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宝华  戴红  杨胜良  孙菊水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5):116-119+12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分分为攻击组和非攻击组(各300例),比较两组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分以及血清睾酮水平,分析比较两组BPRS各因子分与MOAS各因子分、血清睾酮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攻击组BPRS总分、激活性、思维障碍、敌对猜疑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非攻击组,缺乏活力因子得分明显低于非攻击组;攻击组MOAS加权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均明显高于非攻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攻击组BPRS激活性、敌对猜疑因子得分与MOAS言语攻击因子得分呈明显的正相关,焦虑抑郁、思维障碍、激活性、敌对猜疑各因子得分和总分与MOAS自身攻击因子得分明显的正相关,总分与MOAS加权总分明显的正相关;攻击组男性、女性睾酮水平均高于非攻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攻击组男性睾酮与MOAS的言语攻击、自身攻击分正相关,攻击组女性睾酮与MOAS的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患者血清睾酮及其精神症状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自知力的因素。方法:对114例精神分裂症患进行“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神经心理测验、PANSS量表评定,并收集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相关分析发现ITAQ总分与性别、PANSS总分、P分呈负相关,与FOM、BD呈正相关;疾病认识因子分与性别、PANSS总分、P分、N分呈负相关,与FOM、BD呈正相关;治疗态度因子分与性别、PANSS总分、P分呈负相关,与FOM、BD呈正相关。FOM、性别、BD进入了ITAQ总分和疾病认识因子回归方程,FOM、性别进入了治疗态度因子回归方程。结论:临床上影响自知力的首要因素是认知功能,其次为疾病的严重程度、精神病理性症状。  相似文献   

3.
翟江  张启林 《吉林医学》2012,33(18):3821-3822
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6例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和单用药组,各18例,分别给予氯氮平联合拉莫三嗪与单一使用氯氮平治疗,疗程6周。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及MO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以联合用药组PANSS总分及阳性症状分及MOAS总分较单用药组下降显著(P<0.05),并且迅速;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氮平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疗效好,不增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攻击行为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伴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研究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用奥氮平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末、第2周末、第4周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NSS及MO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0.01);治疗第2、4周末,研究组患者相同时间段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兴奋症状分及攻击因子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同时研究组患者的MOAS量表评分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伴有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起效快,疗效好,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P300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脑电生理学预测因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30对有或无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男性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各因子分、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总分和各因子分、冲动量表(BIS-11)总分、敌意量表(BDHI)总分和各因子分、P300潜伏期及P300振幅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①两组在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年龄、病期、治疗情况、自杀史、早年不良家庭环境方面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MOAS总分、MOAS自身及对他人攻击因子分、BIS-11总分、BDHI总分、BDHI躯体攻击因子分及易激惹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研究组中央顶部(Cz)事件相关电位P300振幅比对照组降低,P300潜伏期比对照组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攻击行为的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比非攻击对照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CZ)潜伏期延长,振幅降低,提示男性精神分裂症攻击个体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与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激素(TH)、睾酮的相关性。方法:选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依据既往暴力史及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将精神分裂症患者分成攻击组50例及非攻击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TSH、TH、睾酮水平。用攻击组患者的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各因子分及总分与血清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激素(TT4)及睾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攻击组患者的TSH、FT3、睾酮高于非攻击组(P<0.05),TT4低于非攻击组(P<0.05);攻击组患者血清中TSH水平、睾酮水平与MOAS中的对他人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FT3水平与MOAS中的自身攻击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TT4水平与MAOS中的言语攻击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血清中TSH、FT3、FT4、TT4、睾酮相关,可作为其今后的临床治疗和预测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清睾酮的含量与其攻击行为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2月—2013年10月住院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患者100例入组,根据MOAS量表及暴力史分为研究组(有攻击行为,MOAS评分≥5分)50例患者和对照组(无攻击行为,MOAS评分≦5分)50例患者,比较两组血清睾酮水平,两组的PANSS因子分、MOAS分量表分别与血清睾酮水平之间做相关分析。结果研究组男性睾酮含量为(4.60±1.18)mg/m L,对照组男性睾酮含量为(3.87±0.79)mg/m L,两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睾酮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男性睾酮含量与MOAS的量表评分攻击行为呈正相关(P〈0.05)。结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睾酮含量变化与MOAS的量表评分攻击行为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性。方法将患者组按照是否有暴力史及MOAS(外显攻击行为量表)的评分进行区分,有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组为研究组,无明显攻击行为的患者组为对照组,总共80例刚入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比较两组患者血液中的TT3、TT4(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研究探讨两组的MOAS分、PANSS因子分的数据并与TT3、TT4的血清水平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对于对照组(1.61±0.38)nmol/L的数据,研究组TT3(2.21±0.25)nmol/L的数据呈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TT3与认知因子分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TT4方面,对照组(91.05±9.93)nmol/L与研究组TT4(79.06±10.02)nmol/L相比也是呈明显下降的趋势(P〈0.05),研究组的TT4水平分析发现,与MOAS的言语攻击因子分也呈现相反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与财物攻击因子分也是呈一定的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数据对比发现,对照组TT3与PANSS的焦虑抑郁因子分却是呈一定的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与TT4水平的变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赵金龙  汪林兵  李晓一  喻跃国 《浙江医学》2020,42(22):2393-2397
