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技术在乏血供小体积肾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及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行肾脏CT诊断不除外肾肿瘤或肾肿物性质待定96例(病灶均4 cm),均实施肾脏超声造影,依据造影剂在病灶内的灌注与消退方式、是否存在环状高增强征象等区分良恶性肿瘤,并与术后病理检查及随访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超声造影结果提示良性肾脏病变39例中,23例行手术治疗,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21例,恶性病变2例,余16例未手术者定期随访观察病灶无明显变化而考虑为良性病变;超声造影结果提示肾脏恶性病变57例中,51例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49例,良性病变2例;余6例未行手术,随访观察病灶体积增大考虑为恶性病变2例,随访观察病灶无明显变化考虑良性病变2例,2例到其他医院就诊未提供进一步资料失访。统计资料显示超声造影对乏血供小体积肾肿瘤诊断的灵敏度为90.24%,特异度为96.23%,假阴性率为9.76%,假阳性率为3.77%,诊断指数186.47%,约登指数86.47%,粗符合率93.61%。结论超声造影对乏血供小体积肾肿瘤的良恶性诊断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可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各种肾脏良性和恶性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及鉴别诊断价值,以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搜集肾脏良性和恶性病变共40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超声造影检查,回顾性分析肾脏病变的超声影像资料及临床病理资料,探讨各种肾脏病变的超声造影特点。结果:40例肾脏病变中,良性肾脏肿瘤18例,包括肾脏囊肿10例,肾脏错构瘤8例;恶性肾脏肿瘤22例,包括肾脏透明细胞癌15例,肾盂移行细胞癌7例。超声造影增强表现:肾脏恶性肿瘤以快进快出型或快进慢出型为主,肾脏良性肿瘤以慢进慢出型为主;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有统计学差异(P0.05)。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8.59%、63.17%、72.45%、71.14%、68.76%。结论: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增强表现不同,超声造影对肾脏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肾脏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应用价值。方法常规超声检查示肾脏占位病变患者50例,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分析造影模式及灌注特点,并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或CT增强扫描结果进行对照,分析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良、恶性肿瘤的符合率。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良性肿瘤16例,诊断恶性肿瘤30例。时间强度曲线显示14例肾脏良性肿瘤超声造影呈“慢进慢出,低增强”模式,26例肾脏恶性肿瘤呈“快进快出,高增强”模式。结论超声造影可为肾脏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结合时间强度曲线可更准确、客观地分析肾脏病灶周边及内部的血流灌注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初步探讨超声造影诊断及鉴别诊断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5例常规超声检查诊断为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分析造影剂在病灶内的灌注过程,做出良恶性鉴别,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 超声造影提示恶性占位9例,良性占位6例,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或CT结果证实.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实时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肿瘤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肿瘤的造影特点,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肾脏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30例肾肿瘤大部分与其正常肾组织回声等强,多数肾恶性肿瘤的造影显像与其正常肾组织同步,多数肾良性肿瘤造影显像为“同进慢出”;6例肾柱肥大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造影剂显像一致;4例肾囊肿内无造影剂显示。结论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脏良恶性肿瘤的超声造影特征。方法对95例常规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进行声诺维超声造影检查,将其结果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95例肾脏良恶性肿瘤造影时相、造影增强模式有一定特点,肾透明细胞癌多表现为快速增强、快速减退;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多表现为延迟增强、延迟减退。结论超声造影对鉴别肾脏肿瘤良恶性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三维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肾良恶性肿瘤进行常规超声及二维超声造影检查,在此基础上行三维重建,并与二维造影进行对比,分析三维超声造影对肾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及表现.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 肾良性肿瘤18例,二维造影多表现为等增强或低增强,呈"慢进慢出";三维造影表现为病灶内较少的平直规则的周边血管和内部血管.肾恶性肿瘤50例,二维造影多表现为高增强,呈"快进快出";三维造影多表现为病灶内多支蜿蜒扭曲的周边血管和内部紊乱的微小血管组成的血管网.三维超声造影可直观立体显示肿瘤血管分布特征,在显示肿瘤血管方面优于二维超声造影(P<0.05).结论 三维超声造影可显示肾肿瘤血管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对鉴别肾肿瘤的良恶性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实时超声造影对肾脏恶性肿瘤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肾脏恶性肿瘤的造影特点,评价超声造影诊断肾脏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超声诊断为肾脏占位病变或可疑肾脏占位病变的患者,应用新型声学造影剂声诺维进行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病理对比.