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上皮间质转化(EMT)分子标记物E 钙黏蛋白、N 钙黏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9)和MDM2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4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手术标本中E 钙黏蛋白、N 钙黏蛋白、MMP 9和MDM2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 钙黏蛋白、N 钙黏蛋白、MMP 9和MDM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7%、2.9%、54.9%和49.6%,其中,E-钙黏蛋白与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r=0.238,P=0.000),MDM2与MMP-9的表达也呈正相关(r=0.171,P=0.012)。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大小及雌激素受体(ER)状态有关,肿瘤较小及ER阳性者的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率高;MDM2的表达与肿瘤大小也存在显著相关性(P=0.028),肿瘤较小者的MDM2阳性表达率高。生存分析显示,肿瘤较大、淋巴结转移及MDM2表达阳性者的术后无病生存期较短,其中淋巴结转移(HR=11.33,95%CI:3.46~37.13,P<0.001)和MDM2表达阳性(HR=5.17,95%CI:1.66~16.10,P=0.005)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MDM2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不良预后因子之一,MDM2可能通过上调MMP-9的表达,介导EMT发生,导致肿瘤浸润转移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uP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6.7%,u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1.7%,Maspin、uPA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2,P<0.01.结论: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可能和Maspin蛋白表达下调及uPA表达上调相关,Maspin表达的下调或缺失使得uPA对肿瘤细胞介导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作用丧失,uPA表达上调,成为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波形蛋白(Vimentin)和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 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接受乳腺癌根治术的56 例乳腺癌组织和相应癌旁组织标本以及病历资料,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qPCR 分别检测癌组织中Vimentin、E-cadherin 蛋白和mRNA的表达,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独立因素,用Spearman 分析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用Kaplan-Meier 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预后的关系,用ROC曲线分析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表达对预后的诊断。结果: 56 例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和E-cadherin 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76.79%和19.64%;其中47 例(47/56,83.93%)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 mRNA 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46 例(46/56,82.14%)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5)。Vimentin 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E-cadherin 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有关(均P<0.05)。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脉管侵袭、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分子分型、Ki67 阳性、ER阴性、PR阴性及HER2 阴性表达均是促进Vimentin 和E-cadherin 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且Vimentin 与E-cadherin 蛋白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Vimentin 蛋白高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7.44%,E-cadherin 蛋白低表达的患者3 年生存率为68.89%。结论: 在乳腺癌组织中Vimentin高表达和E-cadherin低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可作为临床诊断与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RNA结合蛋白LIN28A、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E-cadherin和vimentin在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三者的相关性,探讨其对乳腺癌进展的影响。方法:收集4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LIN28A、E-cadherin和vimentin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TUNNEL法检测LIN28A阳性癌组织中的细胞凋亡情况,统计分析LIN28A和EMT相关蛋白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乳腺癌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qPCR结果显示,LIN28A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其与E-cadherin mRNA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与vimentin mRNA呈正相关(r依次=-0.340和0.380,P均 < 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LIN28A、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0%、55%和65%。LIN28A蛋白的表达与E-cadherin蛋白呈负相关(r依次=-0.533和0.364,P均 < 0.05),与vimentin蛋白呈正相关。LIN28A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TUNEL检测结果显示,LIN28A蛋白表达阳性的乳腺癌组织中凋亡细胞率低于与癌旁组织(P < 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乳腺癌组织LIN28A蛋白表达阳性患者的生存率低于LIN28A蛋白表达阴性者(P < 0.05)。结论:RNA结合蛋白LIN28A可能通过EMT促进乳腺癌的进展和转移,并且LIN28A高表达可能影响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uPA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asp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46.7%,uPA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61.7%,Maspin、uPA蛋白的表达存在显著负相关,r=-0.362,P〈0.01。结论:乳腺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可能和Maspin蛋白表达下调及uPA表达上调相关,Maspin表达的下调或缺失使得uPA对肿瘤细胞介导的纤溶酶原激活抑制作用丧失,uPA表达上调,成为促进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72例鼻咽癌和12例慢性鼻咽炎性组织中E-cadherin、N-cadherin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E-cadherin在慢性鼻咽炎性组织中阳性表达率高于鼻咽癌组织,而N-cadherin在慢性鼻咽炎性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低于鼻咽癌组织。