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术室感染源强化消毒管理对术后感染率的影响,分析体会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我院门诊收治的手术患者术后感染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医院手术室感染源进行严格的消毒管理。结果对2年内患者的术后感染率做统计学分析2012年的感染率与2011年相比有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医院手术室的感染源进行强化消毒隔离管理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伤口的感染率、有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应该广泛号召各大医院做好手术室的消毒隔离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循证模式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感染情况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9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循证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感染率及护理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医院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人员培训、消毒隔离、护理监控、人文关怀、护理文件管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模式护理可显著降低手术室医院感染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强化护理管理对ICU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室内治疗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患者,常规组患者40例,应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强化组患者40例,进行强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种护理干预对控制和降低泌尿系统感染效果。结果强化护理管理组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均显著优越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因护理干预措施不当导致的严重不良后果。结论针对ICU患者进行强化护理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重症监护室内患者泌尿系统感染率、缩短重症监护室治疗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安全可靠,适宜进行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3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此期医院手术室采用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9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此期医院手术室采用循证护理干预。现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环境管理、手术间管理、无菌技术管理、消毒隔离、无菌室管理、刷手间管理、器械辅料室管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术室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提供其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5.
手术室安全管理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术室安全管理在减少护理差错事故中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观察组对象共200例,均为我院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加强全面整体的手术室安全管理,选择同期收治的手术室未实施相关管理的200例对象作为对照组,回顾两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无差错事件发生,对照组发生4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护理安全评分、护理人员素质评分、消毒隔离评分、手术室管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可显著降低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确保手术安全,保障了患者权益,促进了医院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新生儿科实施的效果。方法以实施绩效考核后半年(2013年1月至2013年7月)为观察组,实施前(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为对照组,对比绩效考核实施前后两组的护理质量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五项指标(基础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病历书写、消毒隔离、病区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家长满意度和医师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绩效考核管理引入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工作中,提高了患者和医师满意度,充分调动了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法选择2012年至2013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创伤手术患者160例,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消毒清创,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80例,手术切口感染为2例,感染率为2.50%;对照组患者80例,手术切口感染为17例,感染率为21.25%;观察组感染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进行预防、控制,效果较为明显,在使用药物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进行预防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急诊外科创伤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某院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发生情况,探讨防止及降低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某院重症监护室2011年1月~2012年5月期间病例426例,其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例130例的相关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选取加强相关预防措施后的2013年1月~2014年5月期间病例393例,其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感染病例77例的相关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0.4%,而观察组医院内感染发生率为19.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手部卫生、无菌操作、消毒隔离、日常监测、基础护理这5个方面的工作,来预防及降低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而有效的手卫生是控制重症监护室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的最基础、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医药科学》2017,(7):152-154
目的探讨手术室细节护理在对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细节护理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预后,在临床实施手术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医药科学》2017,(9):154-156
目的对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3月医院门诊患者500例随机分两组。常规组采用门诊常规护理管理,优质组采用门诊优质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护士洗手质量、抗菌药物管理质量;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优质组患者护理管理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消毒隔离管理质量、护士洗手质量、抗菌药物管理质量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诊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更好做好抗菌药物管理、规范洗手流程,加强消毒隔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率和感染原因。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将调查时限内处于医院感染状态的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康复科住院患儿253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98%;康复科患儿上呼吸道感染65例,占本病区感染部位构成的97.01%;康复科>1岁患儿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1周岁内不同月龄段患儿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差异;不同出生体质量、不同孕周患儿医院感染率无明显差异;患儿医院感染率随住院天数增加可明显增高。结论关注>1岁患儿医院感染发生;1周岁内不同月龄段、不同出生体质量、不同孕周患儿医院感染率无差异;适当缩短住院时间,可降低院感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科感染的有效对策以及如何选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疗胆道感染。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胆石症患者13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结果胆结石合并慢性胆囊炎患者70例,胆汁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有17例,占24.29%,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患者35例,胆汁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患者有20例,占57.14%。所有胆汁细菌培养阳性患者共有37例,培养出57株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25株,铜绿假单胞菌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粪肠球菌5株。结论有效的处理措施可明显降低外科感染,根据胆汁培养及药敏结果选择抗生素治疗胆道感染。  相似文献   

