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目的减少配制多西他赛注射液产生的泡沫及吸净后瓶内残余药量。方法传统法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从冰箱取出,带包装盒横向(瓶身与操作台平行)放置于操作台,再注入对应溶剂,放置5 min待药液溶解后抽取药液;改进法将多西他赛注射液从冰箱取出后直立放置5 min,沿瓶壁缓慢注入对应溶剂,待药液完全溶解再向瓶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1 ml,放置5 min后抽取药液。结果改进法药液溶解后瓶内泡沫高度及吸净药液后瓶内残余药量显著少于传统法(均P<0.01)。结论直立放置多西他赛,将溶剂顺瓶壁缓慢注入,溶解后加入0.9%氯化钠溶液1 ml,可以使多西他赛溶解更彻底,降低药液黏稠度,减少残余药量。  相似文献   

2.
多西他赛为紫杉醇类抗肿瘤药,是一种黄色澄明油状液体.采用常规方法稀释多西他赛既容易产生大量泡沫,又不易彻底溶解,造成药物浪费及用药量不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摸索出一种新的稀释方法,介绍如下. 方法: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吸取多西他赛专用溶剂,将多西他赛药瓶倾斜60.,右手持注射器,针头斜面紧贴药瓶内壁(一般在瓶体的1/2处),缓慢将溶剂沿瓶壁注入,再将药瓶缓慢反复倒置混合l min,避免摇动.最后静置5 min,即可完全溶解.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次给药法预防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效果.方法 根据入院时间将128例使用多西他赛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输注多西他赛296例次,采用分次给药法,先将多西他赛20 mg稀释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若无不良反应则将余量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余量1 h滴完.对照组输注154例次.将多西他赛1次药量全部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 h滴完.两组输注前给予激素预处理,输注中观察并记录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发生过敏反应19例次(6.42%),对照组21例次(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过敏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次给药法能有效减少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发生,避免因治疗被迫中止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对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放射增敏作用和多西他赛联合放射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动物模型28只,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 照射组。测量各组移植瘤体积,计算各组抑瘤率,评价多西他赛的放射增敏效果,并对标本进行光镜观察及原位末段标记(TUNEL)检测。结果:28只裸鼠的成瘤率为100%,实验期间无死亡,比较各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抑瘤率分别为单纯照射组36.4%,单纯多西他赛组44.2%,多西他赛 照射组86.9%。多西他赛对放射治疗的增敏值(enhancement factor,EF)值为1.5。多西他赛 照射组的平均凋亡指数(AI)为(15.6±2.3)%,与其它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多西他赛对人AGS胃癌裸鼠移植瘤有良好的放射增敏作用,多西他赛联合放疗能更有效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多西他赛联合长春瑞滨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西他赛和长春瑞滨均为植物碱类抗肿瘤药物,广泛用于乳腺癌治疗中,有较高的抗肿瘤活性及可耐受的毒性反应.因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多西他赛、长春瑞滨联合应用逐渐引起重视,现综述多西他赛联合长春瑞滨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对多西他赛加泼尼松方案耐药的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CRPC)病例联合应用雌二醉氮芥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CRPC患者22例在多西他赛加泼尼松治疗过程中病情进展(血PSA升高)时,用雌二醇氮芥联合多西他赛及泼尼松方案二线治疗:多西他赛75mg/m2,第1天,泼尼松5 mg bid,第1天起连续应用,雌二醉氮芥280mg bid,第1天起连用5d.21d为1周期.主要观察终点是PSA,PSA下降>50%为有效.次要观察终点包括生化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客观有效率及毒副作用.结果 22例患者共完成94个周期.有效14例,有效率64%.中位生化无进展生存期17.1周,中位总生存期54.3周.Ⅲ-Ⅳ度毒副作用包括心脏毒性1例(5%),中性粒细胞减少8例(36%),粒细胞缺乏性发热1例(5%).2例因毒副作用退出治疗.结论 雌二醇氮芥联合多西他赛及泼尼松二线治疗多西他赛加拨尼松方案耐药的CRPC患者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0例mCRPC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在雄激素剥夺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给予多西他赛化疗加用泼尼松,观察组给予阿比特龙联合多西他赛治疗并加用泼尼松...  相似文献   

8.