两者的表达与性别、年龄及远处转移无明显相关;而与T分期、N分期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 E-cadherin与N-cadherin两者之间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 在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的低表达和 N-cadherin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局部浸润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Galectin-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在IDC进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101例乳腺IDC和37例乳腺良性病变中Galectin-3的表达情况。并统计分析其与年龄、肿块最大径、组织学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间关系。结果:Ga—lectin-3在乳腺IDC和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强度具有显著差异(P=0.000)。在IDC组,Galectin-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rs=0.337,P=0.001)和TNM分期(0=0.269,P=0.007)呈正相关,而与年龄、肿瘤直径以及组织学分级无关。结论:Galectin-3表达水平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明显不同;Galectin-3高表达的乳腺IDC具有更高侵袭性和淋巴结转移能力;对Galectin-3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有可能使其成为乳腺IDC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肠癌组织中叉头框蛋白C2(FOXC2)、E-钙粘附蛋白(E-cad)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70例结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上述组织中FOXC2、E-ca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OXC2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3%(52/70),高于癌旁组织的20.0%(6/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E-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1.4%(15/70),低于癌旁组织的80.0%(2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OXC2和E-ca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无关(P>0.05)。在结肠癌组织中两者表达呈负相关(r=-0.728,P<0.05)。结论 FOXC2在结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E-cad呈低表达,且两者表达呈负相关,提示FOXC2、E-cad可能共同参与了结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Ez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和乳腺纤维腺瘤、腺病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Ezrin表达与IDC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ER、PR、C—erbB-2、MMP-2、MMP-9、E—cadherin等的表达情况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构建乳腺病变的组织芯片,其中包括IDC101例,乳腺纤维腺瘤29例,腺病8例;采用EnVsion两步法进行Ezrin、ER、PR、c—erbB-2、MMP-2、MMP-9、E—cadherin免疫组化标记;统计分析乳腺癌患者年龄、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分析Ezrin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以及相应标记间的关系。结果:在91.89%(34/37)乳腺纤维腺瘤和腺病中,Ezrin表达于导管管腔内缘;而在75.25%(76/101)IDC中,却示细胞质内弥漫着色,无一例管腔内缘着色。在IDC组织中,Ezrin表达与肿瘤大小(r=0.277,P=0.005)、TNM分期(r=0.334,P=0.001)、淋巴结转移(r=0.323,P=0.001)、间质细胞内MMP-9(r=0.246,P=0.013)表达呈正相关。而与年龄、分化程度以及癌细胞内ER、PR、C—erbB-2、MMP-2、MMP-9、E—cadherin的表达和间质细胞内MMP-2表达无显著相关性。结论:Ezrin蛋白在乳腺良性病变和癌组织内的定位有明显差异,可有助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Ezrin的表达水平增高提示癌组织具有更高的浸润侵袭能力和淋巴结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叉头框转录因子P3(forkhead box P3,FOXP3)属于叉头框/翼状螺旋转录因子(forkhead box,FOX)家族成员,早期被认为特异性表达于免疫抑制性CD4+ CD25+调节性T细胞(CD4+ CD25+ regulatory T cell,Treg).而近些年来研究发现,FOXP3在多种肿瘤细胞中均有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FOXP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及其预后意义.方法 收集2009 01-01-2012-04-30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乳腺中心收治的1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FOXP3蛋白的表达,分析FOXP3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关系,并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FOXP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实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均有表达,FOXP3总表达率为68.29% (84/12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OXP3表达阳性组的无病生存率(disease free survival,DFS)为89.29%,高于阴性组的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19,P=0.013;但2组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911,P=0.167.进一步分析FOXP3在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部位发现,FOXP3在细胞核中表达率为47.97%(59/123),细胞质中为63.41% (78/123).生存分析结果显示,FOXP3细胞核表达阳性组的OS和DFS分别为94.92%和91.53%,均高于细胞核阴性组的82.81%和7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5.265和4.974,P值分别为0.022和0.026;且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细胞核FOXP3是改善OS的独立预后因素,HR=0.245,P=0.033;但细胞质FOXP3与预后无明显相关性.在FOXP3细胞核表达阳性患者中,无脉管瘤栓组(x2 =5.117,P=0.024)及Ki-67低表达组(x2 =4.214,P=0.041)的表达率更高;且各分子分型间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983,P=0.002;在Luminal A型乳腺癌中FOXP3细胞核表达率最高,为68.18%.结论 FOXP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预后意义与表达部位相关,细胞核FOXP3高表达是改善乳腺癌OS的独立预后因素,而细胞质FOXP3的表达意义尚不明确.细胞核FOXP3可作为乳腺癌预后良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与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水平.