目的探讨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倾向与血清甲状腺功能及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及金华市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依据《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1)》中肇事肇祸标准,由2位精神科医师对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鉴定,并将其分为暴力倾向组56例和非暴力倾向组48例。采用修订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研究对象的暴力行为和临床症状,并对两组患者进行促甲状腺激素(TSH)、T4、T3、游离T4(FT4)、游离T3(FT3)、IL-8、TNF-α、CRP、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检测。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检测指标的差异,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暴力倾向与血清甲状腺功能及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暴力倾向组患者MOAS加权总分、自身攻击、言语攻击、物品攻击、对他人攻击评分均高于非暴力倾向组(均P<0.05)。暴力倾向组患者阳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PANSS总分均高于非暴力倾向组,而阴性症状评分低于非暴力倾向组(均P<0.05)。暴力倾向组患者T4、T3、FT4、FT3水平均高于非暴力倾向组,而TSH水平低于非暴力倾向组(均P<0.01)。暴力倾向组患者IL-8、TNF-α和CRP水平均高于非暴力倾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MOAS各项评分及总分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T4、T3、FT4、FT3、IL-8、TNF-α、CRP均呈正相关(均P<0.05),而与TSH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男性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与甲状腺功能指标(T4、T3、FT4、FT3)及炎症指标(IL-8、TNF-α、CRP)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可为预防及治疗有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患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自测健康状况的有关因素。方法:对82例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HRMS)评定及PANSS量表评定。结果:本组自测健康总分与PANSS总分、性别、病程、住院时间、病程无显著相关性。社会健康子量表分与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日常生活功能与住院时间;日常生活功能、身体活动功能与经济收入;认知功能与性别、住院时间;角色活动及社会适应与阳性量表分、经济收入;社会资源及社会接触与PANSS总分、一般精神病理量表分有显著性相关。结论:影响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期自测健康状况的因素颇多,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与慢性期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的变化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别检测82例急性精神分裂症和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利培酮治疗前后的血清泌乳素浓度,并与利培酮血浓度、年龄、病程、PANSS量表评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精神分裂症急性期组和慢性期组治疗8周末的PANSS量表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②与治疗前比较,急性期组在治疗8周末男性和女性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均显著增高(P〈0.01),女性患者的泌乳素增高比男性更为显著;而慢性期组在治疗8周末男性和女性患者泌乳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③利培酮浓度和泌乳素浓度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前,泌乳素浓度与PANSS量表总分和阳性量表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在治疗8周末,泌乳素浓度治疗前后的差值与PANSS量表总分和阳性量表分治疗前后的差值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患者利培酮治疗后泌乳素浓度的升高较慢性期患者更为显著;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浓度的变化与阳性症状的改善程度密切相关.也许可以作为评价临床疗效的一种客观实验室手段。  相似文献   

12.
王静波  吴化民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7):2182-2184
目的:探讨门诊维持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60例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评定。结果:⑴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SDSS评分要明显低于其他药物治疗组(P〈0.05)。⑵相关分析结果,SDSS评分与年龄、住院时间、阳性症状分、精神病理分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SDSS分与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住院次数成正相关(P〈0.05),与起病年龄成负相关(P〈0.05)。⑶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影响SDSS分的主要因素有两个,即住院次数和PANSS阴性症状分。结论:影响门诊维持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44例有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单一奥氮平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采用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周末的精神状态,采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4周末的MOAS总分、PANSS总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周末,观察组患者的MOAS总分、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3.66±2.08)分,观察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3.82±2.11)分,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奥氮平比较,在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中应用奥氮平联合奥卡西平治疗,其安全性高,疗效好,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于时间观念的综合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该院收治的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常规护理)和研究组(n=42,基于时间观念的综合护理),两组均护理3个月。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危险行为状况[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认知功能[可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BANS)]和社会功能[精神障碍患者社会功能缺损评定量表(SSFD-MD)]评分。