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分娩意向及分娩方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非概率抽样方法对336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336例无剖宫产指征的初产妇中,256例分娩意向为自然分娩,80例为剖宫产;276例初产妇选择了自然分娩,60例选择了剖宫产.分娩意向和分娩方式呈高度相关(r=0.809,P<0.01).户籍、是否有医疗保险、分娩方式相关知识、丈夫文化程度、丈夫对分娩态度及朋友的分娩情况对初产妇的分娩意向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为43.2%;而年龄、待产时间、产前的分娩意向、与分娩方式相关的知识及丈夫态度对初产妇的实际分娩方式产生影响,影响程度为53.4%.结论 初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受到年龄、待产时间、产前的分娩意向、与分娩相关的知识及丈夫态度的影响.因此,应将家属纳入到产前的健康教育中、提高社会对自然分娩的正确认识和信心,并且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分娩服务,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初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动机。方法以立意抽样法选取无医学指征选择剖宫产的初产妇25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个人深入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类属分析法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初产妇对分娩方式的观念已发生改变,她们渴望更加人性化的分娩服务,并希望拥有分娩方式的决定权。而产妇选择剖宫产的动机受到心理、社会、生理及医源性因素的影响。结论分娩方式的选择是一个脆弱的易变行为,应通过完善产前教育来引导产妇及家属对分娩的正确认知,并规范产时服务,提供更人性化的围生期服务,重塑社会及产妇对自然分娩的信心,以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分娩预演结合3D技术对初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 按照住院日期将在产科门诊产检的20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按常规进行产前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孕32周时对初产妇进行临产征兆、住院流程、自然分娩的分娩预演结合3D技术的产前教育。对两组产妇分娩恐惧、自我效能、分娩方式意愿选择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教育后观察组分娩恐惧、分娩自我效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自然分娩意向、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对初产妇进行分娩预演结合3D技术的产前教育,可以降低初产妇分娩恐惧,提升其分娩自我效能,进而提高其自然分娩意愿,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最佳分娩方式。方法对13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的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孕妇阴道试产,45例试产成功,成功率80.36%,选择再次剖宫产75例。均无一例发生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结论单纯瘢痕子宫不应作为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如本次妊娠无其他剖宫产指征,应提倡自然分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个体化产程管理对初产妇配合度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产妇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产程管理;观察组行个体化产程管理,包括待产姿势、产程活动管理,宫缩管理,促进自然分娩和情绪管理。结果观察组分娩配合度、分娩方式显著优于对照组,自然分娩产妇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初产妇实施个体化产程管理可提高其分娩配合度和自然分娩率,优化分娩方式,缩短产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单胎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其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永康市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前组(政前组)2015年1月至6月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 221例和二孩政策实施后组(政后组)2017年1月至6月分娩的单胎初产妇2 187例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产妇分娩方式(阴道分娩、剖宫产)的选择及其不良妊娠结局(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的变化。结果政后组阴道分娩率(70.10%)显著高于政前组(67.04%)(P<0.05)。政前组和政后组中年龄≥30岁组的剖宫产率显著高于同组中年龄<30岁组(P<0.01);政后组社会因素指征别剖宫产率显著低于政前组(2.61%vs.6.62%,P<0.05);胎儿窘迫指征别剖宫产率则显著高于政前组(7.73%vs.5.76%,P<0.05)。两组不良妊娠结局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全面二孩政策背景下,单胎初产妇更倾向于选择阴道分娩。积极控制社会因素指征剖宫产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且降低剖宫产率对妊娠结局并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阴道收缩力及性生活的影响,为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99例足月初产妇根据分娩方式分为自然分娩组(42例)、会阴侧切组(36例)、剖宫产组(21例),于产后42d和产后3个月分别测量阴道收缩力,了解性生活恢复时间及有无疼痛感、尿失禁等症状。结果三组产后不同时间阴道收缩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产后42d及3个月自然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然分娩组与会阴侧切组、会阴侧切组与剖宫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产后3个月各组的阴道收缩力均显著增加(均P0.01);三组产后恢复性生活时间和性生活疼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组均未出现产后尿失禁。结论三种分娩方式的阴道收缩力会随着产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强,剖宫产组优于自然分娩组;对性生活影响的差异性不大。应限制会阴侧切的应用,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倡导自然分娩,以切实保护产妇健康。  相似文献   

8.
