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两种方案的血糖控制情况。方法:3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A组,n=20)和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组(B组,n=18),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FPG、2hPG、HbA1c、体重指数(BMI),观察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两组间比较同期的FPG、2hPG、HbA1c、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糖发生率A组低于B组(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门冬胰岛素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甘精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使用方便、易行,患者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利拉鲁肽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0例)和甘精胰岛素组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40例)。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计算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体质指数(BMI)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BG、2 h PG和Hb A1c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HOMA-IR明显降低(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利拉鲁肽组的BMI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论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能够明显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比甘精胰岛素更能有效地降低患者增加的体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甘精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4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每组73例。两组患者均口服瑞格列奈降糖,在此基础上甘精胰岛素组加服甘精胰岛素治疗,预混胰岛素组加服预混胰岛素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血糖(FBP)、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血糖波动水平、各维度生存质量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2h-PG、FBP、Hb 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甘精胰岛素组2h-PG、FBP、Hb A1c水平、SD、MAGE、高血糖AUC均低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治疗后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和精神功能、社会关系和治疗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甘精胰岛素组各领域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预混胰岛素组(P<0.05);甘精胰岛素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预混胰岛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降糖、改善生存质量的效果优于预混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效果。  相似文献   

4.
孙茜  韩洁  张伟  许婧  曹宁  彭丽雅 《四川医学》2020,41(6):614-618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腹型肥胖的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拉鲁肽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糖、控制饮食、适当运动指导等基础措施,利拉鲁肽组同时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C肽、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血脂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腰臀比、BMI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腰臀比、BMI测定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PG、2hPG、C肽、Fins、Hb A1c、HOMA-IR、HOMA-β、ISI测定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FPG、C肽、Fins、HOMA-IR、ISI测定值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HOMA-β测定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TC、TG测定值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C、TG测定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础治疗+利拉鲁肽治疗腹型肥胖T2DM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对于改善患者腹型肥胖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王晓巍 《中外医疗》2013,(25):123-124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格列美脲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2年6月住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病程不超过5年,随机分为"诺和灵30R"治疗组25例(A组),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25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C肽、餐后2 hC肽水平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BG、2hPBG、HbA1c、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A组:(7.2±1.4)mmol/L比(10.6±1.2)mmol/L、(8.3±2.7)mmol/L比(14.4±1.6)mmol/L、(7.3±0.6)%比(9.1±0.7)%、(1.62±0.30)μg/L比(1.43±0.31)μg/L、(3.12±1.47)μg/L比(2.08±0.84)μg/L;B组:(7.3±1.6)mmol/L比(10.5±1.2)mmol/L、(8.2±2.3)mmol/L比(14.5±1.8)mmol/L、(7.1±0.4)%比(9.2±0.8)%、(1.66±0.37)μg/L比(1.42±0.31)μg/L、(4.06±0.86)μg/L比(1.87±1.0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B组治疗后餐后2 h C肽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低血糖4例(16%),进食后症状可缓解,B组发生低血糖1例(4%),B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平稳地控制血糖,低血糖反应少,HbA1c达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2例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0.8 U·kg-1·d-1,加用利拉鲁肽0.6~1.8 mg·d-1,观察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胰岛素用量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利拉鲁肽联合胰岛素治疗12周后,患者FBG、2 h PG、Hb A1C、BMI、WC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胰岛素日用量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发生少。结论利拉鲁肽治疗大剂量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好,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30例;A组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B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R皮下注射,两组均治疗12周。测定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C肽(FCP)、餐后2 h C肽(2 h CP)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FBG、2 h PG和Hb A1c均明显下降,FCP和2h CP均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发生低血糖1例(3.3%),B组发生7例(2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磺脲类继发性失效的2型糖尿病有较好疗效,治疗方便且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8.
