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目的了解龙岗区开展麻疹监测以来麻疹流行病学特点. 方法对1998~2004年麻疹疫情和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1998~2004年全区报告麻疹疑似病例2 093例,实验室和临床确诊1 310例,年平均发病率为26.25/10万,其中户籍人口年平均发病率为4.72/10万.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3~7月,呈现低年龄组儿童和青壮年居多的“双相移位”现象,14.50%的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68.94%的病例接种史不详.全区麻疹监测系统运转基本正常,敏感性较高. 结论为加速控制麻疹,今后要提高儿童麻疹疫苗的基础免疫接种率和成人麻疹疫苗复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广西凤山县近几年流行性腮腺炎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该县2004-2011年报告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及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资料,采用Excel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县8年中共发现流行性腮腺炎584例,4-10岁儿童人群年均发病率在108.25-793.23/10万之间,1-7岁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率仅为15.72%,入学后的儿童随年龄增大,人群发病率呈上升趋势。5月和11月为腮腺炎发病高峰期,男女发病比例为1.66:1。全县9个乡镇病例报告超出国家人群年均发病率22.80/10万的水平。结论:该县儿童发病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学龄前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接种率较低,需进一步加强儿童麻疹——腮腺炎——风疹疫苗的接种及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Measles-containing Vaccine,MCV)后发生发热出疹性病例(RFIs)特征,为今后类似病例处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长沙市2013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麻疹监测专报系统报告的80例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RFIs病例,以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特征。结果长沙市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发生的RFIs病例报告发病率为1.13/万,病例成散发状态,相互之间无流行病学联系。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8~12月龄,58例(72.5%);首次接种者69例,占86.3%;发热时间在接种后5~9 d为多,占45.0%,出疹时间为接种后6~10 d为多,占46.2%。结论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后可引起RFIs病例,进行病毒基因分析是诊断RFIs病例是否为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的唯一方法,应加强对发热出疹病例的监测,及时采集合格标本进行麻疹病毒分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全市麻疹发病动态,对当前麻疹监测系统及防洛睛况进行评价。方法对全市2008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8年共报告确诊病例407例,报告发病率为18.19/10万;病例分布呈散发和爆发并存的模式,爆发病例占总发病数的18.18%;全年以5月和12月高发;病例主要集中在7岁以下儿童,占总报告病例数的80.09%;流动人口165例,占40.54%;73.22%病例无麻疹疫苗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麻疹发病主要与常规免疫接种不够及时及接种质量不高有关。应对全市0~7岁组儿童开展一定规模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5.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方法所有8月龄~4岁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每剂次0.5mL。结果此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903 926人,调查和报告接种率均为97%以上;2010年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2.83/10万,较2009年发病率6.03/10万下降53.07%;2010年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8月龄~4岁年龄组麻疹病例205例,与2009年相比麻疹发病率下降46.61%,57.29%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85.80%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疫苗强化免疫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3.42/10万。结论高质量强化免疫是迅速控制麻疹流行、降低麻疹发病率的重要措施。为保持MV强化免疫取得的成果,必须提高常规免疫接种率,加强入托、入学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使漏种儿童得到补种,同时在强化免疫后开展麻疹后续强化免疫。  相似文献   

6.
目的内蒙古自治区在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后的现场调查、评估,并对麻疹监测系统和传染病报告系统的疫情资料进行了分析。方法所有8月龄~14岁儿童接种1剂麻疹疫苗,每剂次0.5ml;结果这次强化免疫接种儿童3086839人,报告接种率和调查接种率均>97%;接种后麻疹发病人数明显减少,发病率仅为5.84/10万,较强化免疫前发病率9.82/10万下降了40.53%;2008年4月-2009年3月麻疹监测系统数据显示,62%的麻疹病例发生在8月龄-14岁,约有85%病例为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在较大范围内开展高质量MV强化免疫能迅速降低麻疹发病,以形成有效的人群免疫屏障来阻断麻疹病毒的传播。  相似文献   

7.
