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4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实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由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使用,血小板(platelet PLT,)检测常规化具有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的优点,但检测常出现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结果,造成错误临床诊断,这是检验工作者一直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形成原因,进行一系列的实验研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血细胞分析仪因其快速、简便、重复性好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但其中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时有发生。为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我们采用LH750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对血小板计数值异常偏低的患者进行血小板手工计数,血涂片观察血小板分布情况等方法进行复检。发现假性血小板减  相似文献   

3.
假性血小板减少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现将我院2007年在临床中遇见的假性血小板减少进行分析,并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纠正措施。方法对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30例血小板假性减少标本进行血凃片复检、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 12例EDTA依赖患者、8例存在大血小板的患者、10例采血不顺患者仪器阻抗法血小板计数结果与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TA依赖引起血小板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电阻抗法计数大血小板有一定的误差也会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采用手工计数血小板复检假性血小板减少标本可保证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正>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但有时EDTA会引起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临床诊断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EDTA-PTCP发病率较低,约为0.1%,临床主要表现为重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无出血现象。此种假性血小板减少无任何病理与生理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仪器法测定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对策。方法统计我院2017年11月至12月份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150例,根据镜下涂片分析,分别采用更换抗凝剂类型、重新抽血、低值血小板荧光染色法测定、水浴、预稀释法和即刻上机测定法来进行针对性处理。结果按照血小板假性减少产生的原因针对性处理,能够及时顺利解决血小板假性减少的问题;150例病例占2017年两个月血常规总检测数66010例标本的0.23%;上述病例在随后的一段时间检查中,追踪到有31例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消失。结论临床、护理、检验及患者各方相互配合,有针对性选用不同的检测方法,能快速顺利解决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的临床检验问题;肿瘤患者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占比略高于文献报道,说明肿瘤疾病与部分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的发生存在着某些关联;部分肿瘤患者,随疾病进程血小板假性减少现象可以消失。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告因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病例,以引起同行注意。方法选择不同检验方法进行血小板的检测。结果血细胞计数中抗凝剂EDTA-K2引起血小板检验结果假性减少,导致对检验结果的错误理解、极易误诊,而且使病人承受不必要的进一步检查,增加了病人的医疗费用及痛苦。结论目前临床用EDTA-K2作为血细胞计数的抗凝剂,但引起血小板不正常的粘附、聚集,导致抗凝静脉血血小板结果假性减少。所以应引起同行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是由于使用抗凝剂乙二胺四乙酸引起的体外血小板聚集,使血小板计数呈假性减少的一种现象,发生率低,临床易误诊误治。本文就其发生及纠正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文献逐年增多,我们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1994-2012年的文献资料,题名包含"假性血小板减少"的文献共175篇,其中123篇文献包含"假性血小板减少"与"EDTA(乙二胺四乙酸)",2006年后此类报道文献量剧增,期间共报道372例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PTCP).本文就EDTA-PTCP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及鉴别诊断、防范措施等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减少或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为抗凝剂的真空负压采血管广泛用于临床,但EDTA—K2的使用会引起血小板的聚集,导致血小板假性减少。有文献报道部分人群血小板有EDTA依赖性聚集,造成仪器检测结果假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发生率为0.07%~0.21%。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257 230例血常规标本中血小板假性减少例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根据本实验室复检标准,对血小板低于5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复检,发现血小板计数假性减少者82例,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处理。结果 51例为乙二胺四乙酸致血小板假性减少,23例为大血小板致血小板假性减少,白细胞周围卫星现象1例,冷凝集现象5例,其余2例未找到明显原因。对这些标本进行手工计数或者抽血后即刻上机检测,得到正常范围的结果。结论血细胞分析仪存在一定的干扰因素,尤其是血小板计数有假性减少现象,必须找到原因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2.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2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DTA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聚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伴白细胞假性增高,且临床无出血征及凝血功能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3.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目的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病例进行分析,避免因PTCP出现医疗差错。方法利用仪器法、手工法和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分析血小板计数及形态。结果EDTA盐抗凝血会诱发血小板凝集,导致仪器法计数血小板假性减少合并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假性增高。结论EDTA盐抗凝剂引起的PTCP对于住院患者出现误诊误治的机率更大。  相似文献   

14.
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血小板在体内主要参与止血与血栓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因此血小板数量的检测是临床最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患者血小板减少可能会指导临床医师抽骨髓检查或输入血小板治疗,鉴别血小板减少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各种原因所致的血小板假性减少如未被及时发现,会给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带来许多麻烦,甚至会引起医疗纠纷,因此及时发现尤为重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95例血小板减少标本(〈100×10^9/L)重新采静脉血,用仪器法和手工法两种方法进行重新测定。结果在195例血小板计数减少标本中有49例假性血小板减少,其中采血不当占48.9%,EDTA依赖占38.7%,大血小板占6.1%,小血小板占4.1%,其他占2%。结论采血不当和EDTA依赖性抗凝是造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血小板减少标本,须用仪器法和手工法二种方法测定,以辨别血小板减少的真伪。  相似文献   

16.
不同抗凝剂对检测血小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前临床检测血小板普遍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其所用的抗凝剂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认定的对血细胞计数影响较小的EDTA盐。但是,EDTA盐会引起某些患者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在血细胞计数时将血小板当作白细胞计数,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白细胞计数假性升高。现将我院发现的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seudothrombocytopenia,PTCP),分别用不同的抗凝剂,在不同时间计数后产生的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EDTA盐是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1993年建议用作血液分析的抗凝剂.但EDTA盐有时可导致血小板发生聚集从而导致血液分析仪做血小板计数时出现假性偏低的现象.即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疗(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dependent PTCP)。这种假性低血小板现象会导致临床增加不必要的辅助检查.甚至导致临床误诊、误治。因此,这种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应该受到广泛重视。现将所遇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误诊为ITP(附1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灵玲  张晓梅 《临床医学》2007,27(12):91-91
ITP是一种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减少(EDTA—PTCP)是由于EDTA盐作为抗凝剂的抗凝血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上检测时,因血小板发生聚集,发生假性血小板计数减少的现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的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其解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住院的71 535例,在血常规检测时有血小板减少的13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再次分析检测,同时涂片瑞-姬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7例EDTA-K2抗凝剂血小板数值为(56±27)×109/L,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同一仪器上检测,其血小板数值为(185±39)×109/L,两者结果用配对t检验分析,统计学上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1.83,P<0.01).EDTA-K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0.12%,占血小板减少总数的6.56%.结论: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12%,极易误诊.对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标本应进行涂片复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再次检测,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由EDTA抗凝剂引起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纠正方法。方法工作中遇到1例假性血小板减低的病例,通过涂片镜检及使用不同抗凝剂比较分析血小板计数的差异。结果镜检血涂片发现血小板有聚集现象,用EDTA抗凝剂时血小板计数明显低于用肝素抗凝时血小板计数。结论用EDTA抗凝剂计数血小板会引起假性减低,要重视涂片镜检,建议换用肝素抗凝剂等方法来纠正血小板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