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肢骨折包括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脱位、锁骨骨折、肱骨外髁颈骨折、肱骨干骨折、前臂双骨折等,常伴有组织损伤,表现为局部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临床对上肢骨折治疗采用冰敷、小夹板固定及前臂悬吊等方法,其中前臂悬吊治疗有利于抬高固定上肢于治疗体位、维持于功能位,临床研究证明将患肢固定于心脏水平体位或高于心脏水平体位能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和动脉供血,可明显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1 -3 ].  相似文献   

2.
上肢骨折后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是常见的临床表现,而有效抬高患肢并取舒适体位是促进肿胀消退、减轻疼痛的重要措施之一[1]。临床上常使用脱水剂或抬高肢体、冰敷的方法消肿[2],如肢体过于肿胀不能及时手术时,常需悬吊上肢消肿。以往悬吊肢体多采用支具固定患肢后再用细绳悬吊,但常具有肢体滑脱、固定不牢固、松紧不易控制等缺点,进而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和肿胀消退,患者也感觉不舒适。为此,我科自行设计了一种“L”形悬吊袋,临床应用于60例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1设计与制作(图1)图1L形悬吊袋结构示意图选用优质纯棉布缝制成L形悬吊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研制及在上肢损伤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实施效果。方法将研究病例随机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模式(药物消肿、患肢抬高及前臂吊带悬吊);实验组采用应用悬吊式靴形手挂吊兜的护理模式。将两组的实施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消肿效果优于对照组,不需药物脱水剂,就可以尽快消除上肢损伤肢体软组织肿胀。平均消肿时间、疼痛评分和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靴形悬吊式手挂吊兜在上肢损伤后肢体肿胀患者的临床实施其消肿效果优于他法,不需药物脱水剂,就可以尽快消除骨折肢体软组织肿胀。且吊兜的高度随患者的体位改变可随时调节。护理方便,操作简单,体位易以维持、经济实惠。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上肢抬高架对上肢骨折术后患者肢体肿胀消退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6~12月40例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悬吊抬高法抬高患肢;将2015年1~6月40例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设为实验组,采用自行设计和制作的上肢抬高架抬高患肢。比较抬高患肢前后两组患肢手腕、前臂中段、上肢、上臂中段周径的差异。结果抬高患肢后,实验组患肢手腕、前臂中段、上肢、上臂中段周径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采用上肢抬高架抬高患肢可促进肢体肿胀的消退,而且上肢抬高架选材、制作容易,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使用靴形吊带悬吊配合握力球训练消除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并应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病人术后采用传统枕头抬高或应用前臂吊带悬吊的方法使患肢高于心脏位,观察组病人术后应用靴形吊带使患肢高于心脏水平并呈屈肘90°功能位,术后第1天开始配合使用握力球进行手指主动运动,比较两组病人消肿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靴形吊带悬吊配合握力球训练方法加快桡骨远端骨折术后肢体肿胀的消退。  相似文献   

6.
南京中医药大学孙玉明等运用手法整复小夹板配合石膏固定治疗尺、桡骨骨折1 5例 ,由于能够在患者不自主或改变体位时 ,一直保持前臂的中立位 ,46周后治愈 1 3例 ,好转 2例。安徽省灵璧县中医医院刘培銮等运用悬吊皮牵引治疗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45例 ,通过肘关节离开床面的牵引力 ,使Bennett’s骨折脱位自行复位 ,并且维持牵引 ,纠正重叠错位、成角畸形 ,均在 46周骨性愈合 ,随访 3 9例 ,优良率 1 0 0 % ;由于没有压垫和夹板 ,皮肤不会发生压疮 ,且患肢抬高使患肢肿胀消退增快 ,肿胀和脱位的归纳疼痛相继减轻。安徽省霍山县中医医院项昌盛特制三棱钉固定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 5 2例 ,91 2月后骨折愈合率 96.2 % ,愈合病例中仅有 1例 1年后发生股骨头坏死 ;适用于全部GardenⅠ型、Ⅱ型骨折 ,和Ⅲ型、Ⅳ型属基底型或颈中型骨折。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罗志爱运用甩手疗法配合中药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3 5例 ,并与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配合中药治疗 3 5例对照观察 ,结果治疗组优良率为68.6%、对照组为 45 .7% ,2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 ;该法能纠正骨折断端的轻度移位 ,防止肩关节功能障碍 ,减轻疼痛疗效显著 ,方法简便省力 ,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李梓香  凡孝琴  任金梅  王娟 《全科护理》2016,(22):2313-2314
[目的]探讨上肢悬吊架在心脏介入术后前臂血肿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例经桡动脉行心脏介入术后出现前臂血肿、需行前臂悬吊的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均行心脏介入术后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肘部垫软枕的方法抬高患肢,观察组采用自制的悬吊架抬高上肢,观察两组病人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患肢的疼痛得分、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对医务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上肢悬吊架可减轻经桡动脉介入术前臂血肿病人的疼痛及肿胀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手挂悬吊和患肢枕抬高消除上肢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52例上肢骨折病人应用手挂悬吊消除肢体肿胀,对照组31例用患肢枕抬高消除肢体肿胀,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消肿效果.结果观察组中优良率达94.2%,对照组中优良率为48.38%,χ2=30.1,P<0.005.结论手挂悬吊消肿效果显著优于患肢枕抬高.  相似文献   

