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控制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入住我院ICU1869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及探讨.结果 1869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55例,占2.9%;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其收治的患者属于医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医院感染的致病微生物为致病力较弱的条件致病菌.引起感染的途径主要有:经器官插管侵入,呼吸道吸入;通过留置各种引流管及血管内的导管侵入;护理操作中无菌观念不强;病室环境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结论 通过加强对上述引起感染途径的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ICU病室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经利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5):16-17,20
目的探讨入住ICU患者医院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从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ICU 83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2例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109例,感染率为13.10%。院内感染与年龄、手术时间、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广谱抗生素应用、住院时间等有关,各因素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降低ICU院内感染率,必须加强对感染相关因素的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综合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院内感染患者的死亡率以及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所有入住ICU患者的病历资料, 统计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对所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 同期无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血浆白蛋白水平、是否手术、是否存在意识障碍、有无侵袭性操作、是否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否合并其它基础疾病等可能危险因素方面的差异.对比2组患者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29.41%.2组在APACHEII评分、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无统计学意义.院内感染的患者病死率 (40%) 明显高于对照组 (16.7%) , P<0.05.结论 病情危重程度、入住ICU时间、意识障碍、基础疾病、年龄、侵袭性操作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性别、血浆白蛋白水平、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院内感染的发生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莫焕桐  陈小丽  陈伟忠 《广东医学》2014,(16):2581-2583
目的探讨院内下呼吸道多重耐药菌( MDRB)感染的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4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下呼吸道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284例院内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中,MDRB感染230例,MDRB感染患者主要来自于ICU、神经外科、呼吸内科及神经内科;MDRB菌株分离率前4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气管切开/插管、入住ICU时间>3 d以及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院内下呼吸道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结论院内下呼吸道MDRB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大部分耐药严重。严格控制侵入性操作及入住ICU指征、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防止院内下呼吸道MDRB感染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5.
心胸外科术后患者ICU内肺部感染分析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CU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ICU内肺部感染是指入住ICU48h后发生的院内感染,但不包括入住ICU前在其他病房获得的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罗山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其中发生医院感染患者15例,未发生医院感染患者35例。采用医院自制《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影响因素调查问卷》收集患者年龄、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切口类型、入住ICU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等信息,调查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现状,分析其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不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手术时间、术前是否使用抗生素、切口类型、入住ICU时间、有无侵入性操作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使用抗生素、入住ICU时间>4~6 d、有侵入性操作及Ⅱ、Ⅲ类切口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手术时间≥120 min、术前使用抗生素、入住ICU时间>4~6 d、有侵入性操作及Ⅱ、Ⅲ类切口是普通外科手术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应加强对以上因素的手术室护理管理,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综合性重症监测治疗室患者医院内感染病原菌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重症监测治疗室(ICU)患者医院内感染问题日益突出,由于ICU患者多患有多种慢性基础疾病或受到严重的损伤,病情危重复杂,加之器官功能衰竭,免疫力减弱,防御反射差,再加上侵入性操作较多。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等诸多因素,极易发生院内感染。我院ICU自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1035例患者,发生医院内感染197例次,感染发生率为19%。现对其病原菌及药敏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入急诊ICU监护前无糖尿病病史且存在高血糖的危重病患者126例,收住ICU时血糖为(15.3±6.7)mmol/L.将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2例,均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B组血糖控制在6.1~8.3 mmol/L;C组血糖控制在8.3~11.1 mmol/L.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的抗生素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入住ICU最后1 d的APACHE II评分、院内感染发生率、多脏器功能衰竭(MOF)发生率及病死率等参数.结果 A组患者治疗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入住ICU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MOF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入住ICU时间及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患者MOF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显著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诊ICU危重病患者给予胰岛素强化治疗,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可改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重症监护室(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院内感染率。方法监测和分析2009年9月-2012年9月我院ICU院内感染状况,总结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结果 ICU属于院内感染的高危科室,院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963例患者中134例(13.9%)发生医院感染,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58.2%,患者特殊的自身因素及外在因素等均成为发生ICU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规范医疗操作流程,优化护理流程,合理应用抗生素,将有效降低重症监护室的院内感染率,提高治愈率,降低医疗费用,减少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找出我院神经外科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并制定出相应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入住我院神经外科ICU3100例患者发生院内感染情况;结果:3100例患者其中发生院内感染人数150例,占4.9%;结论 我ICU院内感染有多种因素,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关键在于预防.  相似文献   

11.
