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用宫腔镜矫治子宫隔较整形手术优越,但术间出血多,不能确定隔存在的子宫底厚度。而在超声显示下切除,无干扰,可代替宫腔镜。本文报道37例在超声显示下行子宫隔切除术。37例中19例因33次流产及12例需作试管婴儿术前常规检查或原发不孕检查时发现子宫隔。其中完全性5例,2/3隔12例,≤1/2隔为20例。与双角子宫的鉴别均在超声下通过充盈膀胱,显示子宫外形和膀胱后切迹的缺损予以证实。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重复子宫的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08年3月共收治重复子宫患者26例,应用宫腔镜技术对其进行诊断及手术治疗.结果:术前诊断:24例经宫腔镜检查和超声检查诊断,1例结合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初步诊断,另1例经宫腔镜及MRI诊断,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确诊.手术治疗:24例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2例在腹腔镜监护下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术中同时处理阴道纵隔或钭隔).26例手术过程均顺利,出血少,疗效满意.结论:宫腔镜联合超声检查是诊断重复子宫的主要方法,B超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是治疗重复子宫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3.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副中肾管发育异常而引起的部分性或完全性子宫纵隔 ,是较常见的子宫畸形之一 ,传统的疗法包括经阴道切除或开腹手术治疗[1] 。我院妇科宫腔镜诊治中心 ,应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纵隔 12例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1998年 12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院宫腔镜诊治中心对 12例子宫纵隔患者进行宫腔镜手术 ,其中部分纵隔 7例、完全纵隔 5例。患者年龄 2 2~ 34岁 ,平均 2 8 6岁 ,10例有自然流产 (流产 1~ 6次 )或早产史 ,1例有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史 ,2例伴有原发不孕 ,不孕时间 1~ 8年。2 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4.
宫腔镜下中隔子宫成形术与反复流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中隔易引起反复自然流产和多种产科并发症,但因无症状,诊断存在一定困难,在患者常出现晚期流产,早产或难产的异常先露而行剖腹术及子宫切开术时才得以明确诊断,手术干预虽然改善了产科预后,但也有一定的危害。现在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内窥镜治疗子宫中隔因其损伤性小和住院时间短而得到各方认同,较剖腹行子宫成形术具有明显的优势。 回顾性分析了63例宫腔镜下行子宫中隔成形术,平均年龄33.5(24~44)岁,共有146次妊娠,其中13例活产儿,包括9例早产儿与4例足月产儿,2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除术对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纵隔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9月至2013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纵隔住院患者64例,均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除术及阴道纵隔切除术,分为反复流产组(26例)和不孕组(38例),电话或门诊随访妊娠结局。结果 反复流产组25例妊娠,累计妊娠31次,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3.1%(54/65)下降为41.9%(13/31),足月产率、早产率和活产率分别为35.5%(11/31)、19.3 %(6/31)和54.8%(17/3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孕组18例妊娠,妊娠率47.4%(18/38),其中12例足月分娩。研究对象中早产及足月产共32例,早产率28.1%(9/32),足月产率71.9%(23/32)。研究对象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率21.9%(7/32),产后出血发生率25.0%(8/32)。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中隔电切除术可提高完全中隔子宫、双宫颈、阴道纵隔患者的妊娠率及生殖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子宫中隔长度及基底宽度对妊娠的影响,探讨宫腔镜手术治疗不同状态中隔子宫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并有生育要求的随访资料完整的75例中隔子宫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中隔长度与宫深的关系1/3、1/3~2/3、≥2/3分为3组,按中隔基底宽度1 cm、≥1 cm分为两组,分别比较手术前后自然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中隔长度1/3组、1/3~2/3组、≥2/3 3组间自然流产率分别为55.56%、88.00%和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中隔长度≥1/3的自然流产率(120/135,88.89%)显著高于中隔长度1/3者;术后与术前比较,3组的自然流产率均显著降低,活产率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隔基底宽度≥1 cm者其自然流产率显著高于1 cm者(88.39%vs 69.49%),活产率低于1 cm者(10.71%vs 27.12%);手术后患者的自然流产率降低,活产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状态中隔子宫在行TCRS术后自然流产率、活产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中隔长度达到宫腔深度1/3或基底宽度达到1 cm会显著增加自然流产率。TCRS术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术前中隔子宫状态对术后妊娠结局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子宫中隔(uterusseptus)是临床最为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畸形,发生率约占子宫畸形的80%~90%。子宫中隔引起不孕、不育如反复流产、早产,胎膜早破、胎死宫内等的几率均高于正常孕妇。20世纪70年代,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ranscervicalresectionofseptum,TCRS)应用于临床,由于其不破坏正常子宫内膜,不损伤子宫肌壁,子宫和腹壁不留瘢痕,大大缩短了术后需等待受孕的间隔,并且不影响阴道分娩等,同时,良好的手术疗效,显著改善了子宫中隔患者的生殖预后,被誉为子宫中隔的标准治疗方法。1子宫中隔的发生与分类1.1子宫中隔的形成子宫的胚胎发生来源于…  相似文献   

8.
