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明确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与血微量元素锌、铁、铜、钙、镁水平的关系,以2007~2008年就诊的反复呼吸道感染婴幼儿120例为研究组,随机选择同一时期进行常规保健的健康婴幼儿100例为对照组,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对两组小儿进行了血锌、铁、铜、钙、镁含量测定。结果RRI患儿血清Zn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而Ca、Fe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两组血铜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与血微量元素不是密切相关,应及时调整婴幼儿体内微量元素的平衡,提高婴幼儿的抗感染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铜、锌、钙、镁和铁水平情况,探讨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对儿童生长发育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1~2020年10月期间145例进行常规健康体检的儿童,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检测铜、锌、钙、镁和铁水平。结果:不同性别儿童铜、锌、钙、镁和铁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期的锌明显低于学龄前儿童的水平;婴幼儿期的铁为略低于学龄前儿童;而婴幼儿期的钙略高于学龄前儿童的水平。不同年龄段儿童锌、钙和铁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和镁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儿童铜、锌、钙、镁和铁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锌的缺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期儿童锌的缺乏率远高于学龄前儿童,铜、镁和铁缺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前儿童的BMI与锌和钙水平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0,P<0.05);学龄前儿童的BMI与铜、镁和铁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0,P>0.05)。结论:通过开展学龄前儿童的微量元素检测,了解其...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微量元素变化对抽动障碍患儿的影响。方法于本院门诊收集280例抽动障碍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选择28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测微量元素水平,比较两组儿童微量元素结果有无差异。实验组根据症状轻重分为5组,分析5组患儿之间的微量元素结果有无差异。结果实验组血清中铅水平较对照组高,血锌和铁的水平较对照组低,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中铜、镁、钙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铅、锌、铁水平在轻微抽动障碍组、轻度抽动障碍组、中度抽动障碍组、明显抽动障碍组、严重抽动障碍组间有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镁、钙在5组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抽动障碍与微量元素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故儿童应远离铅暴露,及时补充微量元素,预防抽动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矿物质与儿童营养性疾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国章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3):4698-4700
目的:探讨儿童营养性疾病与矿物质元素钙、镁、铜、铁、锌、铅含量异常的相互关系。方法:对符合诊断标准的162例佝偻病、96例营养不良、268例营养性贫血患儿的血清矿物质元素检测结果与正常儿童检测结果进行1∶1配对对照。结果:营养不良组患儿血清铁和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镁、铜、钙和铅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佝偻病组患儿血清钙和血清锌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铅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镁、铜、铁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营养性贫血患儿血清铁、铜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血铅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清镁、锌、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儿童体内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异常与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是预防儿童营养性疾病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锌、铁、铜、钙、镁、锰、铅等微量元素状况。方法:随机选取173名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纳入研究,同时选择同期保健门诊健康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研究对象血清锌、铁、铜、钙、镁、锰、铅等的水平。结果:轮状病毒肠炎组患儿血清锌、铁、铜、钙、镁以及锰的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患儿(P<0.05),但是血清铅水平则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锌、铁以及钙的水平与Vesikari病情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铜、镁、锰和铅水平则与病情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可能存在常见微量元素代谢的改变,临床工作中需要对该类患儿进行微量元素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清微量元素和性激素水平对精子缺陷的影响。方法:检测精子缺陷已婚育龄男性和健康对照者血清钙、镁、铜、锌、铁、铅、性激素,并精液常规分析。结果:精子缺陷组血铅、血镁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钙、锌、铜、铁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睾酮与雌二醇的比值T/E2(0.109±0.031)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微量元素和性激素与精子形态存在一定的关系,血液中保持合理平衡的微量元素和激素水平对于形成优良精子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妊娠期高血压孕妇血清钙、镁、铜、锌、尿酸、乳酸脱氢酶水平的临床价值。方法:用OLYM-PUS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6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和60例同孕周正常妊娠的妇女(对照组)血清中钙、镁、铜、锌、尿酸、乳酸脱氢酶水平。