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败血症病原学分布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依据。方法回顾性总结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2002年1月~2007年4月临床确诊的586例败血症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结果共检出病原菌613株,其中G+菌426株(69.5%),G-菌163株(26.6%),真菌24株(3.9%)。检出较多的为表皮葡萄球菌(24.5%)、金黄色葡萄球菌(23.2%)、大肠埃希菌(8.3%)、棒状杆菌(5.9%)和链球菌(5.7%)。儿科患者中G+菌感染比例为78.7%,高于成人败血症患者(55.7%)。药敏试验显示主要致病菌均存在多重耐药,G+致病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性最低,G-致病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低,可将此2类抗生素作为败血症治疗的首选药物。结论近年来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败血症患者以G+菌感染为主,且呈现多重耐药倾向,值得进一步研究。临床应依据本地区药敏结果优化选择抗生素,并采用合理的手段降低耐药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贺州市人民医院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2013年贺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各科室送检标本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5年间送检标本共分离出1 544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为16.9%。铜绿假单胞菌的标本来源以痰液为主,占78.2%,主要来自呼吸内科、ICU、神经内科,分别占29.7%、21.2%、17.5%。药敏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喹诺酮类、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高度耐药,且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贺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日益严重,因此临床上应重视监测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趋势,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本院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特性特征。方法对126株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26株铜绿假单胞菌株中痰液分离率最高,占85株(67.46%);分离菌株中ICU病区所占比率最高,为35.71%;铜绿假单胞菌对环丙沙星耐药率最高(42.9%),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最低,均为7.9%。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较强,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医院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医院临床送检各类标本检出的病原菌构成比、标本来源、科室分布、MDR、XDR、PDR菌株分离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2014年共分离出非发酵菌5 270株,占全部分离菌株的27.48%。分布构成比:主要为鲍曼不动杆菌(占50.70%),铜绿假单胞菌占38.35%,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4.95%。5 270株非发酵菌主要分离自痰液,占66.26%,其他标本类型均在7%以下。科室分布主要以第一重症监护病房(占21.14%)和第一呼吸内科病房(含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占12.33%)为主;其余科室分离率均在10%以下。MDR、XDR、PDR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除痰标本外的标本类型分离率远低于总分离率。3年医院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产生了较严重的耐药性,大多数耐药率>80%。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9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超过4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的耐药率总体上升比较缓慢。除痰标本外,其他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绝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总耐药率(P<0.05),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总耐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发酵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耐药机制多样复杂,临床在治疗非发酵菌感染时,应结合实验室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5.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谱的变迁,为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药敏系统鉴定细菌,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统计分析医院2007~2009年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和耐药情况。结果:316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57.6%),来自痰标本的有245株(77.5%),3年的分离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结论:铜绿假单胞菌是临床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应对其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张莉滟  侯铁英  王嬿  王媚  何启勇 《重庆医药》2009,38(14):1777-1778,1780
目的分析医院感染的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药敏情况和其多重耐药菌株的基因多态性,以掌握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E)感染和流行情况。方法调查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07年医院感染的PAE,筛选出耐亚胺培南菌株并分析其临床分布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同时用ERICPCR方法对其多重耐药株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耐亚胺培南PAE为75株,主要来自年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高;其中22株多重耐药株基因分型为10个流行型别。结论医院感染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广泛,且多重耐药PAE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呈散在多克隆流行。是临床PAE感染难以控制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及抗生素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本院的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变迁。方法对2004—2008年间所分离498株铜绿假单胞菌用Walkaway40型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测其对12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判断结果依据美国国家临床试验是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铜绿假单胞菌对丁胺卡那、亚胺培南、头孢吡肟耐药率最低;对环丙沙星、妥布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哌拉西林耐药率也较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率则超过5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问题日趋严重,加强对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检测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临床治疗铜绿饭单胞菌感染,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份临床标本中,分离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结果以及耐药趋势分析方法通过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试验和细菌鉴定,100株铜绿假单胞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索敏感性的检测。