潘琳琳  王树文 《求医问药》2014,(20):154-155
目的 :对比分析应用甘精胰岛素和诺和灵n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治疗组(55例),应用诺和灵n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甘精胰岛素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糖基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血糖(PPG)、空腹血糖(FPG)等指标的改善程度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治疗前,对照组患者的FPG为(9.4±2.2)mmol/L,PPG为(17.0±3.6)mmol/L,Hb A1c为(8.4±2.4)%;治疗组患者的FPG为(9.0±2.1)mmol/L,PPG为(17.0±2.1)mmol/L,Hb A1c为(8.4±2.1)%,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3个月的治疗,对照组患者的FPG为(6.6±2.8)mmol/L,PPG为(7.8±3.2)mmol/L,Hb A1c为(8.0±1.2)%;治疗组患者的FPG为(6.1±1.6)mmol/L,PPG为(7.0±2.5)mmol/L,Hb A1c为(7.3±1.0)%,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的改善,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20.0%,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为5.5%,治疗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为(0.35±0.53)m IU/L,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为(0.23±0.42)m IU/L,治疗组患者的胰岛素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5年9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0.2 U/kg睡前1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0.2 U/kg门冬胰岛素30晚餐前1次皮下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 h PBG、HbA_(1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FPG[(6.53±0.87)mmol/L比(6.73±0.91)mmol/L]、2 h PBG[(8.34±2.11)mmol/L比(8.51±1.32)mmol/L]、HbA_(1c)[(6.52±0.69)mmol/L比(6.71±0.72)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和LDL-C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TC[(4.33±0.79)mmol/L比(4.38±0.88)mmol/L]、TG[(1.34±0.37)比(1.38±0.33)mmol/L]、LDL-C[(2.55±0.54)mmol/L比(2.53±0.57)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30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以及血脂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门冬胰岛素(IAsp)和可溶性人胰岛素(HI)分别联合中性鱼精蛋白胰岛素(NPH)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20例来自全国5家医院的1型(T1DM)或2型糖尿病(T2DM)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IAsp或HI联合NPH治疗.以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血糖事件作为评价指标.结果 IAsp/NPH组[(14.6±5.3)mmol/L比(8.4±4.1)nunol/L]较HI/NPH组治疗后2 h PPG改善更为显著[(14.9±3.9)mmol/L比(10.6±3.5)mmoL/L,P<0.05],且达标率分别为50.0%、25.5%(P<0.01).治疗后IAsp/NPH组[(9.3±1.4)%比(7.7±1.3)%]和HI/NPH组[(9.2±1.2)%比(7.7±1.2)%]HbA1c明显下降,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7).达标率分别为24.5%和14.5%(P<0.05).在Imp/NPH组未见严重低血糖事件和其他不良事件,且夜间低血糖发生率更低(IAsp/NPH:3%,HI/NPH:4%).IAap/NPH组与HI/NPH组患者胰岛素日均剂量分别是0.60/0.23 IU/kg和0.65/0.24 IU/kg.结论 IAsp联合NPH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提高患者血糖达标率且不增加夜间低血糖和不良事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沙格列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2h PG和Hb A1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可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防止不良反应发生的疗效优于单纯使用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比较单纯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联合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治疗26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首次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将他们随机平均分成2组,研究组患者给予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体质指数、FBG、2h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bA1c均下降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纯使用二甲双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利拉鲁肽及甘精胰岛素治疗均安全有效,利拉鲁肽更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Bu S  Guo XH  Yang WY  Lu GZ  Yang ZJ  Ren TT  Gao Y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44):3115-3118
目的 探讨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一次基础胰岛素加口服降糖药的血糖控制情况与人群特征的关系及基础胰岛素的使用剂量.方法 为随机、开放、两中心的平行对照研究,治疗期12周,选择每日注射两次预混胰岛素(加或不加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FBG)在7.8~16.7 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7%~10%的2型糖尿病患者80例,随机分至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加格列美脲3 mg或每日注射两次预混30 R(诺和灵)胰岛索加格列美脲3 mg治疗组,胰岛素剂量每3天调整1次,至目标FBG≤6.0 mmol/L.结果 治疗12周后,甘精胰岛素组和预混胰岛素组的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两组HbA1c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8%→8.0% vs 8.9%→7.8%,P>0.05).治疗期间,预混胰岛素组低血糖发生频率均显著高于甘精胰岛素组,总低血糖事件分别为123次、57次,经证实的低血糖例次(94 vs 21,χ2=23.692 P=0),其中午餐前低血糖发生尤其显著(64 vs 17,χ2=7.762,P=0.005).甘精胰岛素治疗后HbA1c≤7.5%者达28.2%(11例),剂量为(0.58±0.29)U·kg-1·d-1;HbA1c>8.5%者占23.1%(9例),剂量为(0.66±0.30)U·kg-1·d-1.甘精胰岛素两亚组治疗前HbA1c、糖尿病病程、餐后2 h C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8.1±0.8)% vs (9.6%±1.2)%,10年(6.0~14.5年)vs 13年(8~19.5年),餐后C肽:2.5 nmol/L(1.4~3.3 nmol/L)vs 1.4 nmol/L(1.2~2.6 nmol/L),均P<0.05.结论 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1次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血糖控制,治疗前HbA1c水平、糖尿病病程和餐后2 h C肽水平是影响一次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疗效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2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甘精胰岛素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利拉鲁肽。