宫腔镜子宫中隔畸形切除术生殖预后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 (TCRS)对不孕者的治疗预后。方法 :对 111例子宫中隔导致不孕患者按其妊娠情况分为反复流产组 (77例 )和不孕组 (34例 ) ,进行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并对术后生殖情况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 :反复流产组 5 6例妊娠 ,累计妊娠 6 2次 ,自然流产率由术前 84 1% (180 / 2 14 )下降为 2 9 0 % (18/ 6 2 ) ,足月产率与活产率分别由手术前 3 3% (7/ 2 14 )、10 % (2 / 2 0 )上升至 5 8 9% (33/ 5 6 )和 97 4 % (37/ 38) ,P <0 0 1;不孕组有 15例妊娠 ,妊娠率 4 4 1% (15 / 34) ,其中 12例已经足月分娩 ,活产率 10 0 % (12 / 12 )。结论 :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明显改善子宫中隔所致不孕不育患者的生殖预后 ,是矫治子宫中隔的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阐明,说法不一致,主要有经血倒流及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还有免疫和遗传因素等。有研究发现苗勒管发育不全者EMs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发育正常者:而另有学者的研究结果正好相反,认为生殖器有梗阻性畸形者不发生子宫内膜异位,而无畸形者却患有严重的子宫内膜异位。为探讨非闭塞性苗勒管发育不全的中隔子宫患EMs发生率,进行回顾性分析,120例不孕患者,根据1988年美国生育学会5级分类标准诊断为中隔子宫,所有患者年龄相当,并经二维宫腔镜检查确诊,原发性或继发性不孕及有两次或两次以上流产史者给予腹腔镜检查以排除输卵管因素和子宫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宫腔镜诊治早孕流产术后月经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2月我院住院部收治的早孕流产术患者40例纳入本次临床研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患者来院就诊时均应用门诊B超进行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记录。同时,做宫腔镜检查以探明患者手术指征,后行宫腔镜治疗。对比观察患者在B超以及宫腔镜检查下的具体情况,同时对宫腔镜治疗的具体疗效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宫腔镜检查下提示患者存在异常38例,无异常2例,检出异常率为95.00%(38/40)。宫腔镜检出异常率明显高于B超检出异常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40例患者中,28例患者行宫腔镜下粘连松懈术,6例患者行子宫中隔切除术,6例患者行宫内异物切除术。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围手术期间未见严重并发症,手术效果良好。结论宫腔镜对早孕流产术后月经异常有确切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阴道超声(3 D-TVS)诊断后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在治疗中隔子宫不孕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经3 D-TVS初步诊断为中膈子宫且未合并盆腔病变的不孕患者71例,其中原发不孕24例,继发不孕47例.全部患者在门诊宫腔镜检查确诊中膈子宫后行子宫中隔切除术及双输卵管插管通液术.术后随访妊娠率及妊娠结局.结果:①经宫腔镜确诊,不完全中隔子宫53例,完全中隔子宫18例.3D-TVS诊断中隔子宫符合率为100.0% (71/71),明显高于二维经阴道超声(2D-TVS)诊断符合率73.2% (52/71)和输卵管造影(HSG)诊断符合率59.2% (42/71),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100% (71/71)患者1次子宫中隔切除术成功重建宫腔,无手术并发症.术后宫腔镜复查85.9% (61/71)宫腔形态正常,14.1%( 10/71)宫腔轻度鞍型,输卵管插管术后通畅率达96.5% (137/142).③原发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70.8% (17/24).