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子宫肌壁间妊娠(intramural ectopic pregnancy,IM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它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肌层内着床并生长发育,四周被子宫肌层组织所包绕,且与宫腔及输卵管管腔均不相通,发生率约为1/30 000,在异位妊娠中所占比例<1%[1]。IMP患者临床表现有停经、血hCG升高,部分有腹痛及阴道流血,但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与早孕、其他类型的异位妊娠及滋养细胞疾病难以鉴别,常规彩超也容易误诊为子宫角部妊娠或间质部妊娠,且妊娠时间越长,发生子宫破裂的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32岁,已婚经产。停经3个月,下腹持续剧痛2天于2010年5月21日来诊。入院前2个月曾有恶心、呕吐、厌油腻等症,于当地医院B超诊断“早孕”,  相似文献   

3.
李琳 《智慧健康》2022,(4):91-93,96
目的 针对肌壁间子宫肌瘤患者,探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预后.方法 将我院妇科2020年1月-2021年10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经腹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疼痛状况、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M)和宫腔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TCRM)剔除子宫肌壁间肌瘤(UIM)的优劣及疗效。方法分析2014年2月-2016年3在该院妇科门诊接受诊治的92例UI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LM组(45例)和TCRM组(4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指征、术后情况、术后妊娠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RM组患者的围手术期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明显小于LM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明显少于LM组(P0.01);TCRM组患者术中输血及转开腹情况少于LM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早于LM组(P0.01),术后住院时间及肌层愈合时间均明显短于LM组(P0.01),术后镇痛情况明显好于LM组(P0.01),术后月经改善及肌层愈合情况也好于L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发及发热情况均少于L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RM组患者的术后妊娠情况明显好于LM组,且首次妊娠时间明显短于LM组(P0.01);TCRM组患者妊娠丢失现象少于L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CMR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LM组(P0.01)。结论 UIM患者行TCRM或LM均较安全可靠,TCRM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后对月经及妊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唐山市妇幼保健院2005年8月~2010年10月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并行UAE的患者68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6例患者在术后6~164天肌瘤自阴道排出;经1~3个月后63例患者月经周期及经期恢复正常,贫血得到改善,3例术后月经稀少,2例发生子宫性闭经;术前、术后激素水平测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育要求组共9例12次妊娠,无生育要求组共12例18次妊娠。结论:子宫黏膜下肌瘤UAE术后对年轻患者月经不会产生严重影响,妊娠的几率不会降低,但可能会增加产科并发症及不良妊娠的几率,对于有强烈生育要求的患者应慎重选择。  相似文献   

6.
宋军晓  王屹 《中国保健》2009,(18):723-724
目的:探讨经腹(TAS)和经阴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S)检查对子宫肌壁间肌瘤和腺肌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宫体病变患者常规行TAs/或TVCDS检查,分析研究病变的二维声像和血流特点。结果:68例患者中检出肌瘤48例,腺肌瘤20例,与常规手术及病理诊断对照,超声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3.8%(45/48)、90%(18/20)。结论:子宫肌壁间肌瘤和腺肌瘤各具一定声像特点,TVCDS能更清晰显示病变细微结构及病变与子宫壁的关系,并敏感捕捉血流信号,有助于两者的鉴别诊断和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孕症或复发性流产患者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后妊娠结局、影响因素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因不孕症或复发性流产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妇产科生殖医学中心行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队列研究分析患者年龄、肌瘤分型、大小、数目和位置与术后妊娠的关系, 并探讨妊娠期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212例患者, 0型、1型、2型、混合型肌瘤比例分别为9.4%(20/212)、33.5%(71/212)、51.4%(109/212)和5.7%(12/212), 切除单个肌瘤者占85.4%(181/212), 切除肌瘤直径≤2 cm者占79.3%(168/212);切除肌瘤主要位于前壁和后壁分别占比31.6%(67/212)和30.2%(64/212), 剪刀切除占25.9%(55/212), 双极电切占72.2%(153/212)。术后随访88例(41.5%)患者妊娠, 术后妊娠率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 术后1年内妊娠率为77.2%(68/8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是否妊娠与年龄有关(P<0.001), 而与肌瘤分...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常规手术步骤为子宫肌瘤剔除后行残腔缝合关闭切口,但肌壁间肌瘤应用该方法手术操作困难,时间长,出血量多且术中转开腹的危险性高[1],当肌瘤超过6cm时,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明显增加[2]。腹腔镜下套扎法行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国内已有报道,并认为这一手术方法较常规方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3-4]。本研究将进一步探讨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的大小、位置、肌瘤外突比例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成功率的关系,旨在指导做好术前评估,更好地选择合适病例应用腹腔镜下套扎法行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1…  相似文献   