我科乳腺癌患者多采用TAC化疗方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多西他赛).其中吡柔比星是加入0.9%氯化钠50mL(液体瓶高12cm,直径6cm)后为患者进行静脉滴注.药液为红色,多数患者看到后心理压力大,往往加重恶心呕吐.鉴此,我科于2010年1月制作了一种浅咖啡色输液瓶外套,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AXL表达在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多西他赛化疗耐药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Western印迹测定多西他赛刺激PC-3和DU145后AXL蛋白表达,通过多西他赛浓度递增间断刺激PC-3和DU145细胞,建立耐药细胞PC-3-DR和DU145-DR,应用Western印迹测定PC-3和DU145细胞耐药前后AXL,AXL磷酸化蛋白激酶(p-AXL)及配体蛋白生长阻滞特异性因子-6(Gas6)蛋白表达。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 2000将经过筛选证实有效的AXL-shRNA序列和阴性NCshRNA序列转染PC-3和DU145细胞,应用CCK8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加入多西他赛后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应用MT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加入AXL抑制剂MP470和多西他赛单独及联合应用的细胞增殖率、凋亡率和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印迹检测AXL抑制剂R428,多西他赛单独或联合处理耐药细胞后ABCB1的表达情况。结果:多西他赛刺激PC-3和DU145细胞后,AXL表达上升(P0.05);与PC-3和DU145细胞相比,PC-3-DR和DU145-DR中AXL,p-AXL蛋白表达明显上升,Gas6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均0.05)。AXL转染PC-3和DU145后的细胞经多西他赛处理48 h,细胞增殖率分别为(51.03±3.16)%和(57.39±2.37)%,明显高于未转染细胞(36.41±4.28)%和(45.5±3.93)%(P0.05),转染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2.37±3.43)%和(39.54±2.39)%,明显低于未转染细胞(65.48±3.16)%和(54.98±2.84)%(P0.05)。MP470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耐药细胞凋亡,MP470与多西他赛联合应用后的耐药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凋亡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联合应用后G2/M期细胞百分数亦明显高于单独应用(P均0.05)。R428可明显降低耐药细胞的ABCB1表达,与多西他赛联用后,ABCB1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单独用药组(P均0.05)。结论:AXL表达上调可促进前列腺癌PC-3和DU145细胞耐药,AXL抑制可增加细胞对多西他赛的敏感性,这一作用可能与G2/M期细胞凋亡率升高和ABCB1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包含多西他赛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相关文献,按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提取相关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总共纳入10篇RCT文献,共计845例患者。Meta分析整体结果显示,试验组(含多西他赛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的R0切除率(OR=1.90,95%CI=1.28~2.81,P=0.001)及临床有效率(OR=1.92,95%CI=1.05~3.51,P=0.03)均高于对照组(单纯手术或不含多西他赛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而两组手术切除率(OR=1.59,95%CI=0.93~2.73,P=0.09)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OR=1.01,95%CI=0.65~1.59,P=0.9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含多西他赛的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组与不含多西他赛的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组间R0切除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含多西他赛的新辅助化疗方案在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同时,可提高进展期胃癌根治性手术切除率及临床有效率,表现出较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多西他赛联合颐养汤二线治疗晚期鼻咽癌23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多西他赛联合颐养汤作为二线化疗方案,联合治疗局部复发或/和远处转移中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3例患者接受多西他赛75 mg/m2静滴1 h,每3周重复,均至少接受2个周期化疗,配合服用中药颐养汤.结果:CR 1例,PR 12例,总有效率56.5%.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脱发,肌肉及关节疼痛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颐养汤用于二线化疗,治疗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的鼻咽癌有较高的有效率,毒副反应较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和评价多西他赛联合替吉奥胶囊(S-1)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8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多西他赛75mg/m2,静脉滴注(第1天);替吉奥胶囊80mg/(m2.d),2次/d,连服14d,停药7d,21d为1个周期,连用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84例患者均可评价,完全缓解(CR)16例,部分缓解(PR)31例,稳定(SD)24例,恶化(PD)13例.主要毒副作用为个别患者血红蛋白减少,血小板减少,但均可以耐受.结论多西他赛与替吉臭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毒副作用比较轻,患者均可以耐受,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前列腺癌(prostatecancer,PCa)对多西他赛耐药基因表达谱芯片,寻找PCa对多西他赛耐药发生的关键基因。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PCa对多西他赛耐药基因芯片数据GSE33455,其中包括2个对多西他赛敏感和2个对多西他赛耐药的细胞系,利用R软件及affy、limma、ggplot2等R软件包进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结合DAVID和STRING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通路富集分析和调控网络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进一步利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进行Hub基因筛选。通过Oncomine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Meta分析,获取关键基因。结果:共筛选出PCa对多西他赛耐药差异表达基因193个,其中表达上调基因24个,表达下调基因169个,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构建PPI网络,使用Cytoscape软件中的Cytohubba获取PPI网络中前10位Hub基因,分别是CDH1、EPCAM、CLDN7、ESRP1、GRHL2、RAB25、PRSS8、IL6、CXCL8、GATA3。通过Oncomine数据库对Hub基因进行Meta分析,最终获得有差异的4个关键基因,分别是EPCAM、CLDN7、PRSS8、IL6。结论:应用生物信息学能有效分析基因芯片数据,获取PCa对多西他赛耐药的关键基因,为PCa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06-2019-12间在汝阳县人民医院接受化疗的72例晚期食管鳞癌患者分为2组,各36例。观察组采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方案。