定带可显著减少囊袋积血、切口渗血,且制作简单、经济实用、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3M自我粘缠绷带在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42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2例和对照组50例。PICC置管成功后,在常规固定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普通医用绷带加压固定止血,观察组采用自我粘缠绷带加压固定止血。结果观察组9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对照组13例患者出现穿刺点渗血,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8例出现肢体肿胀,对照组12例出现肢体肿胀,观察组肢体肿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粘缠绷带用于PICC置管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效果好,且肢体肿胀的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型透明压迫装置用于永久起搏器术后压迫效果的观察。方法选择2013-2015年在我院住院的心内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新型透明压迫装置压迫伤口;对照组采用沙袋压迫伤口。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负性生理效应、压迫袋移位次数、操作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医护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发生电极脱位,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负性生理效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医护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使用新型透明压迫装置既保证患者安全,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提高护理质量,减轻医护负担,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在使用方面较为繁琐,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有待进一步改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压迫止血器在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9年6月1日~2020年3月31日收治的60例脑血管造影介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手工压迫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研究组采用动脉压迫止血器进行穿刺点压迫止血。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止血。研究组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股动脉血栓、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等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失眠、尿潴留、腰酸背痛、皮肤损伤、心情烦躁等不适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迫止血器应用于脑血管造影术后穿刺点压迫止血护理可提高止血效果,缩短止血时间和制动时间,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肾穿刺活检术后采取单纯仰卧位与使用沙袋局部压迫对肾穿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的影响。方法将66例肾穿刺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术后采取单纯仰卧位。对照组术后使用沙袋局部压迫。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腰背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肉眼血尿、肾周血肿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腰背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肾穿刺术后采取单纯仰卧位较局部沙袋压迫能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减少尿潴留的发生,且不增加穿刺术后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囊桡动脉压迫器在经皮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transradial intervention,TRI)术后患者压迫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东南大学附属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行TRI的2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26例),术后分别使用气囊桡动脉压迫器和弹力加压绷带进行桡动脉压迫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末梢循环情况、疼痛程度、护士操作时间及局部持续压迫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穿刺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和末梢循环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士操作时间、局部压迫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气囊桡动脉压迫器进行TRI术后患者的压迫止血,有利于提高TRI术后止血成功率,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方便护士操作,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的压迫方法。  相似文献   

16.
将我院实施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动脉止血压迫器充气压迫止血,对照组患者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固定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24h桡动脉穿刺点不良情况、穿刺侧手指发绀或肿胀情况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桡动脉穿刺点不良情况(出血和血肿、麻木、桡动脉闭塞、皮肤破损等)发生率,穿刺侧手指发绀或肿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试验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采取桡动脉压迫器压迫止血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少,患者安全性及舒适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中弹力粘贴绷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固定压迫伤口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压迫伤口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舒适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采用弹力粘贴绷带有积极的作用,不仅避免了压迫移位给患者带来的身体损伤和极差的舒适感,还有利于患者情绪的舒缓,且值得做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产科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出现产后出血分娩产妇150例,根据止血方法分对照组72例和观察组78例。对照组产妇接受保守止血处理,观察组产妇接受子宫压迫缝合术,对比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观察组止血有效率为98.72%,高于对照组的81.94%,且观察组术后24h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6%,低于对照组的12.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0,低于对照组的9.72%,观察组产褥期恶露排净率为97.44%,低于对照组的86.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压迫缝合术能有效促进产后出血的止血,并减轻对子宫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 目的:探讨DSA介入治疗术后,使用动脉压迫器止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经股动脉插管介入治疗体表动静脉畸形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实验组使用动脉压迫止血器止血,对照组使用传统人工压迫止血。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时间及即刻去除人工传统压迫和动脉压迫器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患者去压迫后即刻不良反应、下床活动后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不适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术后压迫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压迫去除后即刻不良反应(P<0.05)、下床活动并发症(P<0.05) 和术后不适症状发生率(P<0.05)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动脉压迫止血器压迫止血安全有效,明显缩短患者制动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及术后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行非阻断血流压迫止血法对经桡动脉途径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TRI)后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2020年12月-2022年2月择期的34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4例)和对照组(17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气囊式桡动脉止血器压迫止血护理,观察组术后回房时实施非阻断血流压迫止血,再进行常规压迫止血护理,观察2组患者术后RAO、出血发生率及血氧饱和度及疼痛评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48 h、1个月RAO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回房时、术后1 h、3 h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h、3 h、6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阻断血流压迫止血法能在确保止血效果的基础上降低患者RAO发生率,提高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