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中国医药指南》2018,(4)
目的分析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1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抑郁症康复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4、28、42 d的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14、28、42 d的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28、42 d的HAMD评分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8.28%,对照组满意度89.6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更有优势,对抑郁症患者康复有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其中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情况。结果经针对性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RSD)评分为(9.66±2.60)分,对照组患者的HRSD评分为(19.52±2.07)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抑郁症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其抑郁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中国医药指南》2019,(23)
目的对脑血管病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所取得的康复效果展开观察与探讨。方法选取128例于2015年8月至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的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则为观察组。统计不同护理方法所取得的康复效果,并展开对比与评价。结果①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为95.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②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躯体、情绪、认知、角色等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 <0.05)。结论对于脑血管病患者,通过对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巩固其临床疗效,在促进生活能力提高的同时,加快患者身体的康复,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8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系统的精神科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共计8周,并于基线及干预后8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8周末,两组HAMD、HAMA及CGI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P<0.01),治疗第4、8周末研究组HAMA、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CG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抑郁症患者的联创疗效,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指南》2015,(17)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根据相应症状制定护理干预方案并实施具体护理措施,分析护理干预对于该疾病临床康复有效性。方法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8月共收治215例冠心病伴抑郁症患者,从中选取生命体态特征具有代表意义的老年患者8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使用冠心病药物以及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之上实施全面干预护理方案。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在院护理治疗时间以及最终疗效。结果经过两种不同的临床护理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对治疗护理干预方式给予了极高的护理反馈,总体满意率达到97.5%;单纯接受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给予的治疗护理反馈评价较低,满意率只有87.5%;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反馈数据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患者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评价指标、住院治疗时长对比参数都较对照组更具显著优势性。结论全面的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伴抑郁症疾病患者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治疗方案应用过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指南》2018,(9)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在常规精神科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对照组无效26例,有效22例,显效18例,临床治愈14例,总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无效8例,有效18例,显效24例,临床痊愈30例,总有效率为90.0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不依从32例,基本依从30例,完全依从18例,总依从性为60.00%;观察组不依从10例,基本依从28例,完全依从42例,总依从性为87.50%;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依从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中实施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9,(27)
目的观察并评价选择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于脑血管病康复患者的护理效果,以便为临床干预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采用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研究,所有选择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患者的入院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选择其中的8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42例。对于本研究对照组患者选择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配合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等相关情况。结果评价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之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没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结束之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比对照组更优,两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更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于脑血管病患者配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的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于促进骨折病患术后康复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从2011年3月至2013年6月,选择于我院治疗骨折病患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以及对照组(50例)。对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病患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对护理方案满意者占比70.00%(35/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00%(25/50)。对护理方案不满意者占比4.00%(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00%(11/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疗效为优者占比72.00%(36/50),优良率为98.00%(49/5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0%(24/50),86.00%(43/5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骨折病患康复治疗中,有效缓解病患痛苦,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86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常规组41例、康复组45例。常规组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早期系统化康复护理干预。治疗前及治疗后6周采用修订的Barthel指数法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神经功能。结果两组Barthel指数、NDS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康复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常规组,NDS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对脑梗死偏瘫患者治疗过程中要把握康复训练时机,加强心理干预,采取正确的训练方法,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病后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产褥期抑郁患者中综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随机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SAS、SDS的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后,对照组SDS、SAS评分高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的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康复疗效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脑病科64例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个32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实施常规护理和系统的护理干预,所有患者进行肢体运动能力及语言功能评分并比较,以评估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期肢体运动能力及语言障碍恢复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脑梗死,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使病人在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和语言障碍的恢复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减少病死率及致残率,促进患者的各方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和语言功能,结合患者的特点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收集的72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分别设置为常规组和干预组,给予其相应的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实施干预前,简式Fugl-Mcyer评价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干预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从心理指导、药物指导、疼痛护理、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6个方面实施全程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1个月以后的疗效和血尿酸水平以及出院3个月后随访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酸治疗后均比治疗前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血尿酸下降更明显(P<0.05);随访3个月复发率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康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对骨科住院患者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先后入组的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责任制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对患者依从性的分析(功能锻炼指导)、并发症及功能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采用责任制护理的组别患者主动接受、接受程度及执行力度均较采用功能护理制的高,观察组能明显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7%,非常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01);在功能康复方面观察组康复优为60.87%,与对照组优27.27%,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结论整体护理制是促进骨科患者依从性,减少并发症且得到较好康复的有效途径,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于慢性心力衰竭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0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和对照组(7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和一般护理。观察组加用综合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沟通技巧、预见性护理和运动康复。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出院前6min步行试验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护理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进行常规药物治疗与一般护理措施,护理组在此基础上则实行整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护理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护理组的满意率为100%,对照组为75.0%,护理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消化道出血患者出院后康复能提高康复效果与患者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