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金行  刘柏新  宋鉴清 《江苏医药》2012,38(13):1538-1540
目的探讨孕妇妊娠期D-二聚体(D-D)和凝血指标的变化。方法测定30例正常非孕育龄妇女(对照组)、60例正常孕妇(早、中、晚期孕妇各20例)和30例合并妊娠高血压孕妇的血浆D-D和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比较其组间差异。结果妊娠高血压组PT为(10.6±1.0)s,明显低于晚孕组的(11.4±0.8)s和中孕组的(11.9±0.7)s(P<0.05);妊娠高血压组APTT为(28.4±2.2)s,明显低于中孕组的(31.2±2.2)s(P<0.05)。妊娠高血压组Fib为(5.1±1.0)g/L,明显高于晚孕组的(4.2±0.9)g/L和中孕组的(3.8±0.6)g/L(P<0.05);妊娠高血压组D-D为(0.72±0.4)mg/L,明显高于晚孕组的(0.48±0.2)mg/L和中孕组的(0.28±0.2)mg/L(P<0.05)。上述测定值均与早孕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孕妇,尤其是合并妊娠高血压者监测D-D和凝血三项指标的变化有助于凝血与纤溶功能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及D- 二聚体参数的变化.方法 对83 例脑梗死患者和42 例健康对照组进行凝血象及D- 二聚体参数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 二聚体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凝血象检查、D- 二聚体含量测定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疾病发展过程检测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测定465例各型肝病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FI'V)、凝血酶时间(1-r)、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及D-二聚体指标,并与常规肝功能指标作相关性分析。结果急性肝炎患者的PT、AVIT、Tr、FIB及D-二聚体指标均正常,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慢性肝病患者的PT、AP丌、Tr、及D-二聚体均明显增高,FIB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肝硬化失代偿、重型肝炎及原发性肝癌为甚,且各型肝病患者间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与GGT、ALB、CHE及PA呈负相关,与TBIL、DBIL、TBA及ADA呈正相关;APTT、TT与GGT及PA呈负相关,与TBIL、DBIL、TBA及ADA呈正相关;FIB与TBIL、DBIL、TBA及ADA呈负相关.与GGT及PA呈正相关;D-二聚体与TBIL、DBIL及ADA呈正相关(P〈0.05)。结论Prr、APTT、TT、FIB、D-二聚体联合检测在肝病诊治中具有重要价值,尤以慢性肝病为甚,同时再联合肝功能指标综合分析,将有利于肝病患者的诊断、鉴别诊断、病程监测、预后判断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患者输血前后凝血指标变化。方法从我院选取40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中患者首先进行止血,延迟输血过程;观察组的患者则根据检测情况,判断是否立即给予输血。待输血结束后,将两组产后出血患者在不同输血方法下的凝血指标变化进行比较,并分析讨论。结果在经过不同时间的治疗后,观察组的患者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大量输血的过程中需根据凝血指标调整输血情况,以达到有效输血。产后出血患者凝血指标对大量输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患者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临床检验的作用。方法选2017年3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实验组,选同期体检正常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对两组检验指标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D-二聚体指标水平会随着孕妇孕周的增加而升高,和对照组检测数据比较,数据差异明显(P <0.05)。实验组孕妇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情况与对照组孕妇比较,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 <0.05)。结论 D-二聚体联合凝血指标检验能够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病症的检出率,与正常孕妇比较,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具备较高的凝血状态,并且有血栓形成的倾向,并且会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7.
