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是指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中层形成夹层血肿,随血流压力的驱动,沿主动脉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灾难性疾病。该病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是病死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其治疗的方法可根据病情选择保守治疗、直视下人工血管置换术、主动脉腔内覆膜支架植入术[1]。目的是修复或封闭撕裂口的近端,封闭假腔,避免夹层动脉瘤的进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本病又称主动脉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分离。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1,2]).本病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有研究~([3])报道,未经治疗的患者,约21%于24h,60%于2周,90%于3个月内死亡.其治疗也一直是心血管科最富挑战的领域.通过导管将覆膜支架送入主动脉瘤部位,进行腔内动脉瘤隔离手术是近年来主动脉瘤有效治疗的新进展~([4]).  相似文献   

4.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控制血压的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动脉夹层是指主动脉腔内高速高压血流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内,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使主动脉中膜与外膜呈现分离状态,部分外膜继而扩张膨出而形成动脉瘤。高压动脉血进入夹层假腔而使主动脉破裂致死,或夹层隔膜将动脉分支口阻塞引起重要脏器急性缺血。采取积极有效地护理措施控制血压,是护理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主动脉腔内高速高压血流从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腔内,使主动脉中膜与外膜分离,外膜继而扩张膨出而形成。腔内隔绝术是将移植物植入血管真腔内封堵破口,重建血管腔。方法是分离右股动脉,牵引并切开,将支架沿股动脉送入主动脉夹层破口处。以往常采用无菌手套颈部橡胶圈用以牵引分离出的股动脉,这需要洗手护士提  相似文献   

6.
正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造成动脉壁正常结构改变,血管内的血液在压力作用下通过内膜破口而进入动脉内膜和中层的假腔内,使动脉壁扩张并延伸。目前研究认为夹层动脉瘤动脉壁的结构改变多与动脉外膜成纤维细胞、中层平滑肌细胞、内膜内皮细胞的改变以及主动脉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有关~([1]),而这些变化都涉及到骨桥蛋白含量的变化。1骨桥蛋白概述骨桥蛋白(OP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为磷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血肿并沿着主动脉壁延伸剥离的心血管急症,其特点是起病急、进展迅速、病死率高,带膜支架植入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准确、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病死率低等优点,我科从2006年7月至2008年5月共收治4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一例因年龄大选择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三例行带膜支架植入术,均获得良好效果,7到14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腔内修复术(EVR)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将支架人工血管经股动脉导入,利用支架弹性扩张将人工血管无缝合固定于裂口两端的正常动脉壁。通过封闭夹层裂口而使高速、高压的动脉血流与扩张薄弱的动脉瘤壁隔离而达到预防夹层动脉瘤破裂的目的。我院2000年10月—2006年6月为101例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人实施腔内修复术,现将手术配合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01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病人均为DeBakeyⅢ型,女36例,男65例;年龄31岁~75岁;主诉以突发胸背部剧烈疼痛就诊,均有高血压病史;经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破裂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5mm~45mm不…  相似文献   

9.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ADA)是指动脉腔内血流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处进入主动脉中膜,使中膜分离并沿主动脉长轴方向扩展剥离,形成主动脉壁的两层分离状态。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起病急、病情危重,急性期病死率高达22.7%-68%,当其转为慢性期后,长期随访病死率为31%-66%。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部破口的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杂交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分析应用杂交外科手术治疗3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照架桥方法及术式分为:颈总动脉间架桥加腔内隔绝术19例,颈总动脉-升主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12例,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4例,腹主动脉-双侧肾动脉架桥加腔内隔绝术3例。结果所有患者夹层破口均被闭合,恢复真腔血流,住院死亡2例(成功率5.2%),术后复查均未发生支架移位,1例原夹层破口处出现内漏,3例出现新破口,再次分别行腔内支架隔绝治愈。结论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可通过外科手术结合腔内隔绝介入的综合外科治疗方案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本病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血管疾病,急性期病死率高,有研究报道,未经治疗的患者,约21%于24h,60%于2周,90%于3个月内死亡。其治疗也一直是心血管科最富挑战的领域。通过导管将覆膜支架送人主动脉瘤部位,  相似文献   