结果:护理后,研究组MOAS(言语攻击、对财物的攻击、自身攻击和体力攻击)、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SSFD-MD(社会参与、家庭生活、自我照料、与人相处、理解与交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BANS(即刻记忆、注意力、延迟记忆、视觉广度和言语)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时间观念的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精神分裂患者的精神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减少危险行为,增强社会功能,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入院1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前有无攻击行为分为攻击组和无攻击组,两组分别从年龄、性别、文化、病程、既往攻击行为等一般情况、简明精神病量表和艾森克个性问卷方面进行单因素对照分析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1)经单因素分析,攻击组病程[(7.73±6.67)年]显著长于非攻击组[(5.22±5.47)年](t=2.631,P<0.01);攻击组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得分[(13.73±3.098)分]高于非攻击组[(11.47±3.93)分](f=4.063,P<0.01),焦虑因子得分[(7.18±3.583)分]低于非攻击组[(8.70±3.89)分](t=2.679,P<0.01);EPQ的E量表分攻击组[(11.99±4.340)分]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0.67±4.293)分](t=1.990,P<0.01);攻击组既往有攻击行为的患者所占比例(71.1%)显著高于非攻击组(16%)(x2=39.082,P<0.01).(2) 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BPRS中的敌对猜疑因子和既往攻击行为史进入回归方程.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发生主要与其精神症状和既往攻击行为史有关,应积极治疗,控制症状并防止病情反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注射针剂在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激越症状患者的护理。方法:对纳入的86例精神分裂症伴有兴奋激越症状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注射针剂治疗,并采用PANSS量表总分、PANSS激越量表(PANSS-EC)、常见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AS)对患者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和分析,并详细记录护理流程。结果:通过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第3天,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PANSS-EC、MOAS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1);且患者未出现静坐不能、肌张力障碍、震颤及心电图QTc延长等不良反应。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针剂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兴奋激越症状,在此过程中有效的护理工作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r TMS)对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在维持原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r TMS真刺激,对照组给予r TMS伪刺激,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结束时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P)分、PANSS阴性症状(N)分、一般精神病理(G)分以及Anderson阳性症状量表评分(SANS)总分减分值,评价治疗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SANS总分、PANSS总分、PANSS阳性症状(P)分、PANSS阴性症状(N)分及一般精神病理(G)分均较治疗前降低(t=3.62~6.57,P0.05或P0.01)。治疗4周后观察组SANS总分、PANSS总分、PANSS阴性症状分分别为(21.35±3.30)分、(60.53±6.25)分、(21.20±3.26)分,均相应低于对照组的(24.30±3.17)分、(68.42±7.65)分、(24.25±3.26)分(t=3.53~4.39,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41.46%、19.05%(χ2=3.79,P0.05)。研究过程中,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r TMS对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背景 少数精神障碍患者的攻击行为容易演变为肇事肇祸行为,以男性患者为主,目前缺乏对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目的 探讨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相关因素,为预防肇事肇祸行为的发生提供帮助。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月在北京市安康医院司法鉴定中心进行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96例纳入研究组,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同期住院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65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自编调查问卷,调查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受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疾病史概况,包括首次发病年龄、治疗情况、颅脑疾病史、乙醇饮用史、吸烟史、自杀史、既往住院次数;个人成长史概况,包括是否童年家庭环境不良、是否曾遭父母虐待、是否曾被父母遗弃、父母健康状况、父母婚姻状况、父母有无因精神疾病住院、父母有无犯罪记录、父母有无乙醇或物质滥用、居住方式、家庭是否和睦、家庭月收入;家族史概况,包括有无家族犯罪史、有无家族精神疾病史。采用心理变态测评量表修订版(PCL-R)评价患者的人格特点;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患者的精神症状;采用修改版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评价患者的攻击行为。问卷在患者进行鉴定或入院当天由两名经过量表一致性培训的调查员询问患者及家属后填写。结果 司法鉴定结果显示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82例,占85.4%);研究组与对照组文化程度、居住地、职业,治疗情况、既往住院次数,家庭月收入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L-R的反社会因子得分高,BPRS的思维障碍、敌对性因子得分和总分高,MOAS的财产攻击、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和加权总分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OR=8.732,95%CI(1.268,60.123)〕、治疗情况〔OR=45.846,95%CI(4.254,494.149)〕、财产攻击条目加权分〔OR=0.044,95%CI(0.006,0.321)〕、体力攻击条目加权分〔OR=0.035,95%CI(0.005,0.246)〕是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多为精神分裂症。文化程度低、未积极接受治疗、有财产攻击、体力攻击倾向是男性精神障碍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危险因素。加强文化教育、积极的治疗手段有助于降低该类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行为认知和放松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冲动行为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间收治的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观察组采取行为认知和放松疗法,对照组给予精神科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8周后外显攻击行为量表(MOAS)和阳性/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MOAS评分、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8周两量表的各因子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行为认知和放松疗法有助于缓解暴力冲动行为,促进科室和患者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感觉门控P50缺陷的影响。方法 26例急性期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5例急性期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采用可变剂量(26 mg/d)的利培酮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6周后完成感觉门控P50测定。P50实验模式为听觉条件刺激(S1)-测试刺激(S2)模式。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症状,PANSS减分率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前P50测量指标在两组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50抑制指标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程、发作次数、精神症状(PANSS总分、阳性总分、阴性总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治疗前后比较,除了S2波幅的组别主效应显著(P=0.02)外,其余P50测量指标的主效应及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利培酮对P50测量指标的影响与疗效无关。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和慢性精神分裂症均存在感觉门控抑制缺陷。利培酮对首发和慢性精神分裂症的感觉门控P50抑制缺陷均无治疗改善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