继发不孕患者自然流产率由术前84.1% (58/69)下降为18.6%( 8/43),足月妊娠率由术前2.9%(2/69)上升到74.4%( 32/43),新生儿存活率由术前的5.8% (4/69)上升到74.4%( 32/43),上述各指标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3 D-TVS对中隔子宫的准确诊断是门诊无监护宫腔镜术的前提.3D-TVS诊断后在门诊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安全、可行,患者损伤小,是治疗未合并盆腔病变的中隔子宫不孕症患者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宫腔镜子宫中隔剪开术36例报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宫腔镜子宫中隔剪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6例子宫中隔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剪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36例患者一次手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15.7±5.5分钟,术中出血12.6±3.8ml,术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无术后病率发生,术后无一例宫腔粘连,23例已成功足月分娩。结论:宫腔镜子宫中隔剪开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预后良好,可作为治疗子宫中隔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不同类型纵隔子宫经宫腔镜纵隔子宫电切术后的生殖结局,探讨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后患者的生育力是否与纵隔子宫的类型有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0年7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因纵隔子宫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患者共179例,分为A组(完全纵隔子宫组)56例,B组(不全纵隔子宫组)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术后治疗效果、妊娠结局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前A组56例患者有4例活产(6.90%),在经宫腔镜下纵隔子宫电切术后1~5年随访期内,活产率升高至66.18%,早期流产率由术前的82.76%下降至29.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123例患者术前有13例活产(8.44%),术后活产率升高至71.63%,早期流产率由78.57%下降至21.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经宫腔镜纵膈子宫电切术后不孕率、早期及晚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  相似文献   

14.
三维超声C平面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及其分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经阴道或直肠三维超声对二维超声疑为子宫畸形的97例患者进行检查,通过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进行诊断,并与二维超声诊断结果和宫腔镜和(或)腹腔镜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97例患者经三维超声诊断:不全中隔子宫25例,完全中隔子宫20例,双子宫2例,双角子宫1例,弓形子宫23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5例,X型中隔子宫7例,双侧始基子宫1例,正常子宫13例(其中1例为宫腔中央部分粘连).子宫畸形类型中不全中隔子宫、完全中隔子宫和弓形子宫的比例较高.三维超声与宫腔镜和(或)腹腔镜的诊断符合率为100%,而二维超声诊断符合率只有51%.结论:三维超声C平面成像可以直观显示子宫轮廓及宫腔形态,在鉴别诊断中隔子宫、弓形子宫和双角子宫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二维超声,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治疗 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子宫纵隔是导致不孕或习惯性流产的常见原因,妊娠流产率高达26%~94%,在不孕症患者中发生率为6.3%[1]。纵隔子宫多因症状隐匿致漏诊和误诊,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999年10月至2007年2月我院经宫腔镜检查联合B超诊治的纵隔子宫74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1.1临床资料上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后放置宫内节育器(IUD)和(或)激素补充治疗(H RT)对中隔子宫患者妊娠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行B超监测下或腹腔镜下行TCRS并有生育要求和随访资料完整的1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在术后采用不同的方法的妊娠情况进行比较,其中术后放置IUD及应用HRT治疗38例(IUD+HRT组),术后仅放置IUD 18例(单纯IUD组),术后仅应用HRT 22例(单纯HRT组)和仅单纯手术治疗35例(单纯手术组).