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向病人做好输液的健康宣教,可有效减少护患纠纷,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也可以使患在治疗的同时获得输液的相关知识,提高自我护理能力,积极配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的增强,我国独生子女家庭增多,患儿家长来院就诊时心情的急躁,护患之间的沟通就显得极为重要。方法护士要摆正自己的服务心态,通过温和的话语、亲切的肢体语言与患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努力达到共识,使患儿早日康复。结果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减轻患儿身心痛苦的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结论作为护士,应该学习人际交流的技巧和方法,只有具备了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修养、精湛的专业技术、娴熟的沟通能力,才能为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完善的护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输液患者进行护理,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方法对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在输液前、输液中、输液后进行舒适护理,同时将心理护理始终贯穿于整个输液的过程中。结果患者自觉舒适愉快接受治疗,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达到97%以上。结论舒适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说明舒适护理模式在老年患者静脉输液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静脉输液在临床应用非常广泛,据统计,约90%~95%的住院患者需要静脉输液[1]。静脉输液包含很多部分,而每个部分又是许多多的细节组成,任何一个细节的失控和忽视都给患者身心造成损害,引发护患纠纷。为了提高静脉输液操作质量,给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我们随机抽查泌尿外科出院患者100人,对静脉输液过程存在的不满意的细节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加强静脉输液的细节管理减少静脉输液安全隐患,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优化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5.
刘金花  滕志娟 《黑龙江医药》2014,27(5):1261-1262
目的:探讨在老年患者接受静脉输液过程中给与人文关怀的临床价值,从而改善患者输液痛苦,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将2013-1月年至2014年1月在我接受静脉输液的老年患者100例随机分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以人文关怀模式进行护理,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作为临床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心理状态一般及良好49例,护理满意度为94%,对照组心理状态一般及良好39例,护理满意度为74%,以上两方面,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文关怀体现了临床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在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能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程度,缓和医患矛盾,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中的作用。方法连续4个月对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患儿输液依从性和配合度、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品管圈活动实施3个月后,患儿输液不依从配合率由40.8%降至19.2%;患儿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由78.6%升至89.2%;患儿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从活动实施前的81%提高到95%。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患儿门诊输液依从性和配合度,而且还提升了护理质量,和谐了护患关系,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老年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期望寿命的提高,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水平在逐步提升。不论是门诊患者还是住院患者,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治疗过程中静脉输液的机会也越来越多。而老年患者的血管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较差,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并伴有血管神  相似文献   

8.
王爱女 《北方药学》2012,9(9):119-120
目的:探讨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方法:根据本院护患纠纷实例,分析产生护患纠纷的原因,总结护患纠纷的防范对策。结果: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注重护理管理细节,倡导优质护理,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门急诊输液是反映门诊护理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窗口。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护理安全等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在门急诊静脉输液中,护患矛盾时有发生,只有不断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如何避免护患矛盾是所有门急诊静脉输液当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六西格玛方法探讨如何提高儿科护士的静脉穿刺水平。方法运用六西格玛方法,对儿科静脉穿刺患儿430例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一次穿刺是否成功、护士的形体语言运用是否得当、注射操作持续时间是否过长、环境因素的好坏对430例患儿家长满意度影响差异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六西格玛方法制定改善护士行为的一系列具体方案和措施并规范操作流程提高了护士的技术水平,缩短了注射操作时间,提高服务和沟通能力,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0例老年静脉穿刺输液困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00例。观察组采用前馈控制对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进行管理,对照组则进行单手穿刺技术和正规脉冲式冲封管法静脉输液管理但未进行前馈控制,比较两组静脉穿刺次数及穿刺所需时间,并统计两组的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血肿形成、静脉炎及渗出严重疼痛的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在老年住院患者静脉输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穿刺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安全性及对发生心脏破裂的影响。方法 以发生AMI在24h以内收入院的75岁以上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1例在发病6h以内进行了静脉溶栓治疗:(t-PA18例,UK10例,SK3例)作为溶栓组。其余的55例未进行溶栓治疗作为对照组。比较了两组间临床症状、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特别对发生心脏破裂的情况进行了研讨。结果 在医院内的死亡率,溶栓组为35.5%,对照组为43.6%,溶栓组比对照组约减少20%。死亡原因,由于泵衰竭所致的死亡率,溶栓组为12.9%(4例),对照组为27.3%(15例),溶栓组比对照组减少52.7%。心脏破裂所致的死亡率,溶栓组为19.4%(6例),对照组为5.5%(3例),溶栓组为对照组的3.5倍。在溶栓组发生心脏破裂的6例中4例发生在AMI的12h以内,2例发生在溶栓过程中。结论 静脉溶栓治疗可以降低高龄初发AMI病人由于泵衰竭所致的住院死亡率,但需注意早期发生心脏破裂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护理措施。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间在我院就诊的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56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通过合理治疗配合精心护理,显效的为21例,有效的为32例,无效的为3例,总有效率为94.6%。结论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配合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对于治疗效果以及患者康复速度有着重要意义,值得我们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和积极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4.
