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设计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护理流程表。方法通过查阅指南和文献,设计ICU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患者标准化护理流程表,将标准化护理流程表应用于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的患者中,对比该标准化护理流程表使用前后的护理操作情况。结果标准化护理流程表能规范护士操作流程,护士实施俯卧位通气用物准备时间、翻身时间都低于标准化流程操作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化护理流程表应用于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管理中,有助于规范静-静脉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流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提供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
报道1例因溺水心跳骤停实施心肺复苏术后应用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治疗患者的护理。体外膜肺氧合与俯卧位通气治疗护理专业性强,且该患者入院后症状持续加重,出现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加大了护理难度。针对本例患者采取护理措施包括: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初始阶段的护理,氧合器管路的管理;团队协作保证俯卧位通气治疗的效果;注重治疗期间心血管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凝血与出血的监测。经上述干预本例患者治疗40 d后病情稳定出院。  相似文献   

3.
高春华  林燕  王辉  俞超  张帅   《护理与康复》2021,20(10):53-56
总结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锑中毒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早期识别锑中毒后尽早解毒治疗,积极行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做好气道管理,重视谵妄护理和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护理,给予积极心理支持和康复锻炼.患者于入院后第9天撤离体外膜肺氧合,第20天生命体征稳定,转康复科继续治疗.  相似文献   

4.
总结1例重症肺炎产妇行跨市体外膜肺氧合驰援联合俯卧位通气治疗成功的护理经验。如何保障患者转运安全,确保ECMO正常运转及后续并发症的预防,是临床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通过组建专业的体外膜肺氧合团队,安全有效的院间、院内转运,为患者抢救赢得时机。在救治及护理期间,通过准确充分的病情监测及评估,为患者制定完善的抗凝策略、实施精细化的俯卧位通气治疗、序贯性呼吸支持和个体化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经过精心的治疗及护理,产妇于入院第13天成功撤离ECMO,第20天顺利出院,母子团聚。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1例脑外伤合并吸入性肺炎中期妊娠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保证患者充分休息,通过彩超监测母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采取俯卧位通气改善氧合,组织体外膜肺氧合特护团队对母婴进行全方位监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孕妇顺利产下一男婴。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20年11月8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收治的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联合俯卧位通气重症肺炎患者进行病情评估, 制订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实施早期营养干预, 选择合适喂养途径, 实施过程中进行耐受性的评估、肠内营养相关性并发症的护理。结果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 患者病情好转, 转出ICU继续治疗。结论针对重症肺炎患者体外膜肺氧合开始俯卧位时选择幽门后喂养以减少误吸;实施早期滋养性营养, 保护肠道黏膜;采用超声监测胃窦运动指数指导患者的肠内营养实施;实施营养过程中定期评估喂养耐受性;根据腹内压结合喂养耐受情况调整肠内营养的策略与实施, 同时进行肠内营养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相似文献   

7.
总结1例感染H3N8禽流感病毒危重患儿的集束化管理要点:组建多学科救治团队、合理调配护理人力、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密切接触者健康管理、给予动态病情监测、抗凝管理、间歇俯卧位通气、限制性液体策略等护理方案。静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VV-ECMO)模式支持23 d后患儿感染指标逐渐好转,肺部炎症减轻,顺利撤离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  相似文献   

8.
总结1例肺出血型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治疗的监护体会。监护关键在于及时调整呼吸机模式并行机械通气监护,有条件时尽早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一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做好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监护、镇静镇痛护理、血流动力学监护及感染的预防和护理。本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13d,氧合改善,成功撤机,病情稳定后转入传染科病房治疗,10d后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叶卫国  林瑶  朱明丽   《护理与康复》2021,20(1):45-48
总结1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合并心肌炎心源性休克患者行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血浆置换治疗的护理体会.主要护理措施为严密监测患者病情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好患者镇痛镇静和谵妄管理,重视体外膜肺氧合治疗的管理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血浆置换的护理.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治疗235 h,血浆置换治疗7次,经整体治疗与护理,恢复良好,转至内分泌...  相似文献   

10.
沈柳  徐婷婷  付聪慧  杨晓亚  居敏洁 《全科护理》2020,18(11):1363-1365
总结32例中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儿行俯卧位通气的护理。护理要点包括:规范化儿童俯卧位操作流程,减少俯卧位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做好压疮预防护理工作,并借用辅助工具减少压疮的发生;加强气道护理、镇静镇痛的管理,改善患儿的氧合,并防止气管插管阻塞;妥善、有效固定各类导管,加强观察及护理干预以降低导管滑脱的发生率。32例患儿中11例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其中5例发生压疮,压疮部位为耳郭、左下颌、左枕后、双足、肩胛骨,1例发生气管插管脱落,其余患儿均未在俯卧位通气下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顺利出院。  相似文献   