14.
Human T-lymphotrophic virus type I (HTLV-I) is an oncogenic retrovirus and its 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variety of human diseases including HTLV-I-associated myelopathy/tropic spastic paraparesis (HAM/TSP). Large numbers of epidemiological, virological, immunological, and clinical studies on HTLV-I- and HTLV-I-associated diseases have been published, although the pathogenesis of HAM/TSP remains to be fully understood. In the last several years,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at several key factors are important in HTLV-I-associated neurologic disease including high HTLV-I proviral load and a strong immune response to HTLV-I. Here, we review pathophysiological findings on HAM/TSP and focus on viral-host immune responses to the virus in HTLV-I infected individuals. In particular, the role of HTLV-I-specific CD8+ T cell response is highlighted.  相似文献   

15.
16.
Anemia most frequently accompanies infection in varying degrees and in different forms. Anemia of inflammation is the most common and is due to over-expression of hepcidin. This is followed by hemolytic anemia, red cell aplasia and blood loss. The degree of anemia may not necessarily be proportional to the severity of the infection, nor is it specific for the type of infection.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se diverse causes and a recognition that they often occur in combination can be of enormous assistance in forming a proper diagnosis and an appropriate management plan.  相似文献   

17.
Infection: prophylaxi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女性不孕症患者高HPV感染与常见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620例不孕症患者为不孕组,220例正常孕妇为妊娠组,采用HC2基因杂交捕获仪(HC-Ⅱ)测定两组患者HPV感染情况,采用PCR扩增法对常见妇科病原体(包括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无乳酸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病原学特征进行检查,采用高倍显微镜检查滴虫及假丝酵母菌感染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假丝酵母菌、阴道毛滴虫感染与HPV感染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HPV检查可以作为不孕症常规检查项目,可提高不孕症诊断率,降低患者诊查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分析HIV与非HIV感染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46例结脑患者按是否HIV感染分为HIV组24例和非HIV组22例,按是否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RRT)治疗,HIV组分为HARRT组14例和非HARRT组10例,比较HIV组和非HIV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指标。Spearman法分析抗结核前CD4水平、HARRT后CD4上升幅度与抗结核预后的相关性。结果:HIV组Clarlson合并症指数高于非HIV组(t=-23.30,P<0.05);HIV组合并继发性肺结核(χ2=4.630,P=0.031)及血行播散性肺结核比例(χ2=4.354,P=0.037)高于非HIV组,合并结核性胸膜炎比例低于非HIV组(χ2=5.653,P=0.017)。两组临床症状、颅压及脑脊液生化无差别。HIV组脑脊液TB-DNA阳性率(χ2=5.956,P=0.015)及定量(t=9.163,P=0.002)低于非HIV组,抗结核前CD4水平与抗结核预后存在正相关(r=0.569,P<0.05),经HARRT治疗后CD4升高幅度与抗结核预后无关(r=0.246,P=0.247)。结论:结核性脑膜炎是艾滋病常见神经系统机会感染,结核易全身播散,检出率低,合并症多。抗结核前基线CD4水平与结脑预后相关。HARRT使免疫重建,CD4提高,但对HIV感染的结脑预后影响未明确。  相似文献   

20.
葡萄球菌感染的最新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葡萄球菌为代表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增加,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别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已经成为医院感染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而社区获得性MRSA感染也有增加的趋势。MRSA的多重耐药使糖肽类抗菌药物显得尤其重要。但某些MRSA菌株由于继续突变或基因转移使其对万古霉素的敏感性下降,出现了VISA和VRSA,这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耐药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