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目的 总结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的多样性,寻找减少心肌梗死患者误诊的方法,利于在第一时间内识别出该类患者,使患者得到最及时合理的治疗.方法 对我院2007-01~2011-08间,收治的4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患者主诉及表现多样化,初诊误诊率14.3%.结论 基层医院需做到心电图检查常规化,尤其注意18导联检查及动态心电图观察,并及时行心肌酶谱检测,以防漏诊.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临床研究的重点,溶栓疗法是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大进展,静脉内溶栓简便易行,是AMI早期再灌注的主要措施,能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和提高生存率,溶栓治疗适宜在心梗发病12小时之内进行,6小时之内效果较好。但缺乏典型缺血性胸痛是造成AMI患者院外时间拖延超过12小时,丧失最佳治疗时间的主要原因。我院自2001年5月—2003年12月共救治无痛性心肌梗死20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方面,头胸导联是否具有与常规导联一样的价值.方法 对于60例健康人和4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患者,同步记录并分析常规导联心电图和头胸导联心电图.将两种体表心电图的诊断结果与冠脉造影的结果相对照,并计算两种导联系统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的符合率和假阳性率.结果 常规导联心电图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为90.0%(36/40)、假阳性率11.6%(7/60);而头胸导联心电图的诊断符合率为95.0%(38/40)、假阳性率0%(0/60).头胸导联诊断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的符合率高于常规导联,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假阳性率低于常规导联,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头胸导联对急性高侧壁心肌梗死诊断的准确率与常规导联相仿,而较低的假阳性率优于常规导联.  相似文献   

4.
刘亚宏 《当代医学》2010,16(22):79-80
目的探讨18导联心电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71例符合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常规12导联心电图的基础上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和右胸导联V7、V8、V9,观察附加导联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结果附加右室和后壁导联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诊断应常规加做右室导联V3R、V4R、V5R和右胸导联V7、V8、V9。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 1989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 187例 ,其中无痛性者共 65例 ,占 34 .8%。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 本组 65例中 ,男 54例 ,女 11例。年龄最小 4 4岁 ,最大 8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史 16例 ,高血压病史 14例 ,脑血管意外史 9例 ,糖尿病史 5例 ,高脂血症史 12例 ,均无典型心绞痛史。诊断依据 :( 1)主诉无胸痛 ,而有其它临床症状。( 2 )心电图有病理性Q波和ST -T动态变化 ,或无Q波而有典型ST -T演变。 ( 3)心肌酶学增高改变。1.2 入院初主要症状 无任何临床症状 ,偶然行心电图检查而发现急…  相似文献   

6.
常规心电图(ECG)检查已成为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的依据之一。然而由于后壁AMI在ECG中常无典型改变,极易被误诊或漏诊,因为人们习惯上只注意寻找梗塞型Q波。当典型心前区疼痛时,V1~V3导联ST段压低则可作为后壁AMI的早期诊断,应即时加作V7~V9导联。  相似文献   

7.
冯琳华 《医学文选》2002,21(4):497-497
心肌梗死临床上常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但老年人由于痛阈上升或以并发症为首要表现而掩盖了胸痛 ,而表现为无痛性心肌梗死。现将本院近三年收治的无痛性心梗 1 0例进行分析总结 ,旨在提高早期诊断率 ,以免误诊、漏诊 ,为挽救心梗赢得时间。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3例 ,女 7例。年龄 60~ 79岁 ,平均 66.9岁 ,所有病例均根据心电图进行性和特征性改变及血清心肌酶测定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1 .2 主要临床表现 表现为乏力、气喘、呼吸困难1例 ;睡眠中突发呼吸困难、不能平躺 1例 ;突发昏迷、抽搐 1例 ;咳嗽、咯少量血丝痰 1…  相似文献   

8.
1 临床资料收治 10例 ,其中男性 7例 ,女性 3例。发病年龄在 4 1~ 50岁 2例 ,51~ 6 0岁 3例 ,6 1~ 70岁 5例。2 检查结果梗死部位在前间壁 5例、前壁 2例、下壁 2例、正后壁 1例。心电图检查都有Q波 ,ST段和T段均有异常。3 讨论无痛性心肌梗死是老年人心肌梗死的重要特征 ,据国内外报道约占 15%~ 75%。在收治 10例无痛性心肌梗死中 ,4 1~ 50岁占 2 0 % ,51~ 6 0岁占30 % ,6 1~ 70岁占 50 % ,表明年龄愈高 ,无痛性心肌梗死比例越大。部分老年人心梗不呈现疼痛的原因有 :(1)位于心脏上的冠状动脉突然闭塞 ,心肌尚未接触酸性代谢…  相似文献   