老年人药品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老年人服用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回顾性的调查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05—2008年所收集的933份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在统计的这933份不良反应报表中,男性406例,女性527例,平均年龄71.73岁;涉及药物245种,主要为中成药269例(28.83%),其次为抗感染及抗病毒药227例(24.33%);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用药途径主要为静脉滴注和口服。结论:重视和加强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老年手术患者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45例于2013年3月至2013年9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照组20例,观察组25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芬太尼麻醉,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瑞芬太尼麻醉,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呼之睁眼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手术患者进行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能够取得更加理想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DSA造影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病变分布以及并发症等情况。方法对42例60岁以上脑血管病患者行全脑血管DSA造影术,并根据DSA造影的结果分析老年患者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和部位,以及老年患者进行全脑血管DSA造影术的常见风险和避免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全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完成,结果显示:在28例出血性老年患者中,颅内动脉瘤破裂18例,动静脉畸形6例,烟雾病4例;在14例缺血性老年患者中,共发现颈部血管狭窄8处,前循环血管狭窄5处,后循环血管狭窄3处,未破裂动脉瘤1处。有5例患者出现轻度的脑血管痉挛,术后使用尼莫地平后症状缓解,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假性动脉瘤。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动静脉瘘,1例出现股动脉穿刺点血肿,均经过加压包扎、间断性按压后消失,1例出现导管扭曲打结,后经手法解旋后更换导管完成手术。在造影过程中,本组患者无1例出现继发性脑梗塞、动脉夹层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全脑血管DSA造影术作为一项诊断脑血管疾病重要的诊断方法,应用在老年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章袁  朱立勤  刘晶  王浩  孙秀娟 《中国药房》2012,(46):4360-4363
目的:考察老年高血脂患者口服辛伐他汀的药动学模型,为临床制订个体化给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以30例服用辛伐他汀降血脂的老年高血脂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服药前与服药后20、62d3个时间点采血,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血药浓度,以生化法测定肌酐(Cr)、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等实验室检查指标;运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NONMEM)建立辛伐他汀的药动学模型;考察年龄、体重、肌酐清除率(CLcr)、ALT和AST等对药动学参数的影响,并以Bootstrap法进行模型验证。结果:本研究建立了口服辛伐他汀一级吸收和消除的一房室群体药动学模型;年龄、体重、CLcr等因素加入模型之后,基本模型并未改变(P〉0.05)。辛伐他汀表观清除率和表观分布容积的群体典型值分别为1020L·h-1和2350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老年高血脂患者口服辛伐他汀的群体药动学模型,为临床合理使用该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老年脑卒中患者相关性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9年1月至2014年2月间收治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其是否发生肺炎为依据,将其分为两组,将感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未感染肺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神经功能评分、病死率与痰细菌学检查结果等情况。结果在100例脑卒中患者中,共有28例患者感染肺炎,肺炎感染率为28.0%。观察组中有4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4.3%。对照组中有2例死亡病例,病死率为2%。观察组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年龄在70岁以上的患者而言,感染肺炎的主要因素在于意识与吞咽障碍、患有基础疾病等。经痰细菌学检查发现,最主要的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包括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单胞菌、大肠埃希菌。革兰阳性球菌在数量上仅次于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因受到很多危险因素的影响,极易感染肺炎,一旦受到感染,便会加大治疗困难,导致病死率上升。因此,必须要在早期采取预防措施,改善患者预后,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选择拟行下肢手术的高龄患者60例,年龄75~93岁,ASAⅡ~Ⅲ级,体质量42~76Kg,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3mL,B组蛛网膜下腔给予0.2%轻比重布比卡因3mL。监测麻醉前、麻醉中及麻醉后BP、HR、SpO2的变化,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感觉及运动阻滞程度无明显差异,两组麻醉效果均满意,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LB组。结论轻比重左旋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高龄下肢手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总结其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47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根据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 47例患者手术顺利,4例出现切口感染,保守治疗二期愈合,无其他并发症,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能够减少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日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