12.
血管内支架安置术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 ,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 ,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 ,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这类病人常因夹层隔膜阻塞主动脉分支开口引起肢体或重要器官急性缺血 ,或因高压动脉血使主动脉破裂而致病人死亡。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行夹层动脉瘤切除并人造血管置换术 ,或夹层动脉瘤开窗减压术 ,但手术复杂 ,创伤大 ,并发症多 ,死亡率高。近来临床上通过介入手段试行了血管内支架安置术 ,此方法无创、操作方便、并发症少、成功率高 ,深为医生和病人所接受。我院2 0 0 0年 4月…  相似文献   

13.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口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壁的一部分撕裂而形成夹层,并沿主动脉纵轴扩展,形成主动脉壁层分离。这类病人常因夹层隔膜阻塞主动脉分支开口引起肢体或重要器官急性缺血,或因高压动脉血使主动脉破裂而致病人死亡。本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开胸行夹层动脉瘤切除并人造血管置换术,或夹层动脉瘤开窗减压术,但手术复杂,创伤大,并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DA)是主动脉内膜破裂,血液渗入主动脉壁中层形成的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型延伸剥离的严重心血管急症。主动脉带膜支架入腔内隔绝术是近几年来兴起的高新技术。与传统外科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死亡率低等优点。我科2006—05—2009~05在外院专家指导下先后对30例ADA患者实行带膜支架植入腔内隔绝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on,AD)简称主动脉夹层,指主动脉腔内循环血液从主动脉内膜撕裂121进入主动脉壁内,使主动脉中层形成夹层血肿,并沿主动脉环状和(或)纵轴扩展的一种心血管系统的致命性疾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手术指征、术前评估方法、手术操作技巧、并发症防治原则及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回顾分析68例行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监视下经股动脉或髂动脉将移植物导入胸主动脉封闭夹层裂口.结果:术中移植物全部释放成功,术后患者疼痛基本消失,无血栓栓塞、截瘫、器官缺血、吻合口狭窄、动脉瘤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是一种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有效方法,其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7.
舒欣  陈康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8):1137-1138
【目的】评价经皮桡动脉穿刺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上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自2001年3月至2004年4月在本院行经皮桡动脉穿刺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的2l例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及血管并发症。【结果】21例患者均置入支架,支架置入成功率100%。2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失败,改由肱动脉穿刺成功。【结论】经皮桡动脉穿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治疗。导管不易进入假腔,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明确。手术成功率高。患者损伤小,止血方便。血管并发症少,是一种创伤小,临床效果好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主动脉夹层,指的是因为主动脉内膜的破裂,该腔体内的血液流向动脉中膜,使得动脉中膜产生了分离,进而引发了主动脉真腔及假腔分离这样的病理性改变~([1])。主动脉夹层或者动脉瘤累及弓部分支的腔内治疗一直是血管外科的热门话题。因为这一技术有关人体颈动脉以及锁骨下动脉这两个位置血管中的血流重建,无论是在解剖学、血流动力学、手术设计及器材上均面临极大的风险与挑战,一旦出现意外,患者可能因脑部缺血引起脑梗塞,严重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夹层破裂是指主动脉腔内的血液通过内膜的破口进入主动脉壁间剥离内膜而形成的夹层血肿或主动脉的瘤样扩张,因而又被称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少数患者是由于血管中层的出血造成而无内膜破口。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血液冲击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在分离腔中积血、膨出或与动脉腔构成双腔结构,这是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基本病理基础。破裂的主要因素有主动脉中层的病理改变,心脏搏动引起的主动脉运动和左心室射血对主动脉壁的冲击力。一旦内膜破裂,血液冲击会使剥离的范围进一步蔓延和扩大。主动脉中层的病理改变是其发病基础,高血压可促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析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经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的临床可行性与术后效果。方法选取临床16例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这些患者均行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于术后3、6、12个月随访观察并发症发生及存活情况。结果 16例手术均成功,随访率81%,其中1例因堵闭左颈总动脉急行右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术后未出现脑血管并发症;4例内漏,其中1例为分叉支架由于内漏不闭合术后6个月再行支架术,其余3例于术后3个月自行闭合。随访中1例死亡(心源性猝死)。结论覆膜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Dabe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