结果: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清钙、镁、锌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量元素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尿酸、乳酸脱氢酶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检测血清钙、镁、铜、锌、尿酸、乳酸脱氢酶为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肾脏病患儿血清微量元素含量的改变及相关规则。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法测定肾脏病患儿血清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单纯性肾病组、肾炎性肾病组、紫癜性肾病组及肾炎组血清中锌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血清中铁、镁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肾病组、紫癜性肾病组血清中铜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与小儿肾脏疾病的发生及状态有关,其代谢的紊乱和缺乏可引发肾脏疾病,及时补充和调整微量元素对肾脏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微量元素钙、锌、铜、镁、铁含量.方法 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2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钙、锌、铜、镁、铁含量.结果 肾病综合征患儿血清钙、锌、铜、铁含量均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血清镁含量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钙、锌、铜、铁含量的变化与肾病综合征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锌水平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1月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厦门市中医院儿科住院的下呼吸道感染婴幼儿138例作为研究对象,包括毛细支气管炎患儿71例,普通肺炎患儿67例;选取同期在该院儿科门诊体检的健康婴幼儿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及配套试剂盒检测上述儿童血锌水平及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分析相应检测结果。结果毛细支气管炎组、普通肺炎组血锌水平分别为(2.53±0.34)mg/L、(3.49±0.81)mg/L,两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5.11±0.6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血锌水平低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普通肺炎组血清Ig G、Ig 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g M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血清Ig A水平与普通肺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 G、Ig M两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毛细支气管炎组患儿的血锌与Ig G、Ig A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和0.64,P0.05);普通肺炎组患儿血锌与Ig G呈正相关(r值为0.41,P0.05)。结论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锌水平较健康儿童降低,且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微量(锌、铁)和常量元素(镁)缺乏情况,并观察间断补锌、铁的防治效果。方法以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确诊的20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健康体检正常儿童100例为对照组,通过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两组血清相关微量元素(锌、铁)和常量元素(镁),并比较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不同发作频率、不同病情患儿血清锌、铁水平;另给予患儿间断补锌、铁治疗,治疗3个月,随访1年观察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微量和常量元素、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研究组血清锌、铁水平分别为(73.03±16.24)μmol/L、(7.89±0.87)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0.26±18.47)μmol/L、(9.53±0.6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镁水平(1.57±0.50)mmol/L与对照组(1.63±0.42)mmol/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发作频率、不同病情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锌、铁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断补锌、铁治疗后随访1年总有效率高达98.00%;治疗3个月后血清锌、铁、IgA、IgG、CD~+_4、CD~+_4/CD~+_8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锌、铁水平明显偏低,且与发作频率、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间断补锌、铁等微量元素能明显改善患儿免疫功能,防治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周洪亮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9):1341-1342
目的:探讨儿童末梢血血铅水平与铜、锌、钙、镁、铁含量水平的相关性,以及儿童铅中毒率与儿童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钨舟法检测儿童末梢血血铅含量,采用火焰吸收光度法检测血铜、锌、钙、镁、铁水平。结果:5 262例体检儿童中,血铅≥100μg/L者471例,铅中毒发生率为8.95%(471/5 262),以轻中度铅中毒为主。不同性别、不同年龄铅中毒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男童铅中毒发生率高于女童,以~6岁组儿童铅中毒发生率最高,1~6岁组呈上升趋势,6~12岁组呈下降趋势。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血锌、铁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铅中毒组明显低于非铅中毒组。而铅中毒组与非铅中毒组儿童血钙、镁、铜水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儿童铅中毒可导致血中锌、铁等微量元素水平降低,而铜、钙、镁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随机选择该院同期收治的280例普通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早产儿、剖宫产及非母乳喂养儿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铁、钙、锌浓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剖宫产及非母乳喂养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高危因素,在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同时应加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功能,并注意铁、钙、锌等微量元素的补充。  相似文献   

14.