成人麻疹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以来,麻疹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发病年龄呈上升趋势,成人麻疹的比例相对增高.成人麻疹的临床表现与婴幼儿不尽相同,误诊率极高.在此,我们将我院和阆中市人民医院1995年至2004年收治的52例成人麻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阜阳市2009~2011年麻疹监测结果与消除麻疹干预效果,为如期消除麻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麻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1年麻疹监测系统报告疑似麻疹1 447例,实验室诊断为麻疹394例,临床诊断399例,≥15岁及﹤18个月龄儿童发病较高,分别占25.3%和28.6%。18个月龄内儿童发病率逐年增高;8个月龄以上人群未免疫接种和免疫史不详者占57.7%,应免疫2剂次无确切全程免疫史的占85%以上。结论阜阳市消除麻疹干预措施效果显著,通过麻疹疫苗强化、查漏补种等,麻疹发病率逐年下降,2011年达历史最低水平;≥8个月龄人群麻疹疫苗漏种或不全程接种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因素;﹤8个月龄和﹥15岁人群属免疫空白和薄弱人群,推行育龄妇女和15岁以上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工作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保定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状况和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1999-2005年麻疹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评价.结果 1999-2005年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747例,较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多3.43%,其中确诊1178例.疑似麻疹病例的及时报告、调查、血清标本采集率分别为87.81%、97.02%、92.22%.在确诊病例中有麻疹疫苗免疫史、无免疫史和免疫史不详者分别占28.61%、31.75%、39.64%,3~5月发病占71.05%.1999-2005年麻疹疫苗常规免疫报告接种率均>98%.结论 保定市麻疹监测系统运转良好,近几年麻疹发病率有回升趋势.8月龄以下儿童发病问题需进行免疫策略的研究.除做好麻疹疫苗常规免疫外,重点地区应开展强化免疫,消除免疫空白.对麻疹流行毒株进行病原学监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大兴安岭地区近三年麻疹发病情况,评价麻疹监测系统现状,为制定麻疹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 对我区2008-2010年麻疹疫情进行分析.结果 我区的麻疹监测系统比较灵敏,2008-2010年共报告麻疹病例55 例;报告发病率为0.1918-9.671/10万;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高峰,发病以散发为主兼有局部小爆发,成年人发病率较高.结论 保持高质量的麻疹疫苗常规免疫、适时的加强免疫以及提高监测系统的灵敏性是今后控制和消除麻疹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总结分析我县1997年流行的125例小儿麻疹,结果表明,麻疹的发病季节、高峰后移,发病年龄出现移位现象,大龄儿童、青少年及成人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此,应当进一步加强疫苗冷链系统管理,加强基层防疫人员的接种技术培训,增强防疫人员的责任心,建立人群的有效免疫屏障,保证疫苗安全有效,搞好经常性的流行病学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调整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杨静  杨英华  王珊娜  汤英芬 《中外医疗》2009,28(16):128-128
目的了解荣成市2006~2008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荣成市2006~2008年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6~2008年荣成市共发生麻疹病例28例,均为输入性麻疹病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为4.54/10万。4~6月份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24例,占总数的85.71%。病例以中年为主,10岁以下占6例,占21.43%。暴发疫情发生的比例占39.29%。病例中无免疫史及免疫史不详的30例。结论未接种麻疹疫苗是造成发病的主要原因。加强流动儿童管理,认真落实查验预防接种证工作,及时为流动儿童接种麻疹疫苗,在流动人口集中的企业中开展麻疹疫苗的普种,是荣成市控制麻疹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成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27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继万  刘亚琴  金锋 《四川医学》2002,23(5):529-530
随着麻疹疫苗的广泛接种 ,儿童麻疹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 ,而成人麻疹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预示麻疹可能由儿童病转为成人病。成人麻疹有较重的中毒症状 ,并发肝炎是其中之一。本文就本院近年来成人麻疹并发肝功能损害作一分析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996~ 2 0 0 0年我院共收治麻疹患者95例 ,其中年龄 <14岁 4 6例 (48.2 % ) ;≥ 14岁 (以下称成人组 ) 49例 (5 1.5 8% )。成人组中轻型麻疹 38例 ,重型 11例。1.2 诊断标准 :1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流行病学等资料 ,参照实用传染病学诊断标准 [1] ;2肝功能损害指标 :丙氨酸…  相似文献   

14.
