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玉春 《西南军医》2007,9(4):124-124
手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往往会产生一种紧张、恐惧不安的心情,有过手术经历的病人也会有害怕与焦虑,由于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其特点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和情绪变化,这些不适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手术的进行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而巡回护士是病人进入手术室后接触最为密切,自始至终看护病人各种变化的医务人员。因此,巡回护士与病人接触的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心理护理,对手术顺利进行及对病人的术后恢复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手术患者中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的非全身麻醉患者7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0例和常规组340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反应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紧张、焦虑、恐惧和怀疑等不良心理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81.9%)明显高于常规组(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提高患者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3.
王英  张琦  唐湘君 《西南军医》2011,13(2):355-356
目的 探讨不同节段脊髓损伤(SCI)的心理问题.方法 采用观察和会谈的方法评估.结果 通过分析,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走出心理阴影,无自杀自残等行为发生,出院后生活正常.结论 通过对不同节段SCI患者深入细致的心理状态分析,根据不同心理反应给予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能有效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乳腺癌术前心理分析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周丹  王敏  陈欣 《航空航天医药》2006,17(4):245-245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最高而且逐渐年轻化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手段,手术可影响患者的心理活动,引起心理应急反应,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术前心理干预,使患者在良好的状态下接受手术使手术更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5.
甲状腺功能亢进手术患者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给予甲状腺功能亢进病病人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治疗,研究病人手术前后的心理变化,阐述手术室心理护理在病人手术治疗中方法及重要性.方法:79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在术前、术中及术后进行心理护理,具体采取术前心理沟通、创造良好的手术环境、让病人有依托感、安全感、麻醉时的心理护理、语言护理、术中的监测护理、保持病人清洁舒适、术后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术后随访等方式.对照组病人只给予常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者在担心麻醉效果及疼痛、担心手术意外、关心手术效果、感到紧张要求关心照顾、担心疾病性质、对手术室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结论:对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的患者采取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可有效地缓解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感,对手术室的满意度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改进型心理护理对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心理焦虑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采取一般护理加改进型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焦虑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在观察组患者中,出现1例心理焦虑症患者,术后出现2例并发症;在对照组患者中,心理焦虑的有9例,术后出现了8例并发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进型心理护理在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有助于坚强患者心理顾虑,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唇腭裂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从我院2012-2016年度收治的600余例患者中挑选出年龄在5 ~ 29岁的患者,针对其心理特征制定相应的干预方法,进行积极主动的术前、术中和术后心理干预.结果 经积极心理干预后,患者的自我意识及自尊心等均有很大程度提高.结论 在对唇腭裂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同时,开展有效的心理干预对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做好手术前患者心理护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科技事业的不断发展,为更多的患者和疾病带来了进行手术治疗的机会。但是,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对医疗要求的逐步提高,患者在手术前的不良心理反应问题也更加突出,因此,积极做好患者手术前的心理护理,对患者顺利渡过手术期和术后的康复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现代医学中手术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由于手术治疗本身的一些特点,常常会给病人带来一定的精神压力,引起情绪的变化,比如病人出现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所有这些不适的心理反应会直接影响到手术的进行以及木后的治疗效果,如何做好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我们有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0.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普及,深化。围手术期病人的护理越来越被重视。围手术期是指病人因需手术治疗住院时起到出院时止的期限,包括手术前、中、后三个阶段,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在围手术期进行心理护理,可使患者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室,安全的耐受手术,保证手术成功,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心理护理对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221例患者进行术首、术后心理护理.结论: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不仅可以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增强与护士之间的信任度,促进手术正常进行,还能对术后患者促进早日康复,防止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心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住院序号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之上,给予B组患者心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心理和性功能。结果 A、B两组患者干预后SAS评分、焦虑发生率比之干预前均有显著改善,但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明显,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A、B两组患者术后三个月在性欲、性生活接受度、性生活频率等方面比之术前均有明显改善,B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焦虑心理,改善患者性功能。  相似文献   

13.
急性外伤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伟 《航空航天医药》2009,19(8):120-120
目的:探讨清创缝合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急性外伤患者,经受心理和躯体的双重打击,可出现一些特殊的心理状态、心理需求和心理反应进行分析,根据这些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负担,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清创手术,使整体护理模式在急诊工作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结果:健康教育的实施包括:提供安静舒适的医疗环境,增加病人的安全感;建立良好的心理支持系统,提高心理应急水平;手术与疾病相关知识介绍、缓解疼痛的方法及如何预防伤口感染等.结论:心理变化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疾病,减轻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无痛人流手术者心理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自接受无痛人流手术的6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行人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 较之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心理状态明显占优,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无痛人流手术者,予以人性化护理,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与恐惧心理,还能提升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陈灵乐  李会玲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2):2327-2328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剖宫产手术前后的重要性和护理效果.方法:对214例剖宫产患者的护理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所有产妇均轻松接受手术,顺利度过手术期.无1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结论: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对提高手术质量,确保母婴安全,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手术应激反应的缓解作用。方法:将24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122例及对照组120例,检测两组患者手术前、中、后的心率、血压变化。结果:心理干预组手术前、中、后手术中血压分别为:126.7±12.5/83.5±11.3mmHg(收缩压/舒张压)、131.8±13.6/84.7±12.1mmHg、121.8±11.4/74.9±8.1mmHg,心率分别为:84.3±12.2、89.2±11.9、79.1±10.6;对照组手术前、中、后血压分别为:133.2±14.6/88.6±12.4mmHg、139.4±16.0/89.1±12.9mmHg、123.7±10.3/77.1±7.9mmHg,心率分别为:97.5±10.9、102.7±10.2、80.4±8.7。手术前及术中干预组血压、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各值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心理干预治疗对缓解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针对重度烧伤患者在烧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为消除各种不良的心理反应做好心理护理.方法:注意观察患者在烧伤治疗过程中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反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通过对患者的细致耐心的工作,使其消除了不良的心理反应,能积极配合治疗,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结论:经临床实践证实,对重度烧伤患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治疗和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心理反应,是身体受到伤害后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疼痛也是多种疾病共有的症状,与心理因素也有着密切关系.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与临床观察证明,心理因素既可以诱发和加重疼痛,也可以延缓和抑制疼痛.由于人们的心理状态不同,其疼痛的感觉或“闽值”也不相同.注意调整心理状态,运用心理疗法,可以巧妙地止痛.  相似文献   

19.
手术是现代医学治疗许多疾病的重要手段,然而,手术对病人来说,无疑是一种强烈的精神应激源,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活动,甚至给手术的治疗效果带来不利.因此,外科护士在为病人做常规护理的同时,也要注意病人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必要地心理护理,满足病人身心两方面的需要.本文针对手术病人在术前、术中、术后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应对技术做一个概述.  相似文献   

20.
杨卓露 《民航医学》1998,8(3):44-44
通常,当人体受伤后出现的心理反应是恐惧和焦虑。这种心理反应对疾病痊愈可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在换药中.护士要理解和关心患,实施良好的心理护理,使患能在晟佳心理状态下使伤口愈合,以利于疾病的早日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