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引流是外科的基本技术之一,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近十几年来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性伤口。1992年德国Ulm大学创伤外科Fleischman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 drainage VSD),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的治疗,它能够彻底去除腔隙、创面的分泌物或坏死组织,促进愈合,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本院自2008年4月至2009年4月,应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缺损21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解慧 《全科护理》2014,(19):1793-1793
正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通过维持创面负压状态来改善创面愈合条件的方法[1,2]。负压创面治疗由于简单、有效、经济而且可用于治疗多种类型的渗出性创面,现已逐渐成为一种成熟的标准外科治疗方法。2010年3月—2011年5月应用VSD治疗骨科病人,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2010年3月—2011年5月应用VSD治疗骨科病人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15~70岁;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软组  相似文献   

3.
正持续负压吸引技术在伤口处理上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用于手术后持续引流,能有效的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清除渗液及坏死组织~([1]),保护创面,促进伤口的愈合。持续中心负压吸引应用于气管瘘合并感染,不但有引流作用,还起到加压、堵塞气管瘘的作用~([2]),促进气管瘘愈合。我院对1例右侧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行腔镜下右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发生气管穿孔并感染的患者采用持续中心负压吸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我国结核病疫情十分严峻,居世界的第2位~([1])。其中骨结核是一种特异性慢性炎性病变,绝大多数是继发结核。结核杆菌通过血行或淋巴系统传播至骨关节~([2])。该病好发于血供丰富和负重大的骨质或活动较多的关节滑膜。骨关节结核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结核发病部位,发病机制较复杂,主要是因结核杆菌感染导致,同时伴随结核感染加重原发病灶难以查找~([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  相似文献   

5.
慢性下肢溃疡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局部溃破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为主要特征,病程迁延者可出现癌变、甚至截肢[1,2].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 作为一种处理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全新方法,能改善创面微循环,持续不断引流创面的渗出物及炎性介质和坏死组织,促进伤口愈合[3,4].本科应用VSD 治疗下肢溃疡,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一种设计思维独特,对传统外科引流作出了重大改进的新型引流技术,1992年德国ULM大学Wim Fleis-chmann医学博士首创负压封闭引流术(VSD)用于四肢软组织创面治疗[1].  相似文献   

7.
<正>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是最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外科开胸手术,我国自2002年相继开展VSD经导管封堵治疗~([1]),这一技术已被证实为可行、有效和安全的治疗方式~([2])。经导管封堵治疗需建立动静脉导丝轨道桥,常规的轨道桥由股动脉-左心室-VSD-右心  相似文献   

8.
【】 目的:通过观察应用负压引流 (VSD) 技术治疗肢体开放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探讨肢体创面应用负压引流 (VSD) 技术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28例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行VSD负压引流术,观察创面的愈合情况、肉芽生长情况、伤口愈合的时间,同时对20例伤口愈合不良患者行传统引流术,观察。结果:28例患者伤口感染得到控制,创面缩小,肉芽组织新鲜,伤口逐渐愈合,明显优于传统引流。结论:加强负压引流术(VSD)的护理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健。  相似文献   

9.
正大面积皮肤撕脱伤是指体表皮肤受到暴力的作用而造成大片皮肤从深筋膜上被撕脱或潜行剥离,常合并肌肉、肌腱、神经、血管及骨与关节等深部组织创伤。负压封闭引流(VSD)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具高效引流、迅速封闭创面、降低感染风险等多方面优势,被广泛使用~([1])。我科于2017年4月收治1例因外伤导致全身大面积皮肤撕脱伤合并截肢病  相似文献   

10.
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简称VSD)是一种新型引流技术,是运用泡沫材料包裹多侧孔引流管,使泡沫材料成为引流管和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接通负压源形成一个高效负压引流系统,是处理开放性创面的新技术。2012年1月~2012年5月我科通过VSD封闭式负压引流对骨科38例开放性创面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是外科创面引流的革命性变化。VSD是指用内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泡沫敷料,来覆盖或填充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创面,再用生物半透膜对之进行封闭,使其成为一个密闭空间,最后把引流管接通负压源,通过可控制的负压来促进创面愈合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法。应用VSD时被引流区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负压一旦消失时间过长,引流区内就会开始积液且无法溢出,因此保持有效负压是维持VSD成败的关键。骨科创伤多发于四肢,创口四周、  相似文献   