9.
林明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0):4349-4349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于30~50岁妇女,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其中黏膜下肌瘤占子宫肌瘤的10%~15%。过去多采用开腹行子宫切除或子宫肌瘤挖除术,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宫腔镜技术在临床应用中日益普及,宫腔镜切除黏膜下子宫肌瘤已成为成熟的技术。我院2003~2006年应用此技术成功治疗了6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3年5月~2006年5月我院收治67例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年龄在25~48岁,平均年龄37岁,均有子宫异常出血、不孕及不良孕产史,经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确诊。根据荷…  相似文献   

10.
曲鑫  姜桂珍  石晶 《现代保健》2010,(5):147-147
患者,22岁,孕3产0。因“人工流产术后50d,突发性下腹痛1h余”于2009年3月25日入院。2月4日,患者因孕39d于外院行全麻下人工流产术,术中情况不详,术后给予预防感染治疗,无不适感,未复查。于2009年3月20日出现阴道流血,色量同以往月经量,持续4d净。3月25日9时许突然出现下腹部剧痛,呈持续性,伴头晕、眼花、心悸症状,恶心、呕吐一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肛门里急后重感明显,晕厥一次,由120急诊入院。  相似文献   

11.
<正>子宫肌壁间妊娠虽然罕见,但后果严重,甚至危及生命,本文报告子宫肌壁间妊娠2例,旨在引起同行警惕。1临床资料例1:26岁,G3P0,主诉停经60余天,下腹部疼痛4h加重,伴头晕1h,于2005年10月20日入院。近两  相似文献   

12.
邱菊 《现代保健》2010,(20):95-96
目的探讨宫腔镜黏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手术方法,术后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比较宫腔镜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84例和全子宫切除或开腹子宫肌瘤切除术42例(对照组)患者的围手术情况及远期疗效。结果TCRM能显著减少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P值分别是:0.012、0.024、0.031和0.047),而两组患者的远期疗效未见显著差异(P=0.712)。结论TCRM与开腹手术具相同疗效,更具有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目前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的理想、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术后发生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例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诊疗经过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冷冻移植2枚胚胎后妊娠,孕40 d,B超示宫内早孕合并右侧宫角肌层内妊娠,于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妊娠清除术,术后宫内妊娠给予加强保胎治疗,现患者孕20周,宫内单胎妊娠。结论IVF-ET患者行多胚胎移植增加异位妊娠风险;IVF-ET术后宫内妊娠合并子宫肌壁间妊娠治疗方式应结合患者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和患者自身意愿。  相似文献   

14.
《家庭医生》2011,(16):40-41
柯大夫: 我今年34岁,2007年2月结婚并怀孕,怀孕5个多月羊水破了,流产,检查没有发现原因。  相似文献   

15.
16.
濮玉玲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42-6143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黏膜下肌瘤电切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某院临床诊断为子宫黏膜下肌瘤的58例行宫腔镜电切术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手术全程顺利,手术时间在10~46 min之间,出血量为10~90 ml,术后6h常规拔除尿管均可自行排尿,术后24 h之内均完全下床活动,住院时间在5~7 d出院. (2)术后评价治疗整体满意率为96.55% (56/58),0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均为100% (38/38),Ⅰ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92.86% (13/14),Ⅱ型黏膜下肌瘤治疗满意率83.33% (5/6). (3)术中及术后未发生1例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 宫腔镜下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疗效满意,手术安全、可靠,术中应注意严格选择适应症及提高手术技巧.  相似文献   

17.
《临床医学工程》2018,(3):265-26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套圈法行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套圈组和缝合组各2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套圈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0.9±12.4)min、(31.7±10.8)m L,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1.2±16.5)min、(80.3±17.6)m L(P<0.05)。套圈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明显低于缝合组的36.0%(P<0.05)。结论腹腔镜下套圈法行外突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国花 《现代保健》2012,(26):23-24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56例子宫肌瘤(黏膜下,内突壁间肌瘤)合并不孕患者采用宫腔镜下切除肌瘤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月经恢复正常,出血得到有效控制,生育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宫腔镜电切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是代替经腹剔除黏膜下肌瘤和增进生育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子宫肌壁间妊娠较为少见。现将本院收治的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临床资料,总结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例1,36岁,G1P1,10年前足月产1次。因进行性痛经2年,不规则阴道流血3个月,拟诊子宫腺肌症于1999年3月22日入院。入院时体检:一般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金桂梅 《药物与人》2014,(4):281-282
子宫肌瘤恶性的机率低,手术的目的在改善肌瘤所造成的临床症状;选择并发展侵犯性小,疗效佳的治疗方式是医疗的必然趋势。宫腔镜进行子宫黏膜下肌瘤切除,无伤口、术后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符合现代医疗的趋势。然而手术对各种临床症状,包括经血过多、经痛、受孕困难、容易早期流产等的疗效如何仍待进一步厘清。且由于手术技巧性颇高,手术成功与否与手术者的技巧息息相关,医生本身的技巧将是手术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变项,医生的不同也会明显的影响手术的满意度。笔者累积近200余位病例,希望借着本研究厘清一些问题,并期待此一手术能广为医生熟悉,选择适合的病人进行此一侵犯性小的手术,造福妇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