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调查住院癌症患者发生衰弱的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癌症患者570例,分为建模集422例和验证集148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ied衰弱表型、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失志量表、营养风险筛查2002、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调查,同期收集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测模型。结果 住院癌症患者衰弱发生率为33.7%,衰弱的影响因素分别为:造口、营养状况、抑郁、神经心理症状群、消化道症状群、D-二聚体、白细胞介素-6。建模集和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788、0.735;Brier得分为0.205,校准斜率为0.625,决策曲线分析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可用性。结论 住院癌症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风险预测价值,可有效识别和筛选住院癌症衰弱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构建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分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衰弱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随访数据库中提取高血压患者信息,以7∶3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1 160)与验证集(n=494)。采用Lasso法筛选最佳预测变量,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患者衰弱影响因素,并构建动态列线图。使用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Hosmer-Lemeshow检验、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列线图的预测性能。结果 共筛选出1 65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其中560例(33.86%)并发衰弱。受教育程度、握力、BMI、抑郁、认知障碍、自评健康、代谢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胃肠道疾病10个变量纳入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训练集和验证集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95%CI为0.863~0.903)和0.887(95%CI为0.857~0.916);Hosmer-Lemeshow检验值分别为P=0.825和P=0.410;校准曲线显示预测值和实际值之间存在显著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净效益和预测准确性。结论 动态列线图具有良好预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系统评价我国老年人群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为护理人员选择或开发合适的老年人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提供参考,并为老年人认知衰弱干预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Cochrane Library、Em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及维普数据库发表的与主题相关的中国人群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7月1日,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2名研究者依据预测模型研究数据提取表和偏倚风险评估工具独立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10个老年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总样本量为268~1 182例,发生认知衰弱事件数为54~293例。1个模型未行内外部验证,2个模型仅行内部验证,3个模型仅行外部验证,4个模型行内外部验证,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10~0.991,8篇研究对模型进行校准。多变量模型重复报告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年龄、运动习惯、抑郁、合并症及营养状况。纳入模型偏倚风险均为高风险,适用性评价均为好。结论 我国老年人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及适用性,但存在显著的方法学缺陷和高偏倚风险。未来研究应严格按照风险预测模型报告规范来开发和评估我国老年人群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衰弱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衰弱表型及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对291例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共25例(8.6%)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认知衰弱。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月收入、夜间睡眠时长、糖化血红蛋白、抑郁是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社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个人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夜间睡眠时间不足、高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存在抑郁症状者更容易罹患认知衰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重视其认知衰弱的筛查和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并验证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风险预测模型,为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将来自MIMIC-Ⅳ数据库的5 527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训练组,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分别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决策曲线分析和校准曲线对模型的区分度、临床实用性和校准度进行评估。回顾性收集合肥市1所三甲医院的134例老年脓毒症患者作为外部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 年龄,入ICU 24 h内的呼吸频率、体温、红细胞比容、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尿素氮、乳酸、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有无机械通气和使用抗生素是老年脓毒症患者继发慢性危重症的影响因素(均P<0.05)。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3(95%CI:0.722~0.755)、0.817(95%CI:0.746~0.887)。决策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概率在8%~99%时,模型有较好的临床效益;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接近,校准度较好。结论 构建的10个因素老年脓毒症患者慢性危重症风险预测列线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 基于不同机器学习算法构建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优选最佳模型,为防范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提供适宜评估工具。方法 选取苏州市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的1 105名老年人,随机分为训练集773人和验证集332人。基于训练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使用logistic回归、伯努利朴素贝叶斯、随机森林、极端梯度提升、K邻近算法和支持向量机6种机器学习算法构建6种认知衰弱风险预测模型,并在验证集中进行评价和比较。基于最优算法构建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评分表,并对评分表进行验证。结果 训练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共识别出13个危险因素,6种模型ROC曲线下面积0.824~0.889,敏感度0.721~0.849,特异度0.700~0.837,约登指数0.498~0.674;随机森林模型为最佳模型,基于此模型构建的老年人认知衰弱评分表得分范围0~180分,内、外部验证ROC曲线下面积为0.858、0.831,最佳截断值为75分。结论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建立的预测模型预测性能最好,基于logistic回归建立的模型效果最差。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评分表可用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构建老年四肢骨折患者2年内再骨折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能。 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四肢骨折患者148例为训练组,用于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Boot-strap法进行内部验证。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四肢骨折患者86例为验证组,对预测模型进行外部验证。 结果训练组148例患者随访2年,失访6例,有效随访142例,再骨折27例,发生率为19.01%(27/142)。训练组2年内再骨折患者女性、合并糖尿病、营养不良、合并骨质疏松、固定物松动、使用糖皮质激素、独居多于未发生再骨折患者,年龄大于未发生再骨折患者,四肢骨骼肌指数、早期负荷锻炼、补充钙剂少于未发生再骨折患者(P<0.05)。四肢骨骼肌指数为训练组患者2年内再骨折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合并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独居为其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患者2年内再骨折的风险预测模型,logit(P)=-14.622+0.220×年龄-0.521×四肢骨骼肌指数+1.724×合并糖尿病+1.485×合并骨质疏松+1.282×独居。