结果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100株铜绿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株星阿米卡、头孢他啶及环丙沙星的敏感率较低,而对氨苄西林、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头孢噻肟等抗生紊已表现出较高的耐药性口,而且耐亚胺培南铜绿假单胞茵比例也日渐增高。结论尽量减少临床经验用药,避免盲目和滥用抗生素,加强铜绿饭单胞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药敏试验。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率已经很高,多重耐药茵日趋增多,耐药机制复杂。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重症监护病房(ICU)非发酵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从我院ICU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非发酵菌株作体外药敏试验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药敏试验采用MIC法及K-B法,按CLSI 2010年版判断标准。结果共分离非发酵菌447株,其中前4位的分别是鲍曼不动杆菌207株(46.31%)、铜绿假单胞菌144株(32.21%)、嗜麦芽窄食单胞菌49株(10.96%)和伯克霍尔德菌36株(8.05%)。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为1.55%,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耐药率分别为49.61%和53.4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分别为25.95%、29.01%、35.11%和0.76%,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及伯克霍尔德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天然耐药,对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低。推荐临床治疗使用。结论非发酵菌是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常见病原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防止院内感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医院内感染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采集2005年7月~2006年6月医院内感染的各种标本,常规分离、培养,采用Phoenix-100系统进行菌种鉴定,根据NCCIS标准通过纸片琼脂扩散法对阳性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在267份标本中,共分离出感染细菌226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84.1%,居前三位的为大肠埃希菌86株(38.1%)、铜绿假单胞菌46株(20.4%)和肺炎克雷伯菌23株(10.2%);革兰氏阳性菌占14.6%,表皮葡萄球菌18株(8.0%),金黄色葡萄球菌15株(6.6%);另外,还分离出白色念珠菌3株,占总检出菌1.3%。药敏结果显示主要感染细菌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高,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40.0%~55.0%,表皮葡萄球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30.0%~40.0%;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达到100%,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为20%~5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15.2%;大肠埃希菌对大部分β-内酰胺抗生素耐药率均在50%以上,肺炎克雷伯菌除对亚胺培南无耐药外,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率为40%~55%。结论医院内感染的细菌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其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是主要感染菌群;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  相似文献   

11.
李信胜  黄丽  沈世红  周树生 《安徽医药》2013,17(9):1606-1608
目的 探讨某院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该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住ICU患者各类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的鉴定和药敏实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检出129株病原菌.检出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鲍氏不动杆菌(26.36%)、大肠埃希氏菌(13.95%)、铜绿假单胞菌(10.08%)、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9.3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6.20%).在真菌感染方面,培养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各3株,未发现曲霉等菌株.在耐药性方面,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35.29%、5.56%、23.08%、100%.葡萄球菌未发现有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MRSA及MRCNS的检出率分别为50.00%和52.94%.结论 ICU住院患者医院获得性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具有高耐药性,故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把重点放在合理地使用抗生素和预防感染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菌群分布及耐药现状,为医院感染的控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1~8月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所得1625株阳性菌株的菌群分布情况、耐药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分离所得阳性菌株中,革兰阴性菌构成比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分离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6.4%),金黄色葡萄球菌(12.9%),铜绿假单胞菌(12.5%),肠杆菌属(9.9%),克雷伯菌属(6.8%)。根据标本来源分析,伤口分泌物分离率最高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痰液分离率最高的是铜绿假单胞菌(24.8%),中段尿和血液分离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分别为45.8%和23.9%)。临床分布中, ICU病区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主要来自于骨伤科病区(占51.6%);在各内科病区,革兰阴性菌和革兰阳性菌的构成比差别不大,在30%左右。耐药情况分析,三种主要G+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95%;四种主要的G杆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的敏感性较好,敏感率为73%~100%;在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仍保持一定的抗菌活性;而不动杆菌属已表现出多重耐药。结论病原菌在不同标本来源、不同临床病区的菌群分布具有各自的特点,与患者感染发生的部位、医源性操作行为有关;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针对不同病原菌的耐药情况,合理选择抗生素,以减少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肝衰竭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患者致病菌感染谱和耐药性的变化,为临床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慢性肝衰竭并发SBP患者的腹水中分离细菌,采用美国BD公司的Sceptor细菌鉴定仪和法国梅里埃API生化鉴定条进行鉴定,并按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委员会2000年判断标准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68株,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72株(42.86%)、肺炎克雷伯菌24株(14.29%)为主。