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院感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2月收治的900例新生儿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感染管理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收治的900例新生儿为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新生儿发生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房内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及医务人员手卫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总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病房中采用精细化管理,可增强对新生儿院感控制,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在职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消毒供应中心在职培训按时间先后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在职护士采用传统培训方法,观察组在传统的培训方法基础上将微信平台交流方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在职护士培训,两组培训结束后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考试考核成绩及培训效果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理论和技能操作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职护士培训效果比对照组好。[结论]将微信平台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在职培训,可提高在职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减少工作中的偏差,提高无菌物品质量,减少医院感染,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消毒供应室控制医院感染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7名消毒供应室中心工作的医护工作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1月—2015年12月实施常规消毒供应室管理模式的作为对照组,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细节管理模式的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管理水平评分、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医院各科室医护工作人员整体满意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7.183,8.818,8.201,58.350,P0.05),观察组各科室整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497,P0.05),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5.000,P0.05)。[结论]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过程中积极采用细节管理模式,能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升物品消毒合格率,有助于提升医院内部各科室医护工作人员满意度,提高消毒供应室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孔菊 《妇幼护理》2023,3(13):3178-3180
目的 探讨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我院出 生的新生儿 400 例。以随机数字表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200 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实施精细 化护理管理。分析对比两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病房物品合格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 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病房空气、奶嘴、奶瓶、消毒液、灭菌物品、医护人员手卫生等卫生学监测合格率均明显著高于对 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 护理中,能够提升新生儿病房的各物品及手卫生合格率,降低新生儿院感发生风险,提高新生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护理管理在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5年12月在我院口腔科就诊的148例病人为对照组,2017年1月—2017年6月就诊的156例病人为研究组。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管理,研究组给予门诊护理管理,比较两组卫生合格率、感染率、医护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情况及病人对医院感染控制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卫生合格率、医护人员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得分、病人对医院感染控制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医院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管理在控制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中效果较好,可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卫生合格率,提高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提高病人对医院感染控制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集的供应室管理数据和医院感染情况等作为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供应室护理管理工作模式,研究组采用供应室护理质量控制措施。比较两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及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人员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供应室护理工作,采用护理质量控制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在防止新生儿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1月起对新生儿皮肤损伤实施PDCA循环管理,在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的2016年1月—2016年12月随机抽取80例新生儿设为观察组,于实施PDCA循环管理前的2015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抽取80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发生率、皮损评分,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家长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肤损伤发生率为1.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75%(P0.05);观察组新生儿在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的皮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家长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等心理状态评分相比于护理前降低(P0.05),而在护理后观察组家长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长的护理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86.25%(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内实施PDCA循环管理,可有效减少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发生,减轻皮肤损伤程度,改善新生儿家长的心理状态,使其积极配合护理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PDCA管理模式在预防脑出血病人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病人作为观察组,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8例脑出血病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法预防跌倒事件。比较两组病人跌倒的发生率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跌倒发生率为1.14%,低于对照组的9.09%(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为98.86%,高于对照组的88.64%(P0.05)。[结论]PDCA管理模式可预防脑出血病人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12 395例病人作为观察对象,按照病人来院门诊就诊时间顺序分组,将2010年1月—6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 137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0年7月—12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6 258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观察组采用细节管理。比较两组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两组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及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管理用于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病人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急诊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作为对照组,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急诊收治的38例创伤性休克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病人的分诊时间、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急诊分诊时间和有效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相关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6.3%(P0.05)。[结论]对创伤性休克病人采用急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能有效提高创伤性休克病人抢救效果,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病人护理满意度,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妇科收治的220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各11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应用扁平化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护理质量管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基础护理合理率、护理操作合格率、护理文书合格率、护理质量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危重症护理合格率及病人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扁平化责任制护理能有效提高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病人护理质量,有利于促进病人术后康复,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措施对重症监护室(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ICU收治的120例行血液净化的病人,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n=60,2015年1月—2015年12月)及对照组(n=60,2016年1月—2016年12月),对照组给予血液净化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性护理基础上应用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人预后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低于对照组,病人血液净化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血压、导管滑脱、血路导管感染、血管狭窄、穿刺部位渗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有效降低ICU血液净化病人并发症,有利于病人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尿病监护团队在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病人血糖管理中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本院内分泌科收治的行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病人120例,根据病人入院时间将病人分为对照组(2015年1月—2015年12月,n=60)及观察组(2016年1月—2016年12月,n=60),对照组实施常规性自我管理模式,观察组通过成立糖尿病监护团队实施护理干预,干预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自护能力、血糖控制情况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病人自护责任感、自护技能、自我概念、健康知识及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有效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病人低血糖、高血糖、黎明现象发生率、设备故障、输注障碍、导管连接漏液、导管脱落、局部皮肤硬结、注射部位感染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监护团队能有效提高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病人自护能力,使血糖控制效果更理想,并能有效减少意外事件发生,提高病人应用胰岛素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酒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的62例酒精性颅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损伤病人作为对照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8月医院收治的56例酒精性脑外伤后进行性出血损伤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度、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病人住院时间分别为(27.99±3.77)d、(47.85±2.63)d,医院感染率分别为14.3%和32.3%,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2.3%,高于对照组的46.7%(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酒后颅脑外伤后进展性出血损伤病人中可缩短病人住院时间,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病人及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郑晓宇 《全科护理》2014,(25):2366-2367
[目的]探讨病房管理在头颈部肿瘤病人放化疗致口腔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行头颈部放化疗病人作为对照组,2013年1月-2013年12月住院病人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病房管理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口腔感染率。[结果]观察组病人口腔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加强宣传感染控制的重要性、规范各项操作流程、做好病区感染控制、及时做好口腔护理等病房管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导致的口腔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出院病人回访意见原因分析对特需病房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效果,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水平。[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医院特需病房住院病人240例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特需病房住院病人24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回访模式,观察组对出院病人进行回访,收集反馈意见并汇总,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进行分析、整改、观察、再循环,以质量持续改进,比较两组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受表扬护士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区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而护理满意度、受表扬护士的人次则显著提高,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特需病房收集出院病人的意见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通过汇总、分析、反思和改进,能有效推动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高护理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对新生儿病房感控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1 000例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细节管理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期间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各物品卫生检测阳性率以及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观察期间各项卫生检查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管理对新生儿病房的感控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新生儿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各项卫生检测阳性率,提高新生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木桶理论在外来手术器械与植入物管理中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接收供应商送来的外来手术器械与植入物1 135包设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收的1 206包外来器械与植入物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管理;观察组应用新木桶理论,整合相关科室的优势资源,实现对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管理的质量改进,以达到共赢的目标。[结果]观察组外来手术器械与植入物清洗合格率、包装合格率、器械型号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器械遗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木桶理论应用于医院外来手术器械与植入物管理中,可有效提高外来器械与植入物的各个环节质量,降低手术病人的医疗安全隐患,确保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循证管理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术室实施常规管理期间(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1 100台手术作为对照组,选取实施循证管理期间(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收1 250台手术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评分以及病人对管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管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医院手术室感染控制和护理中应用循证管理可降低医院手术室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以及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病房预防及控制医院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医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 247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和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与考核,重视病房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侵入性操作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新生儿病房收治的1 247例患儿,发生感染11例,感染率仅为0.9%。与实施预防及控制感染护理管理前感染率3.5%比较,感染率明显下降。[结论]加强医院护理管理,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可以显著降低新生儿病房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