结果25例肾脏恶性肿瘤造影剂灌注显像无一定规律;3例肾柱肥大造影后与正常肾组织造影剂显像一致;2例肾囊肿内无造影剂显示.结论超声造影对肾脏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和血流阻力指数(RI)结合糖类抗原125(CA125)在良、恶性卵巢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卵巢肿瘤患者119例,根据肿瘤的良、恶性分为良性肿瘤组和恶性肿瘤组。良性卵巢肿瘤患者71例为良性肿瘤组,恶性卵巢肿瘤患者48为恶性肿瘤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分和RI结合CA125进行诊断,对其临床诊断价值作出评价。评价指标包括Finkler超声评分、CA125水平、RI指数等。结果良性肿瘤组患者的CA125水平为(28.59±18.54)u/m L,RI指数0.63±0.13,Finkler平均分数(3.94±1.38)分,恶性肿瘤组分别为(495.42±37.28)u/m L、8.46±1.39、(0.47±0.15)分,均P0.05。以手术病理验证的结果为参照,良性肿瘤组、恶性肿瘤组的联合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8%,97.9%,与超声单独诊断的80.3%、83.3%,RI的78.9%、79.2%,CA125的74.6%、77.1%比较,均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RI结合CA125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结合参数图像处理在卵巢肿瘤的诊断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50例卵巢肿瘤的患者,根据其后期临床病理诊断结果分为良性肿瘤组与恶性肿瘤组。术前进行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其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以及各病例时间—强度曲线(TIC曲线),并结合参数图像处理定量分析TIC曲线各指标,最后判断超声造影结合参数图像处理的应用价值。结果 50例患者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相比较,常规超声的良性肿瘤检出率为51.85%,恶性肿瘤检出率为39.13%;超声造影结合参数图像处理的良性符合率为77.78%,恶性符合率为73.91%,良恶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肿瘤造影的图像有差异,其定量分析良恶性肿瘤TIC曲线的指标:达峰强度(Imax)、始增时间(RT)、达峰时间(TTP)、平均渡越时间(m T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超声造影检查能较好显示卵巢良恶性肿瘤之间的差异,结合参数图像处理软件能进一步提高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肾实质良恶性病灶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和增强CT在诊断肾脏实质内病灶良、恶性中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患者共61个临床诊断为肾脏实质内占位性病灶进行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 (CECT)检查,通过分析病灶CEUS和CECT各个时相中的灌注特点,比较两种方法 的诊断效能.结果 61个病灶中39个为肾脏恶性肿瘤,22个为肾脏良性病灶,CEUS和CECT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44%、90.91%、95.08%、95.00%、95.24%与89.74%、81.82%、86.89%、89.74%、81.82%.两种方法 诊断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EUS和CECT在诊断肾脏良恶性病灶中,具有相似的敏感性和准确性,但CEUS在鉴别肾脏结构异常和反映肿瘤微循环灌注方面优于CE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和增强CT灌注特点,评价CEUS与增强CT对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肾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共52个病灶的CEUS与增强CT检查资料,并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52个肾脏占位性病灶中,恶性病灶42个,包括透明细胞癌32个(其中囊性肾癌4个),嫌色细胞癌2个,乳头状细胞癌4个,移行细胞癌4个;良性病灶10个,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6个,肾囊肿3个,肾球旁细胞瘤1个。42个恶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及增强CT均以快进快退及高增强为主。10个良性肾脏占位性病灶CEUS均以慢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而增强CT则均以快进慢退及低增强为主。CEUS、增强CT诊断良、恶性肾脏占位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88.1%、80.0%、86.5%和90.5%、60.0%、82.7%,两种方法诊断效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检验,P值分别为1.000、0.628、0.780)。结论 CEUS和增强CT在肾脏占位性病变良、恶性诊断中均有较高价值,两者结合有助于肾脏占位性病灶良、恶性的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超声造影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硬化背景下肝局灶性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造影剂SonoVue和低机械指数超声造影,观察33例肝硬化背景下吖疑肝局灶性病变40个病灶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结果恶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为动脉相呈高增强,门脉相呈等或低增强,延迟相呈低增强;良性病变超声造影表现为门脉相和延迟相出现持续增强,动脉相无增强。本组超声造影诊断准确率97.5%,假阴性5.26%。结论超声造影能提高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与超声造影早期联合检查肝转移灶的价值.方法 收集655例非肝恶性肿瘤且术前常规超声检查未发现肝转移性灶的患者,常规超声检查同时行肝动脉多普勒血流灌注指数(DPI)检测,肝动脉DPI升高者再顺序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及增强CT检查.所有患者均经手术、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或随访证实.结果 655例患者中肝动脉DPI未升高562例,随访6个月内发现肝转移灶19例,肝动脉DPI预测肝转移的阴性预测值96.6%(543/562).肝动脉DPI升高(DPI>30%)93例,6个月内共检出有肝转移者75例,肝动脉DPI预测肝转移的阳性预测值80.6%(75/93).93例肝动脉DPI升高的患者,超声造影检出肝转移者75例,转移灶132枚,增强CT检出肝转移者60例,转移灶94枚,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联合常规超声检查、肝动脉DPI检测及超声造影检查可显著提高超声对肝转移灶的早期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的价值。