12.
张兰 《当代护士》2010,(6):20-21
目的 探讨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技术对烧伤游离植皮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8年9月~2009年11月本科收治的70例烧伤游离植皮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VSD组38例,行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治疗烧伤游离植皮术,常规组32例,行常规烧伤游离植皮术,局部加压包扎.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伤口愈合时间.结果 VSD组较常规组在治疗总有效率和伤口愈合时间上均较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VSD)是治疗烧伤游离植皮术的较理想的方法之一,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刘新 《护理研究》2011,25(28):2586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又称负压创面疗法,是近年来提出并广泛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VSD的主要原理:在对创面进行引流管时,把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这样有效阻止创面块状引出物进入引流管,更换引流管时,泡沫材料也能一起离开机体,从而使创面保持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由于其能有效地防止传统负压引流时可能发生的脏器被吸住或受压而致的缺血、坏死、穿孔等  相似文献   

14.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作为近年来提出并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由于其高效引流,预防伤口积液,加快感染腔隙闭合和感染伤口的愈合作用,已经在国内外创伤外科、骨科、腹部外科、妇科等科室对各种复杂难愈创面的治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在烧伤创面应用的报道目前仍较少。我院烧伤科2009年10月至  相似文献   

15.
刘新 《山西护理杂志》2011,(10):2586-2586
封闭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又称负压创面疗法,是近年来提出并广泛开展的伤口治疗新方法。VSD的主要原理:在对创面进行引流管时,把医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这样有效阻止创面块状引出物进入引流管,更换引流管时,泡沫材料也能一起离开机体,从而使创面保持清洁并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负压值对创面负压引流(VSD)的效果观察,并为VSD治疗提供合适的负压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住院并使用VSD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患者225例,其中75例为1块敷料单根置管者,75例为2~4块敷料多根置管、伤口达浆膜层者,另75例为≥5块敷料多根置管、特殊感染者,每75例又分为3组,每组负压分别调至-125,-188,-450 mm Hg。观察各组负压引流治疗期间更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及愈合时间。结果:1块敷料单根置管者,在负压-125 mm Hg时更换引流物次数、创面清洁时间、愈合时间都较其他两种负压少;2~4块敷料多根置管、伤口达浆膜层者采用负压值为-188 mm Hg时,效果最佳;而≥5块敷料多根置管、特殊感染者则采用-450mm Hg时效果最好。各组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负压值对VSD的效果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型创面及置管情况采用不同负压可以有效减少重新置管的次数,缩短创面清洁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7.
崔晔  李琼  樊怡  何茜  李想  王芳芳 《全科护理》2016,(32):3453-3454
正囊袋感染是心脏永久起搏器置入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导致囊袋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次数、手术时间、囊袋血肿、多病共存等,若感染未及时有效控制,轻者伤口出现红、肿、热、痛,重者导致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等,甚至危及病人生命~([1-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将一种包裹了多侧孔引流管的医用泡沫材料置入具有一定深度的创面后,再以具有生物阀功能的半透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法(VSD)应用于小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处理的效果。方法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对20例患儿躯干深度烧伤切痂后创面均采用VSD过度,4~6d后取头皮修复创面。结果20例患儿应用VSD负压引流创面4~6d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随即植皮再应用VSD负压引流,保护植皮创面,植皮全部成活。结论 VSD在小儿躯干切痂后创面覆盖效果好,植皮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正坐浴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温水坐浴可以起到清洁伤口的作用,同时可以促进血运,减轻组织水肿,加快创面的愈合,促进缝合线的吸收~([1])。由于会阴侧切伤口位置较低,影响产妇活动,并且产妇需要经常哺乳,药物外敷及其他理疗方法均不方便。温水坐浴既不影响母乳质量,又无经济消耗~([2]),方法简单,适合产妇应用,且已有研究证明其有效性~([3])。但以往由于没有适当的坐浴器具,很难保证产妇坐浴的时间和质量,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在Ⅳ期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Ⅳ期压疮患者9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VSD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治疗Ⅳ期压疮创面,VSD组采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处理伤口,两组均至感染控制后伤口基底肉芽组织颜色为红润、创口变浅接近平周边皮肤,再采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或伤口皮瓣移植术促进伤口愈合;对照组在创面清创后予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后再采用现代湿性愈合敷料或伤口皮瓣移植术促进伤口愈合.比较三组伤口愈合效果、时间及治疗后创面细菌定植.结果:实验组疗效程度、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阴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疗效程度、创面愈合时间、细菌培养阴性率与VS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式简易封闭负压法治疗Ⅳ期压疮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