耐药性分析显示:革兰阴性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多重耐药,耐药率最低为亚胺培南(12.7%),最高为氨苄西林(82.7%)。结论:依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抗生素控制SBP感染,不断进行耐药性监测,掌握细菌变迁动态,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并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我院抗菌药物使用状况及细菌耐药的变化趋势,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降低细菌耐药发生率和院内感染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统计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品种、数量消耗量,同期病原菌感染情况、耐药细菌培养分离结果,应用细菌耐药监测软件统计处理数据。结果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应用抗生素药物11类40种,其中DDDs排名居前3位的依次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培养标本中分离到菌株分别为830、1274、3278株,其中排名居前2位的依次为革兰阴性细菌(G-)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3年间抗菌药物总用药频度(DDDs)与细菌耐药呈正相关,β-内酰胺酶类药物的DDDs与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相关性(r=0.7035,P〈0.05)。头孢菌素类的DDDs与G-菌耐药率间呈正相关(r=0.8002,P〈0.05)。喹诺酮类的DDDs与G-菌耐药率呈正相关(r=0.8045,P〈0.05)。结论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率具有相关性,合理应用抗生素可减少细菌耐药发生,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唐文燕  邹芳 《江西医药》2014,(6):478-481
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多重耐药菌的菌种和耐药情况。方法对本院NICU2011年4月-2012年3月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的44例新生儿细菌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多重耐药菌48株,革兰阴性菌38株,占79.17%,以鲍曼/溶血不动杆菌最多(17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阳性14株,占29.17%;鲍曼/溶血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为76.47%,仅对阿米卡星、妥布霉素敏感,其它革兰阴性菌对氨苄青霉素、氨曲南、除头孢西丁外的头孢类抗生素、哌拉西林耐药率高。革兰阳性菌10株,占20.83%,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唑啉、亚胺培南、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青霉素耐药率为100%,对利奈唑烷、利福平、万古霉素、奎奴普丁/达福普丁敏感。48株多重耐药菌对3-10类抗生素耐药,平均对6.44+1.66类抗生素耐药。治愈34例,好转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后死亡5例,病死率为15.91%(7/44)。结论本院NICU多重耐药菌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对大部分抗生素耐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呼吸科住院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特点.方法:应用ATB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2007~2008年度呼吸科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感性检测.结果:共分离出253株致病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11株(43.87%),真菌99株(39.13%),革兰阳性菌43株(17%).耐药分析显示主要革兰阴性菌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敏感性最高;主要真菌对两性霉素B(100.00%)、伏力康唑(99.42%)、5-氟胞嘧啶(96.85%)以及氟康唑(63.52%)均较敏感.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中真菌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临床应合理应用抗生素,为减少医源性二重感染以及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益阳市中心医院2011年1~11月临床分离获得的主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VIEK32细菌鉴定仪及GNS448药敏板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2011年1~11月我院共分离获得细菌菌株150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G-)984株(65.58%),革兰阳性菌(G+)516株(34.42%);分离获得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居前3位.肠杆菌科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检出率分别为61.27%和20.04%;分离获得的菌株对美洛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率最低,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较高,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各种受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18%.结论 我院分离获得的病原菌以院内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为主,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对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和控制细菌耐药性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2年我院常见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各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统计和整理2010—2012年我院送检细菌培养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并对其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2年我院共分离出病原菌5 992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 94株,占23.26%;革兰阴性菌4 691株,占78.29%。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平均占68.37%,表皮葡萄球菌中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MRSE)菌株平均占69.51%。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最多见,非发酵菌科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肠杆菌科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64.5%;产ESBL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47.3%。结论:院内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细菌耐药性呈增长趋势,需加强耐药性监测,尤其是对产酶菌和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应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为临床正确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故城县医院检出的病原菌分布及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恒星细菌分析系统对2012年6月至2012年12月分离的613株病原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琼脂纸片扩散法。结果 2012年下半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株61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17株占68%,革兰阳性菌128株占20.8%,真菌68株占11.2%,除真菌外其他病原菌的耐药率较之上半年都明显增加。结论应完善抗菌药物的规范使用,加强细菌培养意识,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和用药标准,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率的快速产生。革兰阴性杆菌在住院患者感染中占主要地位,临床医师应警惕革兰阴性菌引起的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