吴杰  曾海燕 《中国医药科学》2014,(19):103-105,108
目的探讨孕妇在不同妊娠时期的血浆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规律,分析监测D-二聚体及凝血四项的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自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定时进行常规体检的孕妇260例,按照孕期阶段分别于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临产前进行血浆D-二聚体以及凝血四项的检测,并对所得结果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D-二聚体(D-Dimer)在孕妇整个妊娠过程中呈进行性升高(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在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过程中呈进行性缩短(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之间P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酶时间(TT)在孕妇妊娠整个过程中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孕妇妊娠过程中呈逐渐缩短趋势,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有明显的缩短趋势(P0.01),妊娠中期至妊娠后期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明显缩短(P0.05);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在妊娠早期至妊娠中期明显增高(P0.01),妊娠中期到妊娠后期之间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后期至临产期阶段急剧升高(P0.01)。结论对孕妇妊娠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有助于预防分娩过程中和产后的异常出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动静脉血栓疾病等分娩并发症,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动态监测D-二聚体水平,探讨其在产后大出血患者临床诊疗中的意义。方法:对19例产后大出血患者连续监测产前、产后1h、2h、4h、8h、24h的血浆D-二聚体、PT、APTT、PLT等指标,了解其峰值水平和持续时间,以及峰值下降的变化趋势。以患者产前PT、APTT、PLT、D-二聚体的平均值为对照组,产后大出血后连续监测PT、APTT、PLT、D-二聚体的平均值为观察组,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动态观察组D-二聚体的浓度最先升高,自产后1h开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4h达到峰值,随着治疗逐渐下降,但8h、24h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变化趋势最敏感;随后PLT下降及APPT、PT升高,其变化趋势、敏感性相对较差。结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产后大出血诊疗时评价疗效及判断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9.
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检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蓬  杨军  白雪  王麟 《黑龙江医药》2005,18(6):452-453
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据报道,美国每年约有超过100万的患者被诊断DVT,其中5万-20万患者因DVT并发肺栓塞而死亡。DVT是指血液在深静脉系统内不正常的凝固,是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尤其是对有高凝状态,既往曾有血栓形成的病史而又接受过手术的高危人群,骨创伤患者更要注意采取预防措施。血浆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D—Dimer)可反映体内凝血和纤溶过程的变化。我们对40例DVT总者进行了凝血指标及D—Dimer检测,探讨其在DVT形成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检测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检测意义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提高对疾病的判断率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与30例健康对照者,并对其实施D-二聚体的检测与相关数据统计、整理,最后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且D-二聚体含量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D-二聚体对诸如急性脑梗死等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其预后的判断等方面存在不可估量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产妇产前血浆D-二聚体含量与产后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探讨产前血浆D-二聚体定量检测对产后出血的临床提示价值。方法:通过对1521例孕妊末期正常待产孕妇进行D-二聚体检测并记录其产后出血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次研究D-二聚体结果有180例小于0.55mg/L,没有发生产后出血;有605例在0.55~1.80mg/L之间,其中有16例发生产后出血;有479例在1.80~3.60mg/L之间,其中有26例发生产后出血,且有1例发生DIC;有170例在3.60~6.60mg/L之间,其中有17例发生产后出血,且有2例发生DIC;有87例大于6.60mg/L,其中有17例发生产后出血,且有5例发生DIC。结论:孕末期孕妇D-二聚体含量越高,其发生产后出血的机率就越大,当D-二聚体含量大于6.6mg/L时,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保证孕妇生产时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其含量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性增强和凝血酶生成增加,多年来人们逐步认识到D-二聚体在肝炎病情、术后评估、围产期的水平变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D-二聚体在临床上作为常规检测已越来越重要。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DIC是由于多种致病因素导致血液在微血管内凝固,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D-二聚体浓度的变化及与心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检测所有入选对象的生化、D-二聚体浓度等指标。结果 D-二聚体浓度升高的发生率为36.7%,在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中其发生率分别为0(0/10)、28.4%(71/250)、35.7%(50/140)、65.6%(59/90),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的患者D-二聚体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46.0、239.0、314.5、670.0mg/L,P<0.05;心功能Ⅰ、Ⅱ、Ⅲ、Ⅳ级的非房颤及非瓣膜性心脏病患者D-二聚体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46、232、356、650mg/L,进行多重比较,P<0.05。结论随着心功能分级增加,D-二聚体浓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在妊娠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520例妊娠期女性(<30岁306例、≥30岁214例)按妊娠周期分为早孕组179例,中孕组170例,晚孕组171例,同时另选取同期446例非妊娠期女性作为对照组。