小儿反复性肺炎与血微量元素关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小儿反复性肺炎的发生与血微量元素铅、铜、锌、钙、镁、铁含量的关系。方法:2006年9月~2009年6月北京市密云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反复性肺炎患儿56例为观察组,随机选择同期在北京市密云妇幼保健院门诊健康体检的小儿6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患儿血铅、铜、锌、钙、镁、铁含量,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56例反复性肺炎患儿血锌含量为(54.92±9.96)μmol/L,血铁含量为(7.29±1.21)μmol/L,对照组血锌含量为(59.94±9.35)μmol/L,血铁含量为(7.83±1.19)μmol/L,观察组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铅、铜、钙、镁含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小儿反复性肺炎的发生与血微量元素锌、铁缺乏有关。应对反复性肺炎患儿常规行血微量元素检测,对血微量元素缺乏者应予相应补充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唇炎与血微量元素的相关性,为慢性唇炎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89例慢性唇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健康儿童264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2组儿童的血清钙、镁、锌、铁、铜元素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慢性唇炎患儿血锌浓度为(77.03±12.58)μmol/L,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89.36±13.22)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中铜、铁、镁、钙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性别儿童5种微量元素水平相比较,男、女儿童间5种微量元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唇炎患儿血锌水平偏低,慢性唇炎患儿应注意血清微量元素的检测,并及时纠正。对慢性唇炎患儿实施微量元素稳态调整可获得一定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头发中微量元素含量及机体免疫功能状态。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检测头发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 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百分比 ,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 Ig G、Ig A、Ig M的含量。结果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组头发中钙和锌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 P<0 .0 5 ) ,而镁、铁、铜的含量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性的意义 (均 P>0 .0 5 ) ;RRI组外周血中 CD3+ 、CD4 + 、CD4 + /CD8+ 的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均 P<0 .0 5 )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组血清中 Ig G和 Ig A产生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而 Ig M产生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5 )。结论 :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头发中钙和锌的含量降低 ,患儿存在免疫功能缺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的微量元素水平在健康人、胃癌,非癌症患者中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7例胃癌患者(胃癌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及40例非癌症但患有消化道疾病患者(非癌症对照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清中各种微量元素包括铜、锌、铁、镁水平及铜/锌比值5项指标。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铜、锌、铁、镁水平分别为(0.877±0.235)mg.L-1、(2.809±0.898)mg.L-1、(13.353±4.232)mg.L-1和(21.801±2.980)mg.L-1;铜/锌比值为0.337±0.121。胃癌组与非癌症对照组比较:血清中铜水平升高明显(P<0.01),分别为(1.183±0.194)mg.L-1和(0.892±0.195)mg.L-1,铜/锌比值明显增高(P<0.01),分别为0.535±0.165和0.348±0.127,血清中铁水平明显降低,分别为(10.779±4.227)mg.L-1和(12.931±3.778)mg.L-1;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锌水平明显降低(P<0.05)[(2.392±0.717)mg.L-1],镁水平显着升高(P<0.01)[(24.274±3.636)mg.L-1]。结论血清中铜水平升高、铜/锌比值增加及铁水平的降低是胃癌的危险因素,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中药免煎颗粒玉屏风散各组成药物微量元素钙、锌、镁、铜、铁含量,及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全血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从微量元素变化的角度阐述其扶正抗邪的机理。方法:采用GGX-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微量元素含量。选取11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服用玉屏风散1疗程后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并做指血微量元素含量比较。结果:服药1疗程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0.01),锌、钙、铁含量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玉屏风散能纠正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微量元素缺乏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低苯丙氨酸饮食对PKU患儿血液微量营养素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4个饮食控制的PKU患者(PKU组)和70个年龄相仿的健康儿童(对照组),分别进行微量营养素和抗氧化能力指标的测定。结果:对照组与PKU组患儿的血钙、镁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KU组患儿Hb、血铜、锌、铁和硒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维生素E、维生素A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17.2%的PKU患者维生素E水平低(<15.1μmol/L),PKU患者的血清维生素C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DA及8-OHdG含量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明显下降(P<0.05)。结论:PKU患儿的抗氧化能力降低,可能与血清中微量营养素(铜、锌、铁、硒、维生素A和维生素E)含量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末梢血锌、铁、镁、铜水平与儿童佝偻病发病的相关性。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3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儿科门诊就诊,行末梢血元素检测的6个月~4岁符合纳入条件的儿童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患有佝偻病儿童194例为佝偻病组,健康儿童150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1岁以下、1~2岁和2岁以上儿童的末梢血锌、铁、镁、铜水平。结果佝偻病组1岁以下患儿血锌、血铁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镁、血铜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佝偻病组1~2岁血锌、铁、铜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镁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佝偻病组2岁以上血锌、铁、铜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镁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锌、铁水平与佝偻病的发病存在一定相关性,佝偻病儿童在诊治过程中须注意监测锌、铁水平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