9.
右心室心肌梗死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往多以右胸导联为主要诊断依据,但其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旨在讨论常规12导联心电图变化对右心室梗死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76岁,以周身乏力10余年,加重1d为主述就诊,既往糖尿病10年,日常未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良好。入院查体:T36.5℃,P76次/min,R18次/min,BP130/90mmHg。神清语明,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慢性痛面容,查体合作。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mm,直、间接光反应灵敏,口唇无发绀。伸舌居中,双肺呼吸音清,HR76次/min,律整,腹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力4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阴性。辅助检查:即刻血糖13.6mmol/L,予二甲双胍0.5g,3次/d口服.嘱监测血糖变化。第二日症状进一步加重,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心室率96次/min,广泛ST-T改变,心肌酶谱AST 128U/L,CK501U/L,CK-MB 108U/L。LDH 336U/L,HBDH 196U/L,凝血四项及血常规正常。诊断: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立即扩冠、抗凝、营养心肌、降糖对症治疗,2周后出院。  相似文献   

11.
12.
伍全安 《中外医疗》2010,29(13):4-4,7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寻求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住院的外伤性脑梗死56例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外伤性脑梗死56例中,小面积梗死(〈3cm)25例(44.64%),中面积梗死(3~5cm)18例(32.14%),大面积梗死(5cm以上)13例(23.21%)。手术治疗20例,颅骨牵引颈部制动6例,保守治疗30例。结果良好38例(41.45%),中残12例(21.42%),重残2例(3.57%),植物生存1例(1.79%),死亡3例(5.36%)。结论认真观察脑外伤病人的病情,及时复查脑CT,早期发现外伤性脑梗死并早期恰当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216例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16例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进行了统计分析。包括一般心电图资料、梗死定位诊断、并发心律失常以及不同年龄、性别病人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广泛后壁心肌梗死、广泛前壁心肌梗死,60岁~69岁男性病人发病率最高。ST段抬高和Q波出现的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不足50%,约一半的心电图表现不典型,正确认识和诊断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寻求恰当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我院住院的外伤性脑梗死56例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情况。结果外伤性脑梗死56例中,小面积梗死(小于3cm)25例(44.64%),中面积梗死(3~5cm)18例(32.14%),大面积梗死(5cm以上)13例(23.21%)。手术治疗20例,颅骨牵引颈部制动6例,保守治疗30例。治疗:良好38例(41.45%),中残12例(21.42%),重残2例(3.57%),植物生存1例(1.79%),死亡3例(5.36%)。结论认真观察脑外伤病人的病情,及时复查脑CT,早期发现外伤性脑梗死并早期恰当治疗,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电图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致病血管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2月我院心肌梗死患者40例,分别行心电图检查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心电图表现为ST段出现抬高,Ⅲ大于Ⅱ时,诊断右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9.28%(25/28),特异性为85.71%(18/21);当心电图表现ST段出现压低avL大于I时,诊断右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0.32%(28/31),特异性为85.71%(18/21);当心电图表现V1-2ST段没有压低时,诊断右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87.88%(29/33),特异性为73.68%(14/19)。结论心电图可有效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致病相关血管。  相似文献   

16.
许海燕 《中外医疗》2012,31(36):3+5-3,5
目的对非典型AMI临床特征展开分析。方法选取30例非典型AMI患者,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检查,对合并"心律失常"患者行抗心律失常,"血压低及休克"患者使用升压药"多巴胺",心衰患者采用"利尿剂"、"马吗啡"与"多巴酚丁胺"。结果 30例非典型AMI患者抢求成功29例(96.67%),死亡1例(3.33%)。结论非典型性AMI多发于高龄,难确诊,"临床症状"及"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误诊多。  相似文献   

17.
<正>我们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典型130例脑梗死患者的心电图改变、心电图异常率与脑梗死部位、病情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现分析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0例均为既往无心脏病史或发病前  相似文献   

18.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辨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一般都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阻塞 ,使依靠这支冠状动脉供给血液的一片心肌 ,因缺血而受损伤 ,以至于坏死。心电图就呈现相应的T波、ST段以及QRS波群的显著改变。所以心电图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绝大部分患者可表现为显著而特异的改变 ,但也有小部分患者因为种种原因会使诊断发生一时的困难。1 前间壁及前壁侧壁心肌梗死辨伪1 .1 心室除极顺序的改变1 .1 .1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CLBBB) CLBBB时室上性激动沿右束下传心室 ,首先缓慢地通过间隔 (约 0 .0 4s)再激动左心室 ,室间隔的除极为由右向左进行 ,…  相似文献   

19.
内皮素在心肌梗塞中的病理生理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皮素是一种由21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它与冠心病心肌梗塞发病机制的关系一直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内皮素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着急性心梗发病后,它可导致心梗范围扩大、再灌注时局部心肌微循环衰竭以及提高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内皮素还与急性心梗后心肌重构、心功能减退等不良反应有关,心梗后血浆高内皮素水平是预后不良的标志。现在多数学者认为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能拮抗内皮素的不良作用具有心脏保护效应,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