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24 h尿白蛋白定量(Up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1微球蛋白及血脂水平,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的BUN、Upr、Scr、Hcy和尿2-MG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两组治疗后的FB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利拉鲁肽联合应用甘精胰岛素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延缓DN的进程,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加以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接收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后者予以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糖值(FPG、2hPG、HbA1c)对于本组治疗前及甲组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乙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甲组(P0.05)。结论: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者实施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利拉鲁肽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并对其临床疗效加以探究.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所接收的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患者86例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单双数顺序法分为甲组与乙组,前者予以甘精胰岛素+阿卡波糖,后者予以甘精胰岛素+利拉鲁肽.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乙组患者治疗后的各血糖值(FPG、2hPG、HbA1 c)对于本组治疗前及甲组治疗后,差异明显(P<0.05);乙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次数少于甲组(P<0.05).结论:对预混胰岛素血糖控制不佳2型糖尿病者实施甘精胰岛素与利拉鲁肽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且降低低血糖的发生次数,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门冬胰岛素30联合西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给予对照组62例患者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64例患者在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0的基础上加用西格列汀100mg/d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及16周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 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体质量质数(BMI),以及门冬胰岛素30用量。结果:治疗后8~16周时,两组患者的FBG、2h BG和Hb A1c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组患者的FBG、2h BG和Hb A1c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16周后,治疗组患者门冬胰岛素30用量和BM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西格列汀联合门冬胰岛素30可使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与单用门冬胰岛素30比较胰岛素用量显著减少,减少了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和体质量增加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甘精胰岛素与中性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每组各30例,分别采用优泌林R加甘精胰岛素和优泌林R加中性低精蛋白锌胰岛素治疗。测定治疗前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和血胆固醇(TC),3个月后复查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血胆固醇。结果使用甘精胰岛素组治疗后FBG、2BG、TG、CHO、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使用优泌林N组治疗后FBG、2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来得时组与优泌林N组治疗后比较,甘精胰岛素组FBG、2BG、TG、CHO、HbA1c均明显低于优泌林N组(P<0.05)。优泌林N组治疗期间低血糖发生率高。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是理想的控制血糖药物,在治疗2型糖尿病的综合效果水平上要优于优泌林N。  相似文献   

19.
王靖清 《求医问药》2014,(18):169-170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应用甘精胰岛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FPG为(11.2±1.7)mmol/L,2h PG为(14.3±2.1)mmol/L,Hb A1c为(8.7±1.3)%,BMI为(24.3±2.5)Kg/m2;对照组患者的FPG为(11.3±1.5)mmol/L,2h PG为(14.5±2.3)mmol/L,Hb A1c为(8.8±1.5)%,BMI为(24.5±2.2)Kg/m2,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经过12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FPG为(6.5±1.6)mmol/L,2h PG为(8.0±1.8)mmol/L,Hb A1c为(6.1±0.8)%,BMI为(23.4±2.6)Kg/m2;对照组患者的FPG为(6.7±1.4)mmol/L,2h PG为(9.4±1.6)mmol/L,Hb A1c为(6.8±0.6)%,BMI为(25.9±2.1)Kg/m2,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观察组29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有1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90%;在对照组29例患者中,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有8例,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50%。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X2=4.35,P=0.04<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磷酸西格列汀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和门冬胰岛素30组,每组各20例,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每晚10时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来得时)一次三餐前各注射普通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组每日早晚餐前或三餐前分别注射门冬胰岛素30.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口服(0.5g,2次/d),根据空腹血糖(FBG)的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胰岛素的调整原则是将空腹血糖(FBG)控制在5.5mmol/L以内.共治疗8周.观察血糖控制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HbA1c、FBG和餐后2 h血糖(2h PBG)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组低血糖事件明显低于门冬胰岛素30组.甘精胰岛素组联合普通胰岛素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门冬胰岛素30组.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普通胰岛素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患者治疗满意度高,适合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