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放 《中国医药指南》2023,(13):143-145
目的 探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动脉瘤手术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从2017年2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行心脏动脉瘤手术患者92例,随机将收治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手术室零缺陷护理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麻醉配合质量、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手术中出血量更少,手术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 <0.01);观察组手术室护理配合质量、麻醉配合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1);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将手术室零缺陷护理模式应用于心脏动脉瘤手术护理中,明显改善护理质量,可促进患者术后身体恢复,  相似文献   

2.
单静  郭艳琴 《贵州医药》2024,(1):126-127
目的 探讨疼痛控制护理理念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0例完成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疼痛控制组(疼痛控制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5例。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护理后,疼痛控制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且疼痛控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疼痛控制组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疼痛控制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控制护理理念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术后患者的应用能促进缓解疼痛,有利于胸腰椎功能恢复正常,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郑艳  王巧丽 《贵州医药》2023,(10):1678-1679
目的 探究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干预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各40例。结果 观察组手术安全性评分、对手术室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可以提高手术室的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术后恢复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发生率,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莹  闵萍 《贵州医药》2024,(1):161-162
目的 探讨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中的应用。方法 将70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和对照组(传统手术室护理)各35例。对比两组手术指标,术后1 d、8周的Harris、VAS评分,术后6个月并发症及术中器械传递失误发生情况,术后1 d、1个月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两组Harris评分均高于术后1 d, VAS评分均低于术后1 d,且观察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和术中器械传递失误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量化评估策略的手术室护理可有效改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手术指标,提高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减少术中失误,降低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80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室安全管理:手术室及器械消毒、遵守手术室规章制度、做好相关记录。观察组引入护理安全干预模式实施手术安全管理。观察两组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8.5%,观察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2.7%;对照组护理差错发生率为24.0%,对照组护理纠纷发生率为16.7%;观察组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护理纠纷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后业务考核分数显著高于干预前考核分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462,P<0.05)。结论护理安全干预模式能够降低护理差错和护理纠纷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陈瑞萍 《安徽医药》2013,17(5):886-887
目的评价手术室整体护理对乳腺癌围手术患者负性情绪、并发症、满意率的影响。方法对该院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整体护理,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SAS及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8.3%,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仅16.7%,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其不但可显著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也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循证手术护理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7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手术室急诊的6353例患者为主要对象,采用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对照组3176例,观察组3177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手术室急诊护理,观察组增加循证手术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从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的对比上来看,对照组的各项时间指标明显长于观察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来看,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上对比来看,对照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手术室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循证手术护理可获得理想效果,能够缩短手术及术后的恢复时间,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且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认可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加快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86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观察组患者配合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对照组配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指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1.05±0.2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8±0.35)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18±1.05)d和住院时间(7.89±2.44)d均短于对照组的(3.33±1.05)、(11.31±2.7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行腹腔镜手术患者应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尽快的康复,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是一种优质的护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精细化干预护理在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84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此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盲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胸腰椎结核患者术后疼痛中给予精细化干预护理,有效减轻术后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手术室护理体会。方法 135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7例)和观察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9%高于对照组的77.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提升护理满意度,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敏 《中国实用医药》2014,(28):197-199
目的 探讨手术室无缺陷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手术室开展的200台手术,其中2013年1~6月的100台常规护理手术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的无缺陷护理开展后100台作为观察组,对患者满意度、绩效考核合格率、缺陷发生率以及护理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8、18.43、13.86、142.89、6.47,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改善,绩效考核合格率明显提高,缺陷发生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3、9.21、7.04,P<0.05)。结论 通过无缺陷护理,手术室护理人员能够针对性做出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提高手术室整体护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对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直肠癌需行根治术治疗患者20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2组,设置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予以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对照组予以传统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理后生命体征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术中和术后指标(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并发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手术时间、肠道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SAS评分和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非常满意率和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人文关怀护理服务在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临床效果较好,手术时间更短,术后恢复快,焦虑抑郁程度低,并发症少,满意度较高,推荐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模式对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而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个性化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的患者满意度,分析其护理质量改善情况,统计对手术室满意度及护理质量的作用。结果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手术室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缝护理模式在小儿外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内收治的84例外科手术患儿为对照组,以2014年1~12月内收治的84例外科手术患儿为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性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儿身体恢复情况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对手术室在患儿手术期实施护理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无缝护理模式有效应用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工作中,有助于患儿手术结束后的病情恢复,并且提升患儿家属对手术室在患儿手术期实施护理效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徐岩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42-144
目的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护理措施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信任度,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67%,信任度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0%、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舒适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生理、心理情况,对提高手术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手术室室温动态调控及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对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1~10月在我院接受全身麻醉腹部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给予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为试验组,30例给予手术室室温动态调控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术后体温变化情况、护理满意度、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结束后返回病房时比较,体温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输液开始时,两组患者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输液2 h、输液结束时两组患者体温比较,试验组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满意度组间比较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在全身麻醉腹部手术患者护理中,采取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与手术室室温动态调控护理均可预防患者发生术后低体温,术后无温差输液护理效果好于手术室室...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舒适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住院患者76例,将其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护理服务后心理状态、并发症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以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开展舒适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香港全人护理理念对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的影响以及护理措施、注意事项。方法选取自2010年2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需要进行手术的手术室为研究对象,共268例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34)和对照组(n=134),观察组给予香港全人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以科室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手术室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9.13%,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4.92%,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14%,对照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2%,观察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人护理理念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舒适护理模式在脑膜瘤手术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膜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改善脑膜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并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140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方位的舒适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态,并应用自制调查问卷对护理信任度和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信任度及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可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提高配合依从性,确保手术质量,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