9.
林慧玲 《现代护理》2002,8(9):667-667
目的 比较手挂悬吊和患肢枕抬高消除上肢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效果。方法 观察组5 2例上肢骨折病人应用手挂悬吊消除肢体肿胀 ,对照组 31例用患肢枕抬高消除肢体肿胀 ,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消肿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优良率达 94.2 %,对照组中优良率为 48.38%,χ2 =30 .1,P <0 .0 0 5。结论 手挂悬吊消肿效果显著优于患肢枕抬高。  相似文献   

10.
刘宝祥  胡川  王欣 《中国康复》2022,37(4):200-203
目的:观察上肢加压振动联合悬吊治疗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及功能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悬吊治疗系统进行患侧上肢的闭链运动训练,观察组采用上肢加压振动与悬吊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案.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患侧肩关节影像学肩峰到肱骨头的间距(AHI)、肩部疼痛视...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对上肢骨折病人大都采用患肢小枕抬高消除因骨折创伤造成的肢体远端肿胀,使用该法时,病人患侧肢体置于小枕上,无小枕承托的肢体悬空,舒适感差,抬高幅度小,病人坐位时患肢用三角巾悬吊胸前,肢体远端低于心脏水平,不利于远端静脉血液回流,消肿效果不明显,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自制了一种手挂吊带,并应用于临床167例,经观察达到了迅速消除肢体肿胀、病人感觉舒适的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分度及对前臂血流的影响解放军第一九六医院梁鹿章,孔禄生,郭跃兴,陈忠林肱骨髁上骨折肘部肿胀分度目前较模糊,肘部4中胀程度不同对前臂血流影响不同。屈时90°(中立位0°法,下同)固定,肘部严重肿胀时可影响前臂血流,发生前臂缺血性挛缩...  相似文献   

13.
洪斐 《护理研究》2001,15(3):186-186
上肢骨折后常采用长臂管型石膏或长臂石膏托固定 ,对于短缩移位的肱骨干螺旋形骨折和斜形骨折也常采用悬垂石膏固定 ,以利于骨折复位。所有这些固定均需将上肢通过三角巾或绷带绕过颈部进行悬吊。鉴于大部分病人在悬吊过程中出现颈部酸胀、活动受限 ,甚至在绷带受压处皮肤出现红肿、水疱 ,笔者对悬吊方法进行了改进 ,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方法及使用效果  以肱骨干骨折行悬垂石膏病人为例。将绷带绕右上肢石膏后跨过左肩再沿后背系于右侧腰带上 ,其位置相当于右后髂棘处。  经过 18例病人的应用 ,无一例出现颈部酸痛、活动受限及局…  相似文献   