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妊娠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早孕组、中孕组、晚孕组差异明显(P<0.05);妊娠期组各年龄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在妊娠期的水平变化呈增高趋势,会随着孕周的增加而升高,而与妊娠年龄无直接关系,监测妊娠期D-二聚体水平,有利于对血栓性疾病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孕晚期D-二聚体(D-D)和凝血四项检测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治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80例妊娠晚期孕妇,均测定了D-D和凝血四项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40例健康孕晚期孕妇作为对照组,4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晚期孕妇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APTT、TT和PT显著低于对照组,D-D、FIB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D和凝血四项检测对于准确评估孕妇晚期凝血状态,对早期发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和提供治疗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与失血性休克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和未并发DIC组(46例),另选取2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4次,其余组分别于休克后1、3、5、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 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休克后1、3、5、7 d非DIC组D-二聚体[(1108.42±229.69)、(948.85±216.32)、(836.96±193.82)、(728.92±183.85)μg/L]及DIC组[(1254.49±289.65)、(1477.95±446.79)、(1665.81±652.36)、(1965.21±859.8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9.32±45.7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血性休克后3、5、7 d非DI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降低(P<0.01),而DIC组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P<0.01);休克后3、7 d时DIC组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非DI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休克后急性期D-二聚体的升高程度与休克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预测休克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产后血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再分为自然分娩和剖宫产组。观察组中患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预防和治疗,而在对照组中患者不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单纯采用丹参酮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发生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的下肢静脉血栓、肺栓塞、脑栓塞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都明显产后血栓低于对照组患者中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产后血栓栓塞性疾病采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联合丹参酮方法预防和治疗具有比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栓塞风险,值得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8.
郑方 《中国医药指南》2013,(16):524-525
目的探讨在重症创伤患者中D二聚体(D-D)的变化与凝血功能的关系。方法以60例健康人(R1)组为对照与200例重症创伤患者(R2)组比较,又将200例患者组分为外伤性脑出血(R3)组,外伤性骨折(R4)组,分别监测其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及D-二聚体(D-D)。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2、R3、R4组分别与R1组比较:各组TT、aPT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D、Fbg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在除R4组外的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在R3、R4组外的各组中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R2组中D-D、Fbg、PT、PLT含量明显升高(P<0.01);R3组中Fbg、PT含量明显升高(P<0.01)、D-D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LT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R4组D-D含量显着升高(P<0.01)、Fbg明显升高(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PT、PLT无明显变化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D-D的异常以及Fbg的升高对各类重症创伤性疾病的诊断以及病情判断均具有参考价值,而PT、PLT的改变在不同类型的重症创伤性疾病中的变化不同,提示在重症创伤疾病中血浆D-D和Fbg的检测可以作为首选筛查试验来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与失血性休克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5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分为并发DIC组(12例)和未并发DIC组(46例),另选取20例健康成人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采外周静脉血4次,其余组分别于休克后1、3、5、7 d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全自动乳胶微粒增强免疫比浊分析方法 测定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休克后1、3、5、7 d非DIC组D-二聚体[(1108.42±229.69)、(948.85±216.32)、(836.96±193.82)、(728.92±183.85)μg/L]及DIC组[(1254.49±289.65)、(1477.95±446.79)、(1665.81±652.36)、(1965.21±859.87)μg/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69.32±45.78)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失血性休克后3、5、7 d非DIC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持续降低(P<0.01),而DIC组D-二聚体水平持续升高(P<0.01);休克后3、7 d时DIC组D-二聚体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非DI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休克后急性期D-二聚体的升高程度与休克后DIC的发生密切相关,测定失血性休克患者急性期外周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预测休克后DIC的发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20.
郑岚  张漩  郑浩 《淮海医药》2012,30(1):16-17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妇女凝血功能多项指标及D-二聚体(DD)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全自动血凝仪检测122例晚期妊娠妇女与80例健康非孕妇女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与D-二聚体(DD)。结果妊娠晚期妇女PT、APTT和TT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FIB、DD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妊娠晚期妇女血液凝血程度明显高于非孕对照组,处于高凝状态,易发生D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