结果:113例患者的自然流产率由术前的88.75%下降至术后的20.39%,活产率由术前4.38%上升至术后7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3,P=0.000;x2=1.398,P=0.000).4组患者在妊娠率、自然流产率、活产率及妊娠距手术时间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UD+HRT组自然流产率(9.09%)低于单纯手术组患者(3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 2分割检验,P >0.009).结论:TCRS治疗中隔子宫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术后放置IUD和(或)HRT治疗对改善TCRS术后患者妊娠结局的疗效尚不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宫腔镜在子宫不规则出血患者诊治中的作用。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子宫不规则出血的85例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的同时予以治疗。结果:确诊子宫内膜息肉29例、子宫内膜增生期变化24例、子宫内膜炎9例、流产残留3例、子宫粘膜下肌瘤10例、节育器嵌顿8例(其中有一例早孕合并节育器嵌顿)、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1例、子宫内膜癌1例。结论:宫腔镜在子宫不规则出血的诊断及治疗中诊断准确、方法简单、疗效好、创伤小、复发率低,是宫内病变诊疗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息肉(EPs)是一种常见的子宫内膜良性病变,可造成女性不孕、流产等,对女性生育造成不利影响。育龄期EPs患者的治疗需综合考虑EPs大小、症状、恶变风险及患者生育需求等,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宫腔镜EPs切除可能提高妊娠率及活产率,但目前研究结论及手术时机仍存在争议。现将EPs与生育相关问题进行综述,旨在为育龄期EPs患者的个体化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电视宫腔镜联合B超诊治宫腔内妊娠物残留5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对宫腔内妊娠物残留的诊治价值.方法:对5例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或)B超显示宫腔内有异常回声的患者联合B超行宫腔镜检查,观察宫腔内情况.对单纯妊娠物残留患者行B超监护下刮宫术;刮宫失败和(或)合并其他异常者,B超监护下宫腔镜电切术.结果:单纯宫腔内妊娠物残留34例;合并宫腔粘连6例、子宫中隔3例、子宫内膜息肉6例、粘膜下子宫肌瘤2例.宫腔镜检查同时B超监护手术32例,择期B超监护电切治疗19例.51例患者均治愈.结论:电视宫腔镜联合B超对流产后妊娠物残留的诊治具有直接、准确、有效、创伤小的特点,可作为诊治妊娠物残留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镜和腹腔镜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3年9月至2006年3月收治的外院疑诊为GTN或外院诊断为GTN并已接受化疗、转人北京协和医院后因不能确诊而进行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及治疗的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官腔镜和腹腔镜在GTN、不全流产和异位妊娠鉴别诊断中的价值。27例患者,年龄为24~46岁,平均年龄(36±7)岁;主要表现为清宫术后(53±37)d仍有反复阴道流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p亚单位(p-hCG)水平异常(3.6~112469.0 U/L),中位数为235.5U/L;超声检查提示官腔、一侧宫底或子宫肌层内有占位性病变,其病变内或子宫肌层见丰富的血流;肺部CT或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宫腔镜下清宫术11例;腹腔镜检查和手术治疗10例;官腔镜联合腹腔镜检查及治疗6例。结果最终诊断只有4例患者为GTN,且均为绒毛膜癌;23例为非GTN疾病,包括子宫角妊娠12例、子宫残角妊娠1例和不全流产10例。23例非GTN患者,通过宫腔镜或腹腔镜手术治疗或术后辅助单次甲氨蝶呤肌内注射,均于术后6周内治愈;4例GTN患者,经过以氟尿嘧啶为主的化疗后,均获得完全缓解。结论妊娠终止后阴道异常流血的主要原因有不全流产、异位妊娠和GTN。当通过临床病史、超声检查和血清B-hCG水平检测等综合分析,仍不能明确诊断时,宫腔镜和(或)腹腔镜检查是可供选择的诊断方法,并能同时进行有效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