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罗小玲  房先杰 《医学信息》2010,23(18):3383-3384
目的探讨小剂量氯胺酮与咪唑安定复合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术中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12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给予0.3mg/kg氯胺酮加0.03mg/kg咪唑安定镇静,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镇静药物,观察产妇术中生命体征、牵拉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娩出胎儿时,实验组的心率、血压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在娩胎时不适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在出生1min、2min、5min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咪唑安定辅助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可减轻娩胎时的内脏牵拉反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
刘曙光 《医学信息》2007,20(2):146-147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在剖宫产病人硬膜外麻醉应用效果。方法拟行剖宫产头位单胎初产妇40例,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0~40岁,体重55~90kg,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随机分为两组A组:75%罗哌卡因混合生理盐水组,B组:75%罗哌卡因混合0.1mg芬太尼组。监测并记录患者血压、心率、心电、血氧饱和度。局麻药起效时间无痛平面时间初量总量并用改良Bromage评定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腹肌运动阻滞,观察病人牵拉反应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B组起效时间无痛平面出现时间缩短腹肌松弛度好没有明显的牵拉反应。结论罗哌卡因混合芬太尼用于剖宫产病人起效时间短,腹肌运动阻滞效果好对新生儿无明显影响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将乌苏市第一人民医院产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孕足月、初产、单胎剖宫产孕妇48例随机分为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及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每组24例。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常规采取硬膜外麻醉,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手术前静滴氯胺酮0.5mg/kg,1~3min后开始手术,胎儿娩出断脐后予丙泊酚1mg/kg。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术前、开腹时、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及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5、10min Apgar评分。结果单纯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娩出时及胎儿娩出后5 min产妇MAP低于术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开腹时及胎儿娩出时心率低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胎儿娩出时心率高于手术前及胎儿娩出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在胎儿娩出时及胎儿娩出后5min MAP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新生儿出生后5、10min时Apgar评分均高于出生后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组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高于单纯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间Apgar评分无差异(P>0.05)。出生后10min时两组Apgar评分均达10分,评分满意。结论剖宫产术中小剂量氯胺酮和丙泊酚复合硬膜外麻醉可以弥补单纯硬膜外麻醉的不足,同时避免全麻的并发症,母婴术中及术后生命体征平稳,可以视为安全有效的静脉辅助用药,应用于剖宫产中。  相似文献   

4.
林均练  何国良  袁锡金 《医学信息》2010,23(6):1607-1608
目的 评价氯胺酮硬膜外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和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将120例行剖宫产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68例)为试验组,产妇行硬膜外超前镇痛,剖宫产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Ⅱ组(52例)为对照组,剖宫产术后行PCEA.比较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和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2h、4h、8h、24h、48h镇痛VAS评分;术后呼吸抑制、头晕、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幻觉等副作用发生率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和术后镇痛VA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新生儿Apgar评分及副作用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氯胺酮硬膜外超前镇痛在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麻醉剂量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镇痛的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方法 选取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9例,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后,手术切皮前5 min予以艾司氯胺酮和舒芬太尼0.2μg/kg,选择艾司氯胺酮亚麻醉剂量0.2 mg/kg为起始,剂量梯度为0.05 mg/kg,采用序贯法进行试验。统计艾司氯胺酮辅助麻醉的阳性反应情况。记录患者神经阻滞操作前(T0)、艾司氯胺酮给药即刻(T1)、艾司氯胺酮给药结束(T2)、术中切皮即刻(T3)、切皮后5 min(T4)、切皮后20 min(T5)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脑电双频指数(BIS)、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Ramsay评分,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Probit法计算艾司氯胺酮在髋关节置换术中辅助镇痛的ED50、ED95。结果 艾司氯胺酮术中辅助镇痛的阳性率为48.3%。与T0时相比,T1、T2、T4、...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片类麻醉镇痛药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麻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标准的150例择期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5例,实验组采用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照组单纯采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观察比较2组的感觉和运动神经阻滞情况、麻醉镇痛效果、新生儿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持续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达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运动阻滞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麻醉镇痛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低血压、心动过缓、牵拉反应、寒战等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片类药物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能改善麻醉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全麻药物在剖宫产中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剖宫产病人60例分为全麻组(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B组),观察新生儿娩出情况。结果 A组与B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神经行为能力(NBNA),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病人可安全使用全身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8.
