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杨 《中国医药》2011,6(10):1265-1265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ne,HCY)血症与脑血管病发生有关,且已被认为是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1]。本研究旨在探讨高血压病患者中,血浆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取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北京市第六医院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17例,男62例,女55例;年龄61~75岁,平均(69±4)岁。根据患者的HCY是否正常分为2组,HCY升高组(HCY>15 μmol/L)62例,男41例,女21例,年龄62~75岁,平均(68±4)岁;HCY正常组(HCY≤15 μmol/L) 55例,男21例,女34例,年龄61~75岁,平均(69±4)岁。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高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对 35例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和 35例对照组中的健康体检者进行血浆Hcy测定。结果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平均血浆Hcy(18. 9±6. 8)μmol/L高于对照组(11. 4±4. 1)μmol/L,且具有显著性差异(P<0. 001)。结论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子,应该给予重视及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方法 12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并干预,经治疗后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下降程度及脑卒中的预后。结果 31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恢复,未遗留后遗症,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在正常范围的有3例;高于正常但不超过2倍28例,超过2倍的0例;78例患者遗留轻微后遗症,生活能自理,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0例,高于正常但不超过2倍68例,超过2倍的10例;11例患者为进展性脑卒中,遗留较严重后遗症,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正常0例,高于正常但不超过2倍的3例,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的8例。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胺酸的升高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通过降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能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并能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具体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3例为研究组,同期选择在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93例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给予维生素B12与叶酸进行治疗,比较两组血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表达水平及研究组治疗前与治疗后Hcy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健康人群血清中Hcy表达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组患者体内的Hcy体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血清中Hcy表达水平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且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表达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治疗与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择我科室2013-01 ~2014-01住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病例组研究对象,按照对照与病例性别相同,年龄相差3岁以内的原则,随机选择同期在我科室进行体检的非脑卒中患者52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两组患者于入院当天及1w后,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清Hcy,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Hcy有无差异,同时比较病例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有无差异.结果:病例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cy水平无差异(P>0.05);病例组患者入院当天和入院1w后的血清Hcy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的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6.
积极研究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并寻找相应的干预措施,对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同型半胱氨酸( Hcy)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Hcy)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相关性引起临床重视。hHcy血症是脑梗死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近年来,众多学者对脑梗死、脑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与Hcy水平的相关性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及流行病学调查。现将两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作综述,研究及其可能机制等方面进行阐述,以达到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效的依据。方法运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及确诊病例为研究方案,采用循环酶法对2011年11月~2013年6月为入住兴安盟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151例(观察组)及同期15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Hcy的检测分析,比较两组间Hcy水平差异,分析Hcy水平与脑卒中发病的关系。结果血清Hcy水平,观察组为(24.2±17.7)μmol/L,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的(13.4±3.44)μmol/L,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Hcy20μmol/L为高Hcy标准,观察组的发病率为33.1%,对照组发病率为0,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高Hcy的水平与脑卒中的发生具有相关性,通过检测Hcy的含量可对临床的诊断治疗起指导作用,因此积极推广Hcy的测定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对预防脑卒中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钟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151-152
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例以及同期收治的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50例进行SBP、DBP、FBS、TG、TC以及FIB、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比较。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在SBP、DBP、FBS、TG、TC以及FIB比较中无统计学差异性,而在同型半胱氨酸含量的比较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血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2月-2021年2月阳江市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Lp-PLA2、Hcy及血脂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结...  相似文献   

10.
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应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17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28例无冠脉病变的对照者的血浆Hcy,并检测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脂蛋白a[Lp(a)]。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单支、2支和3支组,观察冠脉病变程度与Hcy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血浆Hcy和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Hcy及血脂(HDL降低)水平随冠脉病变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0.01),Hcy与冠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r=0.5165,P<0.01),而与血脂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cy是引起冠状动脉疾病的一个新的重要危险因素,与血脂水平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周秋华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4):3796-3797
研究显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大量的动物和临床实验证实丁苯酞对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治疗及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2.
同型半胱氨酸(Hcy)于1932年被发现,Kilcken McCully于1969年首先指出Hcy患者的血管病变是由于高水平的Hcy引起,从此Hcy备受关注[1]。多数学者认为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是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病等临床许多疾病密切关联。1 Hcy概述血中总Hcy包括蛋白结合型、Hcy-半胱氨酸混合型二硫化物、高胱氨酸及还原型Hcy4种,其中与蛋白结合的Hcy占总量的70%~80%。血浆中约99%Hcy被氧化成二硫化物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100例体检者,分别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测定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Hcy(22.98±13.04)μmol/L,对照组为(7.35±3.14)μmol/L,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和诊疗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关系及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348例)及正常人(326例)血清Hp抗体(HpIgG),比较两组HpIgG阳性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组Hcy、叶酸(Fol)、维生素(Vit)B12并对其HpIgG阳性组与HpIgG阴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组血清阳性率高于正常人,脑血管病患者HPIgG阳性组血清Hcy浓度明显高于HpIgG阴性组(56%比26%。P〈0.05)两组Fol、VitB12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Hp感染与脑血管病发病有关,Hp可能通过升高Hcy水平从而促进脑血管病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血脂的关系。方法用微量荧光检测仪对受试者晨起空腹静脉血,1h内分离血清。结果正常对照组Hcy水平为(10.2±3.8)μmol/L,脑梗死组为(24.3±7.8)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异常导致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变化,以此帮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设定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体检的60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会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增加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还会增强脑血管疾病复发率,通过分析控制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以有效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康复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怡文辉  王凯悦 《贵州医药》2022,46(2):253-254
目的 分析缺血性脑卒中中医证型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临床相关性.方法 选取13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中医证型理论完成疾病分类,另选择130例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所有受检者均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比对两组受检者Hcy水平均值及增高率;对比不同中医证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的水平.结果 (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血脂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关系。方法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组,98例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测定Hcy、血脂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中Hcy、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脂蛋白(a)[Lp(a)]水平较对照组高,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y、血脂异常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联合检测上述指标对急性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均有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与进行体检的正常人各48例,分为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血脂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Hcy、LDL、TG、TC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梗死组HDL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血脂水平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被称为国人健康第一杀手,威胁人类生命安全,且可能造成严重的后遗症,给患者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目前多数人认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是导致脑卒中的原因。另外,肥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先心病、家族史等也会或多或少地提高脑卒中的风险率。同时除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年龄等动脉粥样硬化的传统危险因素外,同型半胱氨酸(Hcy)升高同样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