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和全身麻醉在上腹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4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和全身麻醉组,对患者的全身麻醉用药量、平均动脉压、心率、苏醒时间和术后躁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全身麻醉相比,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平均动脉压、心率上升幅度明显降低,且全身麻醉用药量少,苏醒时间短,躁动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全身麻醉法,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法安全有效,适合于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张波 《吉林医学》2013,34(14):2670-2671
目的:对单纯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妇科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麻醉用药量以及血糖浓度进行比较。方法:选择50例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对单纯全身麻醉组使用丙泊酚、维库溴铵以及异氟醚吸入;对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导管间断的给予利多卡因,并辅助丙泊酚和异氟醚吸入。结果:在手术中麻醉维持用药量,单纯全身麻醉组吸入异氟醚和丙泊酚、维库溴铵的用药量要大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的血糖浓度比诱导前都显著的升高(P<0.01),子宫切除及拔管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的血糖浓度都要低于单纯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有利于腹腔镜手术中的应激反应和改善糖代谢,使全身麻醉用药量减少,苏醒和拔管的时间缩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腹腔镜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沈晓燕 《当代医学》2009,15(6):78-79
目的观察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ASAⅠ-Ⅲ级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和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每组30例,术中监测病人BP、HR.ECO、SP02结果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A组)在手术中的各个时点MAP和HR的变化与全凭静脉全身麻醉组(B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胆囊切除手术可减轻病人应激反应.循环较稳定,是一种较好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4.
刘鹏  张柏英   《中国医学工程》2013,(11):89-89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68例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临床麻醉方式,将68例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麻醉组(A组)和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组(B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麻醉方式下临床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且A组患者术后恢复明显优于B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麻醉与插管浅全身麻醉复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静芸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776-778
目的通过统计分析CEGA用于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8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的临床麻醉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镇痛效果、肌松效果等方面优于全身麻醉,对RR、MAP的影响小于全身麻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胸外科手术中有起效快、肌松好、麻醉用药少、麻醉效果好、麻醉后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丙泊酚咪唑安定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腹腔镜手术的实用性。方法选择48例ASA I~Ⅱ级择期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施行丙泊酚咪唑安定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结果所有病人麻醉平稳,苏醒迅速,平均苏醒时间10.2±4.5min,麻醉后随访未见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结论丙泊酚咪唑安定全凭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腹腔镜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诱导期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以及两种麻醉并行初期血压的改变。方法 选ASAⅠ-Ⅱ级开胸,上腹部手术50例,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25例,为单纯全身麻醉;全硬组25例,先行硬膜外麻醉,然后再行全身麻醉。测定插管前后平均坟,心率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道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0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道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急性胃肠穿孔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腹腔镜下急性胃肠穿孔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全身麻醉,n=40)和观察组(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n=40).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点的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手术前后VAS评分、苏醒质量以及苏醒期烦躁率.结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全髋置换手术下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的特点,为麻醉选择及术中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42例年龄大于65岁择期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B组采用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麻醉、C组采用连续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气管插管静脉麻醉,记录切皮前、扩髓时、骨水泥灌注后、术毕动脉压(SBP、DBP)、中心静脉压(CVP)以及各时点血气参数.结果 扩髓时各组CVP比切皮前显著增加(P<0.01),硬膜外组与全身麻醉组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相比pH明显降低(P<0.05),PaCO2明显升高(P<0.05).骨水泥灌注后各组SBP、DBP与其他时相点相比显著降低(P<0.01),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SBP、DBP明显高于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组.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可有效抑制老年人全髋置换术操作中骨水泥灌注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并能避免扩髓时的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食道癌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选择50例食道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麻醉方法的不同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25),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2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6例,无效2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患者中,显效8例,有效11例,无效6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6.00%。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食道癌手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胸椎旁间隙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开胸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23例单侧开胸手术病人分为两组,观察应用利多卡因-布比卡因(利布合剂)行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压、心率单次胸椎旁间隙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开胸手术中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AC)及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1)利布合剂用于胸椎间隙阻滞对血压、心率无明显影响;(2)两组病人术中各时间点吸入麻醉药的MAC值与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胸椎旁间隙阻滞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轻微,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开胸手术可产生与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相似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地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方法。方法 观察嗜铬细胞瘤手术病人41例,麻醉选择连续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全身麻醉26例,静吸复合全身麻醉8例,硬膜外麻醉7例。入室后行心电图、血压、SPO2、CVP监测。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病人术中管理关键在于肿瘤释放儿茶酚胺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主要危险期是在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探查剥离肿瘤和肿瘤切除。结论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风险极大,但是如果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重视改善术前准备,加强术中管理,有效地控制血压,可使麻醉手术的死亡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4.
陈平  吴永伟 《海南医学》2005,16(12):98-98
目前临床上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的应用比较多,实施方案各异,本文就硬膜外复合不同的全身麻醉方法,用于开胸手术的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胆囊切除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接受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实验组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应激反应情况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患者术中血糖(Glu)、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胆囊切除术中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间隙阻滞麻醉对患者应激反应小,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食管癌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70例患者分为全麻组(Ⅰ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组(Ⅱ组),每组各35例.Ⅰ组单纯静脉麻醉,Ⅱ组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术中麻醉药使用情况、术中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清醒拔管时间、术后镇痛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Ⅰ组术中丙泊酚和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多于Ⅱ组,术后清醒拔管时间长于Ⅱ组,术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比Ⅱ组多,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优于单纯全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性分析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上腹部手术的应用,探讨两种麻醉方法在此类患者的应用经验。方法选取本院120-g480岁以上高龄患者手术的临床资料,分为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A组)两组,分析比较两种麻醉方法对患者上腹部手术的循环影响及用药量、术终恢复时间等差异。结果两组在麻醉诱导期的血压波动与麻醉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GEA组较GA纽循环影响更小、用药量少、术终苏醒迅速、术毕镇痛完善。结论单纯全麻不能减轻高龄患者手术过程的循环影响,相对而言,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循环波动轻,便于术后镇痛,较适合80岁以上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将90例70岁以上拟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每组各45例.A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正确定位腰丛和坐骨神经后分别给予0.375%罗哌卡因20~25ml和0.5%罗哌卡因15~20ml,然后进行硬膜外穿刺备用,以防腰丛和坐骨神经阻滞不全,同时进行术后镇痛.B组选择硬膜外麻醉,L3~4间隙为穿刺点,给予0.75%罗哌卡因10~15ml.观察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阻滞效果及其术后并发症.结果 A组42例单纯应用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仅3例复合了硬膜外麻醉,而且硬膜外给予的麻醉药量明显减少.B组麻醉后30min(T1)、1h(T2)时点与麻醉前(基础值)及A组比较MAP降低、HR升高;B组患者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 腰丛-坐骨神经联合阻滞复合硬膜外麻醉适用于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并发症少,麻醉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9.
2003~2005年我院将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CEGA)用于40例胸科手术病人,麻醉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椎管内复合麻醉时硬膜外注入液体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例ASAⅠ-Ⅱ级行下肢手术的患者选用椎管内复合麻醉,随机分为布比卡因组(A组)、生理盐水组(B组)及不注液对照组(C组),每组20例,待腰麻30min后硬膜外注入上述各液10ml,观察硬膜外注液对麻醉阻滞平面的影响。结果硬膜外注液后A、B组30min内麻醉阻滞平面较前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间及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麻30min后硬膜外注液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并进一步推断硬膜外腔注入局麻药引起麻醉阻滞平面上升的机制是由于局麻药与硬膜外压力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