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继翠  黄梅 《四川医学》2007,28(4):449-450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心理健康的关系,寻求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调查18例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分析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其SCL-90总分呈负相关,与患者的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结论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与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护理过程中重视社会支持可以改善护理效果、提高截瘫患者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2.
张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7):533-534
目的探讨创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预防和减少创伤性截瘫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收集我院骨科2007年8月—2009年8月23例创伤性截瘫患者的临床病历,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3例创伤性截瘫患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创伤性截瘫患者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截瘫患者,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预防和减少创伤性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分析唐山市截瘫患者社会支持现状。②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对唐山市130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③结果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总分与国内常模(34.56±3.73)比较,得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1.824,P〉0.05);在支持利用度因子上得分.女性截瘫患者高于男性截瘫患者(t=2.131,P〈0.05),在客观支持和主观支持存在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396,P〉0.05;t=0.490,P〉0.05);在主观支持因子上,已婚的截瘫患者分别和单身的截瘫患者(t=3.813,P〈0.01)、丧偶截瘫患者(t=3.70,P〈0.01)相比,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截瘫患者分别与月收入在500以下截瘫患者(t=5.930,P〈0.05)、月收入500~1000元截瘫患者(t=6.338,P〈0.05)在社会支持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结论截瘫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与普通人没有差别;女性截瘫患者比男性截瘫患者更善于使用社会支持;已婚截瘫患者比单身的截瘫患者及丧偶的截瘫患者有更多的主观支持;济条件好的截瘫患者比经济条件羞的截瘫患者有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管理模式对截瘫患者压疮防范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3例截瘫患者采用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用该方法对截瘫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截瘫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有效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本组83例患者,均无压疮发生。结论:对截瘫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能有效预防截瘫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我院收治脊髓损伤合并截瘫者占全部伤员的10.4%,其中并发褥疮者占截瘫伤员的85%,所以在治疗截瘫中防治褥疮就格外重要。我院的作法是把截瘫伤员集中到一个科,集中做好两件事。 (一)翻身叩背由于椎体脱位或骨折碎片等压迫造成截瘫的伤员,可因不正确地搬动(如侧身洗头、喂饭,前屈位的搬动等),加重脊髓损伤,使不完全截瘫变成完全截瘫。但是害怕  相似文献   

6.
张翠华  黄芬  高利  姜芳 《大家健康》2016,(4):258-258
通过我科两年来对截瘫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减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本文提出了基层综合医院康复科截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只有对截瘫患者进行优质化针对性护理,才能真正较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减轻此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促进其尽快转变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30例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初步探讨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心得。方法:对3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进行心里护理、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早期护理。结果:经过早期护理措施,不但可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死亡率,还可提高病人的自理、生存能力。结论: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早期护理尤为重要,是病人战胜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预防截瘫患者压疮的综合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综合管理模式对预防截瘫患者压疮的效果。方法:对收治的83例截瘫患者采用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并用该方法对截瘫患者压疮的预防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对截瘫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后,有效地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本组83例患者,2例带入骶尾部Ⅰ期压疮患者压疮治愈,81例高危压疮患者均无压疮发生。结论:对截瘫患者实施综合管理模式进行管理,能有效预防截瘫患者压疮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使用体内撑开器,对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截瘫进行复位和内固定,是简便而理想的方法。本院自1978年11月以来,对28例胸腰椎不稳定骨折伴截瘫,使用内撑开器进行治疗,除1例为梅毒性脊椎炎外,其余都是损伤性骨折伴截瘫。24例为不完全截瘫,4例为完全性截瘫。不完全截瘫术后恢复良好,而4例完全截瘫仅1例感觉和运动稍有恢复,其余均未见好转。手术对不同类型骨折的使用方法及减少并发症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探讨我院骨科收治的23 例外伤性截瘫病人的护理,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收集我院骨科2006年8月至2007年8月23 例外伤性截瘫病人的病历,并对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通过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23例外伤性截瘫病人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 外伤性截瘫病人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必须有高度责任心和责任感,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认真积极和正确的护理就能实现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病人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1例师和娣1张克军2(1山西省乡宁县人民医院儿科乡宁042100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儿科)关键词截瘫痉挛性截瘫遗传性疾病儿童中图号R5961R74549遗传性痉挛性截瘫即家族性痉挛性截瘫,又称StrumpelLorrain...  相似文献   

12.
报道截瘫患者3例,其中外伤性截瘫1例,不明原因的痉挛性截瘫2例。以上3例在脑针(原极针)疗法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截瘫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彩霞  张惠 《吉林医学》2012,(29):6423-6424
目的:通过对骨科16例截瘫患者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探讨预防和减少外伤截瘫患者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16例外伤截瘫患者给予预防并发症的一系列护理工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护理人员针对每一个危险环节进行精心护理,可达到预防和减少外伤性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退伍截瘫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2例退伍截瘫患者进行调查,探讨退伍截瘫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退伍截瘫军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躯体化、抑郁、强迫症状、焦虑等方面,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截瘫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支持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退伍截瘫军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对截瘫军人应加强社会支持的力度。  相似文献   

15.
康复截瘫患者跟骨小梁分析赵卫林骨质疏松是截瘫患者常见并发症,我们分析了89例接受康复治疗的截瘫患者跟骨小梁的改变,并以64例未经康复的截瘫患者为对照,了解康复治疗对截瘫患者骨质疏松的影响。1、资料:选我院1964年8月至1995年4月所摄截瘫患者跟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6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初步探讨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心得.方法 对6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60例外伤性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重视心理护理,开展健康教育,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能有效地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通过我科两年来对截瘫患者护理体会,总结护理经验减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本文提出了基层综合医院康复科截瘫患者的临床特点,在实施护理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只有对截瘫患者进行优质化针对性护理,才能真正较少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减轻此类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促进其尽快转变生活态度,正确面对新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截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3例创伤性脊髓损伤并截瘫病人家庭康复护理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可改善截瘫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结论 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截瘫病人生活质量,减少家庭护理困难.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90—2003年共收治23例胸椎结核病变治愈型截瘫。通过对这23例病变治愈型截瘫的临床治疗及手术所见分析研究,发现病变治愈截瘫的截瘫类型多为痉挛性截瘫。病损椎体多,均有严重的后突畸形,脊髓压迫均为椎体后缘骨嵴和硬膜外粘连纤维膜及纤维索条,手术减压截瘫恢复率不如病变未治愈型截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截瘫单元护理方法与常规护理方法对截瘫合并烫伤患者的效果。方法:2014年2月发生的14例截瘫合并烫伤患者为治疗组,对照组为2013年12月份发生的13例烫伤患者进行对照。结果:经截瘫单元护理的患者比常规护理的患者发生创面感染加深情况、褥疮及泌尿系感染发生率低(P<0.05)。结论:截瘫单元比常规护理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