疫苗初种前小婴儿麻疹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静  石巧荣 《医学综述》2008,14(5):765-766
近年来麻疹疫苗初种前小婴儿麻疹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以夏季度多见;流动人口发病高于固定人口;患儿母体内麻疹抗体水平较低。部分小婴儿麻疹临床表现不典型,并发症多,临床误诊率高。控制小婴儿麻疹发生的对策有:提高接种疫苗的有效性、延长时效性,加强对流动人口儿童计划免疫,对育龄妇女进行麻疹疫苗接种,调整麻疹疫苗初种时间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我县麻疹发病特点,更好地指导我县消除麻疹工作.方法资料源于国家传染病疫情信息网华县疫情信息报告网,对我县2005年-2011年的麻疹病例进行了认真核对分析.结果2005年-2011年共发病39例,无死亡病例,2006年发生1次麻疹爆发流行.报告发病率:2005年发病率1.92∕10万,2006年发病率为3.00∕10万,2007年发病率,2008年发病率0.54/10万2009年发病率0.54/10万,2010年发病率2.42∕10万、2011年发病率1.24/10万.结论我县麻疹发病率呈下降趋势,但流动儿童和麻疹疫苗下限月令儿童发病呈上升趋势.消除麻疹工作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河南省1992年至2011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麻疹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1992年至2011年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992年至2011年河南省麻疹年均发病率为5.27/10万;2011年麻疹发病率大幅降低至历史最低水平;0~4岁组儿童发病率最高,<1岁组病例构成比逐年上升;2010年以来各市麻疹发病降低,季节高峰不明显;无免疫史病例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估算接种率低于报告水平。结论:1岁以下儿童是麻疹防控的重点。规范化接种、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率、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重点地区儿童的预防接种服务是今后全省麻疹防控的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玉田县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专病报告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以及采取的消除麻疹策略和措施进行分析。结果玉田县2014-2016年累计报告麻疹病例66例,主要集中在1~5月,非免疫人群为主要发病群体,<1岁组发病率最高,平均109.96/10万(29/26 373);20~岁组病例数最多,占病例总数的50.00%(33/66)。结论继续加强麻疹类疫苗常规免疫接种,提高麻疹监测系统灵敏度,适时开展重点人群麻疹类疫苗选择性接种工作,是控制麻疹疫情、及早消除麻疹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张掖市消除麻疹的防控策略和措施.方法 2013年张掖市实施麻疹类疫苗免疫接种、接种证查验、接种率调查、血清学检测等一系列麻疹防控措施.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2013年张掖市共报告疑似麻疹27例,血清学确诊1例,报告发病率为0.83/100万;排除26例,排除病例报告发病率为2.16/10万.甘州区、民乐县、山丹县8月龄~4岁儿童集中查漏补种225人,补种率99.12%;六县区一年级小学生麻腮风疫苗接种13 041人,接种率为98.97%.春秋两季共查验新入托、入学儿童56 161名,查出麻疹类疫苗漏种193剂次,补种191剂次,补种率为98.96%,春季补种68剂次,秋季补种123剂次.免疫规划接种率调查,共调查56个乡镇280个行政村2~3岁儿童2 352名,麻风疫苗接种2 342人、接种率为99.57%,麻腮风疫苗接种2 311人、接种率为98.26%.结论 麻疹监测系统敏感性还需提高,今后要继续加强接种质量、查漏补种及接种证查验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广南县2011年-2013年的麻疹抗体检测结果,分析麻疹抗体的预防对策。方法:对广南县2011年-2013年的麻疹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从中找到麻疹的预防措施,控制麻疹发病率,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结果:2011年检测结果显示,麻疹疫苗接种率20年龄组接种率为0,1年龄组普遍较低,麻疹阳性率高;各个年龄组麻疹抗体阳性率均较高,有接种史受检者的阳性率较低;2012年监测结果显示小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低,接种率高;8月龄儿童阳性率为10.87%,18月龄阳性率为86%,5岁为91.84%。所接受调查者无麻疹病史;2013年监测结果显示,有接种史抗体阳性率为93.6%,无接种史为93.9%,无差异(P0.05)。18月龄阳性率87.5%。结论:随着麻疹疫苗的强化接种工作开展,麻疹发病率逐渐下降,至2012年有上升趋势,必须及时开展发热出疹性疾病的麻疹疫苗查漏工作,以及监测事宜。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河南省2009年以来麻疹监测系统的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9~2011年通过疾病监测系统报告的麻疹病例和监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河南省2009~2011年分别报告麻疹确诊病例9203例、2250例和169例,<8月龄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20.81%、27.78%和34.32%,≥15岁病例分别占病例总数的11.19%、13.24%和13.61%;8月龄~14岁病例中,有免疫史者所占比例分别是36.03%、41.91%和51.72%.近三年麻疹排除病例发病率分别为1.35/10万、0.94/10万、0.71/10万,麻疹疑似病例48h内完整调查率为90.45%、92.05%、97.97%,散发病例血标本采集率分别为63.27%、78.57%、96.74%,实验室结果7d内反馈率分别为61.16%、78.53%、99.14%.结论河南省2009~2011年麻疹病例数和发病率显著降低的同时,小年龄组病例和成人病例所占比例增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一步降低麻疹发病率.建议通过加强预防接种单位管理、提高常规免疫工作质量来提高含麻疹成分疫苗的接种率,尤其是第一针及时接种率;积极推动育龄期妇女接种含麻疹成分疫苗;同时做好麻疹病例的精细化管理,防止传染源扩散.自2009年麻疹专病报告管理系统使用以来,近三年麻疹监测系统的监测水平逐步提高,2011年监测系统的及时性和特异性指标都大于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