经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6.411,DF=8,P=0.601,拟合度较好。内部验证C-index为0.833,区分度较好,Brier得分为0.107,校准斜率为0.666,校准度良好。外部验证AUC值为0.897,95%CI为0.810~0.953,灵敏度为77.78%,特异度为85.94%,具有良好的辨别能力,经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拟合度较好,Brier得分为0.094,校准斜率为0.793,校准度良好。 结论老年四肢骨折患者2年内再骨折发生率较高,且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四肢骨骼肌指数、合并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独居,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特点及高危因素对高危人群进行针对性管理,以降低再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并验证社区老年衰弱前期风险预测模型,为早期识别社区老年衰弱前期高危人群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542名社区无衰弱和衰弱前期老年人作为建模组,运用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机器学习算法构建衰弱前期预测模型;再筛选205名社区无衰弱和衰弱前期老年人作为验证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对构建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时间跨度验证。结果 按照重要性排序,社区老年衰弱前期危险因素分别为年龄、住院史、跌倒史、运动量少、多病共存、抑郁倾向、认知功能下降、文化程度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及多重用药。以logistic回归模型作为参考,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效能佳,AUC为0.891,95%CI(0.846~0.918),灵敏度为0.858,特异度为0.782。结论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预测效能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社区工作人员可通过预防跌倒、运动干预、慢病健康教育、抑郁及认知干预等预防老年衰弱前期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的患病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8年3~9月,选取郑州市管城区南关与航海两个社区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衰弱表型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1 190名老年人,其中认知衰弱114名(9.6%);不同年龄、性别、居住方式、锻炼身体频次、宗教信仰、失眠状况、吸烟、饮酒和饮食状况的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及女性是认知衰弱的危险因素,经常锻炼身体是认知衰弱的保护因素(P0.05,P0.01)。结论郑州市社区老年人认知衰弱患病率较高,应尽早实施社区认知衰弱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骨科大手术患者术前衰弱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风险评估模型,并预测其效能。方法选取拟行骨科大手术的老年患者384例,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FRAIL衰弱量表、查尔斯共病评估表、运动耐量评估表、简版老年抑郁量表及微型营养评定简表进行调查,经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风险评估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检验模型效果。结果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发生率为50.5%;年龄≥80岁、记忆丧失与社会活动减少、营养不良、共病4个因素为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术前衰弱的预测因素。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27,约登指数为0.422,灵敏度为0.722,特异度为0.700。结论骨科大手术老年患者衰弱发生率较高,高龄、记忆丧失与社会活动减少、营养不良及共病是术前衰弱的危险因素;模型预测效能较好,需进一步进行大样本的临床验证。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衰弱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重庆市6个主城区13所养老机构中的303名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衰弱表型(FP)、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进行认知衰弱评估;并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易营养评估量表(MNA-SF)、简版老年抑郁量表(GDS-15)、孤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26人(41.6%)存在躯体衰弱,116人(38.3%)存在轻度认知障碍,82人(27.1%)存在认知衰弱。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文化程度、居住环境、体育锻炼、智力活动、疾病情况、抑郁情绪是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衰弱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认知衰弱发生率较高,医护工作者应重视机构老年人认知衰弱问题,并结合老年人具体情况提供针对性、多角度的综合干预措施,以延缓或减轻机构老年人认知衰弱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预测初产妇产后抑郁的风险列线图模型,为临床及早识别高危产妇和采取相关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对264例初产妇进行调查,对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将筛选出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次≥3次、文化程度低、夫妻感情不和睦、居住条件不满意、妊娠结局不良、产后睡眠不良及产后亲友关系不融洽是初产妇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基于以上7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模型,经验证C-index指数为0.815。结论初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较多,列线图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验证手指操锻炼对社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效果。方法将80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仅给予专题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手指操锻炼。干预前及干预12周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后干预组MMSE总分、注意与计算、延迟回忆得分显著提高,Fz、Cz、Pz位点潜伏期缩短,Pz位点波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指操锻炼有助于改善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老年人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Kristen Dammeyer BA Allyson R. Alfonso BS BA Gustave K. Diep MD Rami S. Kantar MD MPH Zoe P. Berman MD David A. Daar MD MBA Elie P. Ramly MD Michael Sosin MD Daniel J. Ceradini MD 《The breast journal》2021,27(6):509-513
Understanding the risk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post-mastectomy complications can better inform preoperative discussions. Here, we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5-Factor Frailty Index Score (mFI-5) in predicting 30-day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mastectomy.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National Surgical Quality Improvement Program (ACS-NSQIP) data base was conducted for patients older than 65 undergoing mastectomy between 2010 and 2015. We assessed each patient's Frailty Index Score using the mFI-5. Primary outcomes included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overall complications. Multivariate logistic and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es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ability of the mFI-5 to predict postoperative outcomes. A total of 13,783 patients were analyzed. The rate of wound complications was 3.0%, while the rate of overall complications was 6.0%. An mFI-5 score greater than 2 was an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wound complications and overall complications. Overall, patients undergoing mastectomy with an mFI-5 of 2 or greater experienced higher rates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The mFI-5 is an accessible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risk-stratify patients undergoing mastectomy and can positively contribute to the informed consent and shared decision-making proces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