结果 80例鼻咽癌组织中,E-cadherin低表达48例,高表达32例.随着N分期的进展,E-eadherin的表达水平越低(P=0.018).鼻咽癌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大小与E-cadherin的表达水平无关(χ2=1.666,P=0.435).颈部转移淋巴结局限于单个区域者的E-cadherin高表达率(69.2%)明显高于分散于多个区域者(25.9%,P=0.000),且在单个区域内单枚淋巴结转移者的E-cadherin高表达率(48.1%)明显高于多枚转移者(25.0%,P=0.044).Ⅱ、Ⅲ、Va区转移者的E-cadherin的高表达率(48.0%)虽高于Ⅰ、Ⅳ、Vb、Ⅵ区转移者(26.7%),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9).颈部转移淋巴结与鼻咽癌位于同侧者的E-cadherin高表达率(56.5%)和双侧转移者(3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 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影响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区域;E-cadherin的表达水平越低,颈淋巴结转移数目越多,转移距离越远,N分期越晚.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对鼻咽癌颈部淋巴结自上而下转移的影响较其向对侧淋巴结转移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舌鳞状细胞癌的Ki-67及E-钙粘素的表达、肿瘤厚度、浸润方式及淋巴细胞浸润程度等因素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舌鳞状细胞癌病例资料,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Ki-67、E-钙粘素的表达,同时测量肿瘤厚度、浸润方式、分化程度等病理指标,分析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分子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51例患者中,14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8例随诊期间死亡,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生存率为78.1%。E-钙粘素表达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08),而Ki-67表达及肿瘤浸润方式与病理分化程度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厚度、E-钙粘素表达是颈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中预后与T分期、颈淋巴结转移、肿瘤厚度相关,Cox多因素分析颈淋巴结转移是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颈淋巴结转移是舌鳞状细胞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厚度及E-钙粘素表达与颈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Ki-67表达及浸润方式是肿瘤分化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3.
E-钙黏附蛋白和p120-连环素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小叶癌和导管癌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乳腺浸润性小叶癌(ILC)和浸润性导管癌(ID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探讨E-钙黏附蛋白(E-cadherin)和p120-连环素蛋白(p120-catenin)在ILC和IDC中的表达差异及意义.方法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共收治ILC 123例,2000年收治IDC 334例.运用组织微阵列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123例ILC和334例IDC患者的组织蜡块进行切片,并进行E-cadherin和p120-catenin表达的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ILC和IDC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DFS)分别为61.8%和83.7%(P<0.001),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7%和79.1%(P=0.055).在36例ILC和221例IDC患者中,E-cadherin表达缺失率分别为55.6%(20/36)和20.4%(45/221,P<0.001),p120-catenin胞浆表达率分别为66.7%(24/36)和16.3%(36/221,P<0.001).在ILC患者中,p120-catenin胞浆表达与E-cadherin表达缺失相关(P=0.002).ILC和IDC患者中,p120-catenin胞浆表达合并E-cadherin表达缺失的比率分别为55.6%(20/36)和4.1%(9/221,P<0.001).结论 ILC具有不同于IDC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特征,E-cadherin和p120-catenin的检测有助于ILC和IDC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4.
The axially lymph node is one of the earliest and most common metastatic positions of breast carcinoma. Hence, axillary lymph node status (metastasis or no) and the number of metastatic lymph nodes are considered to be important indicators which affect prognosis of breast cancer patients. It has been widely confirmed that malignant solid tumor growth must be dependent upon angiogenesis/neovascularization. Considerable evidence has shown that microvessel density (MVD) of breast cancer tissue c…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Twist、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和相互关系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印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及40例良性乳头状病变进行Twist、E—cadherin表达的研究。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67%(49/60)及21.67%(13/60),结节性甲状腺肿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分别为0%(0/40)及87.50%(35/40),良性乳头状病变Twist及E—cadherin阳性表达分别为7.5%(3/40)及100%(40/40),前者与后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wist及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病人的年龄及原发肿瘤分期无关,但与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Twist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r=-0.796,P=0.000)。结论在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上皮细胞中都存在Twist过表达及E—cadherin表达下调,其淋巴结转移的发生与Twist过表达及E—cadherin的表达减少或功能的不正常可能有密切的关系;Twist与E—cadherin的表达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一种分泌型磷酸化糖蛋白,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当肿瘤细胞侵袭细胞外基质时,OPN可通过NF-κB依赖的信号转导通路促进肿瘤细胞高表达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 protease,MMPs),引起细胞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降解,从而导致肿瘤发生浸润和转移。