高杨 《吉林医学》2012,33(33):7284
目的:研究和探讨ICU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方法:对52例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ICU患者进行对比研究,并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过单因素分析表明,患者基础患病数、抗生素使用时间、ICU入住时间、调整时间、气管插管、预置鼻胃管、翻身拍背等与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有关。其中留置鼻胃管和呼吸机使用是出现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保护因素为翻身拍背。结论: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翻身拍背,进行无创通气,尽可能减少各类侵入性操作,可以有效预防ICU溶血性葡萄球菌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其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ICU2009年1月~2010年5月的56例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21.3%,其中下呼吸道感染率占43%,泌尿道感染占25.6%,机械通气感染占11.8%,以老年人居多;感染疾病中最多的是恶性肿瘤;感染细菌中革兰阴性菌占60.0%,革兰阳性菌占18.9%,细菌均为多种耐药;易感因素中有患者病情危重程度、侵入性诊疗操作、滥用抗生素等。结论:ICU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等因素相关,应采取加强ICU病室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措施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内脑外伤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收入我院ICU的144例脑外伤患者按是否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分为两组,对15个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后,将7个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从而找出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44例患者中发生院内肺部感染30例,感染率为20.83%;而气管切开、多种抗生素联合应用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严格掌握抗生素应用范围、指征,禁止滥用抗生素;严格掌握气管切开适应症及时机,做好气管切开后护理,对减少院内肺部感染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老年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作者医院2011-05/2013-04月院内肺部感染的50例COPD患者为A组,随机抽取同期无肺部感染的50例COPD患者为B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经单因素分析,以下因素与COPD患者院内肺部感染显著相关(P〈0.05):合并糖尿病,Ⅱ型呼衰,住ICU时间较长,行机械通气,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或)频繁更换,长期使用激素;但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仅以下5项因素是COPD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住ICU时间较长,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抗生素和(或)频繁更换。结论合并糖尿病,住ICU时间较长,低蛋白血症,长期应用和(或)频繁更换抗生素是老年COPD患者院内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采取治疗措施避免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院内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对本院ICU发生的院内感染进行调查,对年龄、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危重病患者、老年体弱者易发生医院感染,侵入性操作与感染关系密切,ICU设置的不合理增加感染的可能。结论加强ICU管理,加强危重患者保护性隔离,ICU设施的改进,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是预防ICU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66例ICU院内感染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艳  魏信信  黄水平 《当代医学》2010,16(34):155-156,159
目的为了解某医院ICU院内感染的情况及相关因素,对ICU院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提供建议。方法收集某医院2008年1月~2009年6月医院感染科对入住ICU病房的289患者的登记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率为22.83%(66/289)。感染部位占前3位的是下呼吸道感染57.5%(38/66)、泌尿道感染22.7%(15/66)和器官/腔隙感染15.1%(10/66)。分离出92株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63.0%(58/92)。居前3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3.9%(22/92)、真菌21.7%(20/92)、不动杆菌属13.0%(12/92)。结论 ICU获得性感染发生率高,致病菌仍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合理科学使用抗生素,严格限制人员出入,严格消毒治疗器械,严格洗手制度,对危重病人早期营养支持是降低ICU院内感染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景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Z1):143-145
目的探讨ICU院内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ICU患者医院感染情况。结果老年患者、有糖尿病史者、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者、长期昏迷者、心肺复苏术后、脑血管意外患者、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患者、长期大量应用抗生素、严重创伤及鼻饲反流至肺部者最容易发生院内感染。结论针对ICU内常见感染原因,应加强病房环境卫生管理;重视工作人员手的清洁;减少口咽部细菌的定植;控制胃内容物反流引起的误吸;切断呼吸机感染途径;做好血管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加强ICU院内感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脑外伤患者在ICU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脑外伤患者作为病例资料,将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的18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未发生肺部感染的6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激素应用、置尿管、置胃管、机械通气、格拉斯哥评分、手术治疗、抗生素应用8种危险因素。结果 86例脑外伤患者在ICU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率为20.9%;两组患者气管切开、激素应用、置胃管、机械通气、格拉斯哥评分、抗生素应用6种危险因素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中置尿管、手术治疗这两种危险因素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析并严格控制脑外伤患者在ICU内发生院内肺部感染危险因素,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性,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48 h的实施了医疗干预措施的2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观察期内对患者实施医疗干预措施的时间,统计医院感染部位及感染菌株种类的构成,对比观察医院感染组及无医院感染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其医疗干预措施与医院感染的临床相关性。结果24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17.07%;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尿道和颅内感染最多。病原菌医院感染率为76.19%,而实施医疗干预措施发生的病原菌医院感染率占65.62%(χ2=9.980,P〈0.01)。入住ICU时间长、脱水剂应用时间长、机械通气、开放性损伤、合并多发伤、气管切开时间以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是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P均〈0.05)。感染组42例患者的病死率为21.43%,显著高于非感染组的9.31%(χ2=6.334,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感染后可增加患者致残致死率;入住ICU时间、脱水剂应用时间、气管切开时间、机械通气、开放性创伤及合并多发伤、不合理应用抗生素等是医院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针对这些感染因素进行积极预防,在综合考虑患者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少过多的医疗干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分析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为预防ICU发生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是否发生院内感染将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的391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对所有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气管切开治疗、气管插管治疗、泌尿道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等相应的操作,并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1例患者的ICU院内感染率为25.8%。多因素分析ICU院内感染,表明泌尿道插管治疗、气管插管治疗、住ICU时间大于10 d及机械通气时间大于5 d是ICU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避免院内感染,在加强防范意识、增强无菌观念的基础上,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等是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