邓等良  徐文样 《医学信息》2010,23(5):1373-1374
目的 探讨异丙酚、芬太尼应用于硬膜外麻醉下对内脏牵拉反应防治的麻醉临床效应.方法 将80例行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异丙酚、芬太尼组(实验组)及氟哌利多芬太尼(对照组).分别在探腹前异丙酚1.0-2.0mg/kg,芬太尼lug/kg,氟哌啶0.05mg/kg,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镇静状态、SpO2的变化情况及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的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内脏牵拉反应明显公共低于对照组,镇静状态明显高于对照组,对循环的影响低于对照组.结论 相对于氟哌利多,芬太尼,硬膜外麻醉下辅用丙泊酚、芬太尼对防治术中的内脏牵拉反应具有较为满意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腰硬联合麻醉蛛网膜下腔时加入少量芬太尼(20ug)对剖宫产患者术中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年2月~2014年2月本院接诊的10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联合腰麻时蛛网膜下腔注入10%GS 0.6 ml+0.75%布比卡因1.2ml+芬太尼20ug,B组蛛网膜下腔注入10%GS 0.6 ml+0.75%布匹卡因1.2ml,观察AB两组患者术中牵拉反应的程度。结果两组患者镇痛效果、腹肌松弛程度及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均没有出现呼吸抑制情况。术中牵拉反应A组优良率明显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时蛛网膜下腔加入少量芬太尼能降低剖宫产患者术中的牵拉反应,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右美托咪啶在腰麻剖宫产术患者中对布比卡因阻滞时间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剖宫产术的ASAⅠ或Ⅱ级50例产妇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DEX组)和0.9%氯化钠溶液组(NS组)。蛛网膜下腔穿刺给予0.5%布比卡因8 mg,胎儿娩出10 min后,DEX组予右美托咪啶1μg/kg,10 min输完后改为0.5μg/(kg·h)持续静注,NS组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静注直至术毕。记录腰麻布比卡因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Ramsay镇静评分,记录胎儿娩出前(T0)、娩出后10 min(T1),试验药物给药后10 min(T2)、20 min(T3)、30 min(T4)的MAP和HR。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DEX组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与NS组相比均显著延长(P0.05)。DEX组的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NS组(P0.05),DEX组T2的HR明显低于NS组(P0.05),DEX组中有6例(24%)发生心动过缓。结论在腰麻剖宫产术患者中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可以显著延长布比卡因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提供满意的镇静效果,主要不良反应为心动过缓,对血流动力学和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椎管内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两种不同椎管内麻醉方法在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确定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 对200例ASAI-II级,妊娠37-41周,分别选择单纯硬膜外麻醉(CEA)、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记录麻醉显效时间、麻醉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CSEA组在显效时间和麻醉效果上与EA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及新生儿Apgar评分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同时综合了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的优点,具有麻药用量小、起效迅速、效果确切、阻滞时间不受限制、局麻药中毒发生率低等特点,不失为剖宫产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阻滞是一种不完善的麻醉方法,需要辅助用药来消除病人的紧张心理及内脏牵拉反应等。异丙酚镇静及催眠作用迅速,但镇痛作用较弱。小剂量氯胺酮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及交感兴奋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小剂量氯胺酮复合异丙酚辅助硬膜外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覃滋和 《医学信息》2010,23(18):3366-3367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择ASAⅠ或Ⅱ级择期剖宫产手术患者240(120)例,分为EA组和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EA)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观察术中监测患者的MAP、HR、SPO2、ECG变化,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开始后1min、5min、15min的MAP和HR。记录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阻滞平面。观察术中麻醉镇痛效果、肌松效果及术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新生儿出生后1min、5min、10m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中ECG、SPO2未见异常,两组患者麻醉后MAP均有所降低,CSEA组麻醉后5min较术前下降明显(P〈0.05),同时低于EA组。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短于EA组。CSEA组术中麻醉镇痛效果及肌松效果明显优于EA组。术后两组均未见明显头痛发生,其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基本无差异。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均在正常范围,无明显差异。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有更大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碳酸利多卡因复合吗啡硬膜外麻醉对全子宫切除术中牵拉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7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碳酸利多卡因复合吗啡,并用碳酸利多卡因作对照组。观察术中牵拉腹膜、缝合残端、探查腹腔等主要手术操作步骤时的牵拉反应,并记录两组病人的镇静评分和术后24h的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牵拉腹膜、缝合残端、探查腹腔时,出现牵拉反应Ⅰ、Ⅱ级的机率分别为16.6%、66.6%;0%、66.6%;33.3%、83.