方法 对96例患者进行了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其中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者54例(造影组),未进行超声造影者42例(非造影组),比较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分析超声造影对穿刺活检的影响。结果 造影组中恶性病变48例,良性病变6例;非造影组恶性病变36例,良性病变6例。超声造影显示41.7%(20/48)的恶性肿瘤内存在不同程度的坏死,且随着肿瘤体积增大,坏死比例增加,良性病变未显示明确坏死。非造影组一次穿诊断成功率为85.7%(36/42),而造影组一次穿刺诊断成功率为98.1%(53/54),两组穿刺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造影组穿刺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所取组织为坏死或变性组织。结论 超声造影可显示周围性肺肿块的坏死情况,穿刺前进行超声造影有助于穿刺部位的选择,避开坏死组织,提高穿刺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乳腺病灶切除术患者113例(140个乳腺肿块)分别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超声造影、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结果为对照,比较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140个病灶中,恶性90例(病灶98个),良性23例(病灶42个)。超声弹性成像与超声造影诊断早期乳腺癌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3.47%、80.95%、75.71%与77.55%、85.71%、8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分别=0.44、0.34、0.74,P均>0.05);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84%、90.47%、91.43%,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单纯采用超声弹性成像或超声造影,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7.71、11.52、7.46、12.59,P均<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联合超声造影在早期乳腺癌中具有良好诊断效果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造影特征对BIRADS-US4类乳腺不典型病变再次分级诊断价值,方法:对124例(130个病灶)造影前分为BIRADS-US4类乳腺病灶行超声造影检查,依据病变恶性造影特征(不均匀增强,周边环状高增强,增强后范围扩大,内部充盈缺损,周边放射性汇聚)再次对病变进行分级诊断,无任一恶性造影特征者降为3级,有其中任意一项者升一级,有其中任意两项者升两级,有其中三项及以上者升为5级,依据手术病理结果探讨超声造影恶性特征对BIRADS-US4类不典型乳腺病变再次分级诊断价值,结果:130个病灶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良性67个,恶性63个。造影前BIRADS-US4A类病灶61个,4B类病灶41个,4C类病灶28个,超声造影再次分级后BIRADS-US3类病灶49个,BIRADS-US4A类病灶13个,4B类病灶7个,4C类病灶12个,5级病灶49个,超声造影诊断BIRADS-US4类病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4%,83.6%,86.9%,83.8%,90.3%,依据恶性肿瘤超声造影特征再次分级并与病理对照超声造影恶性特征能够降低良性病灶活检率68.5%(46/67),同时提高约73.0%(46/63)恶性病灶诊断信心,结论:依据乳腺肿瘤恶性造影特征对BIRADS-US4类不典型病灶再次分级在降低BIRADS4类不典型病灶穿刺活检风险的同时,也能够提高此类病变中恶性病灶诊断信心,能够优化BIRADS-US4类病变分级,更好地为临床提供诊断及治疗的参考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对少部分超声造影特征不典型的乳腺癌病灶进行再次分级时需要谨慎,需密切结合二维超声特征同时建议穿刺活检避免漏诊。 关键词:恶性;造影特征,BIRADS-US4类,分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胆囊内实性占位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接受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的35例胆囊占位病变患者,分析其超声造影的表现,并比较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在其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超声造影下胆泥主要表现为无增强。胆囊息肉及胆囊腺肌增生症增强早期呈高增强分别占62.5%及50.0%,晚期增强模式保持不变。胆囊癌早期呈高增强占75.0%,晚期消退为低增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胆囊实性占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1%、82.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超声造影在胆囊实性占位病变中对胆囊胆泥诊断价值最高(Youden指数为1.00)。结论与常规超声比较,超声造影能显著提高胆囊内实性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联合磁共振成像(MRI)实时导航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5年6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临床疑诊为小肝癌(直径小于20 mm)的患者50例,共50个病灶,所有患者在常规超声检查未发现病灶,而增强MRI均提示有小肝癌。采用GE公司LOGIQ E9超声诊断仪,配备超声造影与MRI导航技术。超声造影采用低机械指数下实时灰阶超声造影(MI 0.05~0.12),每次造影经肘静脉团注1.5~2.4 ml造影剂SonoVue。 结果所有病灶均经手术、活检或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为肝癌,其中原发性肝癌45个,转移性肝癌5个。实时导航超声造影时,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图像融合,融合成功率100%,平均融合时间为(9.1±0.5)min。在50个病灶中,常规超声造影发现15个病灶(30%,15/50),实时导航超声造影检出48个病灶(96%,48/50),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1.73,P<0.05)。在实时导航超声造影中,46个(92.0%,46/50)病灶表现为动脉期快速增强,4个病灶(8%,4/50)呈同步增强;28个病灶在门脉期呈等回声(56%,28/50),超声造影联合MRI实时导航成像技术检出48个病灶(96%,48/50),2个未能显示的病灶经人工胸水后再次实时导航顺利检出。实时导航超声造影对本组小肝癌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为100%。 结论实时导航超声造影可显著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和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