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回顾性分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使用原位开窗保留弓上分支动脉技术的初步经验。方法 :分析我院从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原位开窗1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弓部假动脉瘤3例,主动脉夹层12例。结果:病人均成功实施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3支目标血管中21支成功开窗(91.3%)。3例病人同时进行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三开窗,平均手术时间为(550.0±155.6)min。2例行左颈总动脉及左锁骨下动脉双开窗,平均手术时间为(405.0±275.8)min。10例行左锁骨下动脉单开窗,平均手术时间为(175.0±43.5)min。术中发生穿刺侧髂外动脉损伤1例,术后发生脑梗死1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平均住院(15.3±4.3)(8~26)d。平均随访(3.1±2.0)(1~7)个月。随访病人均无不适症状。13例病人(86.7%)复查CTA,均未发现夹层进展。开窗支架通畅在位,无内漏及其他支架并发症发生。结论:原位开窗技术有效扩大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病变适应证,安全可行,有微创优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钬激光原位开窗技术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保留弓上分支动脉的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 ~2019年7月对42例紧邻主动脉弓部分支血管、腔内修复治疗近端锚定区不足的主动脉病变在DSA下对胸主动脉行腔内隔绝之后,通过肱动脉或颈动脉逆行导入550μm钬激光光纤,对覆膜支架进行原位开窗,开窗后植入支架,重建左锁骨下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2017年1月我科对12例累及主动脉弓部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应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技术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2例,升主动脉合并主动脉弓部动脉瘤1例,升主动脉穿透性溃疡合并壁内血肿2例。左锁骨下动脉开窗7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4例。急性期手术5例,慢性期手术7例。结果植入锥形大动脉覆膜支架12枚,Fluency plus直管型覆膜支架21枚。围手术期死亡2例(16.7%,2/12),其中术中升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8.3%,1/12),术后因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16.7%(2/12),分别为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呼吸功能不全合并肺部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夹层破口(或溃疡、动脉瘤)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结论激光原位开窗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甚至升主动脉的主动脉疾病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成功率高、内漏发生率低等优点,近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激光原位开窗腔内重建治疗累及弓部分支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病人181例,172例接受激光原位开窗腔内修复技术治疗。纳入标准为夹层累及主动脉弓部,腔内技术修复主动脉夹层过程需重建弓部分支血管。主动脉夹层病变范围距离冠状动脉开口<15 mm,升主动脉直径>45 mm的病人排除。结果:172例病人行激光原位开窗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其中37例(21.51%)在急性期,135例(78.49%)在亚急性期。重建弓部分支血管技术成功率95.93%(165/172)。院内死亡6例(3.49%),卒中2例(1.16%),截瘫4例(2.33%),近端支架源性夹层2例(1.16%),无远端支架源性夹层。随访168例(97.67%)。共重建311个弓上分支血管。CT血管造影随访(10.6±5.4)个月,显示弓上分支血管通畅295个,通畅率94.86%。172例中152例(88.37%)表现为胸主动脉段部分或全部假腔血栓形成。结论:应用激光原位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夹层成功率高,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穿刺破膜技术进行原位开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8年1月10例原位开窗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repair,TEVAR)的资料,其中5例胸主动脉瘤,5例主动脉夹层。在覆膜支架封盖左锁骨下动脉后,利用打磨过的导丝硬头进行穿刺破膜、球囊扩张,重建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路。结果 9例开窗成功,1例胸主动脉瘤开窗失败,改行烟囱支架植入。开窗成功的9例术后随访13~53(29. 8±16. 1)月,左锁骨下动脉血流通畅,无内漏发生。结论利用穿刺破膜技术行原位开窗的技术简单,经济,有效,适用于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瘤和主动脉夹层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近期疗效。方法 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柳州市工人医院血管外科对7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病人应用体内激光原位开窗技术进行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4例,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开窗2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窗1例。急性期手术5例,慢性期手术2例。结果 7例病人植入锥形大动脉支架13枚、Fluency plus直管型覆膜支架18枚。术中因升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14.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所有病人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术后1个月、3个月随访结果均显示夹层破口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结论主动脉弓腔内修复术联合体内激光原位开窗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且创伤小、恢复快、术中成功率高、内漏发生率低,近期效果良好,中、远期疗效尚需随访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激光原位开窗在主动脉疾病腔内治疗重建锁骨下动脉血流的手术技巧与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34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并激光原位开窗重建锁骨下动脉患者,随访12个月,统计支架通畅率并总结手术技巧。结果激光原位开窗成功32例,手术成功率94.1%。术后截瘫1例,积极治疗后恢复,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2.94%;术后死亡1例,死亡率2.94%。术后12个月复查证实分支动脉支架通畅率100%,未见内漏、新发破口或夹层逆撕形成。结论激光原位开窗重建锁骨下动脉作为一项微创实用的技术,成功率高,围术期并发症少,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转流联合激光或穿刺针腔内原位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20例累及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的主动脉瘤(夹层)资料,应用体外转流联合激光或穿刺针腔内原位开窗技术进行腔内修复。结果 19例成功完成原位开窗,1例术中死亡。应用体外转流10例。9例左锁骨下动脉开窗,其中1例因左锁骨下动脉弯曲角度过大未能完成原位开窗,置入烟囱支架; 4例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双开窗,6例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左颈总动脉三开窗。围手术期死亡2例,其中1例术中因升主动脉破裂死亡,1例术后3天因大面积脑梗死死亡。术后早期并发症2例(1例暂时性神经功能障碍,1例肺部感染),均治愈出院。18例随访时间6~30个月,(18±3)月,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弓部病变部位均隔绝良好,无内漏,开窗血管通畅。结论对累及主动脉弓部疾病,应用体外转流联合激光或穿刺针腔内原位开窗技术行腔内修复术微创、有效,但应术前全面评估病情,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创伤所致主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策略。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8年1月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外科治疗的34例创伤性主动脉损伤患者(交通肇事伤31例、坠落伤2例、物体砸伤1例)。男23例,女11例。患有高血压病10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胸主动脉离断6例,主动脉夹层共19例。开放手术5例,年龄(44.80±20.57)岁;2例A型主动脉夹层行Bentall+孙氏手术,1例B型夹层及2例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行术中支架人工血管置入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29例,年龄(45.93±11.01)岁。结果开放手术时间(403.20±30.30)min,患者住院(19.00±6.04)天;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手术时间(105.72±27.76)min,患者住院(5.76±3.08)天。所有患者术后随访(45.09±23.10)个月,两组均无死亡,2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因封闭左锁骨下动脉未开通而出现左上肢乏力麻木。结论创伤性主动脉损伤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损伤等级、损伤累及部位及解剖特点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但远期预后仍有待确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应用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疾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开展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的22例胸腹主动脉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9例,主动脉瘤6例,腔内隔绝术后内漏4例,假性动脉瘤2例,主动脉局限性夹层合并主动脉瘤1例。结果手术成功率为100%,共重建87支内脏分支动脉,其中采用三开窗5例,四开窗17例。2例患者在围术期死亡,其中心源性猝死1例,再干预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患者术后随访6~30个月,平均(17.0±7.6)个月,4例患者在随访期间死亡,3例患者接受再干预,包括Ⅰb型内漏1例,Ⅱ型内漏1例,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例。结论体外预开窗技术腔内治疗复杂胸腹主动脉扩张性疾病的短中期效果满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