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的镇静评分分别为1.0±0.1、3.4±0.2,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术后止痛剂的需求量明显减少、开始止痛的时间明显延长,分别为:(48.57±18.66)mg、(85.67±24.30)mg;(18.0±3.97)h、(10.0±4.18)h;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碳酸利多卡因复合吗啡用于全子宫切除术可明显减轻术中牵拉反应,延长术后的镇痛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背景:围全膝关节置换期疼痛处理一直是临床所关注的重点问题,寻找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成为关节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的:比较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在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镇痛、康复的效果,探索相关的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 方法:随机选取行单侧膝关节置换的患者40例,按照镇痛方案的不同分为硬膜外镇痛组和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每组20例。患者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单侧膝关节置换并进行术前宣教和塞来昔布给药。置换后硬膜外镇痛组通过留置导管连接0.2%罗哌卡因、2 mg/L芬太尼止痛泵镇痛;股神经阻滞镇痛组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间断注射0.2%罗哌卡因镇痛。观察全膝关节置换后患者6,12,24 h和2-7 d每天的疼痛程度,以及2-7 d每天的膝关节活动度。 结果与结论:全膝关节置换后2-7 d,2组患者每天的静息痛和活动痛的目测类比评分均呈下降的趋势,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小于硬膜外镇痛组患者。置换后2-7 d,股神经阻滞镇痛组和硬膜外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都逐渐升高,股神经阻滞镇痛组患者膝关节活动度大于硬膜外镇痛组。结果说明虽然硬膜外镇痛和股神经阻滞镇痛都能缓解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但股神经阻滞镇痛在全膝关节置换后近期的运动镇痛效果优于硬膜外镇痛,能加快患者关节功能的康复,且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能有效控制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哌异合剂(哌替定50mg异两嗪25mg),硬膜外麻醉下对内脏牵拉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570例腹部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两组:用药组298例,对照组272例,结果用药组抗内脏牵拉反应的总有效率为92.6%,结论哌异剂可有效预防硬膜外麻醉中的内脏牵拉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剖宫产手术时 ,新生儿科医生在场的必要性。方法 :我们回顾分析三年连续分娩的 10 0 80名新生儿。分为经阴分娩组、非胎儿指征剖宫产组、胎儿指征剖宫产 3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的比率。结果 :胎儿指征剖宫产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明显高于经阴分娩组 :非胎儿指征剖宫产组新生儿低Apgar评分与经阴分娩组的危险性无差异。结论 :胎儿指征剖宫产其新生儿低Apgar评分的危险率高 ,应邀请新生儿科医生参加手术 ,对降低新生儿的窒息及死亡率有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用于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单胎足月妊娠产妇随机分为CSEA组和传统硬膜外麻醉(EA)组。CSEA组选用0.5%重比重布比卡因10.12.5mg,然后置管。传统EA组常规硬膜外穿刺置管,局麻药为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1:1混合液13.17ml。结果:CSEA组和传统EA组比较麻醉起效时间和阻滞不全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中低血压、术毕头痛发生率和新生儿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SEA综合了腰麻(SA)和EA的优点,它是一种理想的剖宫产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9.
周勇  仝健 《医学信息》2009,22(7):1258-1259
目的 研究比较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与羟乙基淀粉注射液(HS)在妊高征剖宫产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拟行剖宫产的妊高征产妇60例.随机分成HSH组(n=20例)HS组(n=20例)及对照组(n=20例),患者入室后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穿刺点为L2~3问隙,在硬膜外腔开始推注局麻药的同时HSH组先输入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250ml、HS组先输入羟乙基淀粉注射液250ml,之后两组再输乳酸钠林格液,对照组则一直输乳酸钠林格液.记录麻醉后5、10、30分钟及术毕MAP,术中麻黄素用量;术前和术后患者血清电解质以及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结果 三组患者MAP在麻醉后5、10、30分钟及术毕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在麻醉后5、10、30分钟较HSH和HS组有明显降低p<0.05);HSH组在麻醉后5,10分钟时段时高于HS组而术毕时差异已无显著性.麻黄素的应用对照组明显多于HSH和HS组.手术前后患者血清电解质及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妊高征患者训宫产术中应用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预防术中低血压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前使用咪达唑仑对胎儿的影响。方法72例择期剖宫产术孕妇随机分成4组,Ⅰ、Ⅱ和Ⅲ组麻醉前30min分别肌注咪达唑仑0.05 mg/kg、0.06 mg/kg和0.07 mg/kg,Ⅳ组为生理盐水,同时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于注药前和注药后30min进行焦虑视觉类比试验(AVAT)和状态焦虑问卷(SAI)测试及Ramsay镇静水平评估。连续监测孕妇的HR、RR、SpO2、MAP及胎儿胎心监护,记录注药前、注药后15min和30min测定值。胎心监护进行胎心监护异常图形分析、比较。胎儿娩出时行脐动脉血气分析、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结果注药后30min时,Ⅰ-Ⅲ组孕妇AVAT分别下降36.4%、43.2%和43.1%,SAI分别下降20.9%、24.8%和26.9%,均获得RamsayⅡ-Ⅳ级镇静水平。Ⅰ-Ⅲ组注药后30min胎心监护图形有异常改变,异常图形为基线变异减弱、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变化减速。5min的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分析4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手术前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对孕妇有良好的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对胎儿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