11.
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主要用于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俯卧位通气治疗可改善通气灌注不匹配、肺部补充、均匀通气、更好的肺分泌物引流和更好的气溶胶药物输送[1].70%~80%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俯卧位后...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2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采取俯卧位机械通气实施方法及护理程序。主要是对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制定操作程序,加强气道、各管道、皮肤等护理,采取俯卧位16-24 h/次,疗程2-4次。20例患者仅1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氧合下降,心率加快迅速转换回仰卧位,其余19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氧合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稳定,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认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患者肺的氧合状态,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加强俯卧位通气期间的呼吸道管理,震动排痰等胸部物理治疗,结合早期康复,密切监测,轮流身体受压点缓解压力,是保证治疗安全有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总结11例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并发差异性缺氧的护理体会。护理重点为:早期识别差异性缺氧现象,做好患者肺水肿及肺部感染治疗与护理,配合医生行静脉-动脉-静脉体外膜肺氧合模式的转换,加强静脉-动脉-静脉模式下的管道护理与抗凝管理、精细化机械通气护理。经过及时治疗与护理,11例患者差异性缺氧现象均改善,经后续系统治疗与护理,8例顺利撤离体外膜肺氧合,2例因严重脑功能障碍放弃治疗出院,1例死亡。8例体外膜肺氧合撤机的患者中6例病情好转出院,2例因多脏器功能不全合并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自动出院。  相似文献   

14.
总结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外膜肺氧合辅助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多学科一体化治疗与护理措施。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做好体外膜肺氧合(ECMO)联合呼吸机管理、预防感染、血糖管理、容量管理、疼痛护理、康复护理。经多学科救治及护理,患者住院31天后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5.
总结了1例重症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合并气胸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体外膜式氧合治疗转运时应用外院准备清单及转运核查单,保障转运安全;体外膜式氧合治疗运行时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氧疗策略,通过间断俯卧位通气促进分泌物引流,高频振荡通气与常频通气交替使用促进气胸伤口愈合及肺复张,拔除气管插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多种胸部物理治疗手段联合应用保障拔管后的有效痰液引流;做好用药注意事项交接及不良反应监测。患者住院44d,经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6.
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院内“999”急救中的应用及管理体会。完善院内体外膜肺氧合急救护理团队管理;制订“999”急救后启动体外膜肺氧合程序流程与应急预案;改进用物管理,缩短准备时间;强调医护抢救配合,注重心肺复苏质量与体外膜肺氧合置管效率;做好院内转运管理等。对10例“前ICU期”的心搏骤停患者成功建立体外膜肺氧合,从患者第1次发生心搏骤停至体外膜肺氧合成功转机时间38~74 min,平均(49.5±6.2)min;10例均成功行院内转运至ICU,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经过整体治疗与护理,5例成功撤离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后康复出院,随访3个月未有脑功能障碍等相关并发症;3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14 d,心功能无法逆转,家属提出自动出院;2例体外膜肺氧合治疗48 h内,再次出现心搏骤停合并严重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采取俯卧位通气实施方法、护理及对ARDS患者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对3例ARDS患者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和对卧位改变的忍耐力,制定操作程序,加强呼吸道管理,做好各管道、皮肤及组织的护理,采取俯卧位每次1~4h,每日2~3次,疗程2~5d,定时改变体位。[结果]3例患者俯卧位通气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氧合指数(PaO2/FiO2)均明显改善,吸入氧浓度(FiO2)下调( P <0.05),最终撤离呼吸机,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熟练掌握俯卧位通气的操作方法,安全有效地转换患者体位,是保证治疗安全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的应用及护理。方法对2017年1月—2018年8月入住本科的18例中重度ARDS患者采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密切监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结果本科18例中重度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后取得了良好效果:10例病情好转后转普通病房继续治疗,5例放弃治疗而死亡,3例病愈出院,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有助于改善ARDS患者的氧合,降低死亡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实施俯卧位通气患儿的护理策略.方法:将46例呼吸衰竭患儿在机械通气下置于俯卧位,观察患儿血压、心率、心律、指脉氧变化,同时注意呼吸机参数,及时处理报警,加强护理,防范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结果:俯卧位通气明显改善了肺的氧合功能,46例呼吸衰竭患儿顺利撤,呼吸机,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患儿实施俯卧位通气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只要加强观察与护理可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基于氧合指数指导下的进阶式肺康复训练结合俯卧位通气对重度老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心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128例重度老年ARDS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给予俯卧位机械通气和肢体被动活动,观察组增加基于氧合指数指导下的进阶式肺康复训练,对比2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