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岩萍 《中国现代临床医学》2007,6(7):29-3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同期入院71例U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予常规处理,治疗组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ml,2次/d,3d后,1次/d,连用4d。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血液流变学参数和血小板计数评价该药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8%,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有效地改善了心肌缺血,降低了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疗效确切,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商品名:万爽力)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第组40例,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加用万爽力20mg3次/日,观察治疗前后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UAP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作为心肌缺血的常规用药,与传统药物相结合,可提高UAP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3例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抗心绞痛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5ml,1次/12h,连用10d,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ECG的变化。结果 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45.45%,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显效率23.33%,总有效率66.67%,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率为42.42%,总有效率90.91%,对照组显效率20.0%,总有效率53.33%,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国锋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04,5(4):44-44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发作时疼痛较重,次数较频,预后亦较差,临床上及时、正确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即给予阿司匹林150mg·d-1口服加常规抗心绞痛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1,疗程10d。结果 10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64.2%(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1.4%,对照组为46.4%(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更有效、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6.
7.
8.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加阿斯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病人被随机分成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对照组。治疗组给予LMWH(速避凝,fraxiparine)0.4ml皮下注射每天2次,连用7d。两组病人均每天服100mg阿斯匹林以及接受了常规的抗心绞痛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心电图变化来判定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加阿斯匹林治疗后病人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88.9%,80.6%)均明显优于单用阿斯匹林治疗(56.3%,46.9%),两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以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比单用阿斯匹林治疗更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9.
10.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阿斯匹林治疗组和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组。结果: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治疗组治疗7d后,心绞痛的缓解率明显优于阿斯匹林治疗组(P<0.01)。24h动态心电图检的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减少,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试管法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无明显差异,血浆纤维蛋白原含理在治疗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阿斯匹林加低分子肝素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用阿斯匹林组。 相似文献
11.
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同期入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68例,随机分为2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立迈青)皮下注射,每日2次。A组应用1周,B组应用3周,第1周用量2组均为每次120IU/kg,第2~3周B组用量每次100IU/kg。结果早期(第7日)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9%、77.4%,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急性心肌梗死、心脏性或非心脏性死亡、药物无法控制病情需行急性血运重建术)及出血,在2组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晚期(第8~30日)观察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97.5%,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A组高于B组(P<0.05);2组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延长疗程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较短程应用疗效为好,且不增加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常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2):78-7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9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9例,口服阿司匹林首剂,以后给服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给药基础上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0.4ML,脐周腹部皮下注射,每12h一次,连续应用7d,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塞和猝死。UA曾称为“濒临心肌梗塞”和“冠脉堵塞”。据统计,UA发展为AMI占44%~70%。目前主张使用抗凝疗法来治疗UA以防止和减少病变部位血栓形成和扩展[1]。小剂量阿斯匹林有效,但肝素效果更好[2],我们试用低分子肝素(LMWH)治疗UA2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例患者均为我院1996年8月~1997年2月住院病人。UA诊断标准分型依据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的意见,将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及各型自发性心绞痛… 相似文献
14.
15.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量肝素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治疗中疗效。方法:依据肝素用药指标,随机将UA患者分为低分子量肝素钙组I和普通肝素组II,并对照组III,结果:I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MI),心脏猝死及需以急行冠脉形成术患者绝对数明显减少,并发症如:出血,紫癜,过敏等发生率(16.7%)明显低于普通II组(47=8%),结论: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MI)间临床心绞痛综合征,抗凝治疗是改善UA重要措施,低分子量肝素钙是一种新型抗凝剂,分子量小,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抗凝效果好,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出血并发症少,常规剂量无需实施室监测,有明确致效关系。本研究表明,低分子量肝素钙在治疗UA方面优于普遍肝素。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高海拔地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变化与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联合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20.
欧毛德 《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5,11(11):1502-1503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符合WHO推荐的冠心、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155名住院病人,其中男性81例,女性74例,按随机抽样原则分为观察组80例,对照组75例。二组均常规应用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剂或钙拮抗剂、阿司匹林等;观察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d,连用1周;对照组应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维持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PTT)于正常值的1.5倍~2倍,连用5~7天;无论血脂是否增高均给于洛伐他汀胶囊20mg,1/d口服,连服2周。结果:观察组:显效20例(25%),有效52例(65%),无效8例(10%);对照组:显效15例(20%),有效45例(60%),无效15例(20%):结论:低分子肝素钙、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