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与32例无窒息新生儿进行测定心肌酶谱,包括AST、LDH、CK-MB、α-HBDH,对比检测结果,评价心肌损害程度。结果:新生儿窒息时心肌酶谱不同程度增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与窒息程度成正比。结论:心肌酶谱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血清酶学改变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冯斌  何亚薇 《华西医学》2003,18(3):366-367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住院的63例高胆新生儿为治疗组同期门诊体检的健康新生儿20例作对照组行血清心肌酶检测,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心肌酶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肌酶改变与黄疸程度一致。结论:高胆新生儿存在心肌损害,对其应常规作为心肌酶谱及心电图检查,加强对心肌的保护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浓度变化与窒息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奥林巴斯27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酶浓度。结果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活性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成正比。结论窒息的新生儿通过检测血清心肌酶能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血清心肌酶变化(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肌酶水平对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将12例窒息新生儿为实验组,另外收集10例同期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两组新生儿经股静脉穿刺采血2 ml,分离血清,在24 h内测定心肌酶活性,同时做心电图检查,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结果两组血清心肌酶测定结果比较显示两组血清心肌酶均值间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窒息组均出现心电图改变。结论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及心电图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监测和诊断的指标,为早期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心肌酶谱水平变化及心电图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 窒息新生儿74例,其中轻度窒息29例,重度窒息45例,健康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心肌酶活性及心电图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结果窒息组血清心肌酶谱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窒息组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合并心肌损害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NHIE)伴心肌损害的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改变与HIE分度的相互关系 ,心肌损害与窒息恢复时间的关系。方法 :对 16 5例HIE伴心肌损害的患儿出生后 4 8h以内的血清LDH(乳酸脱氢酶 )、CK (肌酶激酶 )、CK -MB (肌酶激酶同功酶 )、HBDH (a -羟丁酸脱氢酶 )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作心电图检查。结果 :心肌损害与窒息恢复时间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 83例 (83/16 5 )患儿心电图出现改变 ,重度组改变分别大于轻、中度组 ,轻度组大于中度组。经方差分析显示 :心肌酶中CK、CK -MB变化与HIE的分度呈正相关性 ,差异显著 (P <0 0 5 ) ;12例 (12 /16 5 )病人于出生后 12h内出现心肌酶谱变化 ,而其中 8例的酶谱变化出现于生后 6h内。结论 :心肌损害和窒息恢复时间密切相关 ,常规检测心肌酶、心电图对HIE伴心肌损害的程度及预后判断 ,以及指导临床治疗有较大参考价值 ;生后 12小时内即可监测心肌酶学变化  相似文献   

7.
窒息后新生儿52例血心肌酶谱变化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对52例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患者(心肌损害组)与52例无窒息新生儿(对照组)血清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酸(LDH)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进行对照检测。结果测定的血清AST、CK、LDH及α-HBDH值,心肌损害组较对照组稍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清CK—MB值心肌损害组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新生儿窒息时心肌酶谱中CK—MB明显增高,治疗1周后CK—MB显著下降,治疗前、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心肌酶谱定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的早期、灵敏、特异的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谱测定对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90例及对照组20例于入院后1~7d内测定血清水平。结果: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入院后血清心肌酶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尸〈0.05),治疗后呈逐渐下降趋势。血清心肌酶谱对心肌损害诊断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综合征新生患儿窒息后因脏器的缺氧可致心肌损害,心肌酶活性增高为新生患儿吸入综合征心肌损害的早期诊断的指标,并与20例健康新生儿对照。结果治疗前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心肌酶谱改变更为明显,病情越重心肌酶值越高,心肌酶谱含量与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心肌酶谱测定有助于判断新生患儿吸入综合征窒息程度和心肌损害情况。心肌酶谱活动改变可作为早期预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及作为愈后评价的手段之一。心肌酶谱变化特征对于指导诊断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发心肌损害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肺炎并发心肌损害及早期干预治疗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为MP肺炎并心肌损害6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心电图、血清心肌酶学检查进行分析。结果:临床有心前区不适、胸闷、心悸、心动过速、早搏等症状、体征者,血清心肌酶谱增高,心电图有部分改变,但无明显心律失常。