14.
“肱骨干骨折,……因悬垂力量太大,引起骨折断端分离,而造成骨折迟延愈合,甚至不愈合者,确比较常见”。国内外多采用加压钢板内固定,骨折支架,肩肘橡皮蔸,手法冲击疗法。从生物力学观点看来,这些方法虽能部分减少肢体悬垂重力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但仍不能持续、稳定地给予骨折面压应力刺激。受杠杆原理启发,笔者设计出前臂悬吊新法,用于防治肱骨干骨折迟延愈合或不愈合,经力学探讨,临床应用,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40例,其中伸直型31例,屈曲型9例.结果 40例患儿经过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治疗,拆除外固定后随访12~40个月,所有患者均愈合.其中优31例,良7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为95%.结论 尺骨鹰嘴悬吊牵引加水平对抗牵引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效方法,其治疗方法简单、安全性高,且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肩肱关节后脱位在临床上非常少见,而合并解剖颈骨折更为少见。临床上易出现误诊。笔者收治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48岁。因精神因素出现抽搐而致右肩部肿胀,活动功能受限,到当地某医院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摄片未发现骨折脱位,1个月后右肩关节仍活动受限,再摄X线片,发现为右肩关节脱位,手术复位后,行肩人字石膏外固定,固定1个月后拆除石膏外固定,摄X片,当时仍认为复原良好,但患者右肩活动仍受限。于2007-02-18来本科求治。阅X线片见,右肱肩关节脱位并解剖颈骨折肱骨头旋转移位,建议其手术治疗。CT扫描示:右肩肱关节后脱位并解剖颈骨折、肱骨头向后旋转90,°于2007-02-20行手术右肩肱关节脱位并解剖颈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加胸肩肱动脉血管束植入术。术后7个月随访,骨折愈合良好,双肱骨头对比,骨质密度正常,无差异。关节功能基本恢复。2讨论2.1原始骨折脱位片分析肱骨头向后脱位而未突破关节囊,骨折端卡于关节盂后缘,因此,肱骨上端与肩峰距离无明显改变,肱骨头球状面与关节盂关节似属正常。但仔细分析,有两点值得考虑:(1)肱骨头后脱位,肱骨上端主要是大节结投影改变,肱骨头与关节盂关系改变;  相似文献   

17.
褚桂林 《护理研究》2003,17(1):52-52
上肢骨折、创伤的病人 ,临床上常使用软枕、三角巾或简单地用绷带来抬高或悬吊患肢 ,但常发生肢体滑脱、固定不牢固、松紧不易控制等缺点 ,进而影响肢体血液循环 ,肿胀难以消退 ,使病人感觉不舒适。针对这一情况设计了一种制作简单 ,取材方便 ,使用安全、舒适、有效 ,且易清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和骨折脱位手术效果的有关因素。方法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方法治疗30例肱骨近端四部分移位骨折和四部分骨折脱位。平均年龄69岁,(43~79岁)。30例均采用骨水泥固定假体。使用单极肱骨头17例,双极肱骨头13例。结果平均随访19个月(12~54个月)。手术侧上肢主动上举平均87°(60°~140°)。UCLA总平均分达到26.4分。ASES平均评分22分。影像学并发症包括3例肱骨大结节位置上移,3例假体后倾位置不良。临床并发症包括1例肩关节僵硬,2例肩袖无力。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是治疗复杂的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和骨折脱位的一种值得推荐的方法。手术技巧、患者年龄、假体选择、手术时机和功能康复治疗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与护理对脑卒中病人肩关节半脱位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病人,通过心理干预、良肢位摆放、悬吊固定、纠正肩胛骨位置、促进肩周稳定肌肌力和维持肩关节活动等措施进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在治疗后进行肩关节半脱位的测定.[结果]60例脑卒中病人治疗后肩关节半脱位情况明显改善.[结论]恰当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能促进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设计新型上肢贴胸固定悬吊装置,并探讨其在救治上肢军事训练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5-10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在解放军总医院治疗的上肢军事训练伤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角巾固定,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上肢贴胸固定悬吊装置固定。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固定操作时间、掌握操作的学习次数、固定上肢活动度、佩戴后舒适度、固定后的视觉疼痛评分(visual anaIogue score,VAS)及肌肉软组织损伤愈合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固定操作时间、掌握操作的学习次数、固定后上肢活动度、佩戴后舒适度、固定后的VAS评分及肌肉软组织损伤愈合时问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新型上肢贴胸固定悬吊装置固定可靠,患者适用性好,可用于上肢军事训练伤和上肢骨折、脱位的固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