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静脉滴注尿激酶150万U+100 ml生理盐水30 min,于滴注6 h后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连续注射3 d,每12小时注射1次。比较两组患者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心律失常及病死率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心绞痛、再梗死、心律失常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的治疗效果较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肺复苏后静脉溶栓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具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后没有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治疗组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观察二者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24例(42.11%),有效17例(29.82%),总有效率71.93%。治疗组:显效34例(59.65%),有效18例(31.58%),总有效率91.23%。结果显示治疗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的处理,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静脉溶栓治疗心肺复苏后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行早期溶栓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来本院进行诊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患者在行心肺复苏成功后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心肺复苏后进行常规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分析对比得知,两组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住院存活率分别为36例(90%)、21例(52.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前溶栓22例,死亡10例(45.5%);复苏期间溶栓5例,死亡3例(60%);复苏后溶栓13例,死亡3例(23.1%),复苏前后溶栓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患者行早期溶栓治疗,其治疗效果显著,死亡率少,可改善复苏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药科学》2016,(6):134-13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即刻实施静脉溶栓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发生心跳骤停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在对症支持处理基础上,于心肺复苏成功后静脉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处理,观察组则于心肺复苏同时给予尿激酶进行溶栓处理,余治疗同对照组,比较两组发生出血相关并发症以及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发生心包填塞、泌尿系统出血、消化道出血以及颅内出血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再发室颤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并不增加出血发生率,对提高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男,60岁。因胸痛20分钟于7时30分就诊。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查心电图(ECG)示大致正常,无其他阳性体征。肌肉注射地西泮10mg,罂粟碱30mg。于8时45分突然出现抽搐,呼吸、心跳停止,立即给予气管插管球囊辅助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建立液路。心电监护示心室纤颤,立即予肾上腺素2mg共2次、阿托品1mg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50ml静脉滴注,并行电击除颤(200WS,300WS,300WS,360ws)共4次,于9时15分恢复窦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心肺复苏后尿激酶静脉溶栓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内科治疗的有效方法首选静脉溶栓,而AMI后心肺复苏(CPR)被列为溶栓治疗的禁忌证。我们对17例CPR后患者进行了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静脉溶栓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0月4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76.00%、90.50%、11.20%、4.95%;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11.20%、62.00%、32.50%、2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充分持久地疏通梗死相关血管,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静脉溶栓(IVCT)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对本院4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静脉溶栓(IVCT)治疗,给予患者尿激酶150万~200万U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30 min内完成,治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主要观察的指标有冠脉再通率、病死率以及心功能等。结果 45例中29例溶栓成功,再通率达64.44%,胸痛缓解消失37例,死亡2例,死亡率4.44%例,心功能较治疗前有较大改善。45例中有10例(22.2%)出现轻度出血,未见重度出血及低血压或过敏反应。结论静脉溶栓是一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且有效的方法 ,能够缩小梗死面积,减少死亡率,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7岁,其兄39岁猝死。因胸闷、大汗1h于2006年10月15日,8∶40平车急诊住院。查体:BP90/50mm Hg(1mm Hg=0.133kPa),R20次/min,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冷汗,口唇紫绀。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率40次/min,未闻及杂音。心电监护:40次/min,律齐,瞬时达50~60次/min。心电图:窦性心律,I、avL导联ST段与T波升支融合,V1~V2呈rS波,V3呈QS波,ST段抬高0.05~0.15mV,T波直立高耸,V4~V6呈qRs波,ST段抬高0.05~0.15mV,Ⅱ、Ⅲ、avF、V3R~V5R ST段下斜型压低。提示广泛前壁、侧壁ST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即静脉点滴硝酸甘油,吸氧等常规处理。8∶48心电监护示室性心动过速(室速)随即心室颤动(室颤),患者意识丧失、抽搐,  相似文献   

10.
冯玲 《河北医药》2003,25(3):233-233
例 1 男 ,45岁。于入院前 3h突发胸骨后压榨性剧痛 ,来我院查心电图提示V1~ 6 ,ST段抬高 0 .3~ 1.2mV ,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送至病房复查心电图出现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在冠脉溶栓术前准备中突发意识丧失 ,抽搐 ,给予 2 0 0J·s电除颤一次及胸外按压 ,约 3min意识恢复 ,给予利多卡因 4mg min静脉滴注 ,送导管室给予链激酶 10 0万U冠脉溶栓 ,经冠脉造影证实血管再通达TIMIⅢ级 ,心电图ST段回降大于 5 0 %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消失 ,治疗 3周后好转出院。例 2 男 ,5 5岁。于入院前 2 .5h突发剧烈胸痛 ,用…  相似文献   

11.
:探讨急性心肌梗塞心肺复苏后能否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 2 1例心肺复苏者及同期 16 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分别给予 r- TPA、链激酶、尿激酶静脉溶栓。 2 1例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 17例 (80 .9% ) ,无 1例死亡。出血并发症 2例 ;16 0例未进行心肺复苏者血管再通 10 5例 (6 5 .6 % ) ,死亡 11例 (6 .8% ) ,出血并发症 9例。对急性心肌梗塞进行过心肺复苏的患者 ,在严密观察下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是比较安全的 ,成功率高 ,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陈柯 《中国实用医药》2011,6(7):186-18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溶栓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76.12%、89.05%、12.89%、3.85%;常规治疗组冠脉再通、心功能改善、严重心律失常及死亡发生率分别为8.91%、57.62%、34.47%、21.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MI患者在休息、吸氧、抗血小板、扩血管药以及肝素抗凝等治疗的基础上,尽早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缩小梗死面积,保护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14.
15.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静脉溶栓组(A组)和非静脉溶栓组(B组),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静脉溶栓组再通率为22例,占73.3%,非静脉溶栓组再通率为12例,占40%,静脉溶栓组30d死亡2例(6.7%),非静脉溶栓30d死亡8例(26.7%),(P〈0.05)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并发症静脉溶栓组均低于非静脉溶栓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及早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与直接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因为急性心肌梗死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例采用静脉溶栓后介入治疗,对照组24例直接介入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87.5%,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1.7%;观察组心电图检测ST段下移率为79.2%,胸痛明显缓解率为45.8%,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溶栓介入治疗比直接介入治疗疗效明显,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1例再通,其中男59例,女22例;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42例,未经特殊处理,10min后自行缓解;6例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后1d~2d消失;7例出现鼻黏膜出血,经局部治疗好转;4例出现心室颤动,经除颤转复窦性心率;89例心肌梗死患者死亡3例,死因均系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8例溶栓失败。结论静脉溶栓是安全的,只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其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极低;另外,静脉溶栓后1周,均建议患者转院冠脉造影,进一步行PCI术,以解除冠脉狭窄,有效防止再梗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5例中32例再通,其中男22例,女10例,发生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10例,未经特殊处理自行缓解,11例发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治疗1~2d消失;4例出现鼻黏膜出血,经局部治疗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溶栓可挽救濒临坏死的心肌,缩小梗死范围,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急性心肌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9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链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两组患者冠脉临床疗效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d后胸痛症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心律失常、血尿、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方法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冠脉再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链激酶不同给药方法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4例AMI患者分为60min静脉溶栓和30min静脉溶栓两组,iv gtt SK150万u。结果;两组血管再通率为46.7%与41.7%,溶栓距起病6h内血管再通率为71.45和7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和29.2%,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