结论:MP肺炎部分可引起心肌损害,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心电图异常,临床医师要认真检查,以早期进行护心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窒息心肌酶与胆红素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李明 《中国综合临床》2005,21(6):564-56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血清心肌酶、胆红素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36例窒息新生儿分别于入院24h和7d检测血清胆红素及心肌酶,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比同龄正常新生儿升高。窒息新生儿黄疸出现早,但程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缺氧影响窒息新生儿心肌细胞功能及活动,心肌酶的变化与缺氧程度有关,而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窒息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后无症状性心肌损害的发病机理,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67例窒息新生儿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 58.21%(39/67)的窒息新生儿发生心肌损害,其中以重度窒息新生儿合并心肌损害更为多见,心肌损害与窒息轻重程度呈正相关。轻度窒息新生儿造成的心肌损害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占心肌损害的46.15%(18/39),于早期监测心肌酶中发现。结论 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并不少见,新生儿轻度窒息后无症状性心肌损害占有一定的比例,早期监测心肌酶可发现。经治疗后,心肌损害呈可逆性,心肌特异性酶恢复正常,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变化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窒息新生儿心肌酶变化与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4 2例窒息新生儿进行心肌酶测定 ,分别按窒息程度、器官损害程度分组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与轻度窒息组、单器官损害组比较 ,重度窒息组、多器官损害组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心肌酶谱测定有助于判断新生儿窒息程度和器官损害情况。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窒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早为人们熟知,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心肌酶谱改变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重视。笔者对HIE32例患儿通过检查心肌酶,以探讨心肌酶与HIE及心肌损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袁华  张景中 《临床医学》2011,31(5):108-109
新生儿窒息系指生时无呼吸或呼吸抑制者。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缺氧,而严重缺氧、严重的代谢性或混合性酸中毒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循环抑制等可发展为多脏器损害,尤其是窒息后所致心肌损害,为探讨血清心肌酶在窒息新生儿心肌损害早期诊断和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本文检测分析了80例新生儿血清心肌酶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磷酸肌酸钠治疗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98例窒息后心肌损伤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再给予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观察两组患儿心肌酶谱、ECG变化.结果 磷酸肌酸钠治疗7天后患儿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均有所下降(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ECG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对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后的心肌损伤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心肌酶谱可出现下降,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和心肌酶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浓度变化与窒息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日立7600生化分析仪和罗氏201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窒息新生儿血清心肌酶和cTnT浓度。结果新生儿窒息后血清心肌酶活性显著增高,其增高程度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呈正比;血清cTnT浓度增高与新生儿窒息后是否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呈正相关。结论窒息并发心力衰竭的新生儿通过检测血清cTnT和心肌酶能及早发现心肌损害,并判断其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7.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英  陈涛  张钢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6):8841-8842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窒息并血清心肌酶谱变化的患儿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采用保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感染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1,6二磷酸果糖治疗,入院12h内及治疗后查血清心肌酶谱。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HBDH)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6二磷酸果糖对新生儿窒息致心肌损害有一定预防及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窒息是新生儿常见病,亦是新生儿致死、致残的重要病因;窒息缺氧可以引起全身性的损害,尤以脑、心、肾的损害严重;为了解本病对心肌细胞的影响,作就58例进行病情观察,并作心肌酶谱和心电图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年已证实新生儿窒息后心肌损害非常多见,且与病情的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2003-01~2003-12我科住院的窒息新生儿心肌酶谱检测42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轮状病毒肠炎95例血清心肌酶谱变化及心肌损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轮状病毒(RV)肠炎患儿的心肌酶谱的变化以及对心肌的影响。方法:对95例病毒学确诊RV肠炎的患儿进行心肌酶谱检测。结果:36例血清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心肌损害发生率达37.9%,明显高于单纯性腹泻的心肌损害。结论:RV肠炎易致心肌酶谱改变及发生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