该研究通过检测肺鳞状上皮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患者肿瘤组织中OPN的蛋白水平,研究其与各临床指标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265例石蜡包埋的肺SCC组织和24例正常肺组织中OPN蛋白表达水平。结果:OPN在肺SCC组织表达阳性率为64.5%,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阳性率为29.2%,P<0.001)。OPN在肺SCC晚期(Ⅲ+Ⅳ期)表达阳性率为78.4%,显著高于早期(Ⅰ+Ⅱ期)组织(阳性率为54.5%,P<0.001)。在T3~4分期的肺SCC组织中OPN表达阳性率为76.9%,显著高于T1~2分期(59.4%,P=0.007)。OPN的表达与肺SCC的淋巴结转移情况显著相关,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3.4%,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阳性率为51.4%,P<0.001)。结论:OPN参与肺SCC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提示其在肺SCC的诊断、判断预后及治疗方面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E钙粘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关于上皮型钙粘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比较多,但不同研究得到的结果差异较大,而且近年来的研究显示,E钙粘素在肿瘤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可能具有多面性.本文旨在研究E钙粘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水平,探讨E钙粘素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神经侵犯、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55例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标本和20例正常涎腺组织中E钙粘素的表达.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两组比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本组患者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8.2%和51.4%:E钙粘素在正常涎腺组织中的阳性率(90.0%)显著高于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63.6%)(P<0.05);E钙粘素在有神经受侵、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者的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50.0%、52.4%及47.8%),均低于无神经受侵、无局部复发及无远处转移者(71.4%、70.6%及75.0%).结论:E钙粘素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神经侵犯、局部复发及发生远处转移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Ki67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77例女性TNB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E-钙黏蛋白和Ki67的表达情况,通过χ2检验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由于77例患者中有5例失访,本研究仅对随访资料完整的72例患者采用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Cox逐步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在77例患者中,E-钙黏蛋白的表达与淋巴结状态有关(χ2=16.428,P<0.001),而Ki67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χ2=7.218,P=0.007)。中位随访59个月,72例患者的DFS率和OS率分别为58.3%、68.1%。其中,E-钙黏蛋白高表达者DFS率和OS率均高于低表达者(DFS率:75.9%比46.5%,χ2=7.553,P=0.006;OS率:82.8%比58.1%,χ2=5.132,P=0.023),而Ki67低表达者DFS率和OS率均高于高表达者(DFS率:84.0%比44.7%,χ2=9.486,P=0.002;OS率:92.0%比55.3%,χ2=9.006,P=0.003)。Cox逐步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高是患者DFS的独立危险因素(OR=4.030, 95%CI:1.854~8.757, P<0.001; OR=2.879,95%CI:1.359~6.100,P=0.006),Ki67高表达、淋巴结转移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OR=5.067,95%CI:1.179~21.768, P=0.029; OR=6.253,95%CI:2.296~17.034, P<0.001)。 结论E-钙黏蛋白高表达和Ki67低表达的TNBC预后良好,这对于乳腺癌的个体化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与外周血微转移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表达及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发生,探讨二者的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1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及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K-20及乳腺组织中E-cadherin mRNA的表达.结果 15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均有E-cadherin阳性表达(100%),而60例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阳性表达23例(38.3%),二者差异显著(P〈0.01);CK-20在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外周血中未见表达.在60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阳性表达28例(46.7%),E-cadherin在相应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4.3% (4/28),32例外周血CK-20阴性的乳腺癌病例中,E-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为59.3%(19/32),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E-cadherin的低表达与外周血高转移率显著相关,提示E-cadherin的表达缺失或低表达可能是导致乳腺癌高转移的因素之一,可作为临床判断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在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旨在初步明确其在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判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6例喉鳞状细胞癌标本中E-Cad的表达情况,以其癌旁正常黏膜作为对照,并分析比较E-Cad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年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临床分型、淋巴结转移等方面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E-Cad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3.0%,在癌旁正常黏膜中75.8%,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E-Cad阴性表达率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临床分期、临床分型以及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性相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方面无显著性相关(P>0.05)。结论E-Cad可能是喉鳞状细胞癌侵袭转移机制中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它对于喉鳞状细胞癌淋巴结转移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