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存档剖宫产病案1000例,依据术前小结分析其剖宫产的原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高龄初产、珍贵儿、瘢痕子宫、妊娠合并内科病、剖宫产手术及麻醉技术的提高、产妇及家属的强烈要求择期手术等是造成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结论加强围生期保健和系统管理,提高产前健康教育普及率,开展产前咨询,提高孕妇及家属对阴道分娩的信心。严密观察产程,提高待产和分娩质量,实施导乐镇痛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才能控制并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初产妇及其配偶对产前健康教育获益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对住院自然分娩的122例接受了医院产前教育的初产妇及其配偶采取自行编制的初产妇及其配偶产前健康教育获益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初产妇及其配偶产前健康教育获益总均分为(3.37±0.45)分,其中获益感最大的3个维度是新生儿护理、产前检查、夫妇双方心理支持,获益最低的3个维度是丈夫陪产知识、个体化功能锻炼、产前健康教育模式。丈夫年龄及文化程度、接受产前健康教育时的孕周数是初产妇及其配偶产前健康教育获益感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医院产前健康教育使初产妇及其配偶有较多的获益感.应根据丈夫的年龄、文化程度给予有针对性的产前健康教育,鼓励初产妇及其配偶尽早接受产前健康教育,以使其有更多的获益感。  相似文献   

10.
无剖宫产指征产科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原因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娜  丁焱 《护理学杂志》2013,28(6):39-41
目的探讨无剖宫产指征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分娩的真实原因与感受。方法采用深度访谈法,收集11名个案的资料,运用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升华出4个主题:对自然分娩的恐惧与担忧,对剖宫产的相对信任,选择分娩方式的自主性以及产后的欣喜和遗憾。结论产科医务人员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有其自身特点,她们分娩时同样需要各方面的支持鼓励,医务人员要学会自我激励和相互激励,增强自然分娩信心。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对11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具体情况分为再次择期剖宫产及经阴道试产2组。对分娩方式、子宫破裂、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例阴道试产中25例试产成功,试产成功率为41.7%。再次择期剖宫产组较经阴道分娩组出血量大,而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并非是剖宫产绝对指征,前次剖宫产有绝对指征或此次妊娠出现新的指征可行择期剖宫产,符合试产条件者在严密监护下应给予试产,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手术给患者带来的各种并发症及手术痛苦。试产失败者改急诊剖宫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妊娠分娩方式及临床观察研究.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286例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分娩方式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86例疤痕子宫再妊娠患者中选择阴道试产96例,选择剖宫产190例.其中选择阴道试产96例中试产过程剖宫产20例,阴道分娩76例;阴道试产率33.56%(96/286),试产成功率79.16%(76/96);所有剖宫产和阴道分娩均未出现母婴不良结局.结论:应尽可能地降低二次剖宫产率,严格控制首次剖宫产指征,鼓励前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者作阴道试产.产前对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完善的孕期检查,对前次剖宫产手术情况的详细了解,正确判断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严密观察产程,有良好的产时监护及护理,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阴道分娩和剖宫产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6例足月产妇的母乳喂养情况。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组(140例)和剖宫产组(126例),两组产妇分娩前后均接受相同的健康知识宣教。结果阴道分娩组的早吸吮时间、母乳喂养情况的评分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后24h泌乳率高于剖宫产组(80.0%vs.71.4%),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产后42d随访统计中,阴道分娩组母乳喂养比例显著高于剖宫产组(90.0%vs.72.2%,P0.05)。结论阴道分娩组母乳喂养情况显著优于剖宫产组,应加强健康知识宣教并严格掌握剖宫产的指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分娩方式的选择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有剖宫产史的产妇应用阴道分娩及再次剖宫产等不同分娩方式的临床资料。结果 178例产妇中,成功阴道分娩68(38.2%),再次剖宫产110例(占61.8%)。经阴道分娩新生儿Apgar评分(9.12±0.14)。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9.09±0.12)。