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生活质量KP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西他滨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鳞癌,均有确切疗效,但前者不良反应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激素难治性前列腺癌(hormone refractory prostate cancer,HRPC)是前列腺癌治疗的重点和难点.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被证实可延长HRPC患者的生存期[1],为了观察多西他赛(每3周给药1次)联合泼尼松方案治疗在我国HRPC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我们2004年9月至2008年7月用此方案治疗30例HRPC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并探讨多西他赛化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在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未经化疗的46例行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予以原代细胞培养后形成稳定的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株,每一个细胞株传代培养后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细胞株不予以任何处理,观察组细胞株予以多西他赛处理24 h(20 ng/mL),两组细胞分别提取其m RNA后进行分析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差异基因,进而予以PCR和蛋白质电泳检测两组细胞中IL-8的表达水平,观察与比较两组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IL-8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多西他赛化疗后其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予以多西他赛化疗后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的IL-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化疗后IL-8在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表明这种表达变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化疗效果和化疗药物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告5例多西他赛致严重间质性肺炎患者的救治情况,以引起临床对这一少见多西他赛不良反应的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多西他赛治疗后发生间质性肺炎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9例接受多西他赛治疗的患者中,5例(1.9%)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炎,其中肺癌2例,卵巢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各1例。均以呼吸困难、憋气为首发症状,并出现于多西他赛治疗的第2~4个周期内,经过CT检查发现间质性肺炎改变。均给予激素(泼尼松或甲基氢化泼尼松龙)治疗,2例患者于症状出现后2~5 d迅速进展为呼吸衰竭,其中1例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者死亡,1例给予机械通气辅助呼吸后存活。另3例未发生呼吸衰竭,经抗生素和激素治疗后肺部情况好转。结论:间质性肺炎是多西他赛的一种罕见的和具有潜在致命性的并发症,需要及时发现及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虹  程红 《护理学杂志》2009,24(10):50-51
目的探讨分次给药法预防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效果。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128例使用多西他赛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输注多西他赛296例次,采用分次给药法,先将多西他赛20mg稀释到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中缓慢静脉滴注,若无不良反应则将余量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余量1h滴完。对照组输注154例次,将多西他赛1次药量全部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h滴完。两组输注前给予激素预处理,输注中观察并记录患者过敏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过敏反应19例次(6.42%),对照组21例次(13.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过敏反应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次给药法能有效减少多西他赛过敏反应的发生,避免因治疗被迫中止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医患纠纷。  相似文献   

19.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21,36(9):683-688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循环miR-222-3p、miR-136-5p和miR-34c-5p作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多西他赛化疗早期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的潜能,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miR-136-5p潜在靶基因在前列腺癌中的相互作用。方法:我们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30例患者多西他赛治疗前后血清中3种microRNA的水平。综合分析miRWalk 3.0、TargetScan和miRDB三大数据库的检索结果,以预测miR-136-5p靶基因,将筛选出的基因输入到"DAVID v6.8"数据库中,以进行KEGG信号通路分析。结果:血清miR-222-3p和miR-136-5p水平与多西他赛治疗显著相关(P0.05),对多西他赛无反应患者治疗前miR-222-3p水平较高(P0.05)。AUC为0.76(95%CI:0.55~0.97),是对多西他赛无反应患者的有效预测因子。多西他赛化疗后miR-34c-5p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较短(log-rank P0.05)。miRWalk预测出17 138个基因与miR-136-5p相关,进一步分析发现936个基因可能是miR-136-5p的潜在靶点,KEGG信号通路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分布在7个信号通路中。其中Rap1信号通路与前列腺癌细胞的转移密切相关。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循环miR-222-3p是多西他赛早期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miR-136-5p可能在前列腺癌中起抑癌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建立宣威地区非小细胞肺癌的裸鼠移植瘤模型,探讨阻断Wnt-1信号传导通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21只重量16~18 g的荷瘤小鼠分为三组:空白组(n=7)、对照组(n=7)和实验组(n=7)。空白组注入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多西他赛,实验组注入Wnt-1抗体。待6次注射干预后,处死所有裸鼠获取肿瘤标本,比较其体积大小,比较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组对肿瘤的抑瘤率。结果肿瘤体积在第21天和27天时空白组分别与实验组、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体内实验结果显示,多西他赛和Wnt-1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均有抑制作用,多西他赛的抑制作用更强。结论阻断Wnt信号通路对肿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多西他赛和Wnt-1抗体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抑制有积极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