2种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再次剖宫产组相比,阴道分娩方式产妇分娩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且发热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2种分娩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疤痕子宫妊娠应合理选择分娩方式,严格把握阴道试产及剖宫产指征,严密产程监护,鼓励阴道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并发症,增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社会因素剖宫产原因,减少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痛苦或并发症。方法对2006年至2008年分娩例数、剖宫产例数、社会因素剖宫产例数阶段统计并计算剖宫产率。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平均45.6%,社会因素剖宫产率占总数的82.7%。主要原因是产妇及家属对自然分娩及剖宫产缺乏科学认识、高龄初产妇、巨大儿及珍贵儿的增加,产科医师对剖宫产指征把握不严,医疗纠纷的逐年增多,产前缺乏宣教。结论树立正确的生育观,更新产科医务人员的服务观念,提高医院产科整体质量,积极开展无痛分娩及导乐陪伴分娩,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多可控制社会因素剖宫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不同分娩方式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母乳喂养率.方法:选择268例住院分娩者,其中自然分娩者128例,剖宫产分娩者140例,住院4天及产后42天来院复查的产妇进行调查了解婴儿哺乳情况.结果:剖宫产分娩者母乳喂养率低于自然分娩者.结论:剖宫产影响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依据及结局。方法选取2014-02—2016-12间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132例)和剖宫产组(90例)。比较2组分娩各项临床指标及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经阴道分娩成功96例(72.73%),转为剖宫产36例(27.27%)。阴道试产成功孕妇的平均产后2 h、24 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以孕妇及胎儿的各项临床指征为依据。若孕妇有经阴道试产条件且无禁忌,胎儿无宫内窘迫等不宜试产情况,且医院具备必需的试产条件及应急抢救能力,阴道分娩仍是较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8.
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孕产妇术前心理社会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非医学指征剖宫产孕产妇术前心理社会因素,并进行相关综合分析,以指导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方法 对待产孕妇(36~40周)461例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定分析.结果 孕妇产前SCL-90总分及其焦虑、恐怖、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均P<0.01);孕妇EPQ各因子分与常模存在显著差异(P<0.05,P<0.01);试产时改为剖宫产组客观支持及总分显著低于试产时自然分娩组(均P<0.01);SCL-90总分与EPQ中P、N分及与SSRS客观支持分呈显著相关(P<0.05,P<0.01);EPQ中的N分与客观支持评分及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P<0.01),而外向分仅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孕产妇的心理社会状况影响其对分娩方式的抉择,应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导乐分娩配合笑气吸入对分娩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分娩的单胎头位初产妇621例,按照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原则分为2组。A组341例为观察组,给予导乐陪护和笑气吸入;B组280例为对照组,进行常规产前护理。观察2组产妇的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量情况。结果在产痛程度、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h内出血量上,A组均明显低于B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导乐分娩配合笑气吸入能有效减轻分娩阵痛,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和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产妇自主选择剖宫产原因调查分析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彭检妹  姚丽英  郭美英  陈衡  郭桂平 《护理学杂志》2003,18(5):334-334,333,335
目的 探讨产妇自主选择剖宫产原因,寻求降低因社会因素而致剖宫产的有效对策。方法 选择自主选择剖宫产的l00例初产妇为手术组,同期顺产的l0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自编问卷进行相关原因调查。结果 产妇害怕产痛,担心婴儿安全;丈夫及家属方面,缺乏有关剖宫产并发症的知识;朋友及医生方面,做过剖宫产的朋友对她们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医生向家属交待病情的倾向性是产妇育目要求剖宫产的主要原因。手术组产妇的年龄、胎儿体重、巨大儿发生率大于顺产组。结论 加强分娩知识健康教育、合理膳食指导(降低巨大胎儿的